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融牌照諮詢併購
-
2 # 中國保險壹老兵
p2p不同於銀行和保險公司,它的安全性沒有強有力的法律作保障,早年註冊門檻低於我的想象,幾個小孩就弄個p2p平臺,還希望我幫他們賣產品~p2p經過了春秋戰國時代數不勝數的理財平臺爆雷事件,現在已趨成熟。
一,過去的就不說啦,自從理財產品去鋼兌化,p2p產品除了仍然用高過銀行同期存款收益率的慣用伎倆吸引消費者、部分產品還引入了保險機制,即由保險公司對其部分產品提供履約保險,而這類產品供應量很少,一開售往往就是秒殺售罄,而消費者可能要提前把預備投資的款項充值到自己在p2p賬戶裡用於秒殺產品用,消費者幾次搶不到產品後可能就會投資該平臺的其它產品,所以我認為這種需要秒殺的產品就是誘餌。二,p2p平臺原本只是在 有貸款需求又不能從銀行貸到錢的人或機構與有投資需求的投資者之間起撮合作用的,但在國內發展的情況更像以公司信用作擔保的信託公司,監管當局要求理財產品去鋼兌化可說是還p2p撮合本來面目,但這需要一個過度的時間,因為投資者都是逐利型的人群,滴1類是利字當頭,不管我們怎麼提示“現在收益6要?超8危險、超10就可能損失本金”都敢利字當先。滴2類投資者以保本為滴一位,然後才是投資保值,所以這類投資者更願意選擇有履約保險的p2p產品。三,p2p平臺經過這幾年的大浪淘沙和監管當局的規範,剩下的有實力重信用的平臺就那幾個。在這裡必須提示你們的是 理財平臺不同於保險公司有保險法給保險公司背書,買保險首選產品,不用太在意公司大小,別聽保險公司代理人被洗腦後的老王賣瓜~,理財公司暴雷垮掉其產品不會有其他公司會接手,所以買理財產品首先要選擇有雄厚金融實力股東作靠山的平臺,而不是首選產品收益,另外投資不要選擇平臺代售的產品。看到一些初投p2p的投資者剛開始時對這類投資很慎重,選擇了我推薦的這種方法,在幾次投資成功後隨大溜把收益作為首選,結果遭遇啦爆雷平臺。
-
3 # 楊樹的楊
投資p2p不如自己做投資,小額短期雖然風險高,但是利潤與風險是成比例的 有朋友做短平快,小投入,大回報 投資切忌貪心
-
4 # 滅泡隊長
很多人都一直在強調自去年年底以來p2p市場已經回暖,單從資料來看,這個說法沒有錯,但事實上理財端的衝量並不能解決信貸端的不良。
我個人從事信貸行業6年多了,期間對理財端也多有涉獵,我自始至終都認為p2p關鍵點在於第二個“p”,信貸端的風控能力決定了理財端收益的高低及穩定性,畢竟理財來的錢就是為了貸出去,只要貸出去的錢能夠安全的收回,說實話再高的收益平臺也給得起。
當時很多朋友也問過我p2p這麼高的收益不會是騙人的吧,當時我只是一笑了之,說實話當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自己開一家信貸公司,因為其掙錢速度比印鈔機。
我自己當時富裕的錢也都投進了p2p,但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信貸端行情發生了變化,平臺的大量增多,給太多客戶多頭借貸甚至以貸養貸的機會,預測未來的不良率變得苦難重重,之前以中安為首的ipc信貸模式基本能夠把不良控制在3%以內(180天內),而後來變成5%、6%、8%……
而集中審批模式好像更慘一些,除了信保類(資料不好獲取)之外,連續的虧損也成為了常態,那大家思考下信貸端的連續虧損會不會導致理財端的崩盤。
而據我所知,現線上下的信貸的不良率高的驚人,說有15%-20%個點毫不誇張,加上各種門店人員成本,利率等額本息必須在3.5分以上才有可能盈利,還只是有可能。
現在的p2p市場基本就這麼個情況,如果各位想進場的話,建議還是投資平安等信保類平臺,畢竟背靠保險這顆大樹,兌付還是有保障的。
回覆列表
監管者希望慢慢去風險,經營者還在煎熬啊,盼早成功備案,從當前風口浪尖中上岸!被套投資者更無奈和失望,膽大著還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