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人皆知否
-
2 # 三觀粉碎機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記載於《宋史》: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司馬光砸甕”的故事,有時間、地點、人物、發生經過和結尾,但是救出來的是誰卻沒有說。然後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質,這個故事可信麼?
這個故事記載於《宋史》,是公元1343年丞相脫脫和阿魯圖修的。本朝修前朝歷史一直都是各個封建王朝的傳統,所以元朝修《宋史》並沒有問題,問題就出在這部《宋史》修的非常差。
由於元朝同時滅掉了額宋、遼、金三國,所以《宋史》、《遼史》和《金史》是一起修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量大沒沒關係,《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工作量比這大多了,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只有肯花時間和金錢都不算啥。但問題就出在這裡,元朝修這三史的時候,已經是元朝末年了,社會動盪不安,朝局不穩,講白了當時的元朝國庫一窮二白還缺人,並且主修官的阿魯圖還不懂漢字,好在財力和人力上他並不吝嗇。
可就算是如此,對於當時的元朝政府來說,修史還是比較浪費國庫的,所以為了省錢那要幹嘛呢?
“縮短工期”
元朝政府僅僅花了兩年半時間就把《宋史》修好了,所以導致《宋史》的質量非常差,結構混亂、編排不當、資料考據也極為粗糙,甚至前後矛盾都非常多,北宋稍微詳細一點,南宋基本就沒講啥。但是由於其他關於宋朝的官史我們都已經遺失了,所以就算《宋史》比較粗糙,也成為了唯一可以相信的官史,因此位列二十四史之一。
那麼關於“司馬光砸甕”這件事可不可信呢?在其他史料中都沒有記載這件事,現在就一本書說有這回事,問題是其他書都已經失傳了,那麼請問你信不信呢?反正如果你問我的話,我是相信的。
-
3 # 夜微涼V
司馬光,《資治通鑑》的作者。說到這可能大多數人不太熟悉 ,但是一提到司馬光砸缸故事家喻戶曉,那麼,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呢,小編以為不太真實,首先缸,大又結實還特別的硬,以當時的技術應該是燒製不出來。而根據宋史中記載,司馬光砸的是甕,相對而言,甕比缸燒製容易,且薄又脆,更符合當時的技術。而要問救出的是誰,那麼只能說應該是群演了,主要是襯托司馬光這種處事的方法,所以一筆帶過,無從考究。歷史沒有親眼見到,誰也不能肯定,畢竟歷史也是後人寫的嘛!就像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雖然寫的都是一個事,但也有出入,具體歷史是如何,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回覆列表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被救出的人是誰並沒有被記載和流傳,小編以為,多半是群演的意味,著重的是這個故事至於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小編以為,缸,大又結實,那時候的技術能燒製出來麼,那麼大的小孩能有多大力氣,把缸砸破還是能爬出人的可能有點小。《宋史》載: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這裡說的是甕,甕相對缸要薄和脆的多,這個還有可信度。而把甕說成缸,應該是出於順口易流傳的考慮吧!總之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知道的都是古人告訴我們的歷史,永遠不可能知道真正的歷史。而所謂歷史的真相,就是一條條規律,一個個道理。 司馬光砸缸背後的道理,就是告訴人們遇事要冷靜,要善於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而沒有必要去研究它的真實性,當然這也研究不出來。 史書告訴我們的,都是歷史大的脈絡走向,而細枝末節的事誰也保證不了它的真實性。就像《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陳壽和羅貫中所描繪的三國時代大致的走向都是相同的,但在細節上卻有很大的差異。《三國演義》許多精彩情節都確定是虛構的,但誰又敢說《三國志》的細節都確定是真實的? 最後要說的是,司馬光對後人最大的貢獻是《資治通鑑》,而並不是砸破了一口缸。噢,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口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