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欣海寧
-
2 # 高紅權先生
實際上是分成了四個國家:印度、東西巴基斯坦、緬甸、錫蘭(斯里蘭卡)。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必須得說一下印度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所起的作用。
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除了讓自己發財之外,也逐漸培養出了新一代具有西方文化修養的印度新人。新一代的印度人不斷成長,逐漸開始進入印度各級政府,以及地方議會,成為了一支政治力量。
1885年,國大黨正式誕生,開始時由英華人控制,但是到了1920年,國大黨幾經變遷,終於成為了印度精英們的政治群體,並且按照甘地的倡導,開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求英國允許印度獨立。
而國大黨所要求的獨立,絕對不是要分裂眾多小國的獨立,他們要求的就是整個南亞次大陸整體獨立,成為一個國家。
1906年,全印穆斯林聯盟也成立了,後來也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南亞次大陸穆斯林精英的政治群體,真納成為了這個黨的領袖。
全印穆斯林聯盟也要求獨立,不過他們要求的是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因此,他們與國大黨既有可以合作的地方,又有尖銳的衝突,雙方是根本就沒法整合到一起的。
二戰後,英國再也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地,只能允許印度獨立。具體的獨立方案則由英國駐印度的末代總督蒙巴頓勳爵與國大黨領導人尼赫魯以及穆斯林聯盟領導人真納共同商量敲定。
在這個時候,英國想要把印度拆分成眾多的小國已經根本做不到了,尼赫魯和真納都不會答應,而印度本土的軍隊也基本上都站到了尼赫魯或是真納的一邊,
最終,《蒙巴頓方案》正式確定,方案的核心就是印巴分治,以信仰佛教為主的緬甸和錫蘭則另外獨立。
這樣,最終在南亞出現了四個獨立國家。
-
3 # 無法超越的足跡
這個可是有歷史的,要從英國殖民結束後說起,二戰結束後,英國作為勝利的國家,但是在二戰當中國力被消耗光,國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無力維持海外殖民地的統治,於是決定了退出殖民地,讓當地自治,印度就是這樣獲得了自治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並不順利,也留下了許多歷史的問題,比如說邊境問題劃分的問題,就成為了這個地方一直以來的矛盾爆發點,據說就是特意這樣留下的問題,當然這種事情已經成為了歷史,也成為了現在這個地區一直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個地方因為領土邊境問題,發生過很多次戰爭還有無數次衝突。
印巴為什麼會分家,原本可以統一的,最終走到了分治,這個說起來他們根本走不到一起,因為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因,這個是最主要的,有三個教派,其中最主要的是兩個,一個是印度教,還有一個是穆斯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信仰穆斯林,印度絕大多數信仰印度教。
雙方因為信仰的不一樣,完全融合不到一起,相互之間矛盾衝突不斷,所以最終決定了分治,現在的孟加拉是早期的東巴基斯坦,信仰印度教變成印度人,信仰穆斯林的為巴基斯坦人,但是由於兩地不同信仰的居民生活地區混合,所以在領土劃分問題上面也是矛盾不斷。
沒辦法最後找英國來做中間裁判幫忙調解,但是英華人這個時候已經有自己的打算,於是隨便劃了一條國界,但是這一天邊境線劃分把一個邦信仰印度教的劃到了巴基斯坦這邊,把另外一個生活著絕大多數穆斯林的邦劃到印度那邊,用大多數印度人的這個邦領導者是穆斯林信仰者,最終印度拿下了這個地區。
而克什米爾地區劃分出現問題,特別是在克什米爾地區,生活著絕大多數人都是信仰穆斯林的,他們想加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覺得這些應該歸給巴基斯坦,而印度覺得這些人同樣可以加入印度變成印度人,很明顯就是不想讓給巴基斯坦,所以雙方發生了衝突,也就有了多次的印巴衝突。
當然為什麼英國不把這些地方拆分成為多個小國呢,英國其實也有自己的考慮,就是留下相對強大的力量存在,這樣可以讓這個地方存在一個可以牽制大國和大國扳手腕的國家,加上留下的各種邊境問題會成為雙方矛盾的爆發點,這樣可以相互牽制更符合英國需要的結果,如果變成很多小國,那就沒辦法牽制大國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把徹底拆分的原因,現在英國想要的已經達到,現實的確也是這樣發展的,因為成為攪屎棍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太強了不好太弱了目的達不到。
-
4 # 南山毅
英華人並不想做攪屎棍,也不想拆分印度,反而是希望殖民地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但是以真納為首的穆斯林聯盟執意要獨立建國,而尼赫魯在統一問題上針鋒相對,兩人互不相讓,英華人無奈只好分別拆分印度,於是獨立的巴基斯坦就這樣成立了。
印度次大陸上自古以來統一少,分裂多,大多數時候,印度次大陸是由無數個小邦國組成的,這些邦國有大有小,大的相當於一箇中型國家大小,大多數只有區區兩三個縣城而已。
英華人征服印度以後,透過政治上的聯絡,以及交通的連線,才逐漸讓印度人形成了統一的印度概念。
英華人在印度推行英語,並把現代化思想帶到了印度,印度精英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接受了現代民族主義思想,開始追求印度獨立,反抗英國殖民統治。
再加上英國殖民者不得人心,底層老百姓奮起反抗,於是精英領導百姓展開了如火如荼的獨立運動。
一開始領導獨立運動的是印度國大黨,這是一個多種族多宗教的精英聯盟,人員構成十分複雜。
印度的主要宗教矛盾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已經持續了上千年。
由於印度教徒占人口多數,相應的國大黨中多數成員也是印度教徒,這讓穆斯林成員感到不安。
隨後真納和大部分穆斯林成員離開國大黨,並組成了全印穆斯林聯盟,謀求建立獨立的國家巴基斯坦。
以甘地為首的國大黨強烈反對穆斯林聯盟的分裂思想,主張建立統一的印度。
由於政見不和,當時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相互仇視情緒日益加強,彼此之間的騷亂衝突愈演愈烈。
二戰以後,英國殖民統治無法維持,印度獨立隨即提上日程。英國派蒙巴頓擔任印度總督,負責處理印度獨立事務。
蒙巴頓本人是希望維護印度統一的,因為當時的英華人已經顧不上管理印度了,只想早點離開。一個統一的印度可以減少摩擦和糾紛,印度和平獨立,英華人就可以體面的退出了。
1947年,蒙巴頓和尼赫魯真納等進行談判,商討印度獨立方案。在這個過程中,真納和尼赫魯為統一還是獨立爭論不休。
蒙巴頓和尼赫魯是希望印度統一的。真納也曾經同意放棄獨立,前提是西北穆斯林各省必須要有更大的自治權,但是尼赫魯不同意,認為這會威脅中央權威。爭執到最後,真納對統一也不再抱有幻想,堅決要求獨立。
蒙巴頓沒轍,最後只好同意了真納的要求。商討的結果就是蒙巴頓方案,該方案把殖民地按宗教一分為二,印度教徒多的地方劃為印度,穆斯林多的地方劃為巴基斯坦。
英國在殖民地的統治分成兩種,一種是殖民政府直接統治地區,一種是土邦,土邦主要透過扶持王公做代理人的方式進行間接統治。政府直接統治區域就按宗教劃分,但是土邦歸屬卻讓各土邦王公自行決定。
當時謀求獨立的不僅有巴基斯坦,有些土邦也想獨立,比如海得拉巴土邦,克什米爾土邦,還有一些民族想要獨立建國,比如錫克人。
但是當時英華人一心只想甩包袱走人,而且印度局勢變得非常微妙和緊張,由於前途不明朗,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關係劍拔弩張。英華人唯恐爆發騷亂,臨走還要攤上麻煩。所以英華人是不願意讓印度分裂的,因為這會讓局勢更加緊張。最終蒙巴頓方案中也只允許巴基斯坦獨立。
所以,當時的英國並沒有做攪屎棍的意圖,反而為了體面退出,一直希望印度能夠和平統一,只是尼赫魯和真納之間矛盾不可調和,最終不得不接受巴基斯坦的獨立。
和平統一,平緩過度,體面撤出這是當時英華人的主流想法,但是根據BBC播出的紀錄片《印巴分治:被遺忘的故事》中透露,真納在訪問英國的過程中,曾經拜訪過丘吉爾等人。據說當時英國有一些人士希望在印度獨立後,依然能夠干涉次大陸事務,其中一個手段就是在巴基斯坦設立一個基地,所以這部分人是樂意看到巴基斯坦獨立的。不過這些都是沒有確鑿證據的事。
總體上來看,英華人並沒有做攪屎棍的主觀意願,也不願看到印度次大陸變成混亂的戰場。巴基斯坦能夠獨立,已經很難得了,其它小邦獨立更是不可能的事。
-
5 # 牢騷哥
印度的分裂來自外部的和內部的力量。如果沒有強大的整合力量的存在,這種分裂是必然的,至於為什麼是兩個國家,關鍵在於出現了兩個較為強大的對立政黨,印度國民大會黨和穆斯林聯盟
印度分裂的背景:
印度國民大會黨(國大黨,INC)1885年12月在孟買成立,創始人是英籍印度退休文官A.O.休謨。成立最初20年內,其政治主張僅限於實行代議制;經濟主張也只要求保護工商業和實行固定田賦。
穆斯林聯盟(The Muslim League)穆斯林聯盟,原名全印穆斯林聯盟(簡稱“穆盟”),是印度穆斯林全國性政治組織。1906年在達卡成立,阿迦·汗任主席,威卡爾·馬立克任書記。這是個英國政府根據宗教劃分孟加拉省而出現的組織,該組織的成立宗旨是在任何情況下力圖保護穆斯林的權利,該組織最初是作為國大黨的反對派存在的。
穆斯林聯盟處於將英華人驅逐出這個國家的共同動機上和國大黨達成了一致。然而,英華人卻一直試圖讓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彼此對立。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印度向英國提供了100萬名印度士兵,他們認為這種善意的行動最終會轉化為英國方面的政治寬容,甚至可能導致國家的獨立。雖然這些舉措得到了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同意,但卻是一個嚴重的失誤。1919年,隨著英華人阿姆利則(Amritsar)犯下暴行,既向一群手無寸鐵的抗議者開火,導致數千人喪生。此後,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30年代,數百萬沒有政治傾向的人加入了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莫漢達斯·甘地也成為國大黨的領導人,他一直支援統一印度的事業,不歧視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然而,國大黨的其他成員卻反對讓穆斯林聯盟(Muslim League)也參與到為把英華人從印度清除出去而進行的政治鬥爭。這種疏離感促使穆斯林聯盟考慮為穆斯林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種族隔離:
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穆斯林約佔印度總人口的25%。然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種族歧視越來越明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民族特徵和語言各不相同,其遍佈全國各地,尤其是在過去占人口多數的孟加拉和旁遮普地區。二者的社會和經濟地位也各不相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宗教有著差異,儘管他們長期共存,但分歧是明顯的。穆斯林嚴格遵守一個神的教義(一神論),這是由他們的宗教經文《古蘭經》所規定的,而印度教徒是多神論者和拜偶像者,他們的宗教經文是《薄伽梵歌》。
這種宗教差異也轉化為尖銳的社會差異。儘管是鄰居,他們還是避免一起吃飯或學習。甚至在旅行時,比如在火車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也被分配了不同的區域。異族通婚被嚴格禁止。當印度教徒宣傳牛的時候,牛肉恰好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類。此時印度正處於擺脫英國統治的前夕,準備建立自己的政府和憲法。讓穆斯林感到憂慮的是,透過實施這種治理和憲法,印度教徒實際上是在試圖限制穆斯林的生活。他們擔心佔多數的印度教徒會嚴重干擾《古蘭經》所規定的穆斯林生活方式。換句話說,他們幾乎確信印度教徒會剝奪他們的社會和宗教自由。
為了配合這種強烈的種族感情,穆斯林聯盟領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納,一位非常聰明能幹的律師,發起了一場倡導一個完全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的運動。真納自封為穆斯林事業的先行者,穆斯林的要求是權力,不僅是按照正常民主條件下規定的地理邊界來劃分,還包括宗教和撥款。此外,為了強調穆斯林宗教的純潔,他們要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命名為“Pak - i - stan”(Pak意為純潔,stan意為地方)。為了進一步激發和聚集穆斯林對他的專屬穆斯林政黨的支援,真納主張,如果沒有擬議中的巴基斯坦,穆斯林社群就不可能實現全面的整體發展。他強調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不可能在國大黨政權下共存,他補充說,“由於不公正的行為而生活在國大黨的權力之下”。他還在帖子中警告說,在這樣的制度下,穆斯林的尊嚴最終會被貶為“首陀羅”(低種姓)的尊嚴。他還補充說,“他永遠不要讓穆斯林成為印度教徒的奴隸。”正如真納所描述的那樣,他的最終目標是不斷改善穆斯林的生活,其標誌是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取得發展,“我們的精神、文化和經濟生活符合我們自己的理想,並符合我們自己人民的天才”。
然而,由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領導的印度國大黨支援統一印度。當然,對於尼赫魯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政治主張,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國家即將從英國政權獨立出來,政府的成立,無論它的民主性質如何,都將擁有絕大多數的印度教徒。考慮到穆斯林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事實,英國政府在考慮穆斯林聯盟和真納的要求時,正試圖決定如何將主權授予穆斯林,這是一個艱難的局面。尤其是在旁遮普省,穆斯林佔多數,印度教徒佔少數。為了在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之間達成休戰協議,英國政府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談判,終於達成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權力分配藍圖。這是一種複雜的政治安排,在這種安排下,印度各邦的穆斯林少數民族將獲得主權和自治職能。這個安排是真納同意的。
但是,擁有600萬錫克教徒人口的旁遮普仍然是一個問題。錫克教徒是印度教徒中非常正直的一個階層,他們的宗教起源於印度教的基本教義。然而,他們是一神論者,不信仰分裂的種姓制度,信仰所有宗教一律平等。在保護自己的遺產方面,他們是非常正統的,他們並不同意在穆斯林少數民族國家建立穆斯林主權的提議。旁遮普邦聚集了大量的穆斯林,同意這樣的提議意味著錫克教徒生活在一個穆斯林自治的地方,實際上他們沒有政治權力。因此,由於拒絕成為穆斯林主權的臣民,錫克教徒拒絕接受英國政府的這些提議。國大黨最初默許了這些提議,但尼赫魯在重新考慮整個提議後,發現它在政治上不合理,並顯示出撤回協定的跡象。尼赫魯的這種行動使穆斯林聯盟和真納普遍感到不信任和失望。真納指控尼赫魯阻撓所有可能的機會來制定出適合於穆斯林的憲法。
1946年印度-穆斯林騷亂:
此時的印度,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它正坐在一堆集體暴力的火藥桶上,災難的配方已經在醞釀中。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已經達到了一個引爆點,洞裡的大火發生在1946年8月16日這個致命的日子。穆斯林將這一天稱為“直接行動日”。真納和他的穆斯林聯盟最初在街頭舉行抗議集會,以施加政治壓力,實際上是一場有預謀的恐怖團體暴力。騷亂首先發生在加爾各答市,當時穆斯林領導了對印度教徒的攻擊。就在那一天,該市的警察部隊得到了特別許可。因此,這座城市很快就屈服於暴徒的控制,隨後發生的可怕的暴力事件奪走了近4000名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的生命。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的聯合報復更加暴力,穆斯林陣線在這種報復面前很快就解體了。暴力像野火一樣從加爾各答蔓延到達卡、比哈爾邦、孟買、艾哈邁達巴德和拉合爾等城市。“直接行動日”引發的社群暴力已導致5000人死亡,2萬人受傷,另有10萬人無家可歸。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雙方進行了三天的大規模屠殺之後,英國政府的軍隊終於能夠遏制暴力。空氣中瀰漫著腐爛屍體的腐爛惡臭,這些屍體被塞在下水道里,或堆放在堵塞交通的道路上。
與此同時,英國的溫斯頓·丘吉爾政府在選舉中慘敗,被工黨取代。工黨已經贊成立即獨立印度,因此截止到1947年2月20日,英國的新首相剋萊門特宣佈英國政府將給予印度完全獨立不遲於1948年6月。當時的印度總督路易斯·蒙巴頓勳爵呼籲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建立一個統一的印度。聖雄甘地是唯一支援蒙巴頓立場的人。然而,甘地和蒙巴頓的這樣的請求卻被無視集體利益的印度教和穆斯林領導人置若罔聞。由於國家處於無政府狀態,蒙巴頓被迫默許了兩個不同國家的概念,並宣佈獨立日期為1947年8月15日。
印度的分裂和獨立:
穆斯林的地理位置使劃分印度成為一個更加複雜的程式。在印度北部,穆斯林集中在兩個主要地區,位於國家的對立面,中間是印度教徒佔多數。此外,幾乎整個北印度都是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教徒、基督徒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混合體。在所有這些過程中,錫克教徒也主張建立自己的國家,但這些主張被英華人拒絕了。穆斯林和錫克教徒比例幾乎相等的旁遮普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極端的問題。錫克教徒和穆斯林都不願放棄該省的富裕和肥沃的土地,種族隔離的感覺非常強烈。結果,該省被從拉合爾和阿姆利則中間分割開來。隨之而來的是一場難以形容的混戰,人們根據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想站在分治區自己喜歡的一邊。人們被過去的鄰居趕出家園,造成數百萬難民。分治造成了絕對混亂,至少有1000萬人流離失所,50萬人在騷亂中喪生。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一天之後,1947年8月15日,歷史見證了獨立主權的印度共和國的成立。
-
6 # 孤影劍客
英國當然想把英屬印度分成更多個國家,但是現實情況卻不容許英國這樣做。
在二戰結束之後,英國由於國力的大幅度衰落,無法維持其龐大的殖民地,特別是對英屬印度。英國的資產階級自然是非常渴望繼續控制英屬印度,但是奈何英國的國力早已大不如前,所以在各殖民地的獨立熱潮之下,英國在戰後派出了內閣使團。
前往印度和印度的黨派、教派和地方領袖,商討印度的未來。英國主動提出了,允許英屬印度在英聯邦體系內的自治或者獨立的構想。起初,英殖民者的這一個構想是被當時英屬印度的兩大派系(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所接受的,但是隨後國大黨單方面撕毀了這協議,從而導致穆斯林聯盟這邊,也從協議中退了出來,並尋求建立一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
如此,英國殖民者只能繼續和英屬印度的領袖,商討第二種解決辦法。
當時,國大黨是希望建立一個完整的英屬印度的,但伊斯蘭教派謀求獨立建國,所以,統一的南亞次大陸是不可能的。而依照英國殖民者的設想,他們也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南亞次大陸的出現,分成大大小小的獨立體,才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但這樣的話,國大黨也不同意出現,國大黨一直都謀求建立一個完整的南亞次大陸國家,所以直到今天為止,也可以看到印度對領土的渴望。
既然各方各有各的打算,所以只能剩下分治這一選項可以選擇了。所以後來,就有了“蒙巴頓方案”,英屬印度將被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巴基斯坦,包括東、西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口大約又7千萬人;第二部分是印度聯邦(注意是“聯邦”),囊括了英屬印度的其他部分,這部分人口占多數,有2.25億人;第三部分則是剩餘的英屬印度地區,包括王公土邦562個,面積佔到了印度的五分之二,人口大約有8千1百萬人。
可以看到,英國殖民者的算盤打得很精,既然不能分成大大小小的“小印度”,那麼就分而治之,最重要的是,統一的南亞次大陸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蒙巴頓方案中的第三部分,這些地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建國之後,是可以選擇獨立或者是加入印度或者是巴基斯坦的!
所以從中可以看到,英國殖民者既滿足了自己細分英屬印度的戰略設想,也滿足了英屬印度人的獨立需求,妥妥地攪屎棍的形象。
只不過在後來,因為在國大黨一些領袖的影響之下,其中的大多數土邦都選擇加入到了印度,從而形成了今天的印度這一整體。
需要說說明的是,印巴的分治只涉及現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至於當時英國控制下的尼泊爾、不丹、錫金、緬甸、斯里蘭卡等,都不在英國的印巴分治方案內。而到了後來的六七十年代,印度透過種種方式,實際控制併吞並了錫金,而透過戰爭的手段,實際使東巴基斯坦脫離了巴基斯坦獨立,形成了今天的孟加拉國。
回覆列表
因為要結合當時歷史。二戰損失最大的不是德國,他本來就沒殖民地。二戰結束後,英國從全球第一帝國變成了美國的殖民地和僕從國。美國迫使英國全面放棄自己的殖民地,肢解英國。英國被迫放棄對印度佔領,把印度碎片化是非常適合美國利益的,按照美國戰略圭臬海權論,沿著主航路的國家應該儘量碎片化。所以英國的策略是儘量讓印度保持統一和強大,從而為美國製造潛在麻煩。但是印度本身是個地理名詞,宗教衝突太多,最後還是無法保持統一,印巴分置,英國埋雷也是針對美國的,同時衝突有利於英國這個原宗主國發揮作用。總的來說,英國這麼搞是一個精細的平衡,不能太小讓美國太容易搞定,也不能太大,讓美國舒舒服服吃下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