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Sue育兒
-
2 # 職場媽媽往前衝
孩子遇到了校園霸凌。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儕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別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通常被稱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校園霸凌在國外要受懲罰,遺憾的是國內大部分家長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孩子受排擠,固然是因為自身的原因,但一定是孩子的錯嗎?我看未必。
首先,家長一定要有同理心,設身處地的理解孩子的感受。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集體的認同。即使是身為大人,被人排擠的滋味也不好受。孩子這時候尤其需要來自家長的支援。千萬不要簡單粗暴的斥責,質問一些“為什麼不排擠別人,單單排擠你?”之類的話。對於孩子來說,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援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次,幫助孩子找到被排擠的原因。有些孩子,被排擠是因為自己調皮搗蛋,不遵守紀律,引發了同學的集體反感,從而被孤立。但有些孩子,被排擠並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自己本身的小缺陷,比如說過胖,戴眼鏡,說話口吃,穿著不當、愛慕虛榮、個性孤僻等。這些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大人不覺得有啥,但很有可能是引發排擠的導火索。比如說網路上流傳的“神女”案。我上學的時候有個女生因為長相,也經常被男生們集體嘲笑,比如在她走過時故意發出莫名其妙的鬨笑。還有一些,是因為孩子過於優秀,比如是學霸、班幹部、或者文藝特長生,搶了別人的風頭,也會被組團排擠。我見過學霸不給別人打小抄,從而被調皮孩子排擠的情況。還有一些是因為早戀爭端,被“情敵”聯合排擠。家長要具體原因具體分析,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再次,確定一下被排擠的範圍,是整個班級的,還是隻有一小部分人。如果只是被某個小團體排擠,那孩子還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友誼,還不是太難過。我媽就經常說:“秦檜還有三朋友呢。”如果是被全班排擠,那就需要考慮換一個環境了。長期被排擠,必然引發嚴重的心理問題。
不管是何種原因,在校園的環境中,老師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開誠佈公的跟老師談談,爭取得到老師的支援。
-
3 # lena110
在學校工作,能發現每個班都有那麼幾個調皮搗蛋,愛欺負同學的學生。自然有學生收到欺負和排擠。遇到學生受到排擠,家長應先關注學生的感受與當時的情緒,因為這是孩子最需要你關心的地方。你可以問問她“你怎麼了?今天在學校不開心嗎?與同學發生不愉快了?”如果孩子不願意告訴你,你就安靜地陪在她身邊,等她的情緒平復了,再接著溝通。
“歐,你一定很不開心吧!很生氣對嗎?他怎麼能這樣對你!要是……就好了!”你會發現孩子的情緒由激動慢慢地平復,孩子冷靜地看待這件事,不用我們解決,孩子就已經有了答案,她的情緒也被解決了。事情也會被真實還原,能找到關鍵所在,也方便家長與老師及時溝通,防止下次再出現此類事件的發生。
因為在你傾聽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心靈被疏導開,孩子不帶著情緒看問題,也就不那麼意氣用事,反而自己能夠解決問題。
孩子下次會更願意與你分享她更多的事情,因為你理解她,願意傾聽她內心的想法。這也是提高父母與孩子的情商的重要練習。
回覆列表
一般來講,絕大部分孩子都能在學校裡融入本班班級生活,如果真的受到排擠,就要找找各種原因了。
1.如果孩子上課搗蛋調皮,影響老師的教學進度,對於那些想學習的孩子來說,肯定就被視為“眼中釘”。不論什麼階段的學生都有這麼種現象,學習好的喜歡和學習好的一起玩,而不願意跟調皮搗蛋的一起玩,也是有原因的。
2.孩子不會表達也有一定的關係。
如果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內心的想法,也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多半跟家庭環境也有一定的關係。性格的形成也有後天因素的影響。所以家長要適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表達,不說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你在想什麼,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
3.男孩和女孩也有差別。
一般“小群體”“小幫派”都是以女生為主,而男生卻不會這樣,所以說如果女孩被孤立,可能會比男孩更佳敏感。
如果孩子被排擠,家長一定要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看看原因到底出在哪裡,最後“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