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銷售的思考

    煙霧彈是雙向的!盟軍登陸的時候,不明白敵方的火力佈置,除了軍艦的炮火支援,沒有其他能對抗岸炮的火力!登陸部隊指明火力點!才能支援,登陸的複雜性比想象複雜,諾曼底的殘酷可以說是相對的,登陸隊伍有些沒有碰到抵抗,有些隊伍幾個小時沒等到有效炮火支援,損失慘重!龐大的排程,挑戰的是高超的管理水平,這在二戰時已經很難得了!

  • 2 # 前線德君

    煙霧彈,顧名思義,是釋放煙幕來掩護自己人進攻的,諾曼底位於海邊,風大,而且登陸時風向不固定,就都吹散了,沒有一點用處,反而釋放煙幕可能起到使敵方被遮住的效果,那樣海上的那些戰列艦就沒目標可打了,也沒法掩護登陸部隊實行有效的炮擊,所以不使用煙霧彈

  • 3 # 聯合防務

    煙霧彈投放後,遮蔽的是雙方,不是單向對己方有利。雖然德軍可能因為煙霧彈而使火力準確度降低,但是盟軍的艦上炮火和空中火力同樣也無法對德軍的岸上防禦陣地實施有效摧毀。登陸作戰拼的是速度,在單位時間裡如果不能上岸足夠的兵力兵器,就立不住腳,很可能被敵方的反衝擊打回到海里。德軍在1944年已經失去了西線的制空權,部隊的機動增援很困難。但盟軍如果大規模施放煙霧,反倒削弱了己方的空炮火力優勢,德軍則可以趁機增援前沿,將盟軍登陸還立足未穩的部隊壓下去。

    諾曼底登陸地幅是很寬的,盟軍上陸部隊很多,還是很多國家,所以準確的情報、協同、速度最重要,煙霧遮蔽的重要性在其次。但是盟軍在這些方面是存在問題的,例如美軍主攻的奧馬哈海灘,盟軍在登陸前認為這裡的德軍只有一個團的預備役人員,裝備和戰鬥力都很差。但是隆美爾在1944年3月就把德軍精銳的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底,其中一個主力團防守奧馬哈灘頭。盟軍情報機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才發現德軍352師的下落,已經為時已晚。

    登陸當天的天氣狀況很惡劣,美軍在登陸前就因風浪過大損失了10艘登陸艇和300餘名官兵。倖存的官兵又因風浪大而暈船或者渾身溼冷,沒到登陸地點就精疲力盡了。登陸作戰開始後,海灘西段預備的32輛兩棲坦克有27輛剛一下海就因風浪過大而沉沒,倖存的5輛坦克中還有2輛很快被德軍炮火炸燬。由於潮汐影響和秩序混亂,登陸的美軍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點,大批士兵擠在灘頭任憑德軍炮火攻擊。整整兩個小時裡,美軍沒有一名士兵在西段衝上海灘,在東段也僅僅佔領了9米寬的一段海灘。所幸的是美國海軍在發現沒有任何訊息的情況下,意識到情況不妙,讓17艘驅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德軍海岸炮轟擊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為登陸美軍進行火力支援。

    後來美軍敢死隊員爬上霍克海角,發現德軍海岸炮是用電線杆偽裝的。這樣一來,不用擔心德軍海岸炮轟擊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卯足勁向德軍據點傾瀉炮彈,掩護美軍上陸。這樣,美軍才逐漸贏得主動。(S)

  • 4 # 薛定諤的箭頭

    在這種登陸作戰下,煙霧彈的作用不是那麼大。對方的機槍手和炮兵只要知道了你的大體登陸位置就會往這裡一陣亂炸、亂射,你後面是海,沒有退路。反倒還會阻礙自己人進攻,隔著煙霧找不到對方的反坦克炮、機槍的位置,也比較難一一端掉(除非你用空軍)。

    煙霧彈通常用於小股部隊突襲對方某一據點或某一指揮部,以及小規模巷戰時使用。還有就是逃跑、撤退的時候用。

  • 5 # 浪尖的飛魚

    煙霧彈的主要作用是透過煙霧製造對敵人的一種視覺障礙,讓敵人難以精準判斷部隊前進位置,略微降低被直接性打擊的可能性,但是諾曼底登陸的戰場,地形非常複雜,德軍居高臨下,佔據了地理優勢、並且島上暗堡配備了重型火炮、大口徑機槍,很多盟軍士兵還未登上海灘,就已經倒在了衝鋒路上,前沿海灘幾乎時時刻刻都被猛烈的炮火覆蓋,釋放煙霧,反倒會引來德軍各型號火炮的集火打擊。

    另外,在這樣的灘塗陣地,登陸士兵也需要良好的視野去判斷德軍的隱藏火力位置,以實施還擊,如果釋放煙幕,反倒會阻礙己方視野,導致更大的傷亡。

  • 6 # 量子聊軍武

    煙霧彈不是掩體,不可能替你阻擋子彈的傷害。在搶灘登陸的時候,人員面積那麼大,不需要瞄準,只需要盲目的掃射都可以掃倒一大片。你覺得煙霧彈會有什麼效果?只能是阻擋自己的視線罷了,不能看到對方的火力點在哪裡。最關鍵的是還是死的不明不白的,不知道從哪裡飛過來,一顆子彈就把自己的天靈蓋給掀了。除非你可以透過飛機把煙霧彈投擲到對方的陣地上去。如果真是那樣,幹嘛不直接投炸彈呢。所以說煙霧彈在搶灘登陸時作用根本不大。

    並且大面積搶灘登陸,你需要多少煙霧彈才能遮擋過來啊。在海邊海風的方向也不一定,前一分鐘釋放的煙霧,後一分鐘也有可能被吹散了。

    所以說在搶灘登陸的時候,煙霧彈沒有任何防禦作用,而且還干擾自己的視線作用不大。諾曼底登陸的時候就不會使用煙霧彈了。

  • 7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誰說諾曼底登陸沒使用過煙霧彈?使用過,但是效果並不好,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了美軍的煙霧彈使用。

    為什麼效果不好呢?因為D日的氣象條件相當差,風高浪惡,能見度低,奧馬哈海灘甚至還有不少登陸艇跑錯了灘頭,為部隊集結帶來很大麻煩。這種大風惡劣氣象不是很符合煙霧彈的使用條件。

    上圖是一張當年諾曼底登陸的照片,可以看到煙霧彈的橫向籠罩,奧馬哈海灘的山崖與沙灘直線距離也就百多米,這已經是MG42機槍的射擊距離內了。

    諾曼底的幾個登陸場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劍灘,除了奧馬哈以外都進行的比較順利,損失最小的猶他海灘,2萬3千官兵只有197人傷亡,其次是劍灘,僅傷亡630人,還有朱諾灘1200人,金灘1500人。唯獨奧馬哈遭遇了硬仗,光陣亡就達到2500人。

    諾曼底的惡劣氣象是限制煙霧彈的第一因素,但搶灘部隊仍然使用了它們

    大部分的海灘防守稀鬆,工事低劣,只有平地和土丘以及“海防師”駐守,所以盟軍基本都在幾個小時內結束了戰鬥,打的是順風仗,根本無須大規模使用煙霧彈。盟軍準備了龐大的支援艦隊,各色大炮鉅艦直接負責火力清場,這些東西的效果遠比煙霧彈靠譜。

    但奧馬哈海灘是例外,除了守備部隊是東線調回來的整建制正規軍(352步兵師主力團)外,這個區域的地勢實在是太好了,擁有著近乎垂直的陡峭懸崖和潮位落差非常大的灘頭。

    狹窄的海灘讓攻灘計程車兵們完全無法組織隊形,因為登陸艇還沒開到岸邊就已經進入德軍火力射程;峭壁上佈滿了德軍的永備工事,它們在先頭的航空火力下幾乎沒受到什麼損傷。最頭痛的是峭壁的高度,上面的德軍可以用步槍對集結的美軍點名,而下面的人連上面是什麼情況都無法掌握。煙霧彈用是用了,阻隔效果一般,還影響了自家軍艦的觀測。

    注意看遠處的煙帶,典型的發煙彈投放,除了製造視線阻隔,還能為登陸艇提供集結指示。可是奧馬哈的輸送集結仍然成了一鍋粥。煙霧濃度、風向、範圍都直接影響到煙霧彈投放。

    當時分兩路進攻奧馬哈的美軍,一路被壓在水中掙扎,一路亂哄哄的上了岸卻幾個小時不得寸進,依靠單兵的煙幕彈根本無法影響如此大範圍的視野。軍艦也指望不上,因為海水中佈滿了各種障礙和雷區,海軍的工兵在開闢先頭的衝擊航線時都傷亡慘重。附近一處叫“霍克角”的高崖還被嚴重懷疑有大量的德軍重炮,因此軍艦們根本不敢靠近,更別提發射煙霧彈了。

    這就很頭痛了,上面是高崖,下面是狹窄的登陸場,軍艦不敢靠近,人員過分擁塞,單兵普通煙霧手榴彈根本無法影響到高高在上的工事,反而惡化己方搶灘人員的視野,帶來更大的衝擊困難。所幸當時美軍的化學迫擊炮部隊跟進了,但他們也在混亂中丟盔棄甲忙於保命和轉移,換了仨位置,僅放了一炮出去。

    一艘冒著濃煙的登陸艇,拉出了長長的白煙

    最後奧馬哈海灘的解局,靠的是17艘豁出去的海軍驅逐艦,它們冒著巨大的風險抵近海灘730米處直接炮火支援,打啞了德軍的崖壁火力。此外“遊騎兵”也組織了敢死隊從崖壁攀登霍克角,上去後偵察到德軍的“重炮”都是木杆子做的假貨,這樣盟軍的戰列艦、巡洋艦一股腦的靠岸射擊,迅速讓德軍崩潰。

    戰場的硝煙與各種煙塵、發煙彈攪和在一起,為登陸方帶來的麻煩比防守方還多。畢竟防守方只需要拖時間,而攻擊方對戰況的把握、戰場的支援和偵察都被籠進了迷霧。

    上圖是奧馬哈海灘登陸時的空中鳥瞰,美軍專門為煙幕彈攻勢配屬了第81和87化學迫擊炮營。81營的A連和C連劃歸了16步兵團1營,B連和D連跟隨29步兵師116團,他們在衝灘後透過迫擊炮製造了煙幕阻隔,但三次轉移中只進行了一次有效發射,多位指揮官傷亡。

    所以說,美軍不是沒投放煙霧彈,而是受條件影響,沒有發揮什麼非常大的作用。也沒人把一場大戰役中的煙幕彈太當個事兒。除非你真的去找化學迫擊炮部隊的那些戰史。

    順帶說說,那個年代的發煙彈主要是六氯乙烷和白磷彈,美軍今天還在使用類似的東西。例如電影《狂怒》中就展示過美軍謝爾曼坦克如何使用這些發煙彈的。它們既可以在城市作戰中拿來充當殺人的燃燒彈,也能在面對虎式威脅時充當煙幕彈。當然,它的主要作用是後者。

    美軍當年單兵攜帶的也有M15黃磷發煙彈和M8混合煙霧彈,《兄弟連》中溫特斯中尉就曾經利用發煙彈充當訊號彈使用。不過溫特斯用的是M16著色發煙彈,這種可以發出彩色煙霧,純粹是拿來給空中單位打標記的。值得一提的是,諾曼底登陸後的行動中,因為著色發煙彈的使用不當,美軍戰機轟炸造成了相當大的己方傷亡。

    無論是六氯乙烷還是白磷、黃磷燃燒,所形成的煙幕都有毒,士兵並不適合在這種煙幕中長時間作戰。白磷就不嗶嗶了,拿六氯乙烷來說,這東西燃燒的氣體還有個名字叫“光氣”,直接摧殘人類的中樞神經,能造成痙攣、心率失衡、眩暈、嘔吐、肢體柔弱、腹瀉、肝腎損傷等各種毛病。拿來輕微使用還行,面對奧馬哈海灘上成群的工事,根本沒法大劑量、高濃度的投放,你是要打化學戰還是坑自己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寫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