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出自《論語.子罕》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朱熹《論語集註》:絕,無之盡者。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己也。四者相為終始,起於意,遂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
錢穆《論語新解》:絕四:絕,無之盡。無,即無字,古通用。
白話試譯:孔子平日絕無四種心:一無意測心,二無期必心,三無固執心,四無自我心。
子絕四的意思就是上面所列的,很容易明白,如果題主把論語再往後看兩段,就會看到這段話: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兩段相對照,你就知道孔子為什麼絕四了,因為只有絕四才能達到"無知",心體才能"空空如也",這空空不是說啥都沒有,而就是說,孔子在回答別人問題時,心體如一個天平,其上絕無一絲私意,期必,固執,自我。
只有這樣,才能"竭盡"鄙夫的問題,明乎善惡是非兩端,才能儘性盡物,成己成物。
這種狀態也就是《中庸》所說的"致中和",《大學》所言的"止於至善"了,
此心和融瑩徹,充塞流行,便是動容周旋而中禮,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這等境界就是聖人了。
……分割線……
其實如果題主瞭解道家與禪宗的話,那"意必固我"就更好理解了。
儒家所謂"意必",在道家那叫"將迎",在佛氏那叫"執著"。
莊子《應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大意為:至人用心要像鏡子映像一樣,事情未來之前不期必去迎;事情到來時如實反映,無論好壞善惡全都照映分明而不隱藏;事情過後不去追憶悔恨愛染。因此就可以照映萬物而心神不會受到損傷。
莊子的心齋就是如此,透過“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的坐忘修行,達到"物雖雜,不以累心""物物而不物於物"的獨與天地精神之往來,乘物以遊世的逍遙境界,這就是真人,至人了。
《金剛經》有言"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心不執著於聲香味觸法,那心便能轉物,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凡夫被物所轉,轉物者便是菩薩,如來。
大抵"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儒家追求空空如也,知是知非的天命良知,道家追求大通大虛的天府道心,佛家追求解脫苦海的清靜自性,雖目標不同,方法上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可以相互借鑑。
不能因理念目的不同,而無視對方思想精華,如此的話,那我上面所說的真就白說了。
這出自《論語.子罕》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朱熹《論語集註》:絕,無之盡者。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己也。四者相為終始,起於意,遂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
錢穆《論語新解》:絕四:絕,無之盡。無,即無字,古通用。
白話試譯:孔子平日絕無四種心:一無意測心,二無期必心,三無固執心,四無自我心。
子絕四的意思就是上面所列的,很容易明白,如果題主把論語再往後看兩段,就會看到這段話: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兩段相對照,你就知道孔子為什麼絕四了,因為只有絕四才能達到"無知",心體才能"空空如也",這空空不是說啥都沒有,而就是說,孔子在回答別人問題時,心體如一個天平,其上絕無一絲私意,期必,固執,自我。
只有這樣,才能"竭盡"鄙夫的問題,明乎善惡是非兩端,才能儘性盡物,成己成物。
這種狀態也就是《中庸》所說的"致中和",《大學》所言的"止於至善"了,
此心和融瑩徹,充塞流行,便是動容周旋而中禮,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這等境界就是聖人了。
……分割線……
其實如果題主瞭解道家與禪宗的話,那"意必固我"就更好理解了。
儒家所謂"意必",在道家那叫"將迎",在佛氏那叫"執著"。
莊子《應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大意為:至人用心要像鏡子映像一樣,事情未來之前不期必去迎;事情到來時如實反映,無論好壞善惡全都照映分明而不隱藏;事情過後不去追憶悔恨愛染。因此就可以照映萬物而心神不會受到損傷。
莊子的心齋就是如此,透過“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的坐忘修行,達到"物雖雜,不以累心""物物而不物於物"的獨與天地精神之往來,乘物以遊世的逍遙境界,這就是真人,至人了。
《金剛經》有言"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心不執著於聲香味觸法,那心便能轉物,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凡夫被物所轉,轉物者便是菩薩,如來。
大抵"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儒家追求空空如也,知是知非的天命良知,道家追求大通大虛的天府道心,佛家追求解脫苦海的清靜自性,雖目標不同,方法上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可以相互借鑑。
不能因理念目的不同,而無視對方思想精華,如此的話,那我上面所說的真就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