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禾沐全息心理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回復。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性格的內向與外向,並沒有絕對統一的標準,只是一個相對值。這就像你說你黑,但是和非洲的朋友比起來你就算白的;你說你白,但是和歐洲的白人比起來你就又算是黑的了。道理是一致的。而且不管內向和外向,不存在哪一種性格具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只有適合與否。內向也有內秀的說法,性格外向也有言多必失的弊端。所以歸根結底不是在於你的性格內向和外向,而是在於如何與環境更好的契合,如何與他人良性互動,從而真正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如果說我們簡單的用性格內向和外向來劃分自己,並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的話,不如花時間研究一下,我們現在所謂的性格,對我們來講究竟有怎樣負面的影響,以及我們又想透過改變性格獲取怎樣的收益。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對問題本身做工作,而不是那些邊緣化的理由。既然題主在問題描述中提到了擺脫,那就說明他對於自己現在的性格狀態,與他人和環境的相處互動,已經有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他自己應該對性格轉變的收益,是有一個明確的預期。所以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拋開什麼性格不性格哪些空泛的評價,直接去研究我究竟想在與他人互動、環境融入中,獲取怎樣的收益?而我目前所具有的能力與這些收益又有哪些不匹配的地方?如果有差距的話,這種差距又有怎樣的方法可以縮短?然後把這些內容列一個清單出來,再根據每一項分別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如果在制定對應解決方案的時候遇到問題,可以再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樣,才有可能獲取你真正想要的收益,而不是那種表面上的性格轉變。人的性格形成受很多的因素影響,可以說是我們從小到大經歷的聚合體,不是一個簡單內向和外向就可以說清楚的。如果不考慮自身特質,只是一味的簡單模仿哪些自認為好的性格特質,就有可能鬧出東施效顰的笑話來。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有很大的機率會讓自己原本具有的優勢不復存在,還會讓自己的短板成為自己發展更大的禁錮。從而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激化。

    一不小心,就搞成“邯鄲學步”的現代版了。

  • 2 # 怪吉的心理客棧

    人們常常把自己歸為內向或外向的人,並且或多或少說點兒自己的見解,但實際上很多人對內向性格”“外向性格”有很深的誤區,比如認為內向性格都是害羞的人,敏感的人,外向的人都神經大條一些。

    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不要把這兩個概念看作是對立的,把它當做一個曲線上最外側的點,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內向性格或是外向性格的特點,在內向與外向的曲線上,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這也是健康的位置。(末尾會放典型的內外向型性格特徵 可對照參考)

    有的人盤旋在內向與外向曲線兩端,才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由很多因素影響,並非是性格。

    影響我們性格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幾點:

    1、先天性格。我們出生時便會攜帶某些內向或外向的氣質,這些特點與需求影響著我們,在少年時代 胡形成內向或外向的特點。

    2、環境影響。人類的思維以及行為能力可以根據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應對生活中不同的場景,表現出的行為方式,主要受智力和紀律的影響。我們在一個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影響著我們的決定和溝通方式。

    3、文化因素。受國家、民俗、當地文化的影響。

    4、生活的經歷。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會越來越趨向於曲線的中間部分,表現得體、適度。

    內向誤區:

    1、內向性格“害羞”“怕見人”

    害羞的人主要是害怕社交活動,他們覺得自己無法勝任交際活動,複雜一些的成年世界 常說的“社交恐懼症”。“害怕”不屬於外向和內向曲線上的任何一點。

    2、內向是高度敏感的人。

    內向者不等同於高度敏感。高度敏感是指神經系統對於外界的影響超乎尋常的反應。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證實 至少有30%高度敏感的人是屬於外向型性格的。

    3、內向者比較孤僻,沒有興趣交朋友。

    他們只是相對你們而言更需要深層的內心生活和注意力,在外面接受到的資訊要與他們的經驗、印象以及個人拼國家對應上,也就是說資訊處理的時間有點長。

    關於內向者的社交

    內向者在社交時,通常是比較含蓄內斂的,所以常常被看成不擅長社交,但迴避這些場所不代表他們不會社交。安靜的人在社交中消耗自己的能量,外向者在社交中補充能量。

    外向者就像“風車”,內向者像一個“蓄電池”。內向者總是需要自我獨處的時間來補充能量。內向者在社會中也會感到舒適,但更傾向小範圍熟人社交,和一兩個朋友吃飯聊天,而不是一群人。因為外界刺激無法消化時,內向者就會開始封閉自己,因為他們需要時間來處理資訊,需要獨處。

    有一部分內向人,他們處在內向與外向曲線的適當位置,心理學家赫爾格將這些人定義為“適合社交的內向人,”他們擁有“靈活的內向性格。”他們看上去很有親切感,並且容易接近,擅長交際的才能與需要獨處並不衝突,只是在享受社交的過程中 往往經常需要留出時間休息。

    外向與內向,互補互助。

    在榮格看來,內向與外相關的性格是互補互助的們可以擴充對方看問題的角度,同時利用對方所擁有的新視角。比如在團隊裡面一個外向的人很輕鬆的可以組織活動,內向的人適合細化 考察。

    重要的是,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這個世界都需要你。因為人們要與自己的“對立體”互補。(也存在於動物界與植物界)。人們為了繼續存活與發展,需要男人和女人、善於思考的人和善於感受的人、定居的人和漂泊的人、外向的人與內向的人。外向者可以為內向者提供後者所缺少的東西:給予精力、主動的行動及鼓勵;相反,內向者可以為外向者提供後者相對缺少的東西:聰明的中止、深層的關係、迴應及聆聽。

    以下是內向型性格特徵

    之後我們會來探討內向人的優點與行動。

    關注七點十分,分享乾貨,提升認知,思考和探究自我真相 @七點十分

    我陪你 溫柔成長,走向你想要的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在緊急時刻會把油門當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