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愉悅8900

    雖然都是戰敗國,關鍵在於兩國戰後的態度不同。德國承認自身的過錯,懂得反思,而日本則是美化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華人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納粹犯下的罪行,使德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在對待歷史的態度上,德華人與日本人截然不同。 戰爭結束後最初幾年,德國社會對二戰的反思主要還侷限在少數知識分子範圍內。但社會輿論很少揭露納粹罪行。戰後初年,許多德華人認為自己只是“受害者”,而較少考慮本民族給其他國家造成了多大傷害,也較少思考這場人類浩劫的因果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日為主導的協約國對其它國家戰爭,但這兩個國家發動的戰爭受到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的一致反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兩個國家都進行了清算,但兩國的戰後可用價值的不同,導致了戰爭的清算方式和力度相差極大。 德國是抵抗的比較頑抗的國家,相對於日本他們被蘇聯從東邊進攻,被以美英為主的軍隊從西邊攻入,幾乎每一寸土地都經過了戰鬥的洗禮,納粹在俄國的惡性,導致蘇聯士兵在德國也不是很有紀律,英美雖然相對溫和,但對於納粹分子卻仍然嚴苛。所以戰後德國幾乎和站前完全不同。 而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受到的待遇要相對優厚多了,首先,雖然捱了兩顆原子彈,也被美國的轟炸機連續的轟炸,但戰時並沒有美國或者蘇聯攻擊日本本島作戰的情況,因而戰後清算變成了變相保護,除了那幾個罪大惡極的被正法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被保留,尤其是負有極大責任的天皇被免於追究,並且保留了作為國家元首的權利。 可以這麼說,德華人但凡有些責任的都被在心靈和肉體上受到譴責,而日本或許只是一次對外擴張沒有完成的面壁思過,但施羅德的震驚世界的下跪,並不能代表德國整個社會對戰爭的認識,或許謙恭的表面之下有更多的不甘和隱忍。而日本只是表現的太過直接了,或許獵犬後邊的鐵鏈的另一端的主人的意志才是真實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鄧麗君和張學友你更喜歡誰的歌?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