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水緣

    問題出在六歲以前。我估計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沒有親自帶孩子或過分溺愛。回補辦法:進行情感嵌入,例如帶孩子去旅遊,重新獲取心理資本,重新建立或糾正性格。

  • 2 # 1LEE

    七八歲應該懂事很多了,你為什麼要打他罵他?而且不應該當著爺爺奶奶的面教訓他。如果是他的錯,你可以先跟他講理。

  • 3 # 取締麻將館

    首先,要批評你們做大人的為何要在老人面前批評自己的孩子,你們有面子孩子他們一樣的要面子有時甚至比大人還重要當面批評他們就自己的無知還有就是七八歲本來就是不好管的階段為何不能好好說了有問題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再和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以前的棍棒出孝子的的說法過時了孩子現在比大人金貴

  • 4 # 壹念心理

    這是關於“寶寶頂嘴”的話題。這看似是一個“叛逆頂嘴”的話題,其實是一個關於寶寶“認知”的話題。孩子會反駁了,會硬把黑說成白了,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維了,他們需要被真的說服,而不僅僅被要求。

    2 歲以後的寶寶會發現,我自己才是行為的主人,他們不希望自己像牽線木偶那樣被大人控制。父母也不能像訓練小狗那樣,僅靠嚴令禁止就能讓寶寶服從了。事實上,大多數時候,0-5 歲的寶寶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小汽車不能放在床上玩?軲轆髒了又怎樣呢?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寶寶的關注點在玩和想象上,他不會關注在髒的痕跡上,他們甚至都不會發現床髒了,就算我們告訴他們很髒,他們也不會像大人那樣第一時間跳起來懊惱或下次嚴格遵守。因為啊,寶寶在認知上,和大人不在一個水平線,缺乏共識。就像大人認為洗手液用來洗手,孩子卻可以把洗手液當玩具一樣。“為什麼不可以?東西髒了意味著什麼?”這些都是很抽象的問題,我們需要用寶寶能理解的方式,補充他的知識,讓他因為理解和認同而願意去遵守,而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被動服從。那麼,通常,我們需要給寶寶補充哪些知識呢?又如何補充這些知識呢?1、我們要先告訴寶寶非人際關係類的常識。比如,生活常識,科學常識,健康常識等等。髒東西不衛生,可能有細菌,細菌會讓我們生病,生病會住院,住院就是不在家裡,晚上也在醫院,會打針,會難受,不能出去玩等等。從寶寶的角度,告訴他你會受到什麼影響?你會損失和錯過什麼。提供客觀的資訊素材,幫助寶寶學習。2、告訴寶寶一些人際關係類的常識。這些主要是告訴寶寶,他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造成什麼影響。比如:弄髒了床單,媽媽還要去洗,會很累,本來我可以陪你玩一會兒或休息一會兒。你會洗床單嗎?我們自己的行為需要自己負責。雖然,媽媽會去洗,但媽媽希望你儘量別把它弄髒,下次我們一起在地上玩小汽車好嗎?這樣,寶寶才真正學到了“本質”的知識,就是我這個行為,到底對別人有什麼影響?影響了別人,就需要道歉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基本的社交規則。如果我們只說:“弄髒了床單,媽媽不高興,你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僅僅提到要考慮別人的情緒和評判對錯,是很淺層的原因,容易讓孩子覺得內疚,好像改變自己完全是為了照顧媽媽的情緒,媽媽覺得我是好孩子,比我自己想玩車更重要。所以啊,我們要儘量不帶指責和批評,儘可能詳細一點,告訴寶寶對別人有哪些影響,幫助他透過細節的描寫,去理解真正的原因。總之呢,在很多事情上,寶寶都缺乏常識,我們要學習如何把道理講清楚,而不僅僅靠說教或嚴令禁止。

  • 5 # abby茜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孩子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強,再想讓孩子像小時候一樣言聽計從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乖巧的孩子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避免不了的。對待叛逆不聽話的孩子教育起來要講究方法,不能以暴制暴,要重在和孩子的溝通。鄭州晨楓教育的心理老師建議,家長和叛逆的孩子溝通方法:1、孩子的叛逆,千萬不要一味的責怪他,因為越是說他,他越反抗。 2、叛逆的孩子起碼有一個人是對他有很大影響的,有時候父母說的話他一定不聽,但是有些他比較玩的好的,比較信賴的人說的就多少聽一些進去。 3、多關心他需要什麼,想要什麼,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如果實在教育不過來,可以送來晨楓教育,針對孩子叛逆就很有辦法。

  • 6 # 美好的明天8246

    謝謝,:孩子到;七八歲的時候己經有自尊心拉,父母從小要維護孩子的自尊,不讓其傷害孩子的自尊,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要在他人面前即使爺奶也是同樣,給孩子下悶棒讓著急上火,到那時孩子就不故一切的和父母頂上,如孩子做錯事情要心平氣和的和他溝通一下讓其體會到自己的錯在那裡,讓孩子知錯就改,讓孩子養成從小做事要去思考,遇到事情如何解決掌握好的去事方法,使之受到良好的都育,這樣以來父母和老人們都不存在難看∽局面,孩子也會自我反醒一下,問題也得到良好的解決了。

  • 7 # 順勢教育頑石張

    首先能頂嘴的小孩是值得肯定與恭喜的

    說明他有自己的思想,並開始形成獨立的性格

    但同時也是一個敏感時期,

    給家長考驗,也是孩子鍛鍊辯論才能的機會

    引導好了,好則更好!

    1、平等原則,不讓他覺得以大壓小

    2.講過程,不一定非要他認錯(看情況)

    3、爺爺奶奶最好打發走,否則孩子會無賴

    也就是講原則,對就是對,錯即錯

  • 8 # 薇拉媽媽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語言的興趣是呈現著螺旋上升的趨勢的。從傾聽到模仿,再到使用語言,發現語言是一個很強大的東西。他可以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也可以使用語言釋放自己的情緒。可以使用語言引起成人的關注,也可以使用語言獲得自己想達到的目的。

    當孩子發現某種語言特別有效果的時候,他便會反覆地去使用。另外孩子還會模仿環境中的成人,或者其他的孩子在解決這種問題時使用的方式。所以我們家長要注意自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自己所用的方式。我們成人處理問題或者處理關係是兒童模仿的一個範本。

    在這個問題中,孩子不聽話、頂嘴時,父母可以去觀察,去覺察一下(1)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表達方式是否容易被孩子接納(2)孩子是否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才與父母產生牴觸情緒,透過不聽父母的話(即使說的是對的)頂嘴來反抗父母。

    在孩子出現情緒時,首先要傾聽孩子的情緒,和孩子瞭解不聽的原因,在傾聽孩子的情緒和想法之後,再和孩子解決頂嘴的問題。

    傾聽情緒有三個步驟,第一是情緒命名,然後接納情緒,再到陪伴情緒。第一步我們可以表達:媽媽愛你。媽媽看到當我和爸爸表達***時,你不認同,並且很生氣,對嗎?用這樣的話語來和孩子確認。

    第二步在確認後我們可以這樣表達:是的,生氣了。自己不認同的事情,被迫去做,所以很生氣。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這是正常的。這樣其實是在接納孩子的情緒。

    第三步我們就可以對我們的孩子說,媽媽愛你,媽媽願意陪伴你,陪伴著你的生氣。在孩子接納的情況下,可以給到孩子一些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比如說可以奔跑,可以跺腳,可以在不打擾其他人的空間裡大喊等等,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尋找一下適合自己的釋放情緒的方式。

    當孩子情緒平靜時,我們再來和孩子溝通後面的問題,比如說頂嘴,我們可以和孩子表達:媽媽愛你,媽媽知道剛才你很生氣,但你使用頂嘴的方式和媽媽溝通,媽媽感覺非常不被尊重,媽媽心裡很難受。媽媽不願意你使用這種方式對待我,這樣的語言讓媽媽感到很不舒服,請你換一種方式和媽媽交流。

    七、八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是可以與成人溝通和協商的。遇到問題,家長注意察覺自己,保持平和的狀態和孩子溝通,幾次下來孩子是會理解和聽從父母合理的要求的。

    以上一些小小經驗,希望幫助到您。祝福您和孩子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安康。

  • 9 # 長江放歌8

    孩子頂嘴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情,頂嘴看頂得有沒有道理。

    看看東北小胖妞,小嘴巴吧唧吧唧的,媽媽說一句,她頂十句。

    全國老百姓都喜歡聽她頂嘴,挺逗的,頂起來頭頭是道,讓人笑開花。

    家長不要怕孩子頂嘴,孩子一個悶葫蘆,那才叫頭疼。

    他(她)想什麼,你不知道,喜歡什麼你不知道,他(她)討厭什麼你也不知道。

    這樣的孩子你怎麼去引導他(她),等你發現了他(她)的問題了,糾偏起來可能就晚了。

    孩子頂嘴要正確引導,頂嘴不是耍貧嘴,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孩子頂嘴這個習慣,引導孩子學會擺事實,講道理。

    孩子說的有道理,要鼓勵,孩子說得沒有道理要批評,爺爺奶奶這時候不能偏袒孩子。

    有些孩子怕寫作文,媽媽可以利用孩子頂嘴這個習慣,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作文不就是把一件事情,條理分明,邏輯清楚的表達出來。

    這樣的孩子將來就有號召力,想想張雪峰,那嘴貧嘴,吃遍大江南北。

    你還愁什麼,笑都來不及,你要有平等的思想,不要有父父子子的君臣思維。

  • 10 # 不安分的魚兒

    謝謝邀請!俗話說:大人有大臉,小孩有個小臉。不過我們做父母的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確定是不是孩子真的做錯了,即使是孩子真的錯了,最好是在沒人的時候訓斥幾句,再給他講明白他哪錯了,為什錯了,這樣既能維護了孩子的面子,又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錯誤。當著孩子爺爺奶奶的面訓斥孩子,孩子頂嘴,可能是孩子根本沒錯,只是我們大人習慣性的以我們自己的思維去支配孩子的思維,也有可能平時都比較溺愛孩子,即使孩子犯錯了也不認為自己有錯,況且有爺爺奶奶在跟前撐腰,所以就無理也狡辯幾句,所以我們在訓斥孩子時一定要整明白情況,如果真的孩子錯了即使爺爺奶奶在旁邊也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錯誤。

  • 11 # 美知園家庭教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題主說自己在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總是頂嘴,特別還強調了是當著爺爺奶奶面的時候容易出現這樣的情形。換言之就是私下訓斥,孩子就會默不作聲對嗎?

    我想問問這位家長,從孩子頂嘴的結果看,訓斥達到了預期的結果嗎?爺爺奶奶寵著孫子,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當家長的行為不能被孩子接受認可時,就依仗的爺爺奶奶對家長的訓斥進行還擊;如果一個人勢單力薄,就默默聽取,敢怒不敢言,很有意思的場景不是嗎~您的孩子很聰明,知道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知道怎麼運用身邊的條件資源去為自己發聲,這是件好事。但話說回來,家長的動機是想教育孩子,是因為孩子的做法有不當之處,所以想要去引導糾正,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那麼錯就錯在教育的方法,教訓和斥責是非常不可取的育兒行為,卻又是大多家長都會犯的通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呢?

    首先我們做家長的要明確,對待孩子,任何時候都應該做到微笑平和的狀態,這是所有交流溝通的基本前提。如果你工作上有個地方疏忽了,問題不大可以及時改過,但領導看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評你幾句,你聽到之後心裡是不是也不是個滋味?甚至還有撂挑子走人的想法呢!是人都會犯錯誤的嘛,何況孩子本來就在成長中,不按常理出牌的現象會更多一些,家長應該要把孩子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來對待,而不是因為他年齡小,力量弱,就要粗暴的迴應他,這是不智慧的表現。

    其次,隔代疼的現象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總覺得老一輩的行為違背了自己的教育觀念,讓孩子在溺愛中生活,不利於今後的成長髮展。不可否認,老一輩的做法會有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有影響,但教育的主導權始終掌握在父母的手中,一是要跟爺爺奶奶及時溝通,對於不科學的教育方法要及時制止糾正;二是遇到問題時,要和孩子單獨私下解決,不要讓過多人參與到教育行為中,最後很容易演變成父母唱黑臉爺爺奶奶唱紅臉,孩子的錯誤行為又被推波助瀾,家長也被折騰的疲憊不堪,尊老愛幼也要分場合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很多育兒問題的源泉都來自於家長自身的焦慮,孩子一旦有個行為異常,不合心意,就立馬著急起來,想著自己的娃為什麼不是乖巧懂事、天真可愛、勤奮好學的模樣...教育從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受教者孩子像一張白紙,作為施教者的家長才是孩子今後可能變成的模樣,自己都不能做到正言正行,又怎能讓孩子完美無瑕呢?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慧運維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