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坦蕩無邪客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

    陽明先生是明朝中葉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大明王朝由勝轉衰的轉變期,同時也是程朱理學日趨僵化和空虛的時期。他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哲學和教育思想,同時融入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心學”思想。陽明先生的心學思

    想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以及萬物一體之仁等。

    陽明先生一生重視教育教學工作,尤其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他不僅開設傳統的“讀書”課開啟學生的心智。他還提倡在教育教學方面增設加“歌、詩、禮、德”等方面的內容。類似於今天“德、智、體、美、勞”

    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方針。陽明先生在數百年前就強調讓學生在美妙動聽的音律中學到知識,這樣既有利於調節學生情感的作用,還能對學生審美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他特別注重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每天清晨都要親自檢查學生的言行舉止是否得體合規。

    陽明先生認為“樂、嬉、遊”是心之

    本體,教育教學既要引發學生深厚的興趣,還要順應學生情趣愛好之規律,以達到“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的良好效果。這是當時許多想通過科舉考試體制望子成龍的家長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時下的中國許多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情十分迫切。他們老早就給孩子小小的肩頭壓上了千斤重擔,一個個爭著給自己的小孩報上許多課外輔導班或所謂的興趣愛好班。校內校外的老師們給孩子們佈置了大量的課外作業,有的孩子每天晚上不到十二點都不能完成老師當天佈置的作業,有的孩子一週七天沒有一天休息的時間。額外的負擔讓處於身心發育期的孩子們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其實嬉戲玩樂原本就是孩子們的天性,誰也無權剝奪孩子們玩樂的權利。家長應當正確引導他們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老師們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寓教於樂,努力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

  • 2 # 史海擺渡人

    陽明學(王學,心學)

    萬物一體之仁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陽明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四句教

    亦即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 3 # 一夢戰江湖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陽明心學和與陳獻章的學說堪相一致,已是學界的共識,主要功績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 4 # 邵哥說

    王陽明是明代浙江餘姚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和哲學家。是心學的集大乘者,心學是陸九淵開創,與朱熹理學針鋒相對!個人認為,心學和理學是一體兩面,具有統一的可能性。本身並無本質衝突。

    王陽明在教育方面主張: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說。其中知行合一的裡面被後世所推崇,教育家陶行知就創立曉莊學院推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其次,王陽明還推行因人施教的理念,強調針對不同個體應該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再次,王陽明肯定老師的作用,也認為學生應該學會思考,在聽取老師教導後,應該有獨立的思考和認識。王陽明的這些思想,是一種務實的全面的教育思想。與孔子:孟子和朱子共稱為儒家孔孟朱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有地不種多年,搞其它活,還算是“農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