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大豬也能飛

    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地方豪強等各佔地盤,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這些勢力彼此之間互相爭鬥,最終袁紹和曹操從中崛起,成為兩股最大的勢力。建安四年,袁紹率十萬大軍攻擊曹操,而曹操手頭只有二萬左右兵力。在經歷延津、白馬等戰之後,袁、曹兩軍相持於官渡,並在此展開戰略決戰。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後,建議曹操以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率步騎五千,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得到訊息後,一邊派人救援,一邊命張郃、高覽率重兵猛攻曹軍大營。可是曹營堅固,一時攻打不下。而曹操則在烏巢大破袁軍,並將其糧草全數燒燬。得知糧草被焚後,張郃、高覽投降曹操,袁軍軍心動搖,開始潰敗,倉皇之間,袁紹只帶著八百騎兵退回了河北。經過一年多的對峙,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北方胡人大舉進入中原,建立起自己的政權。大量漢人被迫南遷,317年司馬睿在南京建立了東晉政權,佔據了淮河以南的大片地區。而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經過混戰後,最後由氐人建立的前秦統一了北方。前秦君主苻堅任用漢人王猛後,國家實力大增。王猛生前認為,攻打東晉的時機不成熟,一直阻止苻堅征伐東晉。378年,也就是王猛去世八年後,苻堅親率百萬大軍,決定一舉攻滅東晉一統天下。此時,謝玄鎮守廣陵,之前他從江北流民中招募了大量精兵,組成北府兵,由劉牢之等人率領。苻堅先下攻下南陽和襄陽,然後兵鋒直指彭城。謝安令謝玄率五萬北府兵自廣陵起兵,沿淮河西上,迎擊前秦主力。苻堅攻戰壽陽後,為速戰速決,派東晉降將朱序去勸降,朱序卻趁機把苻堅的情報全部告訴東晉,並建議東晉趁前秦軍隊還未完成抵達戰場之機先發制人,擊潰前秦的先鋒部隊。於是晉軍西行,與前秦軍對峙於淝水。二十月,決定後退讓晉軍渡河,以利於雙方決戰。苻堅的打算是趁晉軍半渡時發動襲擊,但前秦軍後移時,朱序等人即在陣後大叫秦軍失敗了,後邊的秦軍信以為真,陣腳大亂,晉軍全力出擊,一舉擊潰前秦十五萬大軍。苻堅中箭後,率餘兵拼命逃回北方。一路之後,聽到風聲以及鶴鳴聲都認為是追擊的晉軍,回到北方時百萬大軍已失去十之七八。

    官渡之戰和淝水之戰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但兩者的歷史意義卻有所不同。

    官渡之戰是袁紹與曹操爭奪北方霸主的轉折點,經此一戰,曹操徹底扭轉了自己長期以來與袁紹爭鋒中的劣勢,為其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此之後,北方地區由分裂走向統一,揭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淝水之戰的勝利使得東晉在南方地區的統治得到了穩定,從而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契機,使得流落到南方的中華文明有了延續和發展的基地,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而前秦在淝水之戰的失利,則使得北方的統一局面灰飛煙滅,北方大地重陷混亂,最終形成了南北朝對峙的局面。

  • 2 # 沉140769451

    沒有任何歷史意義。漢隋之間的統一都是不持久,所謂曹操統一,還是司馬氏統一,天下致亂之源沒變,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士族門閥的危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你過年印象最深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