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比旺羅克

    “以人為本”這個詞有三個版本,三個版本互有衝突,完全不能協調。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這個詞的濫用,不加區別的濫用,是一個意義和用法都很混亂的詞。

    版本一:管仲給齊桓公出稱霸的主意時說,如果把老百姓安撫好了,國家就穩定,想要稱霸就是安頓好百姓,把百姓作為長治久安的根本。這是管仲的“以人為本”,其後什麼民為邦本,民者、國之本也云云,都沒擺脫把百姓當成國力資源的論調。版本一中的人,相當於水能載舟中的水,不單指個體的人,僅指底層群體。

    版本二:第二個版本的“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中的熱詞,似乎缺少了這四個字就不成為企業文化。對應舊時代的地主老財和資本家,使用半夜雞叫、拔鐘錶作弊等手段壓榨勞動者,表面上看好像是對血汗工廠的反省,本質上仍與“民為國之本”沾親帶故。網際網路時代,企業家們發現除了石油、煤礦、鐵礦外,人的腦子是更豐富的寶藏,開發好了能賺大錢,人變成企業最核心、最活躍的要素,於是在矽谷就有了一批穿睡衣拖鞋上班拿高薪的打工貴族。這個“以人為本”,有點像給奶牛聽音樂產奶。

    版本三:即不把人當成穩國固國的民,也不把人當成腦袋上頂著金礦到處亂跑的人,而是本著馬克思關於“自由是個體能夠以自由舒適方式,讓人的本質得到充分發揮並進行創造性活動,最終實現價值理想追求”的思想,真正實現個人的價值發現、潛能發揮和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的前兩個版本是把人作為外部物件的思維結果,都有把人視為操縱物件的嫌疑,可以認為是轉識成術;“以人為本”的第三個版本從人的內部視角思考,迴歸到真正的人本關懷,可以稱得起轉識成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繩子”用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