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帕瓦落地777

    因為他是蜀郡太守,又精通水利,再加上成都平原富沃千里,適合他大展拳腳。天時地利人和佔齊了,所以便給世人留下這寶貴遺產!

  • 2 # 淘氣花貓

    李冰修築都江堰為的是治水。

    治水,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項重要的大事,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

    李冰本身就是戰國時期著名水利工程家,公元前256年,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太守。那時的蜀郡,還不是現在的天府之國,而是個旱澇之地,人們長期與洪水和乾旱做鬥爭。

    李冰上任後,便開始著手解決這個難題。李冰先親自對周邊的地形做了考察瞭解,發現岷江流域地形複雜,加上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江水在特定的時間很容易就氾濫成災。在西面鬧洪災的時候,東面就會因為缺水而發生旱災。

    弄清楚蜀郡的水情和地勢後,李冰總結了前人治水的經驗,制定了“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案,在岷江上修築一座防洪、灌溉、航運兼備的水利工程。這就是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的旱澇災害大大減輕,加上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從此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

    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髮揮著它的功效,成為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 3 # 影視一剪輯君

    大概可能是為了修仙吧,古蜀中人莫不有大能者!都江堰位於洞天福地之山腳,依靠青城山趙公山兩山,兩山都是道教福地,集天地之靈氣,吸日精月華。

    修建都江堰在當時作為福報,很大程度上造福一方。

    哈哈之前開個玩笑。

    一是,在古時候以農業耕種為主,國之根本就是糧食,良好的灌溉系統能夠為國家糧食帶來豐收,減少水患。人力更可以掌控自然。

    二,修建的不是水渠是一種精神,需要一個英雄,國家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個英雄。李冰的背後是舉國之力的支援。都江堰也是一個祭祀場地,每年有放水大典,來紀念李冰

    嗯大概就是這樣。哈哈

  • 4 # 水利千秋

    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判斷,我認為有兩條比合理的原因:一是秦王下令強迫李冰就範;二是李冰不忍心看到蜀地的人民在水災中流離失所,飢寒交迫。

    原因之一:秦王下令強迫李冰就範

    蜀地的傳說中,李冰是古蜀國開明王朝的臣子。在公元前316年,秦國滅亡了蜀國後,李冰歸隱家鄉章山。蜀地在戰火中變為一片焦土,蜀守張若準備重修成都城,無奈無人懂得治水。成都城幾次修建,又幾次被水沖毀。有人向張若推薦了開明故吏李冰。但李冰心懷開明王朝,拒絕出山。於是秦王直接下令,強迫李冰就範。

    中國的史書很多,奇怪的是,對都江堰史書記載很少。雖說秦始皇曾滅六國之書,但秦史卻在保護之列。現今所有秦國正史當中,可多次看到鄭國渠、長城,卻很少見到都江堰的有關記載。李冰和他的偉大工程只是零星見於少數地方史志當中。

    由此推測,李冰可能真不是秦人。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他的治水功績沒有被秦國正史所記載。這樣一來,蜀地的傳說就比較合情合理,李冰出山治水的起因,是秦王強迫李冰就範的。

    原因之二:李冰不忍心看到蜀地的人民在水災中流離失所,飢寒交迫

    秦王下令強迫就範。李冰無奈來到成都,看到蜀地的人民在水災中流離失所,飢寒交迫,實在是不忍心,於是擔起了治水重任。李冰組織官吏和百姓一道歷經磨難修築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後秦王因其治水有功,任命其為蜀國郡守。

    相傳李冰晚年,退隱到故鄉章山。後又以年邁之軀治理連年氾濫成災的洛水。終因勞累過度,在洛水河畔溘然長逝。後人為了紀念他,在洛水旁修建了一座李冰神祠,年年祭祀。自東漢開始,李冰又被尊為“川主”,各地設“川主祠”,年年香火不絕。

    不論是出於何種原因,李冰修築了都江堰,成就了“天府之國”四川。時空悠遠,李冰的身後故事已隨歷史的雲煙悄然淡去,但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卻如一座豐碑巍然屹立在西蜀大地。

  • 5 # 密探零零發

    李冰修築都江堰,實際上隱藏著秦國的一個戰略目的,而且隨後都江堰確實為這個戰略目標發揮了其重要的作用,同時造福於民,功在千秋。

    “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在戰國時期,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躍成為戰國最強的國家,加快了統一天下的步伐。當時秦國的大臣們認識到了巴蜀之地特殊的戰略地位,但是那時的成都平原還不是天府之國,常年遭受旱澇災害,為了解決旱澇災害問題,秦國決定任命李冰為蜀國郡守,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解決成都平原的旱澇災害。

    都江堰的修建,成功地解決成都平原的旱澇災害,使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不僅為秦國一統天下提供了經濟基礎,而且造福當地百姓,功在千秋。

    綜上所述,李冰之所以要修建都江堰是為了解決巴蜀之地的旱澇災害,為秦國一統天下提供經濟基礎。各位,你們說呢?

  • 6 # 苦茶庵

    李冰,秦國大臣,在任蜀郡守時,為了治理岷江洪水對成都平原的威脅,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從而名垂千古。關於李冰何時入蜀任郡守,歷來有秦昭襄王時和秦孝文王時兩種說法,長期以來學界多認為應在秦昭襄王時期,有公元前273年與公元前256年之說。近年來有學者則根據出土的簡併結合文獻記載,認定其應在秦孝文王時入蜀,約在公元前251年至前250年之間。但是直到目前,仍無一種公認的觀點。

    岷江,發源於四川西北部,在宜賓入長江,全長711公里。江水從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地流,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洶湧的江水流到成都平原的灌縣一帶,海拔降到700米以下,流速突然減慢。於是,水中夾帶的泥沙隨之沉積下來,淤塞河床。每當夏秋之間,雨季來臨,江水暴漲,水溢兩岸,淹沒大批良田、房屋使這裡變成一片澤國,造成了空前的水患。但雨季過後,這裡又嚴重缺水,形成旱災。因此,治理岷江水患就成為這一地區人民迫切的需求和秦國治蜀之關鍵。

    李冰任蜀郡守後,決心治理水患,他與兒子二郎沿江上溯,實地考察了水情及沿途的地理情況,從而為治理水患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料。瞭解水情後,李冰帶領當地人民開始了治理水患的鬥爭。他決定開鑿玉壘山,把岷江分為兩股一部分水引向東岸,另一部分水沿著岷江右河道流入長江。這樣,既可分流減災,又能引水灌田。一舉兩得,變水害為水利。塞這一水利工程的最大障礙便是如何鑿開玉壘山。此山為堅硬的石山,在這一時期雖然已有鐵器的使用,但是畢竟尚未普及,所以工程進度十分緩慢。一位石匠想出一個辦法,先在岩石上鑿出一條槽線,然後在槽線和一些天然的石縫裡填滿乾草,再堆上樹枝點火燃燒,再在燒熱的岩石上潑灑冷水,從而使岩石鬆動,鑿石工程也就容易多了。李冰推廣了這個辦法,工程速度大大加快。經過艱苦的勞動,巨石嶙峋的玉壘山終於被劈開,鑿開的山口有20多米寬。人們把開鑿的山口稱“寶瓶口”,並把開鑿後與玉壘山分離的山堆叫“離堆”。接著李冰又在距玉壘山較遠的江心築起一道分水堰,迫使岷江水分為兩股,其中一股流入“寶瓶口”。這道分水堰採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一層層投放到江中堆積而成,由於其堰頭遠看好似大魚嘴,所以叫“分水魚嘴”,又稱“都江嘴”。魚嘴後面的洲灘護堤人稱“金字堤”或“金剛堤”,而東邊的稱“內金剛堤”,西邊的稱“外金剛堤”。從此以後,岷江流到灌縣後便一分為二。東邊的一股完全進入寶瓶口,稱為“內江”,透過寶瓶口後又分為走馬河、泊條河、蒲陽河三條支流,供灌溉系統用水;西邊一股稱“外江”,沿岷江故道流入長江。為了防止水患,李冰還修了一道長200米的“飛沙堰”,全部用竹籠裝卵石堆成,坐落在“寶瓶口”對面。因為堰頂比堤岸低,內江水少時,可以保證內江的水量不流失,內江水大時,多餘的水可自動漫過“飛沙堰”流到外江,保證內江不受水患之災。

    為了防止都江堰附近的河床被泥沙淤高,李冰在外江和內江每年輪流用榪槎斷流,以便進行淘挖。並且制定了“深淘灘,低作堰的六字治水方針。又在三處分別安置了三座石人雕像,標明“竭不至足,盛不沒肩”的水平高度,作為保證灌溉和安全防洪的尺度。

    用現代水利工程原理來看都江堰工程,飛沙堰具有滾水壩的作用,寶瓶口具有節制閘的功能,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採用中流作堰、分水灌溉的辦法。在當時的世界上,無論是規劃、設計方面,還是施工方面都具有最先進的水平。

    這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完工後,當時每年可灌溉田地200萬畝至300萬畝,使得成都平原真正成為舉世聞名的“天府之國”,同時又可避免水害對生產和生活的破壞。而今,這一古老的工程繼續煥發著青春,灌溉區範圍由原來的12個縣市擴大到27個縣市,灌溉面積則擴大到1000萬畝左右。

    古代的四川人民沒有忘記為他們做了好事的秦國水利專家,他們尊李冰為“川祖”,在都江堰建造了一座“二王廟”,裡面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供後人參觀、瞻仰,盛讚李的歷史功績。在都江堰離堆北端,另建一座“伏龍觀”,它是紀念李冰父子的另一處建築。相傳李冰父子治水時,曾經制服過岷江孽龍,並將其鎖在離堆之下的伏龍潭中。故後人建祠祭祀,至北宋初年改名為“伏龍觀”。

    在伏龍觀內陳列有李冰石像,關於此像來歷是:1974年,都江堰例行歲修,於內江、外江分流堤埂上出土石人二座。大石人胸前題刻“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兩臂肘部,左刻“建寧元年閏月朔廿五日都水掾”,右刻“尹龍長陳臺造三石人鎮水萬世焉”。小石人體上無文字。另一石人未見出土。建寧元年是東漢靈帝的年號,即公元168年。這就說明由於李冰在治理水患和興修水利工程方面的突出貢獻,至遲在東漢時期人們就已經對他十分崇拜了,這座李冰石像的雕刻就是明證。

  • 7 # 蜀北一

    李冰父子所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岷江之上,而在此之前,岷江兇猛的洪水就曾多次席捲整個成都平原,對當時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損失。

    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澇即旱,有“澤國”、“赤盆”之稱。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鬥爭。《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亦即大禹治水始於長江上游的岷江流域地區,因此也有觀點認為,大禹治水的地方其實是在岷江流域,不論此觀點真假,也能從側面證明遠古時期岷江對整個成都平原的影響,是灌溉和生活用水來源,也是一把懸在成都平原頭上的一把劍。

    而廣漢三星堆的發掘和成都金沙遺址的發掘,將最後文明中斷的原因,都指向了史前時期的大洪水,由此可見,雖然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但是沒有發達的水利工程和水利系統支撐,成都平原隨時會面臨洪水的威脅。而在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攻佔蜀國後,李冰於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當時的成都平原雖然富庶,但仍面臨岷江的威脅。於是李冰父子經過實地考察後,在都江堰魚嘴這個地方開始修建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自然的分流技術,將河水引入灌溉水渠當中,成都平原從此遠離洪水的威脅,成為真正的天府之國。

  • 8 # 頭髪有點亂

    聞名於世的都江堰水和樞紐不是鐵打的,歷朝歷代都曾對它進行修繕。元朝一位蒙古族官員吉當普就主持過一次成功的歲修工程,薺因此被殉入都江堰二王廟的堰功祠中,與李冰父子一道被後人紀念。   從元朝建國開始,各地方的一級行政區行政機構即被稱為“行中書省”,比如說四川,當年省一級行政機關即是“四川行中書省”,後來為了簡便,簡稱為“四川行省”,進一步簡稱即成為“四川省”。所以在元朝,若有人說四川省政府,那是沒有問題的。   元朝的後至元元年(1335年)八九月間,四川省政府決定召開一次座談會,會議通知發往各地,“乃具文書,會行省及蒙古軍七翼之長、郡縣守宰,下及鄉里之老”,參會人員除了省政府官員以外,還有地方駐軍的軍官、各州縣長官,以及各鄉年長有名望的鄉紳。大家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省政府所在地成都,會議議題只有一個:整修都江堰水利樞紐,永絕水患,造福一方百姓。   座談的結果是“各陳利害,鹹以為便”,大修都江堰的提議,得到了與會各方人士的一致讚許和支援。吉當普建議定策  率先提出下決心大修都江堰建議的,是一位名叫吉當普的蒙古族官員,當年在成都任“四川肅政廉訪司事”一職,是一位監察官員。1334年,吉當普到灌州視察。灌州即是後來的成都灌縣,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市,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   兩千多年前,秦國滅古蜀國,李冰到四川任太守,在他的主持下,當地民眾“鑿離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饒”,在岷江上建起了聞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樞紐。到了元朝,都江堰“歷千數百年,所過沖薄蕩齧,又大為民患”。都江堰水利樞紐不是鐵打的,並不能一勞永逸,如果沒有歷代官民的修葺維護,都江堰抵禦不了歲月的摧殘。   元朝的四川行省當局,按照上千年來歷代政權的舊例,也組織每年對江堰的歲修工程,“歲治堤防,凡一百三十有三所,役兵民多者萬餘人,少者千人,其下猶數百人”,“役凡七十日,不及七十日,雖事治,不得休息”,就算提前完工,應役者也不得休息。“不役者,日出三緡為庸錢”,富裕人家可以出錢代役。“由是富者屈於貲,貧者屈於力,上下交病,會其費,歲不下七萬緡。大抵出於民者,十九藏於吏,而利之所及,不足以償其費矣”,由於組織工作不力,管理混亂,富裕人家白花錢,窮苦人家白出力,都江堰歲修工程達不到期望的效果,而徵集於民間的歲修經費,絕大部分都落進了官吏們的腰包。   吉當普看到了這些弊端。他決心改變現狀,徹底整修江堰。他巡行江堰上下游,“得要害之處三十有二”,於是,他找到灌州判官張弘,和他商議道:兩岸堤防“若甃之以石,則歲役可罷,民力可蘇矣”,堤岸的修築,若按“甃之以石”的方法處理,可保堅牢,不致年年沖毀,年年重建。張弘贊成吉當普的主張,認為:“公慮及此,生民之福,國家之幸,萬世之利也。”張弘拿出私人的錢財,找到一段要害江堰,按照吉當普提出的方法做一試驗,結果“堰成,水暴漲而堰不動”,試驗獲得了成功。李冰廟占卜得吉  小範圍試驗成功,工程又得到了四方官民的支援,於是工程定案。1335年舊曆十一月一日,開工儀式在灌口李冰廟前隆重舉行,現場還舉行了祈禱占卜儀式,“復禱於冰祠,卜之吉”,在李冰像前進行的占卜,得到了吉兆,表示此次大興土木,不光民眾支援,甚至還得到了李冰在天之靈的同意,並非妄舉盲動。   都江堰   按照吉當普提出的方案,施工的江段“諸堰皆甃以石”。“甃石”的施工方法大致如下:   首先“範鐵以關其中”,先用鐵條將砌堤的卵石固定住,然後用桐油石灰“以苴罅漏”,填補卵石之間的空隙。桐油石灰的做法是:“取桐實之油,和石灰,雜麻絲,而搗之使熟”,這種以桐油、石灰、麻絲混合而成的建築材料,歷史悠久,相當於古代的水泥,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民間還有人使用。一些容易崩毀的江段,再“密築江石以護之”,而且“上植楊柳,旁種蔓荊,櫛比鱗次,賴以為固”。   施工過程風調雨順,諸事如意,五個月後,工程進入收尾階段,於是“以鐵萬六千斤,鑄為大龜,貫以鐵柱,而鎮其源,然後即工”,工程順利完工。至此,古老的都江堰煥然一新,沿岸人民深獲其利,“常歲獲水之利僅數月,堰輒壞,至是,雖緣渠所置碓磑紡績之處以千萬計,四時流轉而無窮”。往年,都江堰一年中僅有幾個月可以安流,夏季水漲,堤堰往往崩毀,無法再用,甚至為害沿岸,工程完成後,沿途的水磨、水舂以及依靠水力推動的紡績機械,“以千萬計”,一年四季都可以順利運轉了。河渠志詳加記錄  吉當普主持大修都江堰的事蹟,被記錄在《元史》的河渠志中,雖然只是一段簡要的工程實錄,其實也是一幅元朝成都的風俗畫卷,讓今天的我們得以知道,當年的都江堰灌區居民,不光享受著灌溉之利,還有數以“千萬計”的“碓磑紡績之處”,依賴著都江堰水力的推動,沿岸人民受惠甚多。請注意這裡的“紡績之處”四字,說明當年依靠水力推動的機械,不光有水磨、水舂,甚至還有用於紡織的設施。當年紡織機械的自動化程度,應該超出了我們今天的想象。   整個工程,耗費人力、物資數量巨大:動用石工七百人、金工七百人,木工二百五十人,小工三千九百人,小工中以當地駐軍官兵充任者達二千人,合計五千五百五十人。也就是說,當年有五千餘名成都周邊的官民士兵,參與了這項造福桑梓的工程。工程耗費糧食一千餘石,石材百萬餘方,石灰六萬餘斤,桐油三萬餘斤,鐵六萬五千斤,麻五千斤。   元朝大修都江堰之役,工程浩大,費用不菲,所耗財力,完全取自受益各縣的民間輸賦,工程完工,尚結餘“二十萬一千八百緡”,這筆錢被行省當局交給灌州地方管理,“責灌守以貸於民”,而“歲取其息,以備祭祀及淘灘修堰之費”,放貸的利息用於江堰的日常維護、祭祀等用途。為此,省政府還蠲免了灌州兵民的日常徭役,令他們專門管理堰事。   蒙古族官員吉當普立此大功,不久即回到北京,升任監察御史。四川當局為吉當普請功,朝廷因此命元朝著名文學家揭侯斯撰文立碑,表彰吉當普的功績。清朝宣統二年,吉當普以歷史上治堰功臣的身份,被列入都江堰二王廟的堰功祠中,與李冰父子一道被後人紀念。今天,離堆公園中的“堰功道”寬廣莊嚴,歷代維修江堰有功人員的塑像分列道路兩側,吉當普的塑像也在其中,與諸葛亮等人一起,接受到訪者的敬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了殼煮水能治咽喉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