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今歷史風雲人物
-
2 # 尺素星河
古往今來,母親對於子女的影響,極為重要。宋仁宗從生母到養母,一致的出身微寒。宋仁宗的擇偶觀,自然也會異於其他王孫貴胄。友情提示:不要錯過文末的精彩點評!
文中為區別史書,關於這部分記載的,兩個死後追封皇后的張美人,前一個就以美人相稱;後一個即是《清平樂》中角色原型,就以張溫成相稱,以示區別。
一、宋仁宗的擇偶觀
宋仁宗的生母,出身微寒,性情柔弱,多才多藝,溫柔體貼。宋仁宗將來也會依照這個標準擇偶。至少他對名門望族會懷有自卑,對精明能幹、獨立自主、淡雅爽利女性的猜忌大過愛。
況且此時,他的祖先已經為他打下穩固的江山,只要在執政期間不過不失,聊此一生足矣。於是他不需要分出感情,去做事業投資,去做出喜歡別人的樣子。
二、潛意識中的羈絆
宋仁宗對於自己的生母,是充滿愧疚的。因為要保住自己的皇位,母親生前,他始終未能盡孝。所以對於和他母親一樣,出身不高的女子,他會不自覺地移情。
不僅不會嫌棄她的出身,反而會因為同情,而投入更多憐愛,其中也許還夾雜許多愧疚的複雜的感情。這樣的情緒,會被機體誤解讀為深情,繼而迴圈強化。
三、愛屋及烏的情結
從小就籠罩在女主攝政的氛圍中,劉太后為她選擇的高門大族的女子,並非他心意所屬,無形中二者建立了負反饋。每當有牴觸情緒,或者說就是逆反心理時,就會強化負反饋。
仔細回顧宋仁宗的后妃,《皇宋通鑑長篇紀事本末》中記載,至和元年(1054)張溫成死後,五年裡又寵幸了十個女人。其實張溫成,只是擁有他心儀女人的特質,並不是非她不可。
後續觀點陳述分析,需要基於如下理論:
立論一,現存史料屬主觀描述,內容真實完整性可疑。
觀點1.經明確告知,現存史料,原文可能存在不實記載,應人要求,進行重新編修。所見內容為修改後,其真實性亦無從考證。
如《宋史·卷二百四十三》中記載:
後乃更修《神宗》、《哲宗實錄》,始得其正。
文章意屬高宗建立南宋時,應要求對,那些被汙衊的史實,進行重新編修,還逝者一個公道。
如《續資治通鑑長篇》中記載:
鹹平二年故事,已不入長編,不惟不入長編,國史亦不載。立論二,封建士族重門閥觀念,若無家世難正其言行。
觀點1.封建制度下,士族身份是權力的象徵
自東漢以來,士族勢力不斷髮展。這一社會階層,更重視自身在國家權力結構中的作用。士大夫與皇權的鬥爭,無非是源於,其中一方,對於現存國家權力分配製度,有所質疑。
所以當一些皇權代表人物,通過賣官鬻爵聚斂財富,或者出現違規控制國家權力的行為時,士族階層才會表現出,如此激烈的抵抗。《世說新語》中可清晰讀出上述觀點。
觀點2.封建制度下,珍惜名分聲望已屬常態
古人初次拜訪,需要遞名帖,門人通報,主人看過名帖,才會待客。名帖上記錄的是,自己直系親族的姓名,關係,官職等身份資訊,在無人引薦時,這份名帖就是重要的介紹信。
士族非常看重自己的身份和家族的地位,絕對不存在遺失族譜的說法。遠近四代一定是說得清清楚楚。而且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有名字,否則就會是簡陋的代號。
觀點3.存在非正當競爭手段,譬如藉助權勢換取出身
《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六》中,劉太后對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劉煜說:
知卿名族,欲一見卿家譜,恐與吾同宗
《宋史》中,宋真宗派人遍尋劉娥的親族,不得。只好把曾經收留她的龔美賜劉姓,改稱劉美,認作族兄。劉煜也是響噹噹的硬骨頭,就是不肯認這不明不白的親戚。
觀點4.名分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名不正則言不順事不成
即使藉助皇權,可以使族人一時扶搖直上,以長遠計,被其他士家大族鄙視和孤立,尤為不值。非士族出身,尤其是奴婢,嫁入名門望族,即使名義為妻,也會被當時人視作妾。
古人娶妻,再窮困的士族之家,姑娘需要明媒正娶,婚喪嫁娶禮儀不可偏廢,其中一個環節,就是問名。所以不存在有身份地位的人,正妻卻沒有名字。沒有名字的正妻,只會被人視作妾。
觀點5.存在偽造歷史,或是惡意競爭,以及報復行為的可能
《宋史》關於這一時期的后妃記載疑點頗多,首先是溫成皇后之前,還有另一位輕描淡寫的,宋仁宗已故皇后張氏。假設這位皇后真實存在,皇后的記錄怎可如此草率。
明道二年十月,宋仁宗將前一個張美人,也就是天聖六年過世的張美人,追冊為張皇后。《宋史》將這個僅有寥寥幾筆的張美人,推給左驍衛上將軍張美做親戚。
觀點6.同時兼具孫女與奶奶身份的張氏女
《九朝編年備要》裡寫,這是張美的女兒,而《皇宋通鑑長篇紀事本末》裡卻說,這是張美的曾孫女。難道是孫女和奶奶一起去當御侍?真是過分積極地自薦枕蓆。一個未成年,一個快退休。
按照最快的繁殖速度,至少一個8歲,另一個36歲,哪個人敢這樣給皇上引薦?這不是古人不嚴謹,反而是對此事不忿的不止史官,隱晦地暗示這裡與事實不符。
觀點7.自相矛盾的分封處置
景祐元年二月,殿直張師古對皇帝說,“您詔令裡說,我家先人張守英是您張美人的父親。可最近只聽您說追封了皇后,不推恩就算了,怎麼沒見您給我家人守英封官贈爵。”
(按禮要為皇后追封三代)宋仁宗這是聽出譏諷了,可是一面自覺理虧,一面又不甘心便宜了別人,只好隨手給個觀察使敷衍了事。(《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二》)
觀點8.史官的無奈抗爭
《宋史》多次輕描淡寫這個,廢郭後前就死的張美人,提供的資訊卻極其簡陋,究竟有何用意呢。這裡既無必要,又不刪去的資訊,必定意有所指,且按下不提。
由於二張、郭,三位皇后去世早,史書無名尚可理解,那麼曹皇后歷經三代,且有輔政經歷,是必然要留下名字的,為什麼史書上卻沒有呢?反而是劉娥有?這說明已經被人抹掉了。
基於上述立論前提,我們以辨證的眼光來看待,對張貴妃身世的記載。
一、良家子弟出身可疑
是《皇宋通鑑長篇紀事本末·卷三十四》記載康定元年(1040)十月,河南郡君朱氏、清河郡君張氏,納兩位御侍為才人。
注意其中的措辭:
上以其良家子,待遇異諸嬪御,累封清河郡君,於是與朱氏併為才人。
這裡說得很明白:
皇上把她當作良家子弟,所以對她的待遇,優於其他宮女妃嬪。連續封賞到了清河郡君的位置,於是和朱氏一起封為才人。這樣的敘述十分粗俗可笑,皇帝這樣好騙嗎?心甘情願的吧。
普通人尚且會問問家庭背景,皇帝哪有這樣白痴。那手下人是用來幹嘛的,到地方上查查問問,很快就知道了。宋朝是有人口普查的,身份這東西,是不容易頂替的。
二、並非出自高門大族
既然張溫成好結臣僚,祖母又是錢氏,為何錢氏家族與他毫無來往。錢惟演畢生心願就是當宰相。既然她能讓張堯佐雞犬升天,如何滿足不了他?又何必捨近求遠,要跟文彥博結交。
錢惟演的妹妹嫁了劉娥的哥哥;長子錢暖,娶郭皇后的妹妹;次子錢晦,娶魏國大長公主之女,做了李存勖的女婿。這樣的人絕不會拒絕她丟擲的橄欖枝。
三、似有若無的親人
《皇宋通鑑長篇紀事本末》記載,
張氏時八歲,與姊妹三人由錢氏入宮寢,能探測人主意,先後將迎。溫成皇后去世於1054年,時年三十一歲,那麼八歲那年,就應當是天聖八年,即1031年。史書中在這一年裡,意味深長地加了一句,無頭無尾的記錄:
劉美家婢出入禁中,大招權利。接洽的人竟然直指趙楨,這跟仁宗皇帝的名諱何其相似,不知是否有意為之。恐怕是想說溫成皇后入宮,實際是通過這條途徑吧。無論是被誰領進宮,單憑入宮方式一條,出身低微證據確鑿。
直到張溫成死後四年,1060年,才提到“周氏、董氏及溫成之妹”,妹妹是姐姐死後才被寵幸,並在姐姐死後四年,一起得到撫卹。姐姐臨死前不託付妹妹,只想著父母的墳是何道理。
周氏、董氏,是張溫成豢養,與仁宗享樂的幼女,以周氏享福最久。至親無所獲,卻連連巴結寡恩的伯父張堯佐,這有悖常理。為何無所獲,因為只是口頭親戚,參看張守英之例。
四、謊話連篇為哪般
《皇宋通鑑長篇紀事本末》記載,慶曆七年五月,負責皇宮西側的供應太監,相當於清朝內務府副職,張化基,搖身一變成了張溫成的哥哥,被封為密州觀察使。
這玩笑開得有點大,張堯封還有個兒子,誰養大的,之前在哪裡,怎麼突然出現了?還有皇祐二年(1050)突然出現的八妹,五到七還空著呢,虛張聲勢什麼,口頭親戚都沒個二回熟。
為什麼有這出鬧劇呢,恐怕是因為,結交這個太監,幫她辦成了一件重要的事。就在慶曆二年九月,還是修媛的張溫成,認了前皇宮東側供應太監,張文漸當曾祖父,校書郎張穎作祖父。
看上去真像是個世襲的太監家族,族中男丁,幾乎是除了張堯佐一家,其餘一概不剩。幸好外祖父是個教書的叫曹簡,他卻是沒分到幾滴湯的人,仿照張守英的例子就知真相。
五、甚愛必大廢,因愛而智昏
上述花樣百出的抬高身份,都是為了躋身後位做的鋪墊。將各種門路悉數用盡。《聞見近錄》中說,張溫成進宮是當沈婕妤的養女,應該就像周氏、董氏那樣。為了扳倒曹皇后,她也是拼了。
專寵驕恣,後待之謹,妃屢危中之,卒不能害也。《東都事略》慶曆八年皇后平息了崇政殿顏秀之亂,她來為亂黨說情的。半年後,竟然皇后成了責任人,溫成還有什麼扈蹕功。還想聯合王贄大作廢後文章。鬼神安可欺,妄她費盡心機,依舊是南柯一夢。
以色侍人者,能有幾日好?色衰則愛馳,愛馳則恩絕其實,男人哪有分不清妻妾的,只是有無選擇餘地罷了,古人深諳此道,早有分工。與妻持家,與妾飲宴。只不過不適用於,文明已飛速發展的當下,請勿隨意模仿古人行為。
總結。其實大家大可不必為曹皇后負屈含冤。看看宋仁宗,睡了姐姐睡妹妹,睡了媽媽睡女兒,這樣的男人真心要不起,也不敢要。他跟溫成妹妹說的話,暴露了他和張溫成的真實關係。
“從今天起,我每個月給你二十萬零花,這才人你有什麼好推辭的”,一副包二奶的強調。既無尊敬,何談真愛。他對張溫成只是寵,而非愛,玩物而已。玩物喪志,古來有之,何必驚奇。
而且,也不必太奇怪張溫成惹人喜歡。惹人喜歡,這是從事妾這一身份,必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否則她有什麼資格作妾?妾,的第一本職工作,就是讓人開心,要不納妾作什麼?發家致富嗎?
-
3 # 憶史官
然而,這樣一位好皇帝在兒女情長面前也難以自拔。張貴妃是仁宗朝後宮中最得寵的女人,宋仁宗對張貴妃的恩寵,不僅讓天下女子羨慕不已,並且還引起大臣抗議,影響到社稷動盪。
那麼,張貴妃到底好在哪裡,讓宋仁宗盛寵一生?
一、 容貌出眾。關於張貴妃的容貌如何美麗動人,歷史上並沒有直接記載。但是她能夠成為仙韶部的歌舞藝人,並且僅憑這樣的身份,讓宋仁宗一見鍾情,這足以表明,她的容貌確實出眾。
另外,有一次,天下大旱,宋仁宗在宮中燃香祈雨,張貴妃刺破手臂,用鮮血寫祝詞,讓宋仁宗感動至深。
曹氏雖然是個滿分的皇后,但是在她眼裡,宋仁宗與她不僅是夫妻關係,更是君臣關係,所以她講原則、欠缺溫柔,對宋仁宗更多的是敬畏。
回覆列表
張貴妃,電視劇《清平樂》中的角色,由中國內地女演員王楚然飾演。
她姿容出眾,是宋仁宗後宮中最得寵的女人,處處想與曹皇后爭個高低來顯示仁宗對她獨一無二的愛。最終明白,不管是她還是曹皇后,都根本無法贏得皇帝全部的心。
電視劇中的張貴妃百般受到皇帝寵愛,歷史上真實的張貴妃同樣如此,她自從進宮開始就一直備受寵愛,只不過在31歲那年暴病身亡而已。那麼,張貴妃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
1、膚白貌美。這一點肯定是最主要的,畢竟愛一個人是始於顏值的,凡夫俗子如此,對皇帝來說更是如此,張貴妃能夠得到皇帝寵愛,與她的美貌離不開關係的。
2、愛皇上。張貴妃的性格十分的活潑,甚至可以用潑辣來形容。她不在意這世俗,也從來不會被規矩所束縛。她的心裡面滿滿的全部都是官家,官家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後宮別的女人可能會因為權力地位選擇愛皇上,但張貴妃對皇帝的愛完全是出於個人感情。
3、甘願放棄名利。因為二女兒早夭,張貴妃也因此病重,覺得自己福薄就請求降低身份來保住孩子,宋仁宗心疼她也就答應了,之後對她更好了。
宋仁宗對她可以說是愛到了骨子裡,但是她卻不是個長命之人,在21歲就去世了,死後還被追封為“溫成皇后”,還讓她穿著皇后的衣服下葬,真是愛慘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