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林做過的一項有趣的研究
法國博物學家讓·亨利·法布林曾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研究的是巡遊毛蟲。
這些毛蟲在樹上排成長長的隊伍前進,有一條帶頭,其餘跟著,法布林把一組毛蟲放在一個大花盆的邊上,使它們首尾相接,排成一個圓形。這些毛蟲開始動了,像一個長長的遊行隊伍,沒有頭,也沒有尾。法布林在毛蟲隊伍旁邊擺了一些食物,但這些毛蟲要想它到食物就要解散隊伍,不再一條接一條前進。
法布林預料,毛蟲很快會厭倦這種毫無用處的爬行,而轉向食物,可是毛蟲沒有這樣做。出於純粹的本能,毛蟲沿著花盆邊一直以同樣的速度走了7天7夜。它們一直會走到餓死為止。
這些毛蟲遵守著它們的本能、習慣、傳統、先例、過去的經驗、慣例,或者隨便你叫它什麼好了。它們幹活很賣力,但毫無成果。
勵志箴言
許多不成功者就是因為像毛蟲一樣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自以為忙碌就是成就,幹活本身就是成功。有奮鬥目標才有助於我們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扭轉人生的小小樞紐
一位偉人曾說:“一個小小的樞紐便能扭轉人的一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些小小的錯誤往往令人懊喪不已,我們應該防止錯誤的發生。
為了未雨綢繆,在你的人生中設立一套生命指南,然後忠誠地信守。如果你能這樣做,它們會就像一張地圖一樣,引導你脫離險境,享用豐碩的果實。這些原則會讓你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不致因生活或環境的壓力而誤人歧途。千萬不要因循苟且,因為一個小小的轉彎可能使你拐向更困難的境地。
很容易順著那些山路往前行。在探險途中,他們在可諾峽谷裡發現了一個極美的天然溫泉。冷洌的山泉瀑布自花崗岩峭壁上一瀉而下,注入清澈的池塘;另有兩股滾熱的礦石溫泉在此合流,不同的水溫混合著早晨清新的空氣,醞釀出奇異的蒸汽漩渦,瀰漫在池塘上,使得該處一片煙霧朦朧,它是如此寧靜祥和卻又令人歎為觀止。
馬克想和新婚的妻子分享這般美景,因此他安排了一個週末準備帶她去。他們整理好行囊出發,不過臨行匆忙,馬克將地圖留在了家裡的櫃檯上。當他們發現他所犯的錯誤時,妻子認為馬克應該回去取地圖,但,馬克向她保證不必這麼做,他聲稱:“我以前去過那裡,而且我對方向的記憶極佳。”
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了地圖,馬克錯過了一個彎路,由於這個失誤,造成一個接一個的錯誤,等到他發覺不太對勁的時候,他們早已迷失方向,徒行了好幾裡,他們設法尋跡走回停車處,天色早就晚了,而那天他們也就永遠無法到達那美如仙境的水晶池了。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個錯誤的轉彎會令人誤入歧途,而時常在我們覺察錯誤重回正路之前,我們早已錯過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次永遠失去的機會。
如果你及早下定決心,決定你生命的方向,然後設立某些指南來指示你前進,你將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地圖。那麼,當你彷徨躑躅,或身處難關時,便不會無所適從,因為你已經知道哪一條路可以指引你邁向已然選定的目的地。
不能只憑著感覺往前走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小村莊叫比塞爾。它靠在一塊1.5平方公里的綠洲旁,從這兒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晝夜的時間,可是在英國皇家學院的院士肯·萊文1926年發現它之前,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沙漠。據說他們不是不願意離開這塊貧瘠的地方,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來。
肯·萊文用手語同當地人交談,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都還要轉回到這個地方來。為了證實這種說法的真偽,萊文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去呢?肯·萊文感到非常納悶,最後他決定僱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準備了能用半個月的水,牽上兩匹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裝置,只拉一根木棍跟在後面。
10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塊綠洲出現在眼前,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極星。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他會走出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里,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個叫阿古特爾的青年。他告訴這個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
在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正確的指導方向和明確的目標。
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麼
公司請來的大牌美華人力資源專家在員工培訓班一開始,先問了十幾個參加者一個小問題:“你們說,開車的人進了加油站,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麼?”開車的人進加油站還能幹什麼呢?“加油!”超過一半的人都這樣回答。從老師略顯失望的眼神裡,大家看出這顯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所以又補充了“歇會兒”、“買吃的”等幾個答案,甚至“上廁所”都替人家想到了,但最終沒有得出令專家滿意的答案。
只見專家作深思狀,繞著長長的彎子說:“如果我們今天人數足夠多的話,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告訴我,開車人進了加油站,最想早一點離開加油站,繼續他的旅程,不管是工作還是休閒。”專家見大家茫然又解釋說,每個人做事都會有具體目的,而這個目的又應該是從屬於一個遠大目標。
專家像是看透了大家的心思,有針對性地給他們講了耶魯大學的一項跟蹤調查的研究結果。說起來這項研究其實很簡單,在開始的時候,研究人員向參與調查的學生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有目標嗎?”對於這個問題,只有10%的學生確認他們有目標。然後研究人員又問了學生們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們有目標,那麼,你們是否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了呢?”這次,總共只有4%的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20年後,當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追訪當年參與調查的學生們的時候,他們發現,當年白紙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寫下來的那些人,無論從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上說,都遠遠超過了另外那些沒有這樣做的同齡人。不說別的,這4%的人所擁有的財富居然超過了餘下96%的人的總和!
專家說,這些人之所以有明確的目標,那是因為他們有眼光。講課的專家接著又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在耶魯大學的那項研究裡,那90%沒有把人生目標寫在紙上的人們一生都在幹些什麼呢?”有了前面“加油站可題”的經驗,大家面面相覷,不願輕易開口。不過這次,美國專家爽快地告訴了大家答案:“這些人忙忙碌碌,一輩子都在直接間接地、自覺不自覺地幫助那4%有眼光的人們實現他們的奮鬥目標。”
人活著,第一要緊的事情就要有眼光。有了眼光,並相應確定應該為之努力的目的和目標,工作就會充滿機會,這樣才有希望最終成為一個事業和生活的成功者,生命就會豐富多彩。
一定要有明確而完整的構想
有一次,在Golf球場,羅曼·V·皮爾在草地邊緣把球打進了雜草區。有一個青年剛好在那裡清掃落葉,就和他一塊兒找球,那時,那青年很猶豫地說:“皮爾先生,我想找個時間向你請教。”
“什麼時候呢?”皮爾問道。
“哦!什麼時候都可以。”他似乎頗為意外。
“像你這樣說,你是永遠沒有機會的。這樣吧,30分鐘後在第十八洞見面談吧!”皮爾說道。
30分鐘後,他們在樹蔭下坐下,皮爾先問他的名字,然後說:“現在告訴我,你有什麼事要同我商量?”
“我也說不上來,只是想做一些事情。”
“能夠具體地說出你想做的事情嗎?”皮爾問。
“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很想做和現在不同的事,但是不知道做什麼才好。”他顯得很困惑。
“那麼,你準備什麼時候實現那個還不能確定的目標呢?”皮爾又問。
青年對這個問題似乎既困惑又激動,他說:“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有一天。有一天想做某件事情。”
於是,皮爾問他喜歡什麼事。他想一會兒,說想不出有什麼特別喜歡的事。
“原來如此,你想做某些事,但不知道做什麼好,也不確定要在什麼時候去做。更不知道自己最擅長或喜歡的事是什麼。”
聽皮爾這樣說,他有些不情願地點頭說:“我真是個沒有用的人。”
“哪裡。你只不過是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或缺乏整體構想而已。你人很聰明,性格又好,又有上進心。有上進心才會促使你想做些什麼。我很喜歡你,也信任你。”
皮爾建議他花兩星期的時間考慮自己的將來,並明確決定自己的目標,不妨用最簡單的文字將它寫下來。然後估計何時能順利實現,得出結論後就寫在卡片上,再來找自己。
兩個星期以後,那個青年顯得有些迫不急待,至少精神上看來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在皮爾面前出現。這次他帶來明確而完整的構想,已經掌握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要成為他現在工作的Golf球場經理。現任經理五年後退休,所以他把達成目標的日期訂在五年後。
他在這五年的時間裡確實學會了擔任經理必備的學識和領導能力。經理的職務一旦空缺,沒有一個人是他的競爭對手。
又過了幾年,他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成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根據自己任職的Golf球場的人事變動決定未來的目標。現在他過得十分幸福,非常滿意自己的人生。
為了掌握自己的人生,先要明確你的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再立即採取行動,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促進自己的成長,就能獲得滿意的人生。
造一樣東西來幫人划船
發明輪船的富爾頓,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
14歲的時候,他對制炮很感興趣,和一個造炮工人結為朋友。他們時常坐一條小船,到河裡去釣魚。河水流得很急,船在逆水前行的時候,只靠一根竹篙撐動,又費勁,又緩慢。一次一次的勞累使愛用腦子的富爾頓思索起來:能不能造一樣東西來幫人划船,既省體力,又可節省時間?
這個從生活需要所激發的創造思索,一天到晚都像影子一樣地跟隨著他。父母時常看到他在“發呆”——他在煞費苦心地捕捉創造的靈感,決心把這個既像玩具又是機器的東西設計出來。
後來,他一頭鑽進舅舅家的工棚中。那裡什麼工具和材料都有,可以隨著興趣施展自己的本領。他幹了7天,帶回一件新奇的玩意,大家都不明白它的用處。富爾頓又到那一條湍激的小河中,不慌不忙地把那一件東西裝在小船上,用手搖動幾下,就聽到突突突的聲音響起來了,人在船上也感覺到船的抖動,船尾有一股被攪動的浪花翻滾著。奇怪,今天再也不需要用竹篙划船了,它卻走得比往天快呀!夥伴們圍著含笑的富爾頓歡呼起來。那一件使大家驚奇得喊不出名字的東西,就是現在汽船上的輪子呀!
後來,富爾頓不斷地摸索改進,不斷地設計創新,使他終於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創造輪船的人才。富爾頓幼年時的興趣,啟導他選擇了終生從事的奮鬥目標。
一個人在生命的幼年階段,對周圍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他終生成就的能源。
擁有一個夢想和顯示出信念是不同的
裡基·亨利是在貧窮中長大的。他的夢想是體育運動。當亨利16歲的時候,已經能征服棒球了,他能以每小時90英里的速度投出一個快球,並且能擊中在橄欖球場上移動的任何東西。不僅如此,他還是非常幸運的:亨利高中的教練是奧利·賈維斯,他不僅對亨利充滿信心,而且他還教會了亨利如何對自己也充滿自信。他教亨利認識到擁有一個夢想和顯示出信念是不同的。終於,在亨利和賈維斯教練之間發生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並且永遠地改變了亨利的一生。
那是在亨利高中三年級的那年夏天,一個朋友推薦他去打一份零工。這對亨利來說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它意味著他將會有錢去買一輛新腳踏車,添置一些新衣服,並且,他還可以開始攢些錢,將來能為媽媽買一所房子。想像著這份零工的誘人前景,亨利真想立即就接受這次難得的機會。
但是,亨利也意識到,為了保證打零工的時間,他將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棒球訓練,那就意味著他將不得不告訴賈維斯教練自己不能夠參加棒球比賽了。對此,亨利感到非常害怕,但他還是鼓足勇氣,去找賈維斯教練,並決定把這件事情告訴教練。
當亨利把這件事告訴給賈維斯教練的時候,教練果然就像亨利早就料到的那樣非常生氣,“今後,你將有一生的時間來工作,”他注視著亨利,厲聲說,“但是,你能夠參加比賽的日子卻能夠有幾天呢?那是非常有限的。你浪費不起呀!”
亨利低著頭站在他的面前,絞盡腦汁地思考著如何才能向他解釋清楚自己要給媽媽買一所房子以及自己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有錢的這個夢想,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教練那已經對自己失望的眼神。
“孩子,能告訴我你將要去幹的這份工作能掙多少錢嗎?”教練問道。
“一小時3.25美元。”亨利仍舊不敢抬頭,囁嚅著答道。
“啊,難道一個夢想的價格就值一小時3.25美元嗎?”教練反問道。
這個問題,再簡單、再清楚不過了,它明白無誤地向亨利揭示了注重眼前得失與樹立長遠目標之間的不同。就在那年夏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去了,並且就在那一年,他被匹茲堡派爾若特棒球隊選中了,並且簽定了20000美元的協議。此外,他已經獲得了亞利桑那大學的橄欖球獎學金,它使亨利獲得了大學教育,並且,他在兩次民眾票選中當選為“全美橄欖球后衛”,還有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隊員第一輪選拔中,亨利的總分名列第七。1984年,亨利和丹佛的Mustang隊簽訂了170萬美元的協議,終於圓了為媽媽買一所房子的夢想。
如果你為賺錢而努力,那麼你可能會賺到一些錢;但是,如果你為長遠的事業而努力,那麼你就有可能不僅賺到很多錢,而且會幹一番大事業。
創業的秘訣
有一天,園藝師向井植歲男請教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愈做愈大;而我像樹上的一隻蟬,一生都在樹上,太沒出息了。請您告訴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點點頭說:“好吧,我看你很適合做園藝方面的事情。這樣吧,我工廠旁邊有2萬坪空地,我們就種樹苗吧!一棵樹苗多少錢?”
“40元。”
井植又說:“好!以一平方米種兩棵計算,扣除道路,2萬平方米大約可以種2.5萬棵,樹苗成本剛好100萬元。三年後,一棵樹苗可以賣多少錢?”
“大約3000元。”
“那麼,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你就負責澆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有600萬的利潤,那時我們一人一半。”井植認真地說。
不料園藝師卻拒絕說:“哇!我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我看還是算了吧。”
要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必須要有膽量和魄力。否則,當最好的機會到來時,你也因膽怯會眼睜睜地看著它溜走。
自以為很有才華的年輕詩人
從前,德國有一位自以為很有才華的年輕詩人,寫了許多吟風詠月、寫景抒情的詩篇。可是他卻很苦惱。因為,人們都不喜歡讀他的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自己的詩寫得不好嗎?不,這不可能!年輕的詩人向來不懷疑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於是,他去向父親的朋友——一位老鐘錶匠請教。
老鐘錶匠聽後一句話也沒說,把他領到一間小屋裡,裡面陳列著各色各樣的名貴鐘錶。這些鐘錶,詩人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外形像飛禽走獸,有的會發出鳥叫聲,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老人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小盒,把它開啟,取出了一隻式樣特別精美的金殼懷錶。這隻懷錶不僅式樣精美,更奇異的是:它能清楚地顯示出星象的執行、大海的潮汛,還能準確地標明月份和日期。這簡直是一隻“魔錶”,世上到哪兒去找呀!詩人愛不釋手。他很想買下這個“寶貝”,就開口問表的價錢。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這“寶貝”,換下青年手上的那隻普普通通的表。
詩人對這塊表真是珍愛之極,吃飯、走路、睡覺都戴著它。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對這塊表不滿意起來。最後,竟跑到老鐘錶匠那兒要求換回自己原來的那塊普通的手錶。老鐘錶匠故作驚奇,問他對這樣珍異的懷錶還有什麼感到不滿意。
青年詩人遺憾地說:“它不會指示時間,可表本來就是用來指示時間的。我帶著它不知道時間,要它還有什麼用處呢?有誰會來問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執行呢?這表對我實在沒有什麼實際用處。”
老鐘錶匠還是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詩集,意味深長地說:“年輕的朋友,讓我們努力幹好各自的事業吧。你應該記住:怎樣給人們帶來用處。”
詩人這時才恍然大悟,從心底裡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與其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不如腳踏實地地幹些實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受青睞,立足生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一幅畫的價值
有一個落魄潦倒的窮畫家,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理想,除了畫畫之外,不願從事其他的工作。
而他所畫出來的作品,又一張也賣不出去,搞得三餐老是沒有著落,幸好街角餐廳的老闆心地很好,總是讓他賒欠每天吃飯的餐費,窮畫家也就天天到這家餐廳來用餐。
一天,窮畫家在餐廳中吃飯,突然間靈感泉湧,不顧三七二十一,拿起桌上潔白的餐巾,用隨身攜帶的畫筆,蘸著餐桌上的醬油、番茄醬等等各式調味料,當場作起畫來。
餐廳的老闆也不制止他,反倒趁著店內客人不多的時候,站在畫家身後,專心地看著他畫畫。
過了好一會兒,畫家終於完成他的作品,他拿著餐巾左盼右顧,搖頭晃腦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深覺這是有生以來畫得最好的一幅作品。
餐廳老闆這時開口道:“嗨!你可不可以把這幅作品給我?我打算把你所積欠的飯錢一筆勾銷,就當作是買你這幅畫的費用,你看這樣好不好啊?”
窮畫家感動莫名,驚異道:“什麼?連你也看得出來我這幅畫的價值?看來,我真的是離成功不遠了。”
餐廳老闆連忙道:“不!請你不要誤會,事情是這樣子的,我有一個兒子,他也像你一樣,成天只想要當一個畫家。我之所以要買這幅畫,是想把它掛起來,好時時刻刻警惕我的孩子,千萬不要落到像你這樣的下場。”
堅韌不拔常常是成功的共同特徵;但堅持錯誤的目標而且始終不自覺,卻是導致失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重新再做一個夢
當阿倫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曾夢想住在一所有門廊和花園的大房子裡,在房子的前面有兩尊聖·伯納的雕像;娶一位身材修長、美麗善良的姑娘,她有烏黑的長髮和碧藍的眼睛,她的吉他琴聲美妙、歌聲悠揚;有三個健壯的兒子,在他們長大之後,一個是傑出的科學家,一個是參議員,最小的兒子要成為橄欖球隊員;而他自己要當一名探險家,登上高山、越過海洋去拯救人類;擁有一輛紅色的費拉里賽車,而且千萬不要為衣食去奔波。
可是有一天,在玩橄欖球時,阿倫的膝蓋受了傷。為此他再也不能登山,不能爬樹,不能到海上航行。他開始研究市場銷售,並且成為一名醫藥推銷商。
他和一位漂亮善良的姑娘結了婚。她的確有烏黑的長髮,不過卻身材矮小而且眼睛是棕色的;她不會彈吉他甚至不會唱歌,但卻能做美味的中國菜,她畫的花鳥更是栩栩如生。
為了經商,阿倫住進了城中的一座高層建築。在此,他可以俯看蔚藍的大海和城市的夜景。在他的房間裡,根本無法擺放兩尊聖·伯納的雕像,不過養了一隻惹人喜愛的小貓。
他有三個非常漂亮的女兒,但最可愛的幼女只能坐在輪椅上。他的女兒們都很愛他,但不能和他一起玩橄欖球。他們有時去公園追逐嬉戲,可他的幼女卻只能坐在樹下自彈自唱——她的吉他雖然彈得不好,可歌聲卻是那樣的委婉動聽。
為使生活過得舒適,阿倫掙了很多錢;但卻沒能開上紅色的費拉里賽車。
一天早晨,阿倫醒來後,又回憶起往日的夢境。“我真是太不幸了。”他對他最要好的朋友說。
“為什麼?”朋友問。
“因為我的妻子和夢想中的不一樣。”
“你的妻子既漂亮又賢惠,”他的朋友說。“她創作出了動人的繪畫並能做美味的菜餚。”
但他對此卻不以為然。
“我真是太傷心了。”有一天,他對妻子說。
“為什麼?”妻子問。
“我曾夢想住在一所有門廊和花園的大房裡,但是現在卻住進了48層高的公寓。”
“可我們的房間不是很舒適嘛,而且還能看見大海,”妻子說。“我們生活在愛情與歡樂中,有畫上的小鳥和可愛的小貓,更不用說我們還有三個漂亮的孩子了。”
但他卻聽不進去。
“我實在是太悲傷了。”他對他的客戶說。
“為什麼?”醫生問。
“我曾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探險家,但現在卻成了一名禿頂的商人,而且膝蓋落下了殘疾。”
“你提供的藥品已經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可他對此卻無動於衷。結果,醫生收了他130美元並把他送回了家。
“我簡直太不幸了。”他對他的會計說。
“怎麼回事?”會計問。
“因為我曾夢見自己開著一輛紅色的費拉里賽車,而且絕不會有生活負擔。可是現在,我卻要乘公共交通工具,有時仍要被迫去掙錢工作。”
“可你卻衣著華麗、飲食精美,而且還能去歐洲旅行。”他的會計說。
但他仍舊心情沉重。他莫名其妙地給了會計200美元,並且依然夢想著那輛紅色費拉里賽車。
“我的確是太不幸了。”他對他的牧師說。
“為了什麼?”牧師問。
“因為我曾夢想有三個兒子,可我卻有了三個女兒,最小的那個甚至不能走路。”
“但你的女兒卻是聰明又漂亮,”牧師說。“她們都很愛你,而且都有很好的工作。一個是護士,一個是藝術家,你的小女兒則是一名兒童音樂教師。”
可他卻同樣聽不進去。極度的悲傷終於使他病倒了。他躺在潔白的病床上,看著那些正在為他進行檢查和治療的儀器——而這些則是由他賣給這所醫院的。
阿倫陷入極大的悲哀中,他的家人、朋友和牧師守候在他的病床前,並且都為他深感痛苦。
一天夜裡,他不能入睡,便躺在黑暗中進行思考。天亮時,他終於決定重新再做一個夢。他希望夢見往昔的時光以及他已經得到的一切。
他康復了,幸福地生活在位於48層的家中。他喜歡他孩子們的美妙聲音,喜歡他妻子那深棕色的眼睛與精美的花鳥畫。夜晚,他在窗前凝望著大海,心滿意足地觀賞著城市的夜景。從此,他的生活充滿了Sunny。
有較高的理想和追求是好事情,但應該靈活些,不要刻板地受目標的拘束。在追求自己夢想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本來可以享受的生活。
25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皮特金中學B(2)班5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他本以為這些東西在德軍空襲倫敦時被炸飛了,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裡,並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羅迪順便翻了幾本,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學生說,未來的他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只能背出7個;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盲學生,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總之,31個孩子
法布林做過的一項有趣的研究
法國博物學家讓·亨利·法布林曾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研究的是巡遊毛蟲。
這些毛蟲在樹上排成長長的隊伍前進,有一條帶頭,其餘跟著,法布林把一組毛蟲放在一個大花盆的邊上,使它們首尾相接,排成一個圓形。這些毛蟲開始動了,像一個長長的遊行隊伍,沒有頭,也沒有尾。法布林在毛蟲隊伍旁邊擺了一些食物,但這些毛蟲要想它到食物就要解散隊伍,不再一條接一條前進。
法布林預料,毛蟲很快會厭倦這種毫無用處的爬行,而轉向食物,可是毛蟲沒有這樣做。出於純粹的本能,毛蟲沿著花盆邊一直以同樣的速度走了7天7夜。它們一直會走到餓死為止。
這些毛蟲遵守著它們的本能、習慣、傳統、先例、過去的經驗、慣例,或者隨便你叫它什麼好了。它們幹活很賣力,但毫無成果。
勵志箴言
許多不成功者就是因為像毛蟲一樣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自以為忙碌就是成就,幹活本身就是成功。有奮鬥目標才有助於我們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扭轉人生的小小樞紐
一位偉人曾說:“一個小小的樞紐便能扭轉人的一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些小小的錯誤往往令人懊喪不已,我們應該防止錯誤的發生。
為了未雨綢繆,在你的人生中設立一套生命指南,然後忠誠地信守。如果你能這樣做,它們會就像一張地圖一樣,引導你脫離險境,享用豐碩的果實。這些原則會讓你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不致因生活或環境的壓力而誤人歧途。千萬不要因循苟且,因為一個小小的轉彎可能使你拐向更困難的境地。
很容易順著那些山路往前行。在探險途中,他們在可諾峽谷裡發現了一個極美的天然溫泉。冷洌的山泉瀑布自花崗岩峭壁上一瀉而下,注入清澈的池塘;另有兩股滾熱的礦石溫泉在此合流,不同的水溫混合著早晨清新的空氣,醞釀出奇異的蒸汽漩渦,瀰漫在池塘上,使得該處一片煙霧朦朧,它是如此寧靜祥和卻又令人歎為觀止。
馬克想和新婚的妻子分享這般美景,因此他安排了一個週末準備帶她去。他們整理好行囊出發,不過臨行匆忙,馬克將地圖留在了家裡的櫃檯上。當他們發現他所犯的錯誤時,妻子認為馬克應該回去取地圖,但,馬克向她保證不必這麼做,他聲稱:“我以前去過那裡,而且我對方向的記憶極佳。”
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了地圖,馬克錯過了一個彎路,由於這個失誤,造成一個接一個的錯誤,等到他發覺不太對勁的時候,他們早已迷失方向,徒行了好幾裡,他們設法尋跡走回停車處,天色早就晚了,而那天他們也就永遠無法到達那美如仙境的水晶池了。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個錯誤的轉彎會令人誤入歧途,而時常在我們覺察錯誤重回正路之前,我們早已錯過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次永遠失去的機會。
勵志箴言
如果你及早下定決心,決定你生命的方向,然後設立某些指南來指示你前進,你將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地圖。那麼,當你彷徨躑躅,或身處難關時,便不會無所適從,因為你已經知道哪一條路可以指引你邁向已然選定的目的地。
不能只憑著感覺往前走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小村莊叫比塞爾。它靠在一塊1.5平方公里的綠洲旁,從這兒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晝夜的時間,可是在英國皇家學院的院士肯·萊文1926年發現它之前,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沙漠。據說他們不是不願意離開這塊貧瘠的地方,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來。
肯·萊文用手語同當地人交談,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都還要轉回到這個地方來。為了證實這種說法的真偽,萊文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去呢?肯·萊文感到非常納悶,最後他決定僱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準備了能用半個月的水,牽上兩匹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裝置,只拉一根木棍跟在後面。
10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塊綠洲出現在眼前,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極星。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他會走出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里,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個叫阿古特爾的青年。他告訴這個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
勵志箴言
在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正確的指導方向和明確的目標。
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麼
公司請來的大牌美華人力資源專家在員工培訓班一開始,先問了十幾個參加者一個小問題:“你們說,開車的人進了加油站,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麼?”開車的人進加油站還能幹什麼呢?“加油!”超過一半的人都這樣回答。從老師略顯失望的眼神裡,大家看出這顯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所以又補充了“歇會兒”、“買吃的”等幾個答案,甚至“上廁所”都替人家想到了,但最終沒有得出令專家滿意的答案。
只見專家作深思狀,繞著長長的彎子說:“如果我們今天人數足夠多的話,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告訴我,開車人進了加油站,最想早一點離開加油站,繼續他的旅程,不管是工作還是休閒。”專家見大家茫然又解釋說,每個人做事都會有具體目的,而這個目的又應該是從屬於一個遠大目標。
專家像是看透了大家的心思,有針對性地給他們講了耶魯大學的一項跟蹤調查的研究結果。說起來這項研究其實很簡單,在開始的時候,研究人員向參與調查的學生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有目標嗎?”對於這個問題,只有10%的學生確認他們有目標。然後研究人員又問了學生們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們有目標,那麼,你們是否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了呢?”這次,總共只有4%的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20年後,當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追訪當年參與調查的學生們的時候,他們發現,當年白紙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寫下來的那些人,無論從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上說,都遠遠超過了另外那些沒有這樣做的同齡人。不說別的,這4%的人所擁有的財富居然超過了餘下96%的人的總和!
專家說,這些人之所以有明確的目標,那是因為他們有眼光。講課的專家接著又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在耶魯大學的那項研究裡,那90%沒有把人生目標寫在紙上的人們一生都在幹些什麼呢?”有了前面“加油站可題”的經驗,大家面面相覷,不願輕易開口。不過這次,美國專家爽快地告訴了大家答案:“這些人忙忙碌碌,一輩子都在直接間接地、自覺不自覺地幫助那4%有眼光的人們實現他們的奮鬥目標。”
勵志箴言
人活著,第一要緊的事情就要有眼光。有了眼光,並相應確定應該為之努力的目的和目標,工作就會充滿機會,這樣才有希望最終成為一個事業和生活的成功者,生命就會豐富多彩。
一定要有明確而完整的構想
有一次,在Golf球場,羅曼·V·皮爾在草地邊緣把球打進了雜草區。有一個青年剛好在那裡清掃落葉,就和他一塊兒找球,那時,那青年很猶豫地說:“皮爾先生,我想找個時間向你請教。”
“什麼時候呢?”皮爾問道。
“哦!什麼時候都可以。”他似乎頗為意外。
“像你這樣說,你是永遠沒有機會的。這樣吧,30分鐘後在第十八洞見面談吧!”皮爾說道。
30分鐘後,他們在樹蔭下坐下,皮爾先問他的名字,然後說:“現在告訴我,你有什麼事要同我商量?”
“我也說不上來,只是想做一些事情。”
“能夠具體地說出你想做的事情嗎?”皮爾問。
“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很想做和現在不同的事,但是不知道做什麼才好。”他顯得很困惑。
“那麼,你準備什麼時候實現那個還不能確定的目標呢?”皮爾又問。
青年對這個問題似乎既困惑又激動,他說:“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有一天。有一天想做某件事情。”
於是,皮爾問他喜歡什麼事。他想一會兒,說想不出有什麼特別喜歡的事。
“原來如此,你想做某些事,但不知道做什麼好,也不確定要在什麼時候去做。更不知道自己最擅長或喜歡的事是什麼。”
聽皮爾這樣說,他有些不情願地點頭說:“我真是個沒有用的人。”
“哪裡。你只不過是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或缺乏整體構想而已。你人很聰明,性格又好,又有上進心。有上進心才會促使你想做些什麼。我很喜歡你,也信任你。”
皮爾建議他花兩星期的時間考慮自己的將來,並明確決定自己的目標,不妨用最簡單的文字將它寫下來。然後估計何時能順利實現,得出結論後就寫在卡片上,再來找自己。
兩個星期以後,那個青年顯得有些迫不急待,至少精神上看來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在皮爾面前出現。這次他帶來明確而完整的構想,已經掌握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要成為他現在工作的Golf球場經理。現任經理五年後退休,所以他把達成目標的日期訂在五年後。
他在這五年的時間裡確實學會了擔任經理必備的學識和領導能力。經理的職務一旦空缺,沒有一個人是他的競爭對手。
又過了幾年,他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成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根據自己任職的Golf球場的人事變動決定未來的目標。現在他過得十分幸福,非常滿意自己的人生。
勵志箴言
為了掌握自己的人生,先要明確你的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再立即採取行動,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促進自己的成長,就能獲得滿意的人生。
造一樣東西來幫人划船
發明輪船的富爾頓,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
14歲的時候,他對制炮很感興趣,和一個造炮工人結為朋友。他們時常坐一條小船,到河裡去釣魚。河水流得很急,船在逆水前行的時候,只靠一根竹篙撐動,又費勁,又緩慢。一次一次的勞累使愛用腦子的富爾頓思索起來:能不能造一樣東西來幫人划船,既省體力,又可節省時間?
這個從生活需要所激發的創造思索,一天到晚都像影子一樣地跟隨著他。父母時常看到他在“發呆”——他在煞費苦心地捕捉創造的靈感,決心把這個既像玩具又是機器的東西設計出來。
後來,他一頭鑽進舅舅家的工棚中。那裡什麼工具和材料都有,可以隨著興趣施展自己的本領。他幹了7天,帶回一件新奇的玩意,大家都不明白它的用處。富爾頓又到那一條湍激的小河中,不慌不忙地把那一件東西裝在小船上,用手搖動幾下,就聽到突突突的聲音響起來了,人在船上也感覺到船的抖動,船尾有一股被攪動的浪花翻滾著。奇怪,今天再也不需要用竹篙划船了,它卻走得比往天快呀!夥伴們圍著含笑的富爾頓歡呼起來。那一件使大家驚奇得喊不出名字的東西,就是現在汽船上的輪子呀!
後來,富爾頓不斷地摸索改進,不斷地設計創新,使他終於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創造輪船的人才。富爾頓幼年時的興趣,啟導他選擇了終生從事的奮鬥目標。
勵志箴言
一個人在生命的幼年階段,對周圍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他終生成就的能源。
擁有一個夢想和顯示出信念是不同的
裡基·亨利是在貧窮中長大的。他的夢想是體育運動。當亨利16歲的時候,已經能征服棒球了,他能以每小時90英里的速度投出一個快球,並且能擊中在橄欖球場上移動的任何東西。不僅如此,他還是非常幸運的:亨利高中的教練是奧利·賈維斯,他不僅對亨利充滿信心,而且他還教會了亨利如何對自己也充滿自信。他教亨利認識到擁有一個夢想和顯示出信念是不同的。終於,在亨利和賈維斯教練之間發生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並且永遠地改變了亨利的一生。
那是在亨利高中三年級的那年夏天,一個朋友推薦他去打一份零工。這對亨利來說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它意味著他將會有錢去買一輛新腳踏車,添置一些新衣服,並且,他還可以開始攢些錢,將來能為媽媽買一所房子。想像著這份零工的誘人前景,亨利真想立即就接受這次難得的機會。
但是,亨利也意識到,為了保證打零工的時間,他將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棒球訓練,那就意味著他將不得不告訴賈維斯教練自己不能夠參加棒球比賽了。對此,亨利感到非常害怕,但他還是鼓足勇氣,去找賈維斯教練,並決定把這件事情告訴教練。
當亨利把這件事告訴給賈維斯教練的時候,教練果然就像亨利早就料到的那樣非常生氣,“今後,你將有一生的時間來工作,”他注視著亨利,厲聲說,“但是,你能夠參加比賽的日子卻能夠有幾天呢?那是非常有限的。你浪費不起呀!”
亨利低著頭站在他的面前,絞盡腦汁地思考著如何才能向他解釋清楚自己要給媽媽買一所房子以及自己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有錢的這個夢想,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教練那已經對自己失望的眼神。
“孩子,能告訴我你將要去幹的這份工作能掙多少錢嗎?”教練問道。
“一小時3.25美元。”亨利仍舊不敢抬頭,囁嚅著答道。
“啊,難道一個夢想的價格就值一小時3.25美元嗎?”教練反問道。
這個問題,再簡單、再清楚不過了,它明白無誤地向亨利揭示了注重眼前得失與樹立長遠目標之間的不同。就在那年夏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去了,並且就在那一年,他被匹茲堡派爾若特棒球隊選中了,並且簽定了20000美元的協議。此外,他已經獲得了亞利桑那大學的橄欖球獎學金,它使亨利獲得了大學教育,並且,他在兩次民眾票選中當選為“全美橄欖球后衛”,還有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隊員第一輪選拔中,亨利的總分名列第七。1984年,亨利和丹佛的Mustang隊簽訂了170萬美元的協議,終於圓了為媽媽買一所房子的夢想。
勵志箴言
如果你為賺錢而努力,那麼你可能會賺到一些錢;但是,如果你為長遠的事業而努力,那麼你就有可能不僅賺到很多錢,而且會幹一番大事業。
創業的秘訣
有一天,園藝師向井植歲男請教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愈做愈大;而我像樹上的一隻蟬,一生都在樹上,太沒出息了。請您告訴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點點頭說:“好吧,我看你很適合做園藝方面的事情。這樣吧,我工廠旁邊有2萬坪空地,我們就種樹苗吧!一棵樹苗多少錢?”
“40元。”
井植又說:“好!以一平方米種兩棵計算,扣除道路,2萬平方米大約可以種2.5萬棵,樹苗成本剛好100萬元。三年後,一棵樹苗可以賣多少錢?”
“大約3000元。”
“那麼,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你就負責澆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有600萬的利潤,那時我們一人一半。”井植認真地說。
不料園藝師卻拒絕說:“哇!我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我看還是算了吧。”
勵志箴言
要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必須要有膽量和魄力。否則,當最好的機會到來時,你也因膽怯會眼睜睜地看著它溜走。
自以為很有才華的年輕詩人
從前,德國有一位自以為很有才華的年輕詩人,寫了許多吟風詠月、寫景抒情的詩篇。可是他卻很苦惱。因為,人們都不喜歡讀他的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自己的詩寫得不好嗎?不,這不可能!年輕的詩人向來不懷疑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於是,他去向父親的朋友——一位老鐘錶匠請教。
老鐘錶匠聽後一句話也沒說,把他領到一間小屋裡,裡面陳列著各色各樣的名貴鐘錶。這些鐘錶,詩人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外形像飛禽走獸,有的會發出鳥叫聲,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老人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小盒,把它開啟,取出了一隻式樣特別精美的金殼懷錶。這隻懷錶不僅式樣精美,更奇異的是:它能清楚地顯示出星象的執行、大海的潮汛,還能準確地標明月份和日期。這簡直是一隻“魔錶”,世上到哪兒去找呀!詩人愛不釋手。他很想買下這個“寶貝”,就開口問表的價錢。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這“寶貝”,換下青年手上的那隻普普通通的表。
詩人對這塊表真是珍愛之極,吃飯、走路、睡覺都戴著它。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對這塊表不滿意起來。最後,竟跑到老鐘錶匠那兒要求換回自己原來的那塊普通的手錶。老鐘錶匠故作驚奇,問他對這樣珍異的懷錶還有什麼感到不滿意。
青年詩人遺憾地說:“它不會指示時間,可表本來就是用來指示時間的。我帶著它不知道時間,要它還有什麼用處呢?有誰會來問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執行呢?這表對我實在沒有什麼實際用處。”
老鐘錶匠還是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詩集,意味深長地說:“年輕的朋友,讓我們努力幹好各自的事業吧。你應該記住:怎樣給人們帶來用處。”
詩人這時才恍然大悟,從心底裡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勵志箴言
與其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不如腳踏實地地幹些實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受青睞,立足生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一幅畫的價值
有一個落魄潦倒的窮畫家,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理想,除了畫畫之外,不願從事其他的工作。
而他所畫出來的作品,又一張也賣不出去,搞得三餐老是沒有著落,幸好街角餐廳的老闆心地很好,總是讓他賒欠每天吃飯的餐費,窮畫家也就天天到這家餐廳來用餐。
一天,窮畫家在餐廳中吃飯,突然間靈感泉湧,不顧三七二十一,拿起桌上潔白的餐巾,用隨身攜帶的畫筆,蘸著餐桌上的醬油、番茄醬等等各式調味料,當場作起畫來。
餐廳的老闆也不制止他,反倒趁著店內客人不多的時候,站在畫家身後,專心地看著他畫畫。
過了好一會兒,畫家終於完成他的作品,他拿著餐巾左盼右顧,搖頭晃腦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深覺這是有生以來畫得最好的一幅作品。
餐廳老闆這時開口道:“嗨!你可不可以把這幅作品給我?我打算把你所積欠的飯錢一筆勾銷,就當作是買你這幅畫的費用,你看這樣好不好啊?”
窮畫家感動莫名,驚異道:“什麼?連你也看得出來我這幅畫的價值?看來,我真的是離成功不遠了。”
餐廳老闆連忙道:“不!請你不要誤會,事情是這樣子的,我有一個兒子,他也像你一樣,成天只想要當一個畫家。我之所以要買這幅畫,是想把它掛起來,好時時刻刻警惕我的孩子,千萬不要落到像你這樣的下場。”
勵志箴言
堅韌不拔常常是成功的共同特徵;但堅持錯誤的目標而且始終不自覺,卻是導致失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重新再做一個夢
當阿倫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曾夢想住在一所有門廊和花園的大房子裡,在房子的前面有兩尊聖·伯納的雕像;娶一位身材修長、美麗善良的姑娘,她有烏黑的長髮和碧藍的眼睛,她的吉他琴聲美妙、歌聲悠揚;有三個健壯的兒子,在他們長大之後,一個是傑出的科學家,一個是參議員,最小的兒子要成為橄欖球隊員;而他自己要當一名探險家,登上高山、越過海洋去拯救人類;擁有一輛紅色的費拉里賽車,而且千萬不要為衣食去奔波。
可是有一天,在玩橄欖球時,阿倫的膝蓋受了傷。為此他再也不能登山,不能爬樹,不能到海上航行。他開始研究市場銷售,並且成為一名醫藥推銷商。
他和一位漂亮善良的姑娘結了婚。她的確有烏黑的長髮,不過卻身材矮小而且眼睛是棕色的;她不會彈吉他甚至不會唱歌,但卻能做美味的中國菜,她畫的花鳥更是栩栩如生。
為了經商,阿倫住進了城中的一座高層建築。在此,他可以俯看蔚藍的大海和城市的夜景。在他的房間裡,根本無法擺放兩尊聖·伯納的雕像,不過養了一隻惹人喜愛的小貓。
他有三個非常漂亮的女兒,但最可愛的幼女只能坐在輪椅上。他的女兒們都很愛他,但不能和他一起玩橄欖球。他們有時去公園追逐嬉戲,可他的幼女卻只能坐在樹下自彈自唱——她的吉他雖然彈得不好,可歌聲卻是那樣的委婉動聽。
為使生活過得舒適,阿倫掙了很多錢;但卻沒能開上紅色的費拉里賽車。
一天早晨,阿倫醒來後,又回憶起往日的夢境。“我真是太不幸了。”他對他最要好的朋友說。
“為什麼?”朋友問。
“因為我的妻子和夢想中的不一樣。”
“你的妻子既漂亮又賢惠,”他的朋友說。“她創作出了動人的繪畫並能做美味的菜餚。”
但他對此卻不以為然。
“我真是太傷心了。”有一天,他對妻子說。
“為什麼?”妻子問。
“我曾夢想住在一所有門廊和花園的大房裡,但是現在卻住進了48層高的公寓。”
“可我們的房間不是很舒適嘛,而且還能看見大海,”妻子說。“我們生活在愛情與歡樂中,有畫上的小鳥和可愛的小貓,更不用說我們還有三個漂亮的孩子了。”
但他卻聽不進去。
“我實在是太悲傷了。”他對他的客戶說。
“為什麼?”醫生問。
“我曾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探險家,但現在卻成了一名禿頂的商人,而且膝蓋落下了殘疾。”
“你提供的藥品已經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可他對此卻無動於衷。結果,醫生收了他130美元並把他送回了家。
“我簡直太不幸了。”他對他的會計說。
“怎麼回事?”會計問。
“因為我曾夢見自己開著一輛紅色的費拉里賽車,而且絕不會有生活負擔。可是現在,我卻要乘公共交通工具,有時仍要被迫去掙錢工作。”
“可你卻衣著華麗、飲食精美,而且還能去歐洲旅行。”他的會計說。
但他仍舊心情沉重。他莫名其妙地給了會計200美元,並且依然夢想著那輛紅色費拉里賽車。
“我的確是太不幸了。”他對他的牧師說。
“為了什麼?”牧師問。
“因為我曾夢想有三個兒子,可我卻有了三個女兒,最小的那個甚至不能走路。”
“但你的女兒卻是聰明又漂亮,”牧師說。“她們都很愛你,而且都有很好的工作。一個是護士,一個是藝術家,你的小女兒則是一名兒童音樂教師。”
可他卻同樣聽不進去。極度的悲傷終於使他病倒了。他躺在潔白的病床上,看著那些正在為他進行檢查和治療的儀器——而這些則是由他賣給這所醫院的。
阿倫陷入極大的悲哀中,他的家人、朋友和牧師守候在他的病床前,並且都為他深感痛苦。
一天夜裡,他不能入睡,便躺在黑暗中進行思考。天亮時,他終於決定重新再做一個夢。他希望夢見往昔的時光以及他已經得到的一切。
他康復了,幸福地生活在位於48層的家中。他喜歡他孩子們的美妙聲音,喜歡他妻子那深棕色的眼睛與精美的花鳥畫。夜晚,他在窗前凝望著大海,心滿意足地觀賞著城市的夜景。從此,他的生活充滿了Sunny。
勵志箴言
有較高的理想和追求是好事情,但應該靈活些,不要刻板地受目標的拘束。在追求自己夢想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本來可以享受的生活。
25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皮特金中學B(2)班5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他本以為這些東西在德軍空襲倫敦時被炸飛了,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裡,並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羅迪順便翻了幾本,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學生說,未來的他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只能背出7個;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盲學生,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總之,31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