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獨孤Jiu劍

    是給活人看的,求的是活人心安。死人已逝,看不到葬禮,看到葬禮的都是活人.

    世間那有鬼,有鬼的只在人心裡。

  • 2 # 我是天意麻麻小可

    不是,人都死了辦給活人看有意思麼?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可笑!我覺得老人不在了,至於葬禮的簡單還是鋪張浪費看個人的經濟

  • 3 # 使用者64537634669

    實際上是沒有多大意思(隆重型的)我67歲已經跟家裡人說明白了,死了除了親人不通知別人,越簡單越好,骨灰撒黑龍江裡,不要壽衣店的任何衣服,平時喜歡的衣服就行,願意放一首鄧麗君的歌更好了,一輩子工、農、商、學、兵都幹過,很光榮,很自豪,一生沒有白活呀!挺好的,也不用太難過。

  • 4 # 一步一蓮花72953175

    不然呢?給死人看的嗎?

    生死看淡

    一日三飯

    臥榻尺寬

    安健福祿

    ……

  • 5 # 遠方1684480

    這是人們寄託哀思的一種方式。包括去爺爺奶奶墳上添添土、燒些紙錢等等。大操大辦就不大合適了。生前伺候好,比什麼都重要!

  • 6 # 中醫推廣者

    葬禮是家人表示對逝者的思念與哀傷之情!它不是讓活人看著取樂的!葬禮應該是莊嚴、嚴謹、帶有哀思!但是實際生活中葬禮已經變味,沒有了嚴謹性,反而作為了娛樂節目,甚至變得低俗,讓人難以接受! 由此可以看出人性真的在變 ,變得醜陋、變得邪惡!

  • 7 # 0大木瓜0

    給逝去的人辦葬禮,即是對逝者的悼念,也是與逝者心靈的溝通,更是民間民俗文化的活動。

    對逝者的悼念:生者,以葬禮這種特殊方式,對親朋好友的離開表示由衷的悼念。逝者為大,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共同生活、工作、學習,共同苦辣酸甜、春夏秋冬、榮辱與共,如今陰陽兩隔,甚是懷念,以此沉重的悼念之。

    與逝者心靈溝通:雖然彼此分開了,失去了語言交流的機會,但還可以心靈溝通。有神學者認為,當人與人陰陽兩隔後,心靈便愈加相近。而彼此心靈溝通方式有很多種,如夢境、冥想、掃墓等,其葬禮儀式乃最為捷徑,溝通的最快捷,最有效。

    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千百年來,老祖宗創下了葬禮這一悼念逝者的民俗活動,為後人寄託哀思創造了有效方式。這一方式已經演變為“文化”被傳承下來,必將繼續傳承下去。

  • 8 # 老程

    我們的喪葬文化非常糟糕!近些年又向大操大辦、低階趣味的方向發展了不少,真是優秀文化難以傳承,糟粕文化大行其道,政府應干預。

  • 9 # 陶靜平愉

    婚喪嫁娶乃中國傳統風俗、幾千年以來紅白喜事便成為百姓的禮俗、受儒家思想的禮教影響很深。

    因此、婚嫁和喪葬之禮儀便成為人們衡量道德的一個因素,沒舉辦婚禮就同居的不算合法婚姻,長輩離世不舉行葬禮乃不孝之舉,古代官員也有為父母守孝三年之期的規定。

    進入了現代社會的今天、同樣多多少少延續了這風俗,所以我覺得當今的葬禮不全是給別人看的,而是風俗的成份多點,在大城市,生活節奏緊張,若簡單辦或不辦沒人說你不孝。而在農村,除了農忙期,人們還是比較休閒的,若不辦喪葬禮,會被人指責為不孝。

    人們為了面子,搞排場,紅白喜事便是炫耀的一種方式之一。

    現在我不說我的想法,大家也可以得出答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頌》中你覺得具有這份秋之美的人應該具有哪些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