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塗塗
-
2 # 頌禮師
我還是很善良,只是善良的更有原則了。
人到中年更明白善良和聖母是有本質區別的。
開始瞭解不是所有的弱小都該被同情,不是所有的惡都該被原諒。善良是最美好的品質。但無原則無底線的善良何嘗不是對惡的縱容?不想去做劣幣驅逐良幣的幫兇。
把善良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不加區別的善良,何嘗不是一種偽善?
-
3 # 睡覺覺希希
在你生活裡,有沒有人說你變了,變得沒有以前善良、沒有以前溫柔,變得比以前能幹了、變得絕情了?他們總說你變了,但卻沒有問為什麼你會變成這樣,也不曾去想你經歷過什麼。可能,這就是現實吧,當你不再遷就別人,不再順從別人的意思,就會有人說你變了。你深愛著一個人,為了她付出很多、很多,但她似乎從來不領情,也不去在乎你的這些付出,但特別討人厭的是她接受也沒有拒絕。
直到有一天你累了,你說想要結束這段感情,重新去尋找一個懂得自己的人,這時她就在乎你了,一個勁的說你變了,說你是一個善變的人,容易變心。她還說:幸好我當時沒接受你,這麼善變的人,我可惹不起。聽完這樣的一句話,我想,不管你曾經有多麼深愛這個人,此時此刻你的心也已經碎了、死了。從那以後你就開始變得堅強、變得獨立,再也不敢隨便對人動心,本來愛得無所畏懼的人,如今變得小心翼翼,這樣鮮明的對比,多麼讓人心疼,這種改變的背後又是多讓人心酸!然而,這一切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心痛只能自己懂。
愛情如此,友情亦是。很多年前,你們形影不離,嬉笑怒罵,步調完全一致。很多年後,身處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環境,你們的聯絡越來越少,交集聊勝於無。某一天,她或者他出現在你面前半帶玩笑半帶認真的對你說了一句:我覺得,你變了。你變了,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其實包含了多少種含義。你變得不近人情了;你變得沒有那麼在乎我們的友情了;你變得只愛自己了。那一刻,你在心裡不禁問自己,我變了嚒?
變了,你變得更好了,更優秀了,你往前邁了一大步。那個抱怨你的變了的人,卻始終停留在時光的記憶深處,感嘆你此時的變化。他們說你變了,只不過是你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活罷了。別人怎麼看你並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很喜歡真實的自己,這個世界誰都在變,我們原本就生活在一個隨時變化的世界裡。曾經很小的時候,別人問你長大後想做什麼,現在的你,真的做了你曾經想做的事情了麼?你的夢想每年都在改變,曾經夢想的清華北大,你一輩子也沒能如願考上;曾經夢想的開一個玩具店,後來你依舊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就像我從來沒有想象過我會成為一名電臺主播,可是後來環境的變化,時機的出現讓我踏上了這條道路,並且堅持到底。而我從來不曾畏懼過別人口中的那句:你變了。我變與不變很重要麼?重要的是,我能以自己改變的方式過自己喜歡的人生。這就是我改變的最大收穫。
總會有人說你變了,但是沒人問你經歷過什麼
愛情裡,你為什麼往前走了十步,而我沒有?
友情裡,你為什麼可以那麼優秀,而我沒有?
生活裡,你為什麼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我沒有?
就像別人說你胖了
但是他們未必知道你吃的是冰激凌還是雞腿?
每個人的生活都一樣,總有一些人說你變了,卻沒有人問你經歷過什麼,別人都只看重你的好、看到你的成功與笑容,但很少去過問你為什麼會變得好、也沒有過問你的成功背後經歷過什麼,你的笑是否真的因為快樂
這時,你只需要笑而不語,因為懂你的人不會說你變了,她瞭解你的經歷。不懂你的人你,說你變了,只因為他們未曾真正靠近過你的心
他們說:“你變了”
你說:“對啊,我變了,那又如何?”
-
4 # T唐糖
生活中善良是每個人的本性,我們都知道善良是一種美德,對人要和睦,處事要豁達。可是現在這個社會,越是善良,越是會變成被欺壓的物件。
當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你如果不斷的施捨,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面,時間久了,你的一碗米不夠,二碗不夠,三碗四碗還是堵不住他的口,盡心竭力也是杯水車薪。
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心腸太軟,容易被當軟柿子捏;心眼太好,容易被當缺心眼看,最初的善意幫助,會變成最後的惡意後果。
也許你行善佈施,廣集善德,舉手之勞的小事並不會導致什麼大的損失。然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當他的所求得不到滿足,反咬一口時,你也最容易成為無辜的受傷者。
沒有稜角的善良,不僅不能向世界傳達你的善意,反而輸送了你的怯意;
沒有原則的善良,讓真正的朋友寒心,讓不值得的人永遠不懂得“不可侵犯”四個大字。
“你這麼好,一定要幫我哦。”
“你這麼好,一定不會拒絕我吧。”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聽到這樣的話。一些人出於面子,不好意思拒絕。
可仔細想想:我好,就一定要幫你嗎?何況我好,並不是我幫你的理由。
做一個有稜角有鋒芒的善良人吧,懂得用智慧懲惡揚善,在好人那裡還是好人,在壞人那裡露出自己的鋒芒和自己烈性。
人需要保持一顆善心是沒有錯,但不是對誰都好都沒有底線,你沒有底線,他們就沒有原則,當善良失去原則的時候,就助長了惡。
願我們的善良,都帶點鋒芒。
-
5 # 兒童睡前小故事8x9n
是的,我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善良了。因為,原來的我慾望少、慾望小,越長大、越成熟之後,慾望變多,慾望變大,致使我在慾望面前,善良就很渺小。
人之初,本性無善惡之分本性為人之根
很多人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出生之後並沒有做什麼惡事。然而,並不是說沒有做過惡的人就是善者,何為善者?善者就是伸出援手幫助應該幫助的人。沒有做過惡的人有很多,但並不會是善,例如,這個人看到需要幫助的人而考慮了社會原因、個人原因而沒有去幫助人,而是眼睜睜的看著那個人自行負重、受苦或受罪。
自私為本性之源
人的一生都是圍繞著自己而轉,都是為了自己的吃、穿、住、行去做對應的。為了別人去做的事,歸根結底也是因為自己需要某些東西才去變相換取而已。
“鳩佔鵲巢”明白,杜鵑幼鳥從沒睜開眼睛就本能的將,鵲巢裡的喜鵲蛋一個一個的推出鳥巢,因為它需要更大的生長空間。這就是本性是自私的體現。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哺乳類生物,出生後,當自己飢餓時,只會自己搶著奶吃,不會謙讓給自己的手足同胞,這也是本性是自私的體現。慾望為自私之心
七情六慾,每個人的不了缺少的,一旦有了慾望,那麼,每種慾望所對應得想法、行為都不同,而結果自然也不同。
“鳩佔鵲巢”得知,杜鵑為了避免產下的蛋,不被天敵所獲,就借用喜鵲的巢作為孵化育兒的場所,這就是杜鵑的慾望,來自自己的私心。杜鵑對於喜鵲並沒有去顧慮那麼多,因為也不用去顧慮。很多人碌碌無為一生,無善惡的舉動,便平淡過著一生。有的人,善良的行為一生,並不是為了得到善果,那是因為自己經沒有其他慾望,自己隨本心去做事,幫助其他人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其他人,僅僅是一種行為的舉動。有的人,作惡一生,並不是天生惡霸的名聲攬於自己身上,而是私慾佔據了主導,讓自己打破了付出與得到的平衡,以奪取非自己應該得到而去做的行為,即使有害於對方也在所不辭,這樣的行為就是為了自己利益的慾望,建立在別人失去利益的基礎上而做的事。
結語:人之初,本性無善惡之分,能左右自己慾望的人,那麼想成為善良的人,還是兇惡的人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覆列表
你是否變得沒有以前漂亮善良!為什麼?
是漂亮,是善良,是因為沒有以前漂亮了嗎?
人越漂亮的人越善良,
越來越漂亮的人,越來越善良!
以前是真善良,真傻子,真鬧人,真漢子,真不懂事,真被欺負,真窩囊,真沒主見,真心很笨,真憨子,真二球,真孫子,真被人當猴子,真實在,真心喜歡玩耍的每個小夥伴!
後來是真明白了,真理解了,真搞懂了,真心受傷害了,真不把所有人當知己了!真學會了不合群,真學會了涼涼是什麼!真哭了,真的冷了,也就真的看上去沒有那麼善良了!
其實變善良了,變得開始不計較了,變得爽快了,變得乾脆了,變得利落了,變得不小家子氣了,變得不在乎了,變得無所畏懼了,變得真快啊!是時間太快了,!
後悔變的太慢了,機會都失去了,時間都浪費了,精力都餵了狼了,幹嘛要喝酒呢?幹嘛要熬夜呢?幹嘛要傷心呢?幹嘛要聽別人的呢?幹嘛要求人家呢?
落下了什麼?落下了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再也不傻傻的善良了,往後餘生,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