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史微課堂
-
2 # 九鬼無夢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諸葛亮神機妙算但是他很多事也算不到。第一沒有算到劉備會死的那麼早。第二沒有算到劉備死後手下人的反應。第三由於阿斗的平庸導致了諸葛亮必須面面俱到結果把自己累死了。第四後期與東吳交惡失去了盟友。第五曹操後期實力太強,而司馬懿的謀略不輸於諸葛亮。
-
3 # 白話歷史課
蜀國為什麼會最先被滅亡,這跟諸葛亮個人才華其實沒有多大關係。諸葛亮雖然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但他挽救不了蜀國,蜀國的滅亡在當時是大勢所趨。主要是以下幾方面所決定的。
第一是戰略位置;在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戰略措施是,佔據荊益二州為基地後,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諸葛亮是想,從荊州發一隻兵攻南陽,直逼許昌,再從益州出兵,奪長安。兩路夾擊,則漢室可興,霸業可成。可是在關羽丟掉荊州之後,這一切都不可能了,荊州不管是戰略位置還是經濟基礎遠比益州重要的多,荊州丟了之後,蜀漢要想北伐就只能從秦嶺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這個位置,別人不容易進來,自己也不好出去,打仗,軍需物資供應極其困難,諸葛亮數次北伐都沒能成功,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後勤跟不上,魏國防守嚴密。荊州丟了之後,蜀漢其實是相當於被困蜀中了,在外界強盛的情況下,只能是坐以待斃。
第二是實力差距太大;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打的是人口,後勤。魏國佔據北方,人口是蜀國的十倍,吳國在南方富饒之地,又有長江天險。而蜀國偏據西南,人口和耕地面積都是三國最窮的一國。軍需和兵力都跟魏吳差距太大,蜀漢後期,人才凋零,能征善戰者不多,經濟差距被拉開之後,只能是最先滅亡的。
第三是內部原因;蜀國內部矛盾複雜,荊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矛盾很深,諸葛亮數次北伐也是想要轉移國內矛盾。並且對手很強,魏國司馬懿,吳國陸遜都不是等閒之輩。諸葛亮死了之後,劉禪和姜維壓根不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的對手。這三個主要原因決定了蜀國最先滅亡的結局。
-
4 # 史海泛舟擺渡人
蜀漢的問題是先天不足,後天畸形。蜀國屬於三國中先天條件最差的一個國家,蜀漢的國土面積狹小,除了南中地區之外,實際能夠控制的只有巴蜀和漢中,其中漢中還不是完整的漢中,幾個重要的郡都被魏國佔領。當時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依靠的就是巴蜀和漢中,但是劉邦時期天下有十八路諸侯,劉邦可以各個擊破,還能夠拉攏一些唯我所用。而蜀漢時期只有三個國家,唯一的出路就是消滅曹魏和東吳。
蜀漢在前期嘗試過對東吳發動戰爭,最後的結果很不理想,東吳的人口是蜀漢的兩倍左右,軍事將領也同樣優秀,夷陵之戰證明,蜀漢根本不具備一口氣吃下東吳的能力。同曹魏對比起來,蜀漢更是弱小很多。曹魏的人口是蜀漢的5倍以上,軍隊數量是蜀漢的5倍以上,如果沒有益州天險的阻擋,曹魏早就把蜀漢消滅了。
蜀漢的地理位置偏僻,每次出兵都受到了路遠山險的影響,諸葛亮多次因為糧盡而退。蜀漢的先天條件就只適合苟延殘喘,依靠著天險勉強保住領土就已經是萬幸。諸葛亮的確是一個奇才,他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把本來弱小的蜀漢,提升到能夠主動進攻曹魏的地步。在和曹魏的戰爭中,諸葛亮也多次取得勝利,攻佔了曹魏的武都和陰平,殺死了曹魏的大將王雙和張郃。因為諸葛亮的軍事成就,後代把他供奉在了武廟裡面,地位和孫武等人差不多。可是好劍客也需要一把好兵器,諸葛亮是一個人才,卻受制於蜀漢的先天條件,最終徒勞無功。
到了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就開始了後天畸形的發展,蔣琬和費禕時期,蜀漢一直沒有任何進步,都是吃諸葛亮的老底子。到了姜維時期,蜀漢更是分為多個派系,大家相互碾壓,內部的整治情況急速惡化。蜀漢從諸葛亮去世後,就一直依靠著諸葛亮時期的將領支撐,後期的廖化年齡在九十歲以上,張翼年齡最起碼也有八十歲,被人戲稱“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一個九十歲的老將做先鋒,足以看出蜀漢後期發展的畸形。
回覆列表
諸葛亮不是號稱軍師,就是軍師,而且並不是有軍師的頭號就非常厲害了,他也是人。
諸葛亮這麼有才華為什麼蜀漢第一個滅亡呢?實際第一個滅亡的是曹魏,那是已經被架空,有名無實,只不過沒有更換朝代罷了。
第一,諸葛亮雖然厲害,但是那個時代厲害的人還有很多。
第二,蜀漢是263年滅亡,諸葛亮是234年死於五丈原,也就是說諸葛亮那時候已經不在了。
第三,蜀漢地方小,人口不足百萬,在穩定發展情況下必定會被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