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找靚機科普君

    三國時期戰亂紛紛,但也出了不少英雄豪傑,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 ,他足智多謀,以行事謹慎而聞名。實施空城計,不費一兵一卒就嚇退了司馬懿的千軍萬馬,可為什麼空城計上演時,諸葛亮還要讓幾個人在門前掃地呢?

    其實 ,司馬懿和諸葛亮都非常瞭解彼此,在司馬懿眼中,諸葛亮不是一個輕易冒險的人,就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會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

    面對成千上萬的兵馬,諸葛亮還能在城牆上彈唱 ,可以說他膽識過人,但城門前掃地的那幾個人也十分淡定,毫不慌張,這就讓司馬懿非常疑惑了。

    諸葛亮明白,只要讓司馬懿產生這種疑惑 ,以他的個性來說,是絕對不會輕易冒這個險的。除此之外,安排幾個人掃地,當然也有別的作用 。

    把城門前的地掃得塵土飛揚,這麼一來 司馬懿無法看清楚城內的具體情況 ,當然也不會貿然出兵。

    也有的人認為,司馬懿和諸葛亮作為老對手,相愛相殺多年,早就看穿了彼此的心思,諸葛亮讓人在城門下掃地,是在說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後果很嚴重。

    狡兔死 ,走狗烹,如果諸葛亮被擒 ,以曹操的性格來說,司馬懿最後當然也是生死難保。所以司馬懿退兵而走,也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

    總之 ,空城計在歷史上是不是存在的 ,目前還有爭議,但如果作為小說來看,確實是相當精彩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和理解。

  • 2 # 三國逐鹿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諸葛亮有神鬼莫測之才,常自比管仲樂毅,其隆中對更成千古絕唱,輔佐劉備火燒博望坡、新野,協助周瑜火攻破曹,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美譽。可以說羅公筆下的諸葛亮,無所不能,而最讓人感嘆的,還要數空城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由於錯用馬謖失去街亭,魏軍遏制了蜀軍咽喉要道,蜀軍有被圍殲的風險。諸葛亮調兵遣將應對魏軍,自己卻親率五千兵退守西城,搬運糧草。

    正在此時,探馬回報,司馬懿正率領十五萬大軍,漫山遍野向西城殺來。當時諸葛亮身邊並無大將,只有文官,五千人已有一半去運糧了,眾人聽到這個訊息都大驚失色。唯有諸葛亮,不慌不忙,坐於城樓之上,扶手彈琴,並命令多名軍士在城門掃地。司馬懿遠處觀望,竟然果斷推測蜀軍有埋伏,下令退軍。有人便有疑問,為何諸葛亮要讓軍士在城門口掃地,個人認為此舉寓意深遠,以下依據演義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分析空城計佈置。話說軍士稟報,司馬懿親率十五萬大軍,直奔西城而來。諸葛亮登城遠望,魏軍正兵分兩路向西城掩殺過來。眾官員早已驚恐萬分,唯有孔明指揮若定。命令將錦旗全部藏匿起來,軍士各守城鋪,不得隨意出入城門,不得高聲亂語,否則立斬不赦。又令軍士將四門大開,每個門上留有軍士扮作百姓,灑水掃街道。即使魏兵到來,也不可擅自妄動,一切皆聽從孔明指揮。而孔明自己卻登城,扶手彈琴,身旁站立兩個小童。這樣的安排,表面看似普通,卻深藏玄機,不得不令人佩服。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將錦旗盡皆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名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其次分析諸葛亮究竟為何要讓軍士在城門掃地。諸葛亮與司馬懿可謂是棋逢對手,二人對彼此都有研究,對各自的性情了處境也有一定的瞭解。諸葛亮之所以讓軍士掃地,是有著深刻的原因的,筆者大膽推測,孔明可能有以下兩層含義。

    其一疑兵之計。諸葛亮令四門大開,又令軍士在城門掃地。司馬懿看到城中井然有序,軍士淡定掃地,很是吃驚,因為這種場景在戰場上並不常見。諸葛亮也正是以此告訴司馬懿,西城雖小,但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而更為關鍵的是,諸葛亮本人卻也在城樓,淡定的扶手彈琴,並未出現任何慌亂,沒有逃跑的意思。司馬懿有些恐慌,因為他很瞭解諸葛亮,從不以身犯險。看到眼前的情景,司馬懿知道,即使沒有伏兵,諸葛亮也有其他的陰謀詭計,因此才不敢冒然前進,最後只能撤退。

    其二諸葛亮這是在警示司馬懿不要輕舉妄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諸葛亮與司馬懿都是精通兵法,深諳韜晦,後人也推斷,以司馬懿的聰明才智,不可能看不出來西城是一座空城。而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看透了一切,諸葛亮讓四門大開,軍士扮作百姓掃地,也正是想告訴司馬懿:知道你已經看透這是一座空城,但你卻最好不要進來殺我。因為諸葛亮很瞭解當時司馬懿極其家族的處境,司馬懿從輔佐曹操開始,就飽受排擠,更被人說成有狼顧之相,日後必反。

    曹丕在位之時,司馬懿成為對抗曹魏宗親和頒佈新政的工具,並沒有什麼實權,更不可能有軍權。而由於侵害曹氏宗親的利益,更是飽受打壓和排擠,如果沒有曹丕庇護,司馬懿早就被殺了。曹睿繼位後,司馬懿繼續成為權衡宗親和新政的工具,然而宗親們都想讓曹睿除掉司馬懿。諸葛亮北伐,所向披靡,魏軍一敗塗地,曹睿不得不重新起用司馬懿。於是司馬懿終於掌握了軍權,也給整個司馬家族帶來了希望,從某種程度上說,諸葛亮也是司馬懿的救星,因為司馬懿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因此諸葛亮令軍士扮作百姓掃地,也是告訴司馬懿,你雖然能看透是座空城,但以你的處境,恐怕未必敢進攻。諸葛亮正是想這樣大張旗鼓提醒司馬懿,你若進攻,殺了我諸葛亮,日後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我們是唇齒相依,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曹魏宗室也不會放過你司馬懿。而正是這個原因,我孔明才敢這樣佈防。也許司馬懿正是看出諸葛亮的用意,才果斷撤軍的。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司馬懿的?

  • 3 # 剛日讀史

    先申明,“空城計”是演義中的故事,以下的回答按演義情節推斷,槓精們請繞道。

    話說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馬謖自告奮勇防守街亭,書呆子馬謖完全不是司馬懿的對手,街亭失守。

    司馬懿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此時又無有人馬無又有兵,只好冒險設下空城計,命人大開城門,差兩個老兵打掃街道,自己在城樓上撫琴唱京劇(不對,應該是唱梁父呤)。

    司馬懿疑心甚大,怕諸葛亮設有埋伏,不敢進城,退兵十里,諸葛亮從容得脫。

    有人說司馬懿真笨,手下十萬大軍,把諸葛亮圍住不就完行了?

    派幾人去射擺拍的諸葛亮,或者派人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司馬懿幹嘛要扭頭就跑?

    我都說了這是演義裡的事情了。 有個成語叫“養寇自重”,還有個成語叫“兔死狗烹”,基本上意思差不多,獵物沒了,獵狗也要完蛋了。

    司馬懿天生異相,“鷹視狼顧”。所謂“鷹視”自然是指眼神氣場強大,精準嚴厲。

    “狼顧”則是說狼回頭看時,兩肩不動,頭頸能左右旋轉一百八十度,在古人那裡,“狼顧”之人具有狼子野心,很容易犯上做亂。

    《晉書》裡說,曹操看出了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於是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會甘做人臣,一定會覬覦咱們家的大權。

    後來曹操還做了一個夢,夢見“三馬同槽”。這就是上天給了曹操暗示:司馬懿父子三人慾取代曹氏政權,可惜曹操猜錯了人,把“三馬”當成了馬騰父子。

    在高平陵政變之前,司馬懿在曹營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

    特別是曹爽當權的那幾年,老傢伙還要裝痴呆,裝作不久人世。

    可見他的小心謹慎和處境的危急。

    諸葛亮是多麼聰明的人,對於司馬懿的處境早就心知肚明。

    三馬同槽:

    諸葛亮敢擺下空城計,就是掌握了司馬懿的心理。當然了,這樣冒險也是沒辦法,萬一司馬懿一下子犯糊塗可就完了。

    可是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幾個文官,自己帶領的軍隊也被派去突擊搬運糧草去了,想打也沒那個實力啊,只能兵出險招了。

    後來司馬懿退兵後,諸葛亮不也是冷汗打溼了背心嗎?說明他也怕啊!

    為了讓司馬懿看得更明白,他安排老兵在城門口掃地,就是暗示你我“各掃前門雪”,不要手伸得太長了,不要管得太寬了,我們都要好自為之。

    如果今天你殺了我,蜀漢必然被你所滅,可是你能得到什麼?

    兔子死了,你這隻獵狗還有用嗎?你的性命還有保障嗎?

    司馬懿當然看得懂諸葛亮的啞謎,所以考慮來考慮去,還是沒必要冒進,這不值得。

    看穿:

    為了掩人耳目,司馬懿故意罵了想衝進城的兒子司馬師,說:

    “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的奸計。還是快快撤退吧!”

    您看,裡子有了,面子也有了,真是個聰明人。

    後世的蕭承之也完美複製了一把諸葛亮的“空城計”。 公元430年,北魏的軍隊進攻濟南,蕭承之時任濟南太守,當時手下僅幾百名士卒,他也學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計"。

    當時,北魏已聚集大軍於城下,蕭承之知道寡不敵眾,便命令士兵隱蔽起來,並大開城門。

    蕭承之:

    蕭承之的部下大惑不解問:

    "賊眾我寡,奈何輕敵之甚!"蕭承之從容答道:"今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為所屠,唯當見強以待之耳。"

    大意是說,困守在一座被拋棄在敵人後方的孤城,情勢危急。如果向敵人示弱,必定會遭到屠殺,只有擺出強大的陣勢來等待敵人。

    北魏軍士看到這種情形,懷疑城中有重兵埋伏,於是撤退。 真是傳說故事多聽點沒壞處啊。

    空城計,也是人心計。擺那幾個老卒,也明白得很,就是叫司馬懿別搞事情啊。

  • 4 # 歷史守望者

    三國演義中空城計是虛構的,但情節是精心設計的,羅貫中在寫空城計的時候一定是按真實發生的情況來構思的,我們就順著羅貫中的思路來分析下當時諸葛亮為什麼要安排幾個人在城樓下掃地。空城計本質上就是一場心理戰,諸葛亮設計空城計的意圖是為了迷惑司馬懿,使其誤以為城中有埋伏而退兵,所以諸葛亮當時所做的安排一定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為了製造更強的迷惑性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久在軍中之人,沉穩和謹慎是他們共同的特點,他倆彼此是相互瞭解的,所以諸葛亮知道要想迷惑住司馬懿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正是因為司馬懿不好忽悠,所以諸葛亮做了雙重安排來增加空城計成功的機率。一方面諸葛亮自己在城樓上故作鎮定彈琴,以此傳達自己胸有成竹的假象。

    當然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因為司馬懿是瞭解諸葛亮的,司馬懿知道諸葛亮是個心態沉穩謹慎的人,假裝臨危不懼也是有可能的。諸葛亮也是瞭解司馬懿的,他知道司馬懿不是好忽悠的,他甚至想到了司馬懿可能看出自己是故作鎮定的,所以他安排了幾個平民百姓在城樓下掃地,而且還特地交代這幾個人不許有絲毫的驚慌。

    為什麼安排的是平民百姓?

    諸葛亮這樣安排的意圖也是很明顯的,他想讓司馬懿看到平民百姓此刻也是很鎮定的,那麼諸葛亮為什麼特地讓司馬懿看平民百姓此刻的心態?

    這是因為此時此刻平民百姓的心態比諸葛亮自己的心態更能說服司馬懿。諸葛亮心想你司馬懿或許能不會相信我諸葛亮的鎮定是真的,但你總不會懷疑平民百姓的鎮定也是裝出來的吧?說白了諸葛亮當時就是以平民百姓的鎮定來增加對司馬懿的迷惑。

    為了配合司馬懿的“養寇自重”

    諸葛亮是瞭解司馬懿的,所以他在佈置空城計的時候也考慮過司馬懿可能會為了養寇自重而放過自己。

    但是就算司馬懿真有心放過諸葛亮,諸葛亮也得把空城計佈置的很逼真,這樣才好給司馬懿臺階下,否則司馬懿的部下到曹氏那裡狀告司馬懿故意放過諸葛亮,那麼司馬懿就不好收場了。

    其實諸葛亮這次是撿回了一條命,每次看到空城計的時候就會讓人想起後來司馬懿在上方谷也是揀回了一條命。

    以上便是我理解的羅貫中為什麼在寫空城計的時候讓諸葛亮安排幾個平民百姓在城樓下掃地的原因。

  • 5 # 史研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這個就是諸葛亮大擺空城計的原因,按照兵法所說的去做。當時諸葛亮已經揮淚斬馬稷了,失去了街亭,讓司馬懿的魏國大軍層層的深入了蜀國。到這樣了形勢危急情況,諸葛亮已經沒有什麼兵力了,只有幾千的老弱殘兵根本頂擋不住司馬懿的大軍來襲。諸葛亮只能使出空城計,他料定司馬懿絕對不敢過來,自己就悠哉悠哉的在城裡上喝著茶,彈著小曲兒,等司馬懿過來。

    司馬懿當時就驚慌失措了,蜀國的兵力不是被自己徹底的消滅了嗎?諸葛亮應該是沒有什麼兵力才對,為什麼能夠做到如此遊戲呢?是不是有什麼陷阱?看到城樓上還有人在掃著地感覺就像是穩操勝券一樣,諸葛亮說不定設計好了一個圈套。於是司馬懿就有點擔心了。諸葛亮畢竟這麼聰明,從來不會讓自己走上險路,一定是有把握的。

    司馬懿到底是在害怕什麼?諸葛亮又是怎麼把握住他的心機呢?

    司馬懿這個人不敢消滅諸葛亮,諸葛亮早就算好了他到底在想什麼

    司馬懿雖然大領著大軍來到這裡,可是他卻不想要消滅諸葛亮,只是想盡可能的消耗諸葛亮的實力。讓諸葛亮沒有真正北伐的能力,但諸葛亮還有生存能力就可以了。就是把諸葛亮當做野獸去養,要慢慢的馴化諸葛亮,才是司馬懿所想。

    當時魏國派司馬懿是想要徹底的消滅諸葛亮,但是司馬懿這麼聰明的人明白一個道理的,自古以來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懿讀了這麼多年的史書,已經是知道歷史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發生的,就好比越王勾踐,雖然是一個可以共患難的人,但是卻不能夠一起享福,那些功臣最後都是被殺死了。就算司馬懿真正得打敗了諸葛亮,下場也難免如此。

    反正只要自己不失敗的話,自己慢慢隱忍起來,司馬懿就是最強大的人。多次諸葛亮北伐失敗,就是因為司馬懿一直堅守不出,躲在城裡不管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樣,只要等待一些時日,諸葛亮自然是沒有了糧食,還是要回到蜀國的。可是沒想到諸葛亮這次卻派了馬稷這個人去守街亭,結果把這個重要的地方丟掉了,司馬懿不好不下命令去進攻。

    但是現在諸葛亮卻擺了一個空城計,司馬懿也不知道這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就耐心的等待了下來。那諸葛亮到底是怎樣讓司馬懿覺得一定不能進攻呢?

    諸葛亮裝作非常輕鬆的樣子,已經是徹底的迷惑了司馬懿。

    其實諸葛亮的內心是非常害怕司馬懿進攻的,從前他是多麼穩重的一個人,那就是因為有強大的實力做保證。可是面對司馬懿這麼強大的對手,而且大軍來訪,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慌了,他也沒有辦法,只能使用這個空城計。

    諸葛亮能夠讓司馬懿徹底的放鬆下來,自己就在城牆上面夾著一個古琴,悠哉悠哉的彈著,時不時喝著幾口茶,雖然這個樣子能夠讓司馬懿覺得看不清楚自己到底想什麼。但是諸葛亮還是沒有十足把握,為了能夠讓司馬懿覺得這是一個徹底的圈套,他又做了一些迷惑的條件。

    讓幾個手下人去城牆掃著灰,這個就是一個非常決定性的因素。因為一些下人都是膽小如鼠的,不是像那些士兵身經百戰,別人有眼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到底是有沒有驚慌失措。要是後面真的有大軍的話,他們才可以做得穩如泰山,而要是沒有真正把握的話,他們掃地一定會顫顫巍巍的。

    可是司馬懿仔細的觀察了當時的環境裡,沒有什麼埋伏的大軍,城裡是十分的安靜,只有諸葛亮在誘惑他來。他看到那些人在掃著地,說不定諸葛亮真的是有了什麼安排,所以他就真的不敢上前去了。

    雖然能夠讓司馬懿放鬆下來,不敢上去,諸葛亮真的是費盡了心思。在北伐這一條路上,他繼承了劉備的遺志,一定要壯大蜀國,徹底的統一天下,可惜的是他最後也沒有成功。在經過不久的時間裡,諸葛亮還是去世了,他一生的願望都沒有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大仙排位七連跪,新賽季到底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