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筱時光親子教育工作室

    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情緒的自由~

    首先,當孩子哭鬧時,我們家長應該接納孩子此時的情緒,可以試著告訴孩子:“媽媽沒有給你買這個東西,你很難過,是嗎?”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哭的更厲害,因為自己的情緒得到了認可,但是會很快過去的,需要我們耐心等待~

    接著,我們應該告訴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不能買這個東西?到底是家裡面太多玩具了不能買,還是我們沒有足夠的錢買?還是因為這個不適合他玩兒?總之我們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原因~不能讓孩子覺得是自己不好,不配擁有這個玩具~心理學家佛洛依德說過:“孩子的觀察能力很強,可是解釋能力很弱”。所以需要我們給孩子說清楚,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 2 # 醜老爸和小飛俠

    看什麼情況。

    當寶寶是情感需要時,可以適當妥協,因為孩子在年幼時需要很大的安全感。培養孩子獨立是很好,可是也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當為了物質索取時,絕對不能妥協。孩子的哭鬧並不是他的小心思,而是年幼的孩子面對自己的不開心和憤怒沒有調節能力,從而只會哭鬧,家長不要錯誤的以為這是孩子的威脅,如果妥協了,孩子會將其關聯起來,並刻畫在心理,以後大了會其他方式發洩憤怒了,比如離家出走。那時候一切都晚了。

  • 3 # 遠嫁的姑涼琴子

    對於寶寶哭鬧時該不該妥協這個問題也許是絕大多數父母的苦惱,一般來說,看到小孩子哭鬧,大多數的父母會選擇去哄孩子,首先是看看孩子有什麼需求,是渴了餓了,還是尿了需要換尿布了,然後就是給孩子買好吃的好玩的,哄孩子開心。

    但有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哭了沒必要去哄,應該鍛鍊孩子獨立的能力,不能太慣著他,孩子一哭就哄會慣壞孩子,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哭鬧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試探一下父母對他們的反應,如果得到了及時又良好的迴應,孩子就會特別有安全感,以後會變的堅強樂觀,積極向上。而如果他們得不到良好的迴應,就會失去對外部世界的信任,以後會變得敏感多疑,保守消極。

    孩子如果太過哭鬧,不要馬上就去想方設法的哄他,而應該狠心任由他哭,等他哭夠了再給他講道理,擺事實,循循善誘,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的規矩。

  • 4 # Mini童學

    不可以妥協。每個孩子都非常的聰明,他用哭鬧的方式,來威脅家長,就是在試探,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裡。他哭的時候,你可以抱抱他,告訴他,爸爸媽媽很愛你。我知道你很難過,可是我們不能這樣做。這時候不要妄想給孩子講道理,等他情緒慢慢穩定以後在給孩子講道理。不可以不理他,不要放任他在那哭,這樣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我們要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好好的陪伴他成長。希望我們都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 5 # 一朵紫竹梅

    我不會因為孩子的哭鬧妥協,而且孩子在小時候就不能讓他認為哭鬧是制服家長的武器。從小培養他有什麼要求就向家長說明理由,合理的要求就答應,不合理的及時溝通並拒絕。

    記得兒子三歲時,有一回非要大中午的出去買飲料喝。我認為一是飲料不健康,二是時間不合適,所以拒絕出去買。

    兒子就開始耍賴,哭鬧。這時候婆婆也來勸說讓我依著孩子,我就不同意。孩子看見有人給他撐腰,哭鬧的更厲害了。我始終咬緊牙關不鬆口,一直堅持到孩子不再堅持。

    從此以後孩子明白哭鬧在我這裡沒用,以後也就不用這種方法要挾家長了。

  • 6 # 昊昊爸爸凱兒得樂

    年幼的孩子好玩,什麼事情都要嘗試。高速路上,一對夫妻帶著3歲的兒子出外旅遊,車輛行駛在高速路上,當時路段沒什麼車,孩子說想摸摸方向盤。孩子的爸媽一開始拒絕。

    沒想到孩子哭鬧起來,孩子媽媽心軟,說:“反正路上沒什麼車,你就讓他摸一摸!”但孩子摸了一下沒過癮,還想像開搖搖車一樣轉一轉方向盤,被孩子的爸媽拒絕。

    沒想到孩子又哭鬧,孩子媽媽跟丈夫說:“你在一旁看著,手扶著方向盤,如果有危險你也能及時阻止。”孩子開了一會,爸媽讓孩子回到後座位。

    這時孩子又哭鬧了,孩子媽媽受不了孩子哭鬧,說:“好吧再給你開一會……”結果沒多久車輛剛好過橋,一不留神車子撞破圍欄直接掉到了河裡,一家三口全部遇難。警察後來在孩子媽媽的手機裡找到了這段影片,因為孩子的哭鬧,慈愛的媽媽一步步讓他們跟危險靠近。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類似的事情在無數家庭每天都上演:

    吃飯前不許吃糖,但孩子哭鬧著說一定要吃,心軟的大人罵咧咧:“給你吃給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飯看我不揍你!”孩子如願以償,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飯,也能如法炮製逃過責罵;

    商場裡,媽媽說:“不可以再買恐龍,家裡已經有很多恐龍,而且家裡很多玩具你都沒玩!”孩子哭鬧滾地,“我就要我就要!”大人一臉無奈牽著孩子從貨架上取下了一隻綠色的恐龍玩偶;

    遊樂場裡,“爸爸,我還要玩小火車……”爸爸拒絕後孩子開始哭鬧,跺著腳抽噎著,眼淚鼻涕橫流,面對路人怪異的目光,這爸爸窘極了,只好再去買一張票,孩子這才破涕而笑;

    大人給孩子泡了牛奶,孩子喝了幾口後說不喝牛奶要喝飲料,大人不答應,孩子開始哭鬧反抗,大人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極度厭煩,“好了好了,別哭了,給你喝幾口……”結果孩子一下子喝了半瓶,牛奶也喝不下去了……

    這些情形跟馬戲團的訓練動物非常像,孩子就像一個馴獸師,“調教”著大人。

    海豚為什麼能跳水鑽圈?這是因為訓練員在圈的這頭放上食物,海豚透過鑽圈多次得到食物後,就知道鑽過這個圈就能得到食物,那麼當訓練員將圈朝水面放時,海豚就能透過鑽圈跳出水面,因為對海豚來說,“鑽圈”=“食物”。老虎跳火圈、黑熊舞蹈的訓練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的孩子比動物聰明,因為一次次地透過“哭鬧”嚐到甜頭後,他們把“哭鬧”使用得爐火純青,對於孩子來說,“哭鬧”=“達到目的”。大人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一次次無原則地心軟妥協後,結果無數大人被孩子這一“殺手鐧”制服。很多家庭對孩子的哭鬧,是從“心軟”到“反感”再到“憤怒”變化的,以至於後來家長感覺孩子像脫韁的Mustang蠻不講理,大人最後墮入了不打罵就管不了的無邊深淵,遺憾的是大人正是這一結果的始作俑者。

    那麼,面對經常以“哭鬧”要挾父母的孩子,我們該如何應對?如果你不想向孩子妥協,又想快速結束這一窘況,又不至於給孩子帶來不愉快的情緒,請學習這位媽媽的做法,效果超讚!

    一媽媽帶著孩子逛商場,孩子被商場裡的超人吸引住了,媽媽拖拉硬拽都不行,孩子乾脆往地上一躺,一把鼻涕一把淚哭鬧一定要媽媽買超人。

    媽媽不慍不火,“哇,前面有好美味的水果撈呀!媽媽好想吃呢!”孩子止哭,凝神在聽,“這樣,媽媽今天只能花XX塊錢,給你二選一,你如果選擇超人的話,等下就不能吃水果撈了,你只能看著媽媽吃!但如果你選擇吃水果撈,咱們趕緊去,你可以點你喜歡的椰奶芒果撈,媽媽點……”

    “我兩個都要!”

    “不行,只能選擇一個!”

    “我要超人!”

    “不準反悔哦?”孩子信誓旦旦點頭。

    結果當孩子歡天喜地地拿著超人,然後落寞地看著媽媽吃著喜歡的水果撈,孩子不甘寂寞地懇求媽媽:“給我吃一口吧!”

    “不行!你自己選的。”

    最終,孩子眼巴巴地看著媽媽將美味的水果撈吃光。

    “哎呀,媽媽,我好像也不是很喜歡超人!”

    “不喜歡也沒辦法,下次再選吧!”

    孩子眼淚都崩出來了,相信他下次能做個更好的選擇。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後,孩子也變得理智和講道理了。

    “規矩”+“選擇”就是應對熊孩子蠻不講理哭鬧要求的法則。

    其他情形呢?如果孩子飯前吵鬧著要吃糖,可以讓孩子選擇飯後吃酸奶蛋糕還是飯前吃糖,只能選擇其一;如果孩子吵鬧著要坐小火車,你可以跟孩子說如果再坐小火車就會丟失了吃麥當勞的機會,讓孩子選擇;如果孩子吵鬧著想喝飲料,你可以跟她說如果選擇了喝飲料就不能享用醇香的自制酸奶,讓孩子做選擇……

    事實證明,在新的選擇面前,孩子們往往偏向於選擇後者。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後者的選擇,設定的原則是孩子喜歡並且父母願意發生的。

    最後提醒的是,上面的方法不適用於1歲內的寶寶;

    因為1歲內的寶寶透過哭鬧來告訴大人,自己餓了、冷了、尿溼了,他們還透過哭鬧讓父母擁抱自己來得到安全感,對於1歲前的孩子來說,哭鬧是他們的重要表達方式。但如果一個會說話的孩子,還透過哭鬧而不是說話來表達需求,這就是壞習慣。

  • 7 # kevinxue0908

    有時會有時候不會,每個孩子的脾氣性格不一樣的,不能照本宣科,只要要求不過分,在能滿足她的條件下可以適當滿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洋蔥與土豆混合炒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