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夢歸秦淮

    真正的國學大師是國之瑰寶,筆者在此現列舉兩位曾經任教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國學大師:

    一、辜鴻銘

    辜鴻銘(1857.7.18-1928.4.30),祖籍福建,中西文化皆通,號稱“清末怪傑”,精通德、英、法等9種語言,一生共獲得13個博士學位,被稱為清末精通中西方文化及語言的中國第一人。他曾經將中國儒家經典翻譯成英文,積極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以至於西方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在1913年,與印度作家泰戈爾共同獲得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辜鴻銘擁護清政府,是有名的保皇派,在北京大學任教時仍然留著長長的辮子,在一群倡導西學的教授面前顯得很另類,北大的學生因此嘲笑他,他回道:“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

    二、陳寅恪

    陳寅恪(1890.7.3—1969.10.7),是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家、語言學家、詩人,屬於中國國學歷史上百年罕見的人物,被評為清華大學百年校史中四大哲人之一,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著名高校。其主要作品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等。

    陳寅恪學貫中西,曾留學英、法、德、日等國,精通幾國的語言,在任教清華大學時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並稱為清華四大國學導師。其祖父為湖南巡撫陳寶箴,由於其家世顯赫,學問冠絕,在清華任教時被稱為“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很多北大和清華的教授都慕名去聽他的課。

  • 2 # 悠然布衣

    首先我們要看看國學大師的定義是什麼。

    第一個,在國學的領域,除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外,他一定是長壽的,因為現在來看,只有年紀夠大,才能做到德高望重,一個五六十歲的人很難被人認可為國學大師,所以,我們只能往80歲以上的人群中去尋找了。

    第二個,國學的範疇,當年,95隧道季羨林老先生認為自己不算是國學大師,余英時先生也認為季羨林應當一個古語言學家,而非國學大師。按照鍾少華先生的規劃,國學包括了經學、史學、文學、哲學和其他學術五大塊。而季羨林老先生的研究涉及經學、史學、文學、哲學四大塊,已經算是國學大師了。

    國學大師,不可能五個領域都精通,但是至少要精通兩三個領域吧,所以北大的哲學名儒湯一介,佛教考古權威宿白、川大的道教名宿卿希泰、清華的古典文學專家傅璇琮等等,可能可以算是國學大家,但是國學大師的話可能就算不上了。

    說說今年去世的國學大師:

    今年二月份去世的饒宗頤是一位國學大師,

    今年三月份去世的李敖,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不是,這個我也不去爭論,

    今年六月份去世的文懷沙也可以算一個(雖然他的一生也充滿了爭議),

    今年十月份去世的金庸,在很多學國學的人眼中,小說的地位很低,也不認可金庸的國學地位,這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今年十一月去世的曾仕強,很多人認為他是國學大師,那就是吧,也不去爭論了。

    再說說現在在世的認為可以算得上是國學大師的:

    余英時:學術涉及明清史、紅學、政治、哲學,師從錢穆先生,美籍華人,文史哲領域當代華人,很少有人能和余英時比肩了。

    李澤厚;學術涉及美學、史學、哲學、經學、政治,中國大陸最具影響的人文學者,少有的能和余英時並肩的學者了。

    許倬雲:學術涉及上古史、社會史、政治、哲學,臺灣最著名的人文學者(還是臺灣王力宏的舅公)

    李學勤: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可能距國學大師還差一點,但是也可以算得上是了,獲得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

    此外,還有最可能成為國學大師的人選:

    秦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農民史、經濟史、致力於結合歷史研究與現實研究,可以說是當代中國極受人尊重的學者了。

    項楚: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敦煌學研究的權威之一。

  • 3 # 東方國學

    先來了解下,兩位大師主要成就是什麼:南懷瑾,在中華傳統文化命若懸絲之際應化於中土,承擔起宏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1966年,南懷瑾配合臺當局,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倡導倫理道德。他和錢穆、胡適、林語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臺港兩地往來闡述傳統文化。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兩位先生不遺餘力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實在令人敬佩,他們先後去世,那麼哪位先生還在繼續奔走為中華文化請命呢?下面來簡單聊一下。

    樓宇烈教授(1934--),他對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和佛教有精深的研究。一生著作頗豐,樓教授是中國文化真誠的宣導者與實踐家,他創立了北大國藝院,併兼任校內外幾十家中國文化社團的顧問和指導,常年奔波於各地講學,是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的中流砥柱。

    尤其是樓先生對生活禪”的發揚,他指出“生活禪”是契理契機的佛教,在當今這樣一個時代,在人們都很繁忙很緊張的時代,怎樣使大家的心能夠靜下來,尤其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間,怎樣根據生活禪進行修行,這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樓先生是在安放生民精神的一位學者,國學大師的名號也是非他莫屬了。你覺得還有哪些呢?

  • 4 # 道味紅樓這本書

    《道味紅樓》

    通篇有玄妙,

    泣淚為世癆。

    皆說言情事,

    悟道知逍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理財這個專業可以專升本嗎?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