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康小輝
-
2 # 深圳阿吉
過年當然願意回,我是一個深漂15年打工妹。記得在19歲的時候從學校一個人出來,當時是坐的綠皮火車,從老家到廣州需要坐50多個小時,再從廣州坐汽車到深圳需要兩個小時。相信有很多70和80後的朋友都有經歷過,到深圳之後去找工作需要熟人介紹,我沒有認識的人,完全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遊蕩,一個接一個的工業區去問需不需要人,終於兩天之後找到了一個工廠,當時的工資是300塊錢一個月,加班費也不高。還好廠裡是包吃包住,自己也比較節約,每個月寄兩百塊錢回老家給父母,自己留一點日常用開銷,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兩年才回一次家,每到春節放假的時候,看到身邊的同事回家過年,心裡面那種酸楚只有自己清楚,後來也找到了另一半成了家,就這樣在一個廠一干就是15年,後來慢慢的條件稍微寬鬆一點,我和老公決定每一年春節都回家陪陪父母,年紀越大越想家,看著家裡的父母一天天的老去,希望有機會也多陪陪他們,也想著家裡的親朋好友,家鄉的山山水水,從深圳回我父母家有1500km,千山萬水也阻擋不了我回家的熱情。在此也祝福廣大的漂泊者能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自己的父母與親人,他們也不再年輕,謝謝大家!
-
3 # 我是人間惆悵客
願意。不管離家有多遠,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是一種期盼,回家過年一直以來都是傳統,在外奔波勞碌一整年,回到家一切都放下了。特別是今年回家,感慨很多。我是每年過年才回家,每次看到家鄉的新變化,甚是欣喜。看著村裡新修的小樓房,村裡環境衛生的改善,街坊鄰居交談中發自內心的笑容……。讓我有什麼理由不愛家鄉,不回家過年呢。(隨便寫寫,僅代表個人觀點。)
-
4 # 各自安好HA
回家過年!有句老話叫“父母在,不遠行。”人本就應該在家,在家過年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現在因為很多人說的那句“故鄉安置不了肉體,他鄉容納不下靈魂”大部分年輕人基本都是在外工作學習,一年到頭很少有機會呆在家裡,所以有了回家過年這種選擇。這只是生活所迫被逼無奈的一種社會現象而已。所以,個人認為還是應該回家過年的,不管什麼原因!家裡有親人,有兒時的玩伴,街坊鄰居,常年在外剛好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回家走動走動,陪家人呆一段時間,盡孝也好陪伴也罷,家人始終是我們的牽掛,雖然社會進步了,影片電話時常溝通但是大多數父母親人還都是那種報喜不報憂的,我們能做的最好還是多回家看看多陪陪家人。
-
5 # 雞湯部落
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 回家過年
所以 回家過年時必須嘚回去的 只是早與晚的區別
即使受到了多大的委屈 家那頭永遠是每個人的港灣
回覆列表
當然願意回家過年了,家是港灣。不管人在哪裡都不能忘本,春節回家是跟家人團聚的日子,今年一年的收穫和失意都可以跟家人分享。還有家裡的老人,過年也要看望看望。
除非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的,包括工作,還是因為個人私事,確實春節不能回家了!也要抽空給家裡人打打電話,關心關心家裡老人。
我每年春節都是要回家的,父母越來越老,不管是春節還是其他時間,有時間就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