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很對,有些歌的歌詞確實雲裡霧裡的。 做音樂每個人都是有不同的方法的,比如我在寫一首歌的時候,我會先有靈感,再定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歌的核心思想表達,把想表達的東西轉化成歌詞,再加入一些藝術上的處理。作詞時不一定要把核心的思想很直接的表露出來,比如周杰倫的愛在西元前,這首歌想表達的是我對你的愛是可以跨越千年的考驗,像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一樣永恆。但直接這麼寫可能會有點土,於是加入了藝術的處理: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米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出土後發現石板上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這種歌詞寫得很好,也不難看懂。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時靈感是來自個人經歷的,這種靈感有時像撥雲見日般讓你想去抓住,但是個人經歷有時很難啟齒,就像自己的秘密不想被別人知道,這時就又需要藝術的處理了。比如你和前女友吃了頓火鍋就分手了,你很難過也很想她,你想以這個主題寫一首歌,那肯定不能寫得太直接了。所以加入處理後你可能會寫成:“寒冷的冬季讓我想起的,是比冬季更寒冷的沸騰蒸汽,你的臉模糊在對面,想靠近卻被刺痛了眼。”如果你知道作者的創作靈感就很容易解讀了:吃完火鍋要分手了,我的心拔涼拔涼的,我想在分手前再看看你的臉,但火鍋的蒸汽太大了,我把臉靠近了一點卻被蒸汽燻到了眼。如果你不知道歌曲的靈感來源,肯定當場就看懵了。周杰倫也有很多歌曲是和自身經歷有關的,當你瞭解到歌曲背後的故事,歌曲的價值也會在你的心中提高了一個檔次,同時優秀的作詞會讓你即使不清楚創作背景的情況下依舊能感受到另一個故事,比如等你下課,最長的電影。 這裡提到了歌詞是需要藝術處理的,畢竟文字和音樂都屬於藝術,兩種藝術的結合肯定會讓歌曲擁有更好的藝術價值。題主提到了周杰倫,方文山,黃俊郎的歌詞寫得都很好,其實他們都是因為有自己獨特的處理技巧的。比如方文山,他的詞是以畫面感著稱的,聽他的詞會在在腦海裡自己腦補出畫面,比如愛在西元前:“古巴比倫王頒佈了罕默拉比寶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至今已三千七百多年。”光看這一句可能你會想,哪有人這麼寫歌詞的,這是啥?歷史課嗎?但是馬上接到下一句是:“你在櫥窗前,凝視碑文的字眼”一瞬間就把畫面拉了回來,畫面變成了兩個人,女人在欣賞碑文,男人在欣賞女人。這也是方文山的另一個技巧,就是一定要有你,我,或者他,這也是製造畫面感的條件之一。 另外還有一些歌,歌詞上句下句沒有聯絡,語句的銜接沒有邏輯,半天想不出到底在表達啥,比如薛某的某些詞。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作詞也是有套路的,很多人作詞只是為了押韻而服務。那樣就好辦了,比如你想寫一首民謠歌曲,民謠歌曲離不開一些常用詞,比如:遠方,流浪,南方,車站,姑娘,家鄉,旅程什麼的。你找幾個你想要詞,然後上網搜押韻神器,關鍵詞一輸入,幾秒鐘一首詞就做出來了。比如:我在北方夜夜苦等,流浪的終點就在南方,遠方是我心愛的姑娘,有姑娘的地方就是家鄉。當然這是我瞎寫的,特別水。這種歌只管押韻不管邏輯,不管是押韻神器還是自己寫的,很多時候真的就讓人根本看不懂。 其實也是因為現在只做音樂的門檻實在太低了,咱們回憶一下,10年前我們認為的渣作放到現是不是也變成佳作了?在唱片時期不管水平如何,每張專輯都會花上一年時間去製作,其過程十分嚴謹,就算是市場口碑不好,也絕對稱不上爛。 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歌迷的水平大部分都不好,沒辦法理解優秀音樂中的心思,那些好理解,甚至不需要被理解的爛作反而有了更大的市場了。挺叫人難過的,因為我可以花更多心思寫出更好的歌,卻無法改變聽眾市場的欣賞水平,希望自己永遠都不會對市場妥協吧。
你說的很對,有些歌的歌詞確實雲裡霧裡的。 做音樂每個人都是有不同的方法的,比如我在寫一首歌的時候,我會先有靈感,再定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歌的核心思想表達,把想表達的東西轉化成歌詞,再加入一些藝術上的處理。作詞時不一定要把核心的思想很直接的表露出來,比如周杰倫的愛在西元前,這首歌想表達的是我對你的愛是可以跨越千年的考驗,像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一樣永恆。但直接這麼寫可能會有點土,於是加入了藝術的處理: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米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出土後發現石板上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這種歌詞寫得很好,也不難看懂。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時靈感是來自個人經歷的,這種靈感有時像撥雲見日般讓你想去抓住,但是個人經歷有時很難啟齒,就像自己的秘密不想被別人知道,這時就又需要藝術的處理了。比如你和前女友吃了頓火鍋就分手了,你很難過也很想她,你想以這個主題寫一首歌,那肯定不能寫得太直接了。所以加入處理後你可能會寫成:“寒冷的冬季讓我想起的,是比冬季更寒冷的沸騰蒸汽,你的臉模糊在對面,想靠近卻被刺痛了眼。”如果你知道作者的創作靈感就很容易解讀了:吃完火鍋要分手了,我的心拔涼拔涼的,我想在分手前再看看你的臉,但火鍋的蒸汽太大了,我把臉靠近了一點卻被蒸汽燻到了眼。如果你不知道歌曲的靈感來源,肯定當場就看懵了。周杰倫也有很多歌曲是和自身經歷有關的,當你瞭解到歌曲背後的故事,歌曲的價值也會在你的心中提高了一個檔次,同時優秀的作詞會讓你即使不清楚創作背景的情況下依舊能感受到另一個故事,比如等你下課,最長的電影。 這裡提到了歌詞是需要藝術處理的,畢竟文字和音樂都屬於藝術,兩種藝術的結合肯定會讓歌曲擁有更好的藝術價值。題主提到了周杰倫,方文山,黃俊郎的歌詞寫得都很好,其實他們都是因為有自己獨特的處理技巧的。比如方文山,他的詞是以畫面感著稱的,聽他的詞會在在腦海裡自己腦補出畫面,比如愛在西元前:“古巴比倫王頒佈了罕默拉比寶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至今已三千七百多年。”光看這一句可能你會想,哪有人這麼寫歌詞的,這是啥?歷史課嗎?但是馬上接到下一句是:“你在櫥窗前,凝視碑文的字眼”一瞬間就把畫面拉了回來,畫面變成了兩個人,女人在欣賞碑文,男人在欣賞女人。這也是方文山的另一個技巧,就是一定要有你,我,或者他,這也是製造畫面感的條件之一。 另外還有一些歌,歌詞上句下句沒有聯絡,語句的銜接沒有邏輯,半天想不出到底在表達啥,比如薛某的某些詞。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作詞也是有套路的,很多人作詞只是為了押韻而服務。那樣就好辦了,比如你想寫一首民謠歌曲,民謠歌曲離不開一些常用詞,比如:遠方,流浪,南方,車站,姑娘,家鄉,旅程什麼的。你找幾個你想要詞,然後上網搜押韻神器,關鍵詞一輸入,幾秒鐘一首詞就做出來了。比如:我在北方夜夜苦等,流浪的終點就在南方,遠方是我心愛的姑娘,有姑娘的地方就是家鄉。當然這是我瞎寫的,特別水。這種歌只管押韻不管邏輯,不管是押韻神器還是自己寫的,很多時候真的就讓人根本看不懂。 其實也是因為現在只做音樂的門檻實在太低了,咱們回憶一下,10年前我們認為的渣作放到現是不是也變成佳作了?在唱片時期不管水平如何,每張專輯都會花上一年時間去製作,其過程十分嚴謹,就算是市場口碑不好,也絕對稱不上爛。 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歌迷的水平大部分都不好,沒辦法理解優秀音樂中的心思,那些好理解,甚至不需要被理解的爛作反而有了更大的市場了。挺叫人難過的,因為我可以花更多心思寫出更好的歌,卻無法改變聽眾市場的欣賞水平,希望自己永遠都不會對市場妥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