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要不你幫我起個暱稱
-
2 # 叨叨小螞蚱
簡單的說就是在麻醉的狀態下分娩,普遍用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會因人而異,有的人上了無痛真的不痛了,有的人還是有疼痛感,感覺區別不大,但無論如何無痛分娩還是產婦的一個福音,對多數人來說可以減輕疼痛。讓分娩變的不那麼恐怖。
-
3 # 王慧潔3
我是打了無痛的
開三指才能打無痛,但是這個過程也是很痛苦的。在醫院,下午2點40突然肚子疼醒了,護士幫我檢查宮縮情況,大概兩三分鐘一次,一次時間持續在五十秒以上,然後她給我做胎心監測,我就開始疼的沒力氣說話了,我聽人家說肚子疼了以後要堅持爬樓梯多走路生的快,我當時還尋思了,這尼瑪今天還生不了,我回去就去爬樓梯。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有這個想法,太可怕了。胎心監測20分鐘我做完就去待產區了,大夫做了內檢說兩指多一點,五點半以後再檢查一次,先等等吧。我就一直在床上躺著,感覺時間過的好慢啊,肚子疼的時候我抓著那個床頭,然後那個床頭還一晃一晃的有聲音,簡直聒噪,我旁邊的那個孕婦一直嗷嗷的,大夫把她罵了一頓,嚇得我也不敢大聲吭哧,我眼看著天亮變成天黑,旁邊的產婦還在嗷,大夫給我打無痛吧,啊……
終於熬到了5點半,做內檢的時候已經開了三指,大夫問我要不要無痛,當然要!等到6點的時候又做內檢已經開了四指多,我真的快受不了了,等到6點40我打了無痛,針推下去那一刻兩腿好像觸電的感覺,我回到待產區之後迷迷糊糊就睡著了,7點半左右被大夫喊醒了,33床,喂33床,你怎麼睡著了,生孩子呢。我醒來吃了晚飯。之後內檢開到了五指多,那個大夫說,條件還不錯,我來幫幫你,然後就開了七八指。待產區就剩了我自己大家都生完回去了,我就跟那個陪我的護士聊天,哈哈哈,小姑娘00後,我倆聊的可high 了,一直說我心態好 如果不是在產房 感覺不到我這個人是來生孩子的,八點半左右開到了九指,大夫說我不用力,讓護士9點的時候關了我的無痛,讓我開始用力,整個產房就剩了我一個待產的人,有大夫過來指導一下怎麼用力,有大夫親自動手教著,好幾個大夫輪流過來,好感動,9點半左右我上了產床,助產的護士一直在告訴我怎麼用力,怎麼呼吸,趁現在麻醉還沒有完全消失,也不會感覺那麼痛,生孩子真的是一個力氣活兒,10點14我孩兒出來了,我渾身溼透了,側切,縫了四針。觀察了兩個小時之後出來了,我回到病房之後,大夫給按肚子排惡漏也是疼的要死。因為一直沒有排尿,還用了導管,很不舒服。
然後,這個娃就算是生出來了。
我孩兒檢查的時候一直有雙腎分離的情況,生完前兩天尿的也不勤,不過吃奶之後,尿布洗不及的,尿尿就好了。
所有說不讓打無痛的都一邊兒去,說打無痛腰疼,腰疼是以後的事。生完孩子之後不要彎腰,不要彎腰,這樣才會腰疼,不要半坐半躺太長時間,尾巴骨疼,開始餵奶的時候奶頭會掉皮,也會很疼很疼,之後就好多了。
生孩子是一條不歸路……
-
4 # 麻醉科徐醫生
分娩疼痛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分娩的疼痛原因。分娩疼痛主要是由於子宮的劇烈收縮造成的,其次,胎兒對產道的擠壓擴張,產婦精神的緊張等等因素也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根據疼痛的VAS評分,從0到10,0表示沒有疼痛,1表示稍有不適,依次類推,10表示可以想象的最劇烈的疼痛。雖然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樣的,但是根據大樣本的調查資料顯示,有超過80%的產婦認為,自然分娩也就是順產所帶來的疼痛可以達到10分。什麼概念?就是在宮口開全的分娩階段,做會陰側切可以不用打麻醉藥。想象一下用刀直接割開會陰部的面板,是一種怎樣的疼痛。可見分娩時的疼痛有多可怕。這也是一些產婦主動要求做剖宮產的原因。至少剖宮產的麻醉不會讓人感覺到痛。然而,很多人認為,無論對於胎兒還是產婦來說,自然分娩有其獨特的優勢,所以順產是大多數人首選的分娩方式。
無痛分娩那麼如何消除或減輕自然分娩帶來的疼痛呢?那就是偉大的無痛分娩技術!為什麼說該技術偉大,是因為它能在保證自然分娩的過程順利安全進行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產婦的疼痛,給產婦一個舒適的生產體驗。這其實也是醫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之一——消除痛苦!
其實無痛分娩早已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無痛分娩率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達到90%以上,而在我們國內,卻不到10%,究竟是為什麼呢?“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過去了!”“打麻藥對身體不好吧?”“打麻藥對孩子不好吧?”“生孩子的痛能激發母愛”等等似是而非的觀點一直大行其道。這讓多少本可以不用承受分娩痛苦的產婦選擇了默默地忍受疼痛的煎熬。疼痛,作為第五大生命體徵,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
無痛分娩技術接下來我介紹一下無痛分娩技術是怎麼實現的。
無痛分娩,通常是指椎管內分娩鎮痛,其核心技術是椎管內麻醉技術,最常用的是連續硬膜外阻滯,它是所有分娩鎮痛方法中效果最確切的方法。麻醉醫生會要求產婦側臥於操作檯上,身體像一隻蝦一樣捲起來,最大限度地將膝蓋和下巴靠近胸口。這樣的體位有利於接下來的穿刺操作。隨後麻醉醫生會在消毒鋪巾後,在產婦的腰椎間隙處用一根較長的硬膜外穿刺針,刺入面板直至硬膜外腔隙處。隨後放入一根直徑1mm的硬膜外導管。該導管一頭留於硬膜外腔中,另一頭則連線輸藥裝置。做好妥善固定後,操作就算完成了。
麻醉醫生會根據產婦的體重、身高、年齡以及有無基礎疾病等因素配製麻醉藥劑。最常用的就是區域性麻醉藥羅派卡因,有時還會增加一些阿片類鎮痛藥。現在大多使用鎮痛泵,它可以定時定量輸注麻醉藥到硬膜外腔隙,使麻醉藥持續浸潤神經,進而阻斷疼痛的感覺傳入,實現無痛。無痛分娩所用的麻醉藥濃度較低,相當於剖腹產所需濃度的1/5至1/10。因此麻醉作用僅限於阻斷感覺神經而不會阻斷運動神經,也就是說,產婦不會感覺到痛,但是依然可以動。這樣的無痛狀態將一直持續到分娩後。至於背後這跟硬膜外導管,只要沒有新的疼痛刺激了,就可以拔除。拔除後,針眼處用紗布或無菌敷貼蓋住就可以了。
連續硬膜外阻滯具有所用麻醉藥物濃度低,輸注裝置劑量可調性強,鎮痛作用範圍針對性強,鎮痛效果確切,區域性麻醉藥不會影響胎兒,操作簡單,無後遺症等特點,是一種安全性高、可控性強、值得推廣的分娩鎮痛方法。
此外,一些其它的方法也可以部分緩解產婦分娩疼痛,可作為輔助鎮痛療法。比如,音樂、溫水、按摩、針灸、呼吸調節、吸入一氧化氮、止痛藥、精神安撫等。
所以,如果您的預產期快到了,如果您沒有剖宮產的指徵,如果您所在的醫院有開展這項業務,那麼我強烈建議您選擇無痛分娩,選擇更舒適安全更人性化的分娩方式!
回覆列表
就是在你開骨縫三指多的時候打無痛,我感覺打無痛不管用,有的人說打完很管用,可能人的疼痛感不一樣,我是一點也不管用!我是晚上九點多開始肚子疼腰疼,那時候開了兩指,後來疼的實在受不了去檢查開了五指,醫生讓進產房,本來宮縮疼的想撞牆,進產房麻醉師讓你側身抱著自己的腿,從你後背紮了針慢慢滴藥,可能疼的太厲害了吧我疼的扯自己的頭髮,要自己的手指頭,等到開完是指快生的時候就感覺不到疼了,現在生完孩子四個月了我手指頭上還有當時我在產房宮縮疼的時候咬的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