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事是從事皮草行業的,所以對上述問題一直比較感興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皮草行業內部,把剛從動物身上剝下來的未經任何加工的“皮”,俗稱“生皮”,經加工處理後帶毛的叫“裘”,通稱“裘皮”,也有叫皮草。不帶毛的叫“革”通稱“皮革”。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我們常說的真皮皮衣,是不帶毛的,應該叫做真皮皮革衣物,並不算皮草。皮革和皮草發展到現在是兩大類對動物皮毛,不同工藝加工製品的名稱。
話說回來,科技發展到今天,人工是可以製造出各種“仿皮革”、“仿皮草”衣物的,只是在各種品質特性上會比動物的皮毛差一些。
接下來說一下為什麼把動物的皮毛有人叫做裘皮和有人叫做皮草呢?
先說一下裘皮,在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中記載,“裘,皮衣也”。《說文解字》這部書是編寫於漢朝時期,作者也是總結前人的經驗。而實際上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有已經成了專業的工種,從周朝政府所設的“金、玉、皮、工、石”五個官職類別來看,皮毛生產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在《周禮·司裘》中記載,“掌為大裘”。這裡面的“大裘”指的是“黑羔裘”。
提起裘皮就一定要說一個人,那就是比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死諫君的忠臣。人們熟知比干是因為《封神演義》裡面,昏庸無度的商紂王殘暴不堪倒行逆施,將作為紂王的叔父和宰相的比干挖心處死。其實商朝丞相比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發明熟皮製裘工藝的人,他曾“制裘於廣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今棗強大營)。他鼓勵民眾打獵食肉,將剩下的獸皮收集起來,在反覆泡製後發明了熟皮技藝,將生硬的獸皮變成柔軟的製衣材料。比干也被後人奉為“中國裘皮的鼻祖”。而裘皮一詞在北方一直就這麼延續下來了。
然後說一下皮草,有人考證說在舊上海時期,有很多俄羅斯的的猶太人在上海地區開了一些毛皮店,那個時候多以野生動物為主,因為來之不易,所以做成衣物之後,自然價格也是非常貴的。但是上海的冬季時間比較短,夏季時間較長,所以聰明的猶太人冬季賣毛皮,到了夏天就進了一些草蓆去賣,隨後就將店名改成了“皮草行”。在解放後,很多的皮草公司都搬到了香港,給猶太皮草商打工的學徒,為了生存、生活,於是就仿照原來的猶太老闆,儘管不知道皮草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也都叫做“皮草公司”。
不過,這個事情我覺得經不起推敲。因為毛皮是非常貴重的東西,而草蓆是價格便宜到幾塊、幾十塊的東西,試問經營高檔奢侈品的商家,怎麼會冒著降低自己商店檔次的風險,而去既賣毛皮、又賣草蓆呢?而且當時的華人想要買草蓆的話,這麼便宜的東西,到處都有,又何必跑到外華人開的的“皮草店”去買呢?
原上海西伯利亞皮草行
另一種說法倒還值得參考一下,據說皮草出自南方廣東的粵語方言,現已漸漸取代了“裘皮”一詞,成為主流用詞。粵語方言為什麼用“草”這個語素組詞呢?我們從成語“不毛之地”可以印證。粵語方言詞“皮草”中的“草”,就是“不毛之地”中的“毛”,“草”和“毛”是同義語素。“不毛之地”指的是連草都不長的地方,反過來,“皮草”指的就是“皮毛”。中國的漢字文化還真的是博大精深!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明白了,“裘皮”、“皮草”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人們的不同稱謂,叫法不同而已。
本人從事是從事皮草行業的,所以對上述問題一直比較感興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皮草行業內部,把剛從動物身上剝下來的未經任何加工的“皮”,俗稱“生皮”,經加工處理後帶毛的叫“裘”,通稱“裘皮”,也有叫皮草。不帶毛的叫“革”通稱“皮革”。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我們常說的真皮皮衣,是不帶毛的,應該叫做真皮皮革衣物,並不算皮草。皮革和皮草發展到現在是兩大類對動物皮毛,不同工藝加工製品的名稱。
話說回來,科技發展到今天,人工是可以製造出各種“仿皮革”、“仿皮草”衣物的,只是在各種品質特性上會比動物的皮毛差一些。
接下來說一下為什麼把動物的皮毛有人叫做裘皮和有人叫做皮草呢?
先說一下裘皮,在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中記載,“裘,皮衣也”。《說文解字》這部書是編寫於漢朝時期,作者也是總結前人的經驗。而實際上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有已經成了專業的工種,從周朝政府所設的“金、玉、皮、工、石”五個官職類別來看,皮毛生產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在《周禮·司裘》中記載,“掌為大裘”。這裡面的“大裘”指的是“黑羔裘”。
提起裘皮就一定要說一個人,那就是比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死諫君的忠臣。人們熟知比干是因為《封神演義》裡面,昏庸無度的商紂王殘暴不堪倒行逆施,將作為紂王的叔父和宰相的比干挖心處死。其實商朝丞相比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發明熟皮製裘工藝的人,他曾“制裘於廣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今棗強大營)。他鼓勵民眾打獵食肉,將剩下的獸皮收集起來,在反覆泡製後發明了熟皮技藝,將生硬的獸皮變成柔軟的製衣材料。比干也被後人奉為“中國裘皮的鼻祖”。而裘皮一詞在北方一直就這麼延續下來了。
然後說一下皮草,有人考證說在舊上海時期,有很多俄羅斯的的猶太人在上海地區開了一些毛皮店,那個時候多以野生動物為主,因為來之不易,所以做成衣物之後,自然價格也是非常貴的。但是上海的冬季時間比較短,夏季時間較長,所以聰明的猶太人冬季賣毛皮,到了夏天就進了一些草蓆去賣,隨後就將店名改成了“皮草行”。在解放後,很多的皮草公司都搬到了香港,給猶太皮草商打工的學徒,為了生存、生活,於是就仿照原來的猶太老闆,儘管不知道皮草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也都叫做“皮草公司”。
不過,這個事情我覺得經不起推敲。因為毛皮是非常貴重的東西,而草蓆是價格便宜到幾塊、幾十塊的東西,試問經營高檔奢侈品的商家,怎麼會冒著降低自己商店檔次的風險,而去既賣毛皮、又賣草蓆呢?而且當時的華人想要買草蓆的話,這麼便宜的東西,到處都有,又何必跑到外華人開的的“皮草店”去買呢?
原上海西伯利亞皮草行
另一種說法倒還值得參考一下,據說皮草出自南方廣東的粵語方言,現已漸漸取代了“裘皮”一詞,成為主流用詞。粵語方言為什麼用“草”這個語素組詞呢?我們從成語“不毛之地”可以印證。粵語方言詞“皮草”中的“草”,就是“不毛之地”中的“毛”,“草”和“毛”是同義語素。“不毛之地”指的是連草都不長的地方,反過來,“皮草”指的就是“皮毛”。中國的漢字文化還真的是博大精深!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明白了,“裘皮”、“皮草”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人們的不同稱謂,叫法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