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荷派
-
2 # 梵心的寶藏
這個世界上還有五柳先生這樣的人。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黑暗的社會背景使有識之士很難展現自己的抱負,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離開官場,那時候的“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指的是陶淵明寧願並嚮往歸隱田園,自己躬耕,也不願為了名利和富貴,去做官出仕,週轉與官場的紛擾複雜。
然而當今社會,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個人也在時代的潮流中向前奔騰,現在的“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大概就是講守住初心,縱使在時代大潮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塵土,但也是種不被迷惑,鑑定自我,保持自己最原本的模樣。相信每個人身邊都這樣的人,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名利衝昏頭腦,不會忙亂與自己並不熱愛甚至厭惡的事情。自信自強,擁有強大的內心指引自己熱愛生活的同時不失去自我。
這樣的人,可能很少會大富大貴,但相信他們的精神財富一定非常豐饒,至少會比“慼慼於貧賤,汲汲於富貴”的那些人快樂得多。
-
3 # 南半球的西風漂流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公元352或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傑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陶淵明詩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陶淵明作品共傳世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二十歲時,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飲酒》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即是回憶他的遊宦生涯。在此階段他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階官吏詳情已不可考。在短暫的居家生活後,二十九歲時,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職具體負責事務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職,辭官歸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辭卻了此事,依舊在家閒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淵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從都還家,於規林被大風所阻,有詩《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規林》,表達了他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園林對舊居的懷念。一年後因母喪回潯陽居喪。三年丁憂期滿,淵明懷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的觀念再度出仕,出任鎮軍將軍劉裕參軍。此時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為官一展巨集圖,可在出仕後卻仍然眷念田園,“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淵明為建威將軍劉敬宣參軍,經錢溪使都,有《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動盪於仕與耕之間已有十餘年,他已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
4 # 毓秀閣
我認為還是有的,只不過數量不多,當代人對這種安貧樂道的精神遵循會有所改變,但是核心認識卻始終存在。“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裡的一句,說的是一個人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種傾向正好符合陶潛的日常作風和心靈追求。陶淵明作為東晉時期代表詩人,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自由境界極其嚮往,因此,無論是在他的詩歌作品如《歸園田居》中,還是文章如《桃花源記》中,都或多或少地涵蓋隱士形象或隱逸現象,體現出自己對高潔品質的堅持以及物外精神。鑑於這種超然品質,我們有必要結合當前現實去觀照當代人對這種精神的看法和選擇。
而生活在農村裡的人們,就面臨更復雜的選擇,他們當中有的人可能的確嚮往隱逸生活,但那依舊不現實,所以進入現當代,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希望來到城市找尋機會,兼顧城鄉兩個方面的生活。
的確,當代人所接受的生活理念大多會偏向於不同層次的金錢生活和富足生活,但是最基本的——有一定經濟基礎的理念和追求能使“貧賤”現象得以避免,既然貧賤現象得到基本避免,就更不用提什麼因貧賤而憂愁的現象了。至於後半句“不汲汲於富貴”涉及到發財做官,許多當代人的追求並不需要如此高的層面,他們只想有一份較為穩定的工作和經濟收入即可,那麼,產生後半句現象的情況也不會太多。
總之,陶淵明的超然志趣與當前現實離得略遠,不太符合現當代人們追求的生活狀態,但是有“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心理現象的人,也仍然佔據少部分,究其原因,大概是源於現實提供給他們的多樣機會,以及他們對個人追求和與現實相應的自主選擇。
-
5 # 澤熹筆談
我想先給予肯定答覆,這樣的人肯定是有的,而且還不少。
首先,我非常理解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確實,現在的社會中大家都很浮躁,也醉心於功名利祿,一切向錢看齊。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畢竟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導致精神文明建設沒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大家變得市儈,變得現實,變得利慾薰心,而我們也都是環境下的產物,這無關乎好與壞,畢竟生活的大環境在發生改變。
其次,從人性的弱點來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願意看到身邊的人飛黃騰達。對於自己得不到的總是想盡辦法去擁有,而一旦無法得到,便會用其他的手段來貶低對方以此獲得精神上的慰藉;而對於不如自己的,往往卻又充滿著不屑與鄙視。人不能脫離於社會獨立存在,所以從自己的內心需求上,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是在力爭上游的鄙視鏈。
儘管如此,但還有一部分群體,他們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就像五柳先生一樣,看淡名利。這樣一部分群體代表就是科研工作者。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哈工大的王曉琮,恨不得低調到沒朋友,一門心思做學問,不問名利。再比如,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韋慧曉,在《開講了》節目裡說:“在我入伍前有個公司用年薪百萬聘請我為經理,我當時對這完全沒有任何興趣,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說我的價值觀不是這樣,我認為有兩種價值觀。第一種就是我帶了非常昂貴的手錶,這樣彰顯出自己身價百倍。第二種就是我這種,一塊普通的表,因為我帶過了之後,所以身價百倍。”這段話非常的霸氣,格外引人深思。
價值觀取決於思想認知的不同,就如我說,如今的社會大家都很浮躁。或者,對於他們來說,在他們眼中,如今的社會大家都很務實。雖然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我想肯定是,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樣的人一定大有人在。
-
6 # 九彩錦鯉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因為貧賤而整日憂心忡忡,不熱衷於追求富貴。這句話本意是體現一種心性!
如果說這是一種狀態,這樣的人可能是自暴自棄不求上進的流浪漢!
如果說這是一種態度,這樣的人往往有著堅定的目標,或者淡泊的心性!
我們大多都是既慼慼於貧賤,又汲汲於富貴的!這是常人的狀態,我們不甘心貧窮落後,追求財富,努力創造美好生活!也有人是隻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只要能保證基本的物質生活即可!
那麼,現代還有像五柳先生一樣淡泊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有為獻身科學的偉大科學家,有隻身奉獻於貧困地區教育的人民教師,有常年居住終南山修行的隱士,也有寺廟中清修的和尚……貧富貴賤對他們來說已不重要,他們往往拋開自身利益得失,卻有著鑑定的信仰或追求!
對於我們追求生活的大多數人,做到取捨有道,追求有度,亦是心性智慧的表現!
-
7 # 木土先生雜說
很難找到與陶淵明一樣的人。因為時代不同,個人秉性有別,生活環境差異,故得此結論。
但我們的生活中有類似陶淵明這樣的人:安貧樂道、率真自然、不慕榮利、達觀正直、恭耕自資的人偶有見之也。
-
8 # 大貓語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有很多的人
它們可能一時默默無名
在不為人知的地方
實踐者不可思議的事情
-
9 # David雜談
可能有,但也是家境殷實的人。大家都知道陶淵明“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但很少有人告訴你陶淵明都有哪些親戚,朋友。作為一個名士,他願意過貧賤的生活,但基本生活還是可以維持的。現代人更多的是生存壓力,就算“不慼慼於貧賤”,但也很少“不汲汲於富貴”。這是由社會意識形態決定的,東晉可以容得下“五柳先生”,現代不一定容得下。說不定第一天宣佈這樣做,第二天就有網友說沽名釣譽什麼的。不同的社會不能做相同的事,這是由現實決定的,而不由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
-
10 # 顧隴桃園廣
不為貧賤而悲哀,不因富貴而圖享樂。慼慼是悲哀、傷感、憂愁的意思;汲汲就是取得,這裡有坐享其成的意思。這句話意思就是做一位勇於拼搏、奮鬥的人,不為現狀所束縛,具有開拓、進取精神。我認為現正像五柳先生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他們胸襟開闊,有信仰,有追求,也有擔當。
回覆列表
貧賤不抱怨,富貴不貪婪。並不容易!居貧賤,可以理解為不掌握社會有效資源,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實力不夠,能力不足,最重要是對自己認識不足,找不到合適的“定位”,正因為沒有認清自己,才有“懷才不遇”的幻覺,因此難免會怨天尤人,顧影自憐,直到通過痛苦的自我否定,找到自身合適的定位,經過艱苦的努力,才可能改變境遇,能不能富貴還另當別論。居富貴,只是一種相對的臨時的狀態,因為“富貴”只能是某幾個特殊的“位置”,他掌握大量社會核心優質資源,因此才可以“富貴”,取得這種位置何其之難,他的付出顯然非一般普通人可以想象,可以付出的。故此,歷盡艱辛終於“爬”到了,內心所有壓抑的屈辱,慾望,抱負…一朝爆發,其破壞力可想而知,所謂“老房子著火,沒得救”。因此慼慼於貧賤,汲汲於富貴,是絕大多數人的心理常規狀態(絕大多數人的都並不真實處於絕對的“貧賤”或者“富貴”狀態,中間狀態者居多)。嫌貧愛富才是人性!不用想像自己如何“糞土當年萬戶侯”,先爭取做到不嫌貧愛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