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數碼小本本
-
2 # 手機使用者6993297953
有這樣的孩子真是人生幸事,但是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所謂完整的童年,應該和孩子討論交流,制定一個協議。一方面保證孩子的學習,另一方面。,保證孩子的成長和健康,三要考慮孩子的興趣培養,第四點,要讀書,不要遊戲。一定限制遊戲的時長,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一般來說,孩子只要有足夠的成就感,不自卑,心理健康,就不會沉迷遊戲。至於跳級,可跳可不跳,關鍵看你把節約下來的時間,用到什麼地方,只要孩子接受你的時間去向,跳級當然也是好的。最後,祝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
3 # 大腦門兒Skye
簡單的給你回答,請試想你在國外生活,問出同樣的問題,大部分的人的回覆都會告訴你,請你尊重孩子的選擇。你可以告訴孩子這件事情的好與壞。但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且尊重孩子的決定。這是孩子的一生,說實話,只有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也只有孩子自己可以承擔後果。我也理解父母想給孩子最好的打算,規劃和未來。well,這是我的建議,只給你做個參考。
-
4 # 你說我聽丿
總會覺得這種型別的問題,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家長覺得兒子聰慧聰明,想要孩子跳級,是因為家長以成人過來人的角度認為,這對孩子的發展有好處,這個發展具體是什麼,我們無法得知,也許是將來的路途、也許是受教育的進展、也許是孩子優秀的期待吧。這個就要看家長你的想法了。
而孩子覺得應該給自己一個完整的童年。是的,這是孩子的心聲,在孩子的世界裡,其實很簡單,他們會很少的去考慮到未來,當下的快樂、體驗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於是父母的期待和孩子的快樂就出現了矛盾。
不知道我上面的理解是否正確,因為不瞭解具體的原委,所以一切以這個理解為基礎。
個人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去尊重這個個體,無論他是孩子還是成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如果以上面的理解為基礎的話,那麼衝突就是父母的期待和孩子的快樂。其實還是感覺這個孩子挺幸福的,因為家長會在乎到孩子感受。
我覺得家長可以和孩子深入溝通一下,可以聽聽孩子的心裡話,我覺得不只是一個完整的童年真麼簡單的一個詞,也會還會有感受。而且有效的溝通也會讓親子關係更和諧。假如孩子按照父母規劃的路走,那麼這個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還是一個複製品?
其次在和孩子進行溝通後,父母要覺察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感受。這樣更能幫助理解親子之間的關係。
個人認為,當孩子表達出這樣的一個意願時,父母要重視起來。
而且有一個現實性的事情擺在這裡,現在孩子比同齡人優秀,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努力、自己自身的聰慧,那麼當跳級後,會不會有落差發生?如果有,孩子的心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作為家長的你有能力去解決好這個變化嗎?這些都是需要家長去做引導的,並不是說孩子跳級就結束了的,因為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在跳級後發生的落差毀了這個孩子。所以這個家長要尤其引起重視。如果沒有,那就再好不過了。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積極溝通是一個好的處理方式,假如要跳級,家長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比如對孩子的安撫、感受孩子的感受、,出現落差的引導等等。如果尊重孩子的意願(個人傾向於這個),也可以在平常引導孩子學習更多方面的文化知識,這也是需要家長做各方面的準備。所以父愛母愛的偉大與付出,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
5 # Longsuixinyuan
我以前很羨慕特別聰明的人,尤其是神童。可是,有一次,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神童的訪談,這個“羨慕”一下子就沒了。
那個神童,上的就是正常學制,但是因為聰明,就頻繁跳級,跳了以後還學習特別棒,就接著跳級。後來,他比同齡人早三年進去大學。
上了大學後,他發現自己特別可憐,因為,沒有朋友!
任何人都把他當小孩子,都很呵護他,沒事逗著他玩,但是,他們的世界,他參與不進去。他的世界,同學們也懶得理他。
他看到同學們都在談戀愛,於是羨慕,也給一個女同學寫了情書。女同學微笑著撫摸他的頭(完全是看小弟弟的樣子),說:你長大了再說吧!
他完全就是越長大越孤單。
他說,如果有可能,他真想重頭來過。感覺這種生活真沒意思。學習真的只是一方面啊!
所以,樓主的感覺是好的,但是,不要拔苗助長,每個孩子,還是老老實實按照規律長大最好!別弄得那麼“特!”萬一,不成功呢,那就是災難,毀了孩子一輩子!
-
6 # 當代師說
兒子很優秀,聰慧接受能力強,想讓他跳級,孩子說應該給他一個完整的童年。我完全同意孩子的話,人的成長不需要那麼趕,一個完整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何況,傷仲永的故事並不都是發生在古代,更不是虛構,很多神童泯為眾人,令人唏噓不已,應該引以為戒。
上世紀八十年代聞名全國的三大神童,寧鉑、干政、謝俊波,從智力上來說,可以說都是天才,但是,跟他們智力發展並不匹配的,是他們心理還留在童年,他們讀大學卻還是個孩子,這樣的落差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在三大神童中,寧鉑出家為僧,干政神經出了問題,謝俊波迴歸眾人,做了一名中學教師,算是最好的結局了。如果,當初這三大神童,按部就班接受正常的教育,擁有一個完整的童年,也許他們的命運會完全不同,憑他們的智力,完全可以成為棟樑之才。
對於智力超常兒童,不能只看到去智力的發展,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的發展,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拔苗助長,違反自然規律,一定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再舉一離,神童張炘煬,10歲時參加高考以505分被天津工程學院錄取,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3歲時成為北京工業大學博士,2011年,16歲的他成為年齡最小的博士。
他的大學同學,跟他都不是一個年齡檔次的,根本就沒有共同語言。當同學忙著談戀愛時,他想的還是屬於他這個年齡的遊戲。那年碩士畢業論文答辯時,張炘煬要求父親必須在北京買房,否則就不參加答辯,父親只好租房包裝成買房。這就是心理發展沒有跟上智力發展的表現。
張炘煬已經是很獨立的神童了,他也曾經說過跟題主兒子意思相同的話,想要一個完整的童年。後來張炘煬讀博的曲折和挫折,就是這種心理跟智力發展不和諧的體現,如果,張炘煬再慢一些,讓心理和智力同步發展,他的學業一定會更順利,能避免那麼妒多的曲折。
人的發展是有規律的,雖然有的人智力超常,但是我們必須遵循人的心理發展規律,把童年的玩樂還給孩子,這是對規律的尊重,也是對智力超常孩子的負責。看到這裡,想必題主應該知道怎麼選擇了吧。
-
7 # 桔洛家庭教育
有些孩子的學習天賦真是讓人側目,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對普通人就是難以跨越的天塹,而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平常的技能。
以前中國某些高校開設一些少年班,將全中國最優秀的孩子彙集一處,用最優秀的方法培養,雖然也有一定成效,但缺少完整童年的孩子,在日後的發展中,卻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某些天才少年進入社會後迅速隕落,讓人唏噓不已。
古有傷仲永,揠苗助長,其實已經給我們提了個醒,要按照自然天性和孩子自身的規律,去培養孩子。說白了就是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這個不能因為孩子聰慧、很優秀就讓他放棄完整的童年。
作為父母無非就是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過好自己的一生。但大家卻忽視了父母的愛從來都是以分離為目的的,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習慣和心智,對於孩子來說才是一生真正的財富。
父母不僅要培養出適應家庭和學校的孩子,更要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要揠苗助長,尊重孩子的需求,才能培養出更健全人格的孩子,自然孩子的未來也不會怎麼差。
-
8 # 曉行致良知
聰慧的孩子家長也有煩惱啊!估計跳級問題好多聰明孩子的家長都想過,但是我想說的是:
能不跳級還是不要跳。
(一)先講個小故事。據說,居里夫人小時候非常聰明,還是幼兒園的時候,上二年級的姐姐做作業,她站在姐姐身後看,比姐姐得出答案還快。按說父母應該很高興吧,結果他的父母卻很憂慮她的聰明,於是把她送到了鄉下奶奶家,讓她無拘無束的瘋玩了兩年,啥也沒學著,直到過了上學年齡才招回來入學。事實證明,父母的做法極其明智。為什麼不讓她提前入學呢?父親說,小瑪麗這麼聰明,一學就會,如果讓她按時入學,她會比大多數孩子學得好,上課老師還沒講呢,她就已經知道內容和答案了。小孩子是很容易驕傲的,長此以往,她就會養成上課不專心聽講的毛病,等到學業難了,她的壞習慣也養成了,那時候想改就來不及了。把她送到鄉下,壓制一下她,等她回來時,知道自己不懂的很多,就會努力學習、認真聽課的。故事的真假無從考證,但是其中蘊含的育子理念我是深表贊同。小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比單純的學習知識要重要的多。
所以,我不贊同讓孩子跳級。
(二)成長絕非學習一件事。跳級這個問題我也問過兒子,雖然他根本不是什麼神童,我只是想聽聽他的想法。我給他講了神童張炘煬的故事,問他的意見。他的回答令我震驚:張炘煬太可憐了,我就是能跳級你也別讓我跳,我做個正常的小孩就行。我問:他為什麼可憐?兒子說:一是沒有朋友,還有就是老是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玩,沒意思。這是孩子的真實想法,恐怕與家長的想法相去甚遠。
一個被拔苗助長的孩子,一個被生硬帶離原生土壤的孩子,一個無法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孩子,其後續的發展一定好嗎?還真不一定。
且看張炘煬的近況又如何呢?
其導師的話也值得我們深思。
家長要深思啊!神童固然已經比其他人有了更好的基礎,但是成才不是只有知識一個方面的,人生觀、價值觀、性格、自我管理的能力、為人處世的知識都不可或缺。
我記得有一位大學生網友曾經吐槽她的寢室裡就住著一位女神童,12歲就和18歲的大姐姐們同吃同住,苦惱不可描述。
衣服洗不了,鞋子穿不好,起床等人叫,書本別人替她拿,還得幫她打飯,如果飯菜不合口,她一不高興就使個小性子不吃了,同學根本不像同學,簡直就是媽一樣照顧著她。
晚上臥談會,本來一群情竇初開的姑娘會談點班裡的帥哥、誰和誰好上了之類的八卦話題,一想旁邊還躺著個小娃娃呢,趕緊閉嘴,苦悶啊!
你看,不但同學們苦惱,估計小姑娘也好不了哪裡去,想看個動畫片估計也沒人陪。
所以,跳級,要慎重啊!
(三)結束語:讓孩子依照規律健康成長。人活著,可不僅僅是學習這麼一件事;人成功,也不僅僅是學習好這一個標準;人成長,是一個長征。成長,從思維、心理、生理、處世等等方面都得符合成長規律,拔苗助長的家長要注意了,多少失敗的例子擺在前面,切不可為了自己的虛榮,急功近利!
回覆列表
在幼教行業待過一段時間。
先來說說國家政策。現在國家一直倡導去小學化,還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現在的幼教行業的圖書發展也往這一方面發展,更多的是依靠玩樂來學習,出版的圖書都不僅僅是隻有知識,有時候一本課本,全部都是圖片,文字只有一小段,目的就是充分拓展孩子的思維,提升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3歲之前的記憶是沒有的,因為孩子在3歲前大腦還處於高速發育的時期,孩子真正有記憶是在3歲之後,這一段時間正是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這個時間段,是教孩子做人做事,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如果沒有奠定這個基礎,孩子學再多也無用。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我的童年是快樂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童年也是快樂的,掙錢,生活,發展,是自己的事情,沒必要將這些壓力算到孩子的頭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何況是自己的孩子。而從我身邊的小孩子來看,童年快樂的孩子更聰明一些,對於學習更有熱情,創造力,動手能力更強,更懂得和別人交流,和他人溝通,更能理解父母。
所以我認為,孩子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