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ui椛糕

    我還沒看《流浪地球》電影呢,,

    只看過原著,但原著中描寫的的確很不錯(*๓´╰╯`๓)♡

    電影應該也差不到哪去吧。。

  • 2 # 胖胖品生活

    這是我2019年春節賀歲檔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不知道多少年之後久違的一場午夜場。趕著來觀影是因為:心中的期待。期待著希望著《流浪地球》能開啟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

    在滿懷激動、感動與緊張的心情中完成了第一次的華人拯救地球之旅,我想用完美來形容我的觀影感受一點不為過。電影中氣勢磅礴的場面,惟妙惟肖的道具絕不比任何一部好萊塢大片差一分一毫,讓我看到了中國科幻片的希望,2019年,真的可能是中國科幻片的元年呀!

    犧牲與回家,一向在華人的心中可謂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著,電影的最大亮點還真不是特效場面道具這些讓人看得見的東西,而是,電影中展現的人性的脆弱與偉大,面對抉擇,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大忠、大義、大勇、大愛,讓人留下了兩行熱淚。

    而這熱淚,也讓這個年過得別樣的不同。

  • 3 # 董天舒

    流浪地球則塑造了一個宏大的場景,一切以現實為模板,當人類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作為一個父親,一個軍人,一個人類該如何抉擇,是保留人類的火種放棄地球上的親人,還是孤注一擲的選擇註定徒勞的救援,當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堅毅的說出:前進三。我忍不住熱淚盈眶。久久不能平靜。

  • 4 # 未名406

    說說自己看流浪地球的觀後感,個人一直喜歡科幻電影,所以很興奮的在大年初一奉送了自己的一張電影票,為了中國的科幻電影事業一張票是要支援的!其實,一剛開始也沒有敢抱太大的期望。不過真正的觀影后,講實話,我被震撼了,整個製作很良心,我感覺到了創作團隊的誠意,不是和頂尖的好萊塢比我覺得基本沒有差距,個人感覺特效和2012等略有點差距,但基本不影響觀影。最讓我覺得受用的是電影濃濃的中國味,但又不像一般電影那麼作,沒有一般中國電影那種浮誇氣。可能習慣美國科幻大片的人,也發覺,千篇一律的個人英雄主義是美國大片的通病。可是本片,中國式的英雄主義,中國式的捨生取義,確實讓我幾近流淚,感動。無論從製作的精良程度,還是從人文價值的探討我覺得都是中國產電影學習的標杆!想想當前有的電影,拉來流量明星,大把錢在小鮮肉的片酬上,輕輕鬆鬆賺錢。而本片,將絕大多數的錢用在製作上,啟用不知名的明星,這種真正電影人的精神確實值得推崇。

  • 5 # 三藏先森和田玉

    首先誇一誇咱們的電影本身拍的非常不錯,連國外好萊塢都豎起了大拇指,原來我們也可以拍科幻片。

    第二感謝劉慈欣為我們的科幻打開了一扇門

    最後也是自己的真實感想,這部電影沒有世俗的情愛,相比較其他濫情的片子,更加的宏觀,不禁讓人潸然淚下,原來我們在面對更大災難時會不約而同的萬眾一心,這是我們的本能,另一方面我們都深知的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消失,但我們從來不放棄希望,希望是我們最偉大的精神財富,它一直激勵我們前行!

    最後不知道在這浩瀚無際的宇宙中,我們人類是不是唯一的行者???希望我們不是孤獨的

  • 6 # 下一個天亮190

    看預告片以為是個高概念低成本作品,想不到超出預期。情節熱血,想象奇偉,畫面瑰麗,是個完成度很高的硬核科幻電影。這大概是華人第一次在銀幕上領導全人類拯救世界,讓我一句話概括劇情的話就是“煙花爆竹救地球”。關於他者的刻板印象不少,是以後需要多借鑑人類學的地方。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我們終於可以自己拍災難末日場面了,這本身就打開了設想另一種社會秩序的大門。缺點主要是設定未臻圓滿,敘事輕重偏頗,但畢竟這是中國科幻片的一個新起點,值得高興

  • 7 # shz2018

    感謝吳京這幾年帶來的佳作! 不管是什麼樣的影片,內容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情感,愛情,憤怒,如果一味的去討好某些群體,會得不償失。主要是各個環節拿捏恰到好處。中國首部科幻鉅作“流浪地球”,我給打95分。再接再厲。希望中國導演以後要拍出自己的走心電影,更好的電影給大家。新年快樂

  • 8 # 一葉茶1982

    今天帶孩子們去看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原著的《流浪地球》。

    實事求是的講,這部電影特效的精緻程度要說不輸美國大片那是假話,但也已經達到了美國科幻電影至少80%的水平。

    茶叔看來,我們華人拍攝的大製作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有幾個開創性的地方值得大書特書:

    第一,這是中國第一部高成本、大手筆、由非著名國內國際演員和新生代演員領銜主演的、突破了美國式英雄主義巢臼的、有中國特色英雄主義和思想方式的、開創了一條完全不同於好萊塢式的科幻電影之路的里程碑之作。

    第二,在國際空間站與吳京共同面對各種難題的宇航員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說一口流利俄語的俄羅斯宇航員。

    而且這位俄羅斯宇航員在危急關頭為了幫助吳京完成拯救人類的偉大任務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完全有別於西方影視作品中刻意抹黑俄羅斯人民的刻板形象。

    第三,在整部影片當中,除了一面美國國旗在鏡頭中出現過一次之外,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引起人們對美國元素注意的東西和道具。

    換言之,美國因素的影響力在這部電影中被有意無意的無視了。

    這可能會引起某些看慣西方大片的“香蕉人士”的嚴重不滿,但大家可曾想過,美華人拍的拯救地球、拯救人類系列的科幻電影中有沒有體現出任何關於我們中國因素的地方?

    通篇都在讚美他們美國英雄好不好?

    茶叔覺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是伴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全球影響力全面提升下的高度文化自信的一部優秀作品。

    從某種意義上說,把眼光放長到50年甚至100年的維度上,《流浪地球》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戰狼2》。

    至於那些質疑這部電影的聲音,茶叔送一句話給他們:跪太久了,站起來歇會兒吧!

  • 9 # 娛樂小q

    可打7分,客觀來說!劇情一般,很多讓人無語的地方,主角是一個初中生,帶領著各國政府,科研專家,拯救地球脫離木星引力的故事,把一個乳臭未乾的初中生描寫的見過沒見過,操作沒操作過的竟然什麼都會,看下來你會發現很可笑,所以劇情比較垃圾,特效在國內來說算是耳目一新,有種高大上的感覺,放在好萊塢,也就是中下等的水平!主要還是細節,內容做的遠遠不夠!

  • 10 # Evan一博

    本片在豆瓣評分9分以上是不成問題的。

    我一直認為,能夠震撼人心的語言,是那些平凡無奇的語句,而不是那些充滿著華麗辭藻的口號式宣傳話語,就拿吳京在空間站和聯合國的對話中,為了說服聯合國,吳京說:“長官,今天是大年初一,在我們中國.......” 如果我是導演,這一段話直接咔嚓掉, 這個時候,吳京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平靜地望著螢幕:“長官,我的孩子還在戰鬥。” 就只需要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好,根本不需要說什麼大年初一,在我們中國什麼巴拉巴拉的,你難道還奢求一個外華人理解你們中國春節的感情? 我的孩子還在戰鬥。 這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平鋪直敘,但在這種情況下,卻是顯得無與倫比的堅定。 我的孩子還在戰鬥,難道我要逃跑嗎? 這種感覺,即便是天地下每一個做父親的人都能夠感受到的強烈共鳴,也比你原片中那不知道是什麼鬼臺詞能夠說服人多吧。

    可以看得出的是,導演這部片主打的是家園情懷,所以很多臺詞都不離家,不離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其實語言文化最高的境界就是,你根本無需將家園二字放在表面,但卻仍然能夠讓人感覺得到那股深切的家國情懷,這種語言所產生的情懷是想通的,無論是黃種人還是百人,都能夠直抵人心深處最柔軟的東西,像本片那種幾次強調字眼反而落在了下乘。 我記得以前看抖音看過那麼幾則評論: 多年以後她在菜市場為了幾塊錢低下了聲,逛街喜歡的品牌出新揣著錢猶豫再三,捨得為孩子花錢卻對自己再三節制,她承擔兩個家庭三代人的期望,她在城市的生活裡迷茫,妄想透支一生的力氣盡好自己的責任,捧著她臉的男人如今已然大腹便便,但牽她手的時候,他的地中海的光頭依然那麼可愛。 看,整段話之中根本沒有任何一個“我愛你”三個字,但是那種我愛你的感覺卻隔著螢幕都能夠溢位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問題來了, 銀行為何要這麼費盡心思推銷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