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山自在客
-
2 # 馬振廷1
老子有解說,道,強為之名,字之曰道。道乃容,容乃大,大曰遠,遠曰逝,逝曰反。道是公有制,曰大,曰遠,曰逝,曰反。大容宇宙,反,小到精微,全抱藏。陰陽生死好壞都在其中各有所需,適者生存。體現在第一時間為所有萬事萬物所用。第一時間來不及統計它就消失了,因此無法說,所能說的都是先已過道的回意,非道也者,老是壓在心上,念念不忘傷神傷身也,未來者沒感覺到,因此不知道。道就是各取所需的容,能守住第一時間不亡於過道而去,生,生生,生,死死,長生不息也。老子有一句,死而不亡者壽,仔細悟吧。
-
3 # 少年觀花
執念不適合,心可以是人們認識道的一種方式,與其說道是什麼,不如想想人之根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唯有根是真實的,通過根還能不知道嗎。
-
4 # 藍心好美1
心繫天下而憂民
非我所不願
奈何道亦有道
世人前世今生皆有因果
若強行逆轉為天道所不容
所以有言畏天機不可洩露
此乃折陰損壽之事
願為命而言不懼天
是道門眾齊修之
克己復心是為隨心所欲方為山人
便可笑談芸芸無謂因果
若不能放下心中執念
行為總是貪,嗔,痴,欲,所左右
那便應潛心戒規
所言所行皆以因果
不可浮酒醉夢
不可淺怒弒生
不可光芒貪財
不可沾喜自大
常因感懷世間,悲憫眾生
勿以己所惡而復眾生受
勿以己所欲而復眾生用
勿以己所喜而復眾生累
道亦無為,乃心靜如水
-
5 # 慧緣陪你讀經典
道是不可言說只可證得的,道無處不在,道不是執念,放下執念才是道,道包含萬物當然包括我們的心,但是心不等於道,只有明心見性才能達到孔夫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境界。
-
6 # 懶懶說的黑是什麼白
我覺得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雖然不敢妄自論道。
我自己對於道的看法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法則,道法自然,道證天地。妄語,希望有人加以指正。
-
7 # 糖糖糖糖
儒家的入世之道 拿得起
佛家的出世之道 放得下
道家的超世之道 想得開
道的理解各不相同,道是一切,無形無性,包羅永珍。
三者結合,以超世之智,出世之心,入世之志行事,便是大道。
道法自然,如來。
-
8 # 橄欖樹加油
世界上只有一樣不變,就是“道”,道就是偉大的自然力。物在人之外,也在人之內,人在物之上,也在物之下,也有物之當中。道德讓人有為地對無為的自然力進行和諧分配,一旦和諧出了問題萬物的命運就會發生改變,這裡面就是有賞善與罰惡。
-
9 # 耳根不淨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周文王所著《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上古三大奇書之一。
這話對,也不對。
說對,是因為“道”,在不同的人或地方,是可以實踐的“道路”,可以施行的理論實際的本體。就比如題主認為的“道是執念,是心”。這是具體化,可描述的。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獨立於萬物,又內在於萬物。你面向哪裡,道就在哪裡。你路在哪裡,道就在哪裡。
-
10 # hardy話中醫
言語論道,一說即錯。道是自然界的規律、規則,實際存在又無法講出來的。一般要靠“悟”。道可道,非常道!即為這個意思
回覆列表
如果能大概的理解什麼是“道”,你就能明白“道是執念道是心,這話對嗎?為什麼?”首先提醒你一下,現階段,沒有人能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什麼是道”。
“道”這個概念來自於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由此衍生了無數的解說,樂此不疲。最接近又最讓大眾所認同的意思,要由另一句話來解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解讀這句話,就得到另一句話:一切符合客觀規律而存在的事物,就是道。
道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並非主觀存在,以主觀意識去解讀客觀存在,就是“執念”。“執念”由心而生,由心而生主觀意識,即不符合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代表了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感情色彩,所以,“道是執念道是心”這話對不對?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