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學校在給學生減負,為何此時家長卻要給孩子報那麼多輔導班,讓孩子苦不堪言?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卻讓孩子是去了快樂的童年,甚至過早的透支,有意義嗎?
2
回覆列表
  • 1 # 格格巫育兒

    1.這是因為小升初的存在,中考的存在,高考的存在。

    減負後,學校的內容並不能滿足這些考試的壓力。特別是選擇名牌學校的要求。

    華人口眾多,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奪一直很厲害。

    很多培養孩子優秀的家長,明確表示,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環境裡有不努力的孩子,認為自己努力了,人家沒努力,但是上同一個學校的話,就是對自己的不公平。

    2.人口出生越來越多,二胎出生也增加了教育的壓力。

    只要有這些選擇學校的考試存在,只要人們嚮往更好的學校,只要大家都感覺到了競爭的壓力,輔導班就會有存在的價值。目前表現如下。

    1. 看到別人去上輔導班,我家孩子不上就落後了。

    託家長爭先恐後的壓力,目前各種輔導班生活相當火爆。對於好的輔導班,好的老師還一位難求。

    2.你跨一級 ,我就跨兩級。個個都想搶跑,想取得絕對的優勢。

    你英語達到託福水平,我就學個第二外語。小學生學第二外語都不算奇怪了,我是覺得奇怪的是4歲孩子就開始學第二外語了。正常來說,4歲不是連中文識字都還沒有學利索嗎?

    你四年級數學超常班,我就上初一的數學超常班。

    3.搶跑從娃娃抓起。

    上輔導班的孩子有越來越低年齡化的趨勢。

    原來四五年級才開始,現在一二年級就開始了。

    幼兒園就開始補習的孩子還為數不小。

    你說不用這麼早去,讓孩子多玩幾年,他說,班上孩子都去了,不支就晚了!勸都勸不住。

    關於家長們如何利用輔導班的各種超前的招術,五花八門,品種豐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 2 # 二胎時代2017

    我是一個10歲孩子的媽媽,在一線城市上四年級,孩子目前有5項培訓,每週總共上8節課。

    在這裡我親身經歷說說,我們報這麼多輔導班的原因:

    1. 小升初擇校,這是我們放在首位考慮的問題。現在學校義務教育的那點課程,對於名校來說毫無作用。據說要想考上某一名校,小學六年級的英語要達到初三水平,只有按這種超前的學習,才能贏得優勢。而數學必須參加各種盃賽,並取得優秀證書。要想獲得這些證書,輔導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2. 才藝愛好,現在的孩子至少要有1-2種才藝。只有這樣,在學校或者以後工作的地方,他才上得檯面,同時也能從中找到自信。最主要的是孩子有了一二種愛好,以後他自己心情不好的時間,也可以有所排解。

    3. 運動,不管學習有多好,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也是不行的,所以在孩子學習和才藝的基礎上,孩子至少要堅持一種運動。這個運動要堅持的話,也要培訓精通,並讓他從此愛上這種運動。

  • 3 # 生活中的光與影

    在剛開完的兩會上,教育部門再次強調了要進一步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超額的學習任務,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各地紛紛響應,例如,江蘇釋出了有史以來堪稱最嚴的“減負令”,小學1、2年級的學生不用做書面作業;浙江、黑龍江等規定了最早到校時間以及最晚完成作業的時間等。然而,面對減負令,學校老師似乎推出了舞臺,學生家長“粉墨登場”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被我們家長深刻理解,讓孩子往死裡學,往吐裡學,恨不得要把自己上輩子欠下的讓自己的孩子都補回來,所以孩子的負擔不減反而加重。很多家長擔心,小升初,初升高,優質資源必進是少數,當孩子的學習壓力從課堂上變軌到課堂下時,家長自然而然的承擔了老師的部分責任。家長並不是老師,不能相對科學的安排孩子的學習,所以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補習班、培訓班,競賽班各種轟炸,其代價就是金錢和時間,這讓家長苦不堪言的同時也讓孩子難受,學生剛走出“狼窩”,又邁進“虎穴”,疲於奔命,更勝以前。同時,家長隱形競爭的存在,沒有了學校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走出校園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了,每個家長暗中較勁,大搞軍備競賽,這也進一步促進了補習培訓市場的繁榮。減負難難於上青天,這毫不誇張,然而減並不意味著減輕教學質量,減輕學校老師的責任,要從學校管理,老師教學,考核評價,家長和社會觀念影響等多方面入手。否則責任轉移嫁接,學生教育會變得更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臨產的孕婦要喝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