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奇心星球

    我其實不太贊同一味地誇獎小朋友聰明,真棒啊。其實小朋友從小的時候就能很好地接受反饋,他們也應該得到真實的反饋。比起讚揚他聰明,我更傾向於讚揚具體的行為,例如你今天可以完成一幅畫,真好啊,這幅畫的顏色很燦爛等等,真實地具體地說出你讚賞的地方。然後問問你是怎麼做到的,想到的啊,例如為什麼這次的太陽是藍色的呢?還可以繼續和小朋友討論,抱著平等和讚賞的態度。其實小朋友嘗試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好的或者需要改進的一面。家長更需要的是把小朋友當做你的朋友,由衷地欣賞他的優點,和小朋友平等地討論一些事情,這樣比只是讚賞他聰明可能更好一些,小朋友也能從對不同事物的處理中和你的反饋中不斷地進步。

  • 2 # 使用者95104655996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做錯了什麼時事就應該責罰等,可又有很多明智的家長知道孩子們有自己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的能力所限,當孩子做不到一件事,作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幫助後,再去試試,說一句“你一定可以的”,讓他充滿自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是第一導師,多給孩子提供幫助,他們渴望表揚與關注,做他們的家長,更要學會成為他們可以傾訴的朋友。多多觀察孩子的情緒,孩子們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去問問讓他們說出來你幫著出出主意,說說你的見解與處理方法,多與他們溝通……總之,孩子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需要的是家長的激勵與讚美,他才會更有信心,離成功愈來愈近

  • 3 # 陸生紀事

    “小明,你別去打小紅!”

    “小李,下次記得不要再抄作業了。”

    “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能把髒東西隨意丟在家裡!”

    ……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父母或者長輩如此對待孩子,這樣的“阻止”究竟是否起到了作用呢?——完全沒有!原因在於“否定字首”。通俗的說,對於幼兒來說,對否定句的思維轉換不會那麼快,一句否定句他/她可能只會記住非否定詞的部分,例如上述例子中,他/她可能記住的是

    “打小紅”

    “抄作業”

    “把髒東西丟家裡”

    那麼這樣的教育模式肯定不是成功的案例。我們該如何透過正確的語言激勵來讓孩子進步呢?

    為何需要激勵?

    2017年,Wolfram Schultz、Peter Dayan和Ray Dolan因為共同揭示了大腦中的獎賞系統而榮獲獎項[1]。該團隊表示:

    「一旦獎賞出現,大腦中的多巴胺就會觸發一系列腦細胞活動。如果發生的事情優於預期,那獎賞系統會促使我們在將來重複同樣的行為。但事有利弊,多巴胺也會造成一些致命錯誤,例如沉迷賭博,例如肥胖。」

    這個研究發現告訴了我們,人類(包括孩子)對事情都會有預期的,而一旦這個預期發生得到了激勵,大腦會記住這樣的機制,從而做出重複這種行動的行為。這也就說明了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正向的積極引導要比負面的消極阻止更有效。

    語言激勵的作用

    我們先來看看語言激勵在幼兒/小學生教育中有何作用[2]?

    1. 促進幼兒和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

    都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Luke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從小英語的學習都是自己興趣使然驅動的。包括自己現在的自媒體運營,即便沒有任何收入都持之以恆,為什麼?就是興趣驅使。能在幼兒/小學生啟蒙階段就透過激勵成功培養了孩子的興趣機制,無疑是很好的。

    2. 促進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生成

    為什麼有的學生會特別喜歡某位老師?或許長大了可能會明白“嚴師出高徒”,但是幼兒階段的往往是喜歡“甜蜜”的激勵的。適當的語言激勵可以促進師生關係/家長與孩子關係的良好發展。

    3. 促進幼兒和小學生在發展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上述例子中那麼多否定句,還有一個消極反饋的作用就在於容易抹殺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反之,激勵的語言是一種正面推力,可以趨勢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陪養起良好的自我認知,建立自信,從而在起跑線階段昂起頭胸,敢於前跨。

    4. 幫助幼兒和小學生把握髮展方向

    在成長過程中,長輩的閱歷往往是能起關鍵作用的。當發現了幼兒的優點後,在適當時候透過語言激勵可以促使孩子在這條道路上走的更快更遠。

    語言激勵的原則

    我們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來進行激勵[2]:

    客觀公正

    評價及時

    真心賞識

    真誠寬容

    這4個原則都是發乎內心的,公正——就是心中有桿秤,無論對A還是B,做對了就激勵,犯錯都要指正,如果錯了還溺愛的說“你真棒”,輕微的會造成誤導,嚴重的話,心智發育較早的孩子會以為是“諷刺”從而逆反。及時——就是時刻有顆準備好激勵的心,心繫孩子成長,就是這種感覺。真誠——當我們真心去激勵孩子的時候,他們會感受到,寬容也是這麼體現的。

    語言激勵的方法

    那麼如何恰當的來進行鼓勵呢[2, 3]?

    妙抓時機進行激勵性評價

    妙用口頭與書面方式進行激勵性評價

    妙用否定進行激勵性評價

    根據上述原則,透過公正、及時和真心,在激勵時適當把握時機,適當結合口頭和書面會是較妥當的辦法。最後一個“否定”運用需要把握度,如開頭所述案例,一旦過度,會打擊孩子,甚至影響一生。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參考《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這篇文中的案例。

    最後,如何定義“進步”,在一個成果導向的社會現狀裡,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應該如何?這裡的把握度,各位老師/家長/長輩應當因地適宜,總的原則就是——最好不要比較,如果要比較也只是和過去的自己相比,垂類發展是教育的不二方針。

    這個時代,讓我們和“別人家的孩子”說拜拜!

    【延伸閱讀】[1]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23578-brains-reward-system-earns-researchers-e1-million-prize/[2] 楊立芬. 語言激勵在幼小教育中的效果評價[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27):250-251.[3] 劉夢恆. 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考試周刊, 2018(6):27-27.

  • 4 # 四壁的蛙蛙們

    鼓勵教育,一件我一直在踐行的事情。“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你就把他誇成什麼樣。”當然,誇和激勵,都要有技巧的。

    說說我家孩子發生的變化吧。孩子不是那種天生特別自信的孩子,但是現在應該說在學習、運動和領導各方面都還比較有自信。我的做法是:

    1、從小做孩子的好朋友,取得他的信任。我們不是家長式的高壓教育,也不是供奉著小皇帝式的奴隸媽媽,跟他平等地做好朋友,交流。有好吃的,你可以多吃點,不過媽媽也喜歡吃,媽媽也要吃一些。媽媽今天工作怎麼樣了,今天路上遇到什麼事情了,媽媽今天有了什麼收穫,你在學校或者幼兒園遇到什麼事情了,有什麼想法。這一切都可以跟孩子隨便溝通,當然,要正能量。

    2、有了一點點進步就要誇張地誇。孩子天生有種“想變好”的慾望,如果沒有了,那就是受的“沮喪”太多導致的。讓他整個人自信起來,有向上的內動力。學齡期,自信會讓他增強向上的內動力,內動力有了,比家長任何方法拉著拽著都管用。比如寫字不好,但是某天一篇字裡面有一行寫的好,那就要敏銳地發現,然後誇他的努力、認真,“媽媽看到這幾個字特別棒,你肯定特別認真寫啦”。

    比如老師總反映上課說話,不要回家不問青紅皂白就罵一頓。回家先跟他聊聊,甚至誇誇他,老師說你作業完成的及時,比以前好多啦。然後問問,這段時間在學校都跟誰玩了,上課聽懂了嗎,老師nice不nice?.....再慢慢跟他聊聊上課的紀律問題,為什麼不能接話茬,影響了自己和別人。等等。

    3、學習、運動,指導他的時候要具體化。不要光說,要認真做作業!要專心!6歲以前的孩子,不懂什麼叫抽象的“認真”“專心”。但是如果說: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玩筆,把一項事情做完再做另一項......告訴他:上課不要說話,把老師講的聽懂,踢足球的時候模仿老師的動作去做......避免抽象的詞彙,指導要具體化。

    4、不要誇孩子的聰明、漂亮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要誇他的努力、認真。

    5、階段性目標不要定的太高。如果你的孩子倒數第一,想進入班級前十名,小目標要一點點的提高,目標的設定,既不是很難達到,又不是很簡單。比如,第一次先三科都及格,第二次比較拿手的科目進入班級前一半的名次,第三次另外兩科也進步一些.....

    總之,你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怎麼去引導他。

  • 5 # 邵琳23

    1.首先需要不斷髮現孩子的進步點,即使是微小的進步;

    2.及時給予肯定,在發現進步的當下,不要吝嗇肯定的言語,及時給予激勵,這樣孩子在肯定的環境中會再次回味自己的行為,從而加深他對自己的自信和肯定。不斷的重複,將帶來孩子的進步。

    4.以“行為描述+品質昇華+肯定”的語言來給予。例如,發現孩子獨自完成了一項任務,可以說“我看到你自己一個人認真完成了這項任務,說明你很獨立也很有責任心,我們都為你感到高興。”多多練習,多多積累積極的語言。

    5.給予孩子積極主動迴應。當孩子與你溝通時,都是出於內心的認可,使用積極主動迴應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認可與肯定,也將促進他的不斷進步。例如,當孩子告訴你老師表揚了他,你可以迴應:“哇哦,真的嗎?能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了嗎?老師是怎麼表揚你的?你感覺怎樣?真希望我也能在場~~”而不僅僅是一句“嗯,你真棒!”

  • 6 # 親子那些事兒

    關於語言激勵的技巧,其實網上特別多,但是兒子成長過程中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幾點:

    1 多鼓勵,少批評:這個都說濫了,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關鍵是心態要平和,看她亂寫亂畫不動聲色,東拆西拆不動聲色,不寫作業不動聲色,傻吃傻玩不動聲色,一旦發現一點進步就毫不吝嗇地表揚,這需要修煉,練成了可以增壽十年。2 鼓勵要具體,不要泛泛:比起“太棒了”,“你真厲害”這樣空洞的表揚,孩子肯定更喜歡你說:”哇,你居然堅持寫了5分鐘作業都沒走神,你是怎麼做到的呀?!“ 或者 “你跟我說說,你啥時候偷偷練成了前滾翻這麼高難度的動作?” 這裡又涉及到我一直強調的原則:把孩子當做成人來對待。想想你追女朋友/男朋友的時候是怎麼讚美的?一定要發自肺腑,讓人信服。另外,也不是說“太棒了”這類詞有不能用,有時候脫口而出的感嘆,太長了反而不真實,但請你用的時候要真誠,或者說演技要到位。孩子只是見識少一些,並不傻,一點點敷衍都是能聽出來的。3 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分:這個道理也很好理解,你誇她聰明或者漂亮,當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強自信心,但同一個人說多了也就沒什麼效果了,她越大,越需要社會上其他人對她能力和魅力的肯定。而天賦是沒法靠努力來改變的。所以肯定他做出的努力就很重要,比如“今天作業這麼早就做完了,多虧了你這麼自律,現在有時間玩了”,“居然堅持練習了兩週,厲害厲害!”上面這些技巧,肯定對孩子的進步有激勵作用,然而我想說,更重要的卻不是語言,而是發自內心的欣賞。欣賞她的隨手塗鴉,欣賞她看的“閒書”,欣賞她玩的遊戲,還有“奇異”的故事,不要把眼睛總盯在那些正事兒上。對於進步不要看得太功利,不是隻有學習好或者特長過級才是進步,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興趣愛好,甚至是遊戲過關都是進步,這一點一滴的小進步,提升了孩子的綜合素質。很多時候,你和她共同討論會話裡的內容和小故事,比什麼語言激勵都管用——願意花時間陪伴就是最大的讚賞,她會感受到你的關注,你的讚賞,你的仰慕!!!是的,把她當做你的心上人,拿出真心來追求她,才是對她最大的激勵。

  • 7 # 付小平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大都是在父母的嚴厲批評和經常責罵中長大的,很少聽到父母對我們的正面鼓勵和肯定。很多親子教育的文章和圖書,也對這樣的傳統教育方式進行了批判,並建議家長要採取賞識的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多鼓勵,多表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要儘可能做到具體、真誠,實事求是。我們要用那些真實而具體的事實和細節來取代“你真棒”這個口頭禪。我們可以來體會一下如下這幾段話:

    媽媽:“你今天在遊樂場的表現真棒啊!”

    爸爸:“你今天上課的表現真棒。”

    爸爸:“寶貝,今天你上體驗課的表現很棒哦。既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又能很好地遵守課堂要求和紀律。所有老師都喜歡這樣的學生。等你以後上學了,老師肯定都很喜歡你的。”

    其實,當我們在表揚他人的時候,能明確地指明原因,能毫不誇張、實事求是地說明理由,那麼,你的表揚就能讓被表揚的人感受到這不是虛與委蛇的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讚美。這對被表揚的人來說,就是值得感動和開心的事。

    因此,我們就需要睜大眼睛尋找孩子的優點和值得鼓勵和表揚的地方。因為鼓勵和表揚不是敷衍,不是隨口一句“你真棒”,而是需要實事求是,需要真誠,需要具體。每一個家長,都需要去做一個功課,積極地尋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閃光之處,加以表揚,絕不能再用一句簡單的“你真棒”來敷衍了事。

    (圖片選自網路)

  • 8 # 陽光語言矯正師

    每次看到同事在瘋狂的惡補心靈雞湯,我就知道,她家裡又出事兒了,家裡上小學的兒子,確實不太省心,叛逆的年齡來得早,軟硬不吃,水潑不進。很多以前講的大道理,再也不起作用了,很多勵志,激勵的話,聽多了,也麻木了。

    同事說昨天和孩子分享了一個勵志的小段子,結果兒子,用看白痴的眼神瞄了我一下,從手機裡翻出這個段子的原版,扔給我。同事說“我特麼情緒都調整好了,唾沫也備足了,結果他給我看這個”

    配圖文字如下:

    當你周圍都是米的時候,你很安逸;當有一天米缸見底,才發現想跳出去已無能為力。有一種陷阱,名叫安逸!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自己不上進,危機無處不在吞噬你的理想和靈魂,混下去很容易,混上去太難了!

    我說這個故事講得很好啊,通俗易懂,深入靈魂,發人深省,怎麼就劇情崩潰了?

    1、發牢騷,埋怨不公平的,後面還有捧臭腳的。

    2、反心靈雞湯的,抖機靈的。不過我覺得有些道理啊。

    3、腦回路不正常,槓精,專門瞎指揮帶節奏的。

    反省一下,我們可能忽視孩子了的心理成長變化,和認知發展,所以為孩子打氣,激勵他們上進,也要講策略,有內涵,漏洞百出,幼稚可笑的故事,很容易就被孩子識破,進而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內心受到輕視。試問,那個孩子心理沒默唸過“總把人家當小孩糊弄”這句話?

    雞湯美味,是營養,還是藥,最終還要看孩子的選擇,“強按牛頭不喝水”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這個道理,孩子能接受麼?是不是很枯燥,很乏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再多鼓勵的大道理,不如親自眼見為實。

    前兩天看了考研名師張雪峰先生的一場演講,發人深省。他說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可以帶他去4個地方:客運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和機場。讓他們去看看,擠大巴車的人群,穿什麼樣的衣服,抽什麼樣的煙,嘴裡說什麼話。再帶他們去火車站、高鐵站和機場看一看來往的人群,又是怎樣一番景象。然後問問他們將來想成為哪一類人。如果這都說服不了他,那就帶孩子去吃頓西餐,再去農村扒幾天玉米。

    紙上的大道理,說得再好,也是人家的故事,已經是過去式了。沒有切膚之痛,何來感觸良多?讓孩子知道生活本來的樣子,體驗一下烈日灼膚,感受一下風吹雨打,還是這些來的更加深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斑馬神仙魚如何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