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此物件就像平時家裡炒菜用的廚具,但是這個是迷你型的,材質為全銅的,這東西是哪個年代的,叫什麼名,用途是做什麼的,值錢嗎?求解?

9
回覆列表
  • 1 # 旭菲帆媽咪

    上圖中的東西是炒菜用的傢伙什,我小時候家裡用過的,我是78年出生的,大家可以算下年代!當時我們農村用的是鐵的,當然也有銅的,黃銅的那種。這個東西在我們那兒方言叫“鐵什”。至於收藏價值個人覺得沒什麼收藏價值。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幫助到您!

  • 2 # 陳先生說家紡

    貌似和前年嘉德拍賣上的一把《清宮御用龍鳳鐵鏟》很接近,市場估價不低於20萬一把,而且你這個是屬於左右鏟的,很稀少。價值更高,估計能上到50萬以上。

  • 3 # 阿祕

    這是以前農村的火鏟呀!小時候的味道。

    以前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這樣的火鏟,因為爐灶燒柴火必須要有這個剷出火炭。然後火炭還要放置到陶瓷缸裡,作為木炭。木炭可以生火籠,在冬天取暖是必備的!

    火鏟前面還要安上木炳,圖中的火鏟木炳可能遺失了。

    農村的回憶!

    小時候的回憶!

    上輩人的回憶!

  • 4 # 南洋閩客

    從金屬的氧化程度來看,這老物件年頭並不久遠,這絕對是解放後的產物。在福建福州一帶的山區,家家戶戶至今都還有這種工具,它的學名叫“火鏟”。是專門用來鏟鍋灶膛裡木材燒盡後留下的木炭和草木灰的。

    福建多山區,以前山民多以木材為燃料生火做飯,燒水洗澡。鍋膛裡木材燒盡後會變成木炭,堵塞灶膛,於是就有了火鏟。火鏟柄長可以深入灶膛,將火紅的木炭取出,放入甕中加蓋,甕中木炭缺氧熄滅,涼涼後的木炭又成了冬天“火籠”取暖的好燃料。小時候,每到寒冷的冬季就看到老爺爺老奶奶胯下夾著一個碗口大小竹編的小藍子,藍子裡面是陶瓷的火缽,裝著燒紅的木炭,木炭上面蓋著一層厚厚的草木灰手背上掛著藍子取暖。

  • 5 # 樑召廣

    這是原來農村用的做飯烙餅用的鏟子,有銅質的和鐵質的,看你的這把應該是銅質的,留著吧!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升值空間,但是也算是老物件,也算是70.80年代的記憶!

  • 6 # WeiX戀晨

    是個老物件,我看不是官家物件,只是百姓人家的普通鐵器。如果斷代[what]大約是解放後,大約是1958年大鍊鋼鐵產物。如果你家有地方就好好珍藏吧。看到它會想到你姥爺

  • 7 # 五頃八畝地

    從鏽跡上看,感覺不是銅質而是銀質的?看不太清楚。您這兩個物件可不是炒菜用的鏟子,正確的名字叫香鏟。是過去焚香用的輔助工具之一。從器型上看,不夠精美,所以價值不高,幾百元吧。留作紀念還是不錯的。

    所以說,古人的焚香,準確來說應該叫“烤香”。

    當然,您這兩把香鏟讓人很難聯想到紅袖添香夜讀書的雋永意象。個頭太大了,和它們搭配的應該是比較大隻的香爐吧。掄這麼大香剷剷香灰是非常有損丰神如玉的讀書人和伴讀紅顏的形象的。

    紅袖添香,應該用的叫香匙,(微縮版的香鏟)。

    明代畫作“鶯鶯燒夜香”的畫面上,崔鶯鶯立在一座高香幾前面,几上放著焚香必備的“爐瓶三事”中的兩件——插有香匙與香箸的香瓶,以及一隻小香爐。這才是窈窕淑女,紅顏知己的最佳形象。

    好了,囉嗦完畢,題主展示的是兩件古代焚香用的香鏟。有一定收藏價值。

  • 8 # CSW陳昇偉

    這位網友是出來搞笑的吧,做的東西也就二三十年,就算她100年200年也是不值錢,沒什麼收藏價值,只有從事是說燒火用的東西

  • 9 # 魚羅非魚

    呵呵是個老物件,我看不是官家物件,只是百姓人家的普通鐵器。如果斷代[what]大約是解放後,大約是1958年大鍊鋼鐵產物。如果你家有地方就好好珍藏吧。看到它會想到你姥爺[耶][耶]

  • 10 # 因果律機械塔

    祖上有人做過摸金校尉?這是洛陽鏟,鏟頭原來是圓管狀,被砸平了,像鍋鏟,別人就不疑有他。你把它恢復原狀,就能分析土質,尋龍點穴,不對,是考古科研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你死後,平行宇宙的另一個你剛剛出生,並且和原來的你一模一樣,生活軌跡完全相同,那麼他是否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