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工科大四,想跨考歷史學,想知道學習歷史的前輩們最終的就業和生活是怎麼樣的。
3
回覆列表
  • 1 # 行者無疆61462

    國內某重點師範大學歷史專業碩士大部分選擇去了高中,初中當歷史老師,有一部分選擇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自謀職業的進入文化出版機構等。少有學歷史出來選擇創業的。博士大多數還是獨守學術之路,選擇進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吧。堅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學術情懷,每天碼字碼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 2 # 季我努學社

    歷史學是人文學科之母,同時也是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而且也是當下基礎教育中備受專家學者與學生、家長十分喜歡的學科之一,這種正是由其學科特性所決定的。縱深的研究視角、宏大的探究視域、辯證的思維與引人入勝的文字,使歷史學成為人們不斷挖掘汲取營養的學科。“以史為鑑”正是說明這一學科的重要意義。

    北京大學

    如今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本科生的基數不斷擴大,本科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了也逐年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文學科的本科生都選擇了考研作為自己解決自己本科畢業去向的首選,而歷史學更是如此。由於歷史學本身方向可以細化較多,加之大部分內容學起來都比較有趣,所以考研複習起來相比其他枯燥的學科來講更加有意思,也比較方便記憶。

    如今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與完善,中國的高等教育也逐漸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提高社會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利於提高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能,歷史學更是如此,由於每年曆史學碩士生畢業人數的逐年提高,大部分碩士畢業生都選擇政府機關與學校作為自己的工作首選單位,以筆者身邊為例,政府機關與事業單位佔就業人數的一半,另一半則主要流向了各個中學,而且現在大一些的城市中的好學校一般要求只有教育部直屬的211院校培養的師範生才可以入職,更有甚者要求本碩同一專業且都為211才可以。這實際上就增加了學生的就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也有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在權衡利弊之後又,又重新選擇深造讀博的考慮。

    復旦大學光華樓

    從2018年開始中國的讀博大軍也開始已激增,筆者揣度或許與研究生畢業人數增加有一定關係,但較之於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的就業相對而言比較輕鬆些,當然能去一個稱心如意的就業單位或許也非易事,就以筆者周圍為例,近幾年上海某知名高校的畢業生也有很多流入二流院校,甚至是三本。而且如今很多好學校需求教師崗位也來越少,整個高校教師崗位似乎都出現了飽和狀態,歷史學專業也是如此,很多用人單位也都貼出了需要本碩博211以上院校且均為同一專業的要求,比如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地區引進人才還需要本人有過出國交流的機會,時間不得低於十個月。其實這也要求如今使得很多博士畢業生選擇去西部的一些高校,雖然經濟發展不如東南沿海,但待遇較好,科研壓力也不大,確實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所以無論所學專業是什麼,其實如今就業壓力都不小,並不是說大學歷史專業畢業就等於失業,關鍵在於個人的把握與鍛鍊,與歷史學博士畢業生相比,碩士畢業生去各個中學當老師的比重比較大,但也有某些高校的博士畢業生,為了留在經濟發達地區,選擇待遇優厚的中學從實基礎教育,此類現象也屢見不鮮。但更多的博士畢業生畢業以後也都選擇科研院所或者各個高校從事科研與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 3 # 達摩說

    這兩類人的出路其實不太一樣。

    一般來說,目前的歷史學碩士畢業出來都是進了各地初高中當歷史老師,也有一些選擇考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當然也未必要求專業對口了,只要能考上就燒高香了。

    比如我就是,在一所普通的高校考取了歷史學研究生學歷,現在就職於天津的一所中學,任歷史教師。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不過有個別幾個考取了公務員,比如海關、街道辦之類的。

    但歷史學博士就不同了,辛辛苦苦讀了三年甚至是四年的博士,肯定是要打定主意進高校搞學術了。雖說現在進高校越來越難,比如我以前讀碩的高校招的都是北大、山大乃至於有海外背景的博士,但這仍然不能改變博士們死活要進高校的意志,畢竟讀了這些年最後也進中學教歷史課,太掉價,也沒必要,還是物盡其才比較好。

    當然除此之外,進一些研究院所或是機關事業單位也很好。研究院所和高校區別不大,不少院所還是依附於高校的建制之內的。也有些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比如各地的史志辦、檔案館和出版社等。

    歷史學的碩博士走其他出路的不多,進私企的尤其少,私企本身也不需要這麼迂的人,創業的更是鳳毛麟角。這不是批判,而是客觀評價歷史學的學生。讓我們這樣的人坐在角落裡乾點什麼,執行一點什麼,教一教小孩子,可能問題不算大,但要是讓我們開拓進取,迎來送往,遞煙遞酒,口吐蓮花,實話說,大多數人還真是不行。

  • 4 # 青年史學家

    對歷史學感興趣的人很多,可是真正願意從事歷史學研究的人卻是比較少的,因而相對於其他學科,歷史學得研究生的數量實際上是比較少的。就是這樣一個人數上較少的群體,在他們畢業之後都去幹啥了呢?

    歷史學研究生和其他專業一樣,包括碩士和博士,因為學經歷不同,碩士和博士的去向當然也是不一樣的。

    歷史學碩士畢業後一般很難去高校找到教職,因為現在的高校普遍要求的招聘的門檻就是具有博士學位。因而歷史學碩士如果想要在高校中謀職,一般是去從事輔導員的工作,而不是專門的科研教職。歷史學碩士一般去中學教書的比較多,還有一個出路就是參加公務員考試。

    歷史學博士則一般會進入科研院所的更多一些。因為我們國家培養博士的初衷就是為了培養一批合格的科研人員。當然,隨著社會越來越多元化,歷史學博士雖然所學專業相對冷門,但是出路也更多了一些,比如去一些文化諮詢公司,比如參加公務員選調等等。

    歷史學雖然是相對冷門的專業,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前途,因為歷史學得受眾是非常廣的。

  • 5 # 秦右史

    人文社會科學的碩士,博士,其實水平本質上差異不太大。但是,目前的評價及篩選標準,入職高校或研究機構,必須具備博士學位。

    個人是渺小的,制度分化了碩士博士的去向和職業選擇。一般來說,歷史學碩士的去向無非是考各級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各級學校教師,培訓機構教師或留在高校做輔導員。這是相對來說對口的,不對口的就比較多了,進入銀行,公司甚至自由職業,創業都有可能。

    而歷史學博士的去向,比碩士就業還要更狹窄。進入高校,研究機構或公務員是主要的。博士當然比碩士稍微好一點,但付出很多。

    我所認識的博士,基本都去了高校或各地社會科學院。不過根據學歷背景,科研成果和麵試運氣,學校或機構的層次不同,待遇也不同。總體來說,歷史學的就業情況,並不樂觀。和其他如哲學,人類學等人文社科一樣,無疑是冷門且具有極大限制性的學位。

    這當然不是說這些學科沒有價值,而是個人在選擇時,不僅要考慮興趣,還得考慮家庭經濟,個人追求和性格耐心等多重因素。以上的分析,還沒有考慮地緣,師承,政策,定向非定向,是否人才計劃,第一學歷等因素,僅供參考。

    歷史學幾乎比農業還要古老,其收益也顯得不給力,慎重選擇吧。歷史學確實清貧,事實如此,經濟學或商科做到業界一流,年入百萬甚至更多毫無問題。而歷史學許多業界一流的,年入50萬的都是少數。這就是學科差異,也是個人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的標準是什麼?如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