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找心靈

    我見過許多二十多歲,放下腳踏實地的安穩工作,去闖蕩或者周遊世界,名曰見世面的年輕人。

    他們熱血沸騰,青春無敵,敢於拼搏闖蕩江湖的決心和毅力是讓人敬佩的。

    但是,我不欣賞那種,為了所謂的詩和遠方孤擲一切,任性揮霍透支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經濟條件,使父母的擔憂陡添白髮的行為。而且非常譴責這樣頭腦發熱,說走就走的大膽與坦率。

    因為我認為,一個成年人,是要為自己現在的選擇買單的。當你義無反顧地走出去,就要具備應對複雜多變未知境遇的定力考驗和能力。

    曾經有許多闖了十年左右,三十多歲高不成低不就的大齡剩男剩女,他們除了收穫一把滄桑,啥都沒有。沒錢,沒房,沒朋友,當然也無家。

    黃金時期的激進滿血復活的本領,現在匯成了苦澀或甜蜜的回憶,而生活是柴米油鹽的具體呈現,日子是隨腳踏實地,酸甜苦辣組成的交響曲。

    也許他們的經歷是一生難忘的,但是殘酷的現實卻比一些有目標有選擇性打拼的同齡人,少了許多足以支撐對抗歲月的底氣。雖然別人的前幾年沒去見過多大世面,但該有的都有了,再次面對,少了焦慮和淡定自若的煩惱。

    舉雙手贊成那種骨子裡的狠勁,但需要理智冷靜地分析,揚長避短,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不管多苦都咬牙忍住,最後看見花開。

    歲月不辜負,見證成長的一份奇蹟,那時才有資格說,我見過天,見過地,才真正明白,心在哪裡。

  • 2 # KevinAme

    按套路來講,首先還是要破題~但是破了題又不想完全按照題面來回答,不得不說這個問題真的蛋疼,蛋疼的讓人矯情。

    說點自己想說的吧,至於為什麼不按題面來回答的原因放在最後。

    說遠了拉回來。

    有一點我是態度鮮明的,就是買房和買車我肯定選買房。車用網約車就行了,非要秀的話租個車挺好。我每天大概工作13個小時,平時開車就是疲勞駕駛,不開車就是利用率低,還不如出門呼叫網約車。而且我自己知道自己有嚴重的路怒症,握住方向盤不管開多遠都可以一直c其他人大爺到終點。所以後來我就弄了輛四手伊蘭特,扔到家樓下佔個牌子,等之後退了休或者家裡誰要開車再買吧,反正現在開車太危險。

    又說遠了再拉回來說點關於二十多歲需要注意的幾個點吧。

    第一是不怕換好幾份工作,但最後要懂一門技術。30歲以前跨行業是挺正常的事情,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但是30歲後還在跨行業的話確實會比較吃力。因為這時候跨行業就幾乎相當於是和畢業生在一條起跑線上競爭,而這時候的思路、眼光都已經成型,實際上和畢業生的競爭優勢很小。所以30歲以前,特別是27歲、28歲之前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扎進去成為專家,30歲以後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去和同齡人競爭。就像米盧老爺子就教一個定位球戰術,沒辦法就是管用。記住你是30歲的那一批,沒特殊情況的話別tm和畢業生搶飯碗,搶過了別人煩你,搶不過別人鄙視你。

    第二是有條件的話,儘量去創個業,哪怕跟著別人創業都好。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又說屁股決定腦袋,自己沒創過業,沒做過高管的話,永遠都不可能100%知道那個位置到底應該想什麼,永遠都不知道一個好的團隊的價值有多少,永遠都不知道人力資本有多貴、市場到底是什麼樣子。即使失敗了未來做一名普通的員工或者管理人的話,你也能知道boss真正想什麼而不是紙上談兵。這樣的話在未來一個好的平臺裡反而更容易找好自己的角色走下去。另外年輕人一兩年創業即使失敗也是值得的,蕭炎自己不是也說麼,沒那幾年因為藥老吸乾鬥之氣被稱為廢物少爺的經歷,恐怕日後也沒有鬥帝強者恐怖如斯的成就了。

    第三要找一個好的團隊和領導,讓自己儘量快樂。不快樂的時候吸收知識會很慢,也會很茫然。茫然就會疲憊,疲憊就不想學,不想學的工作幹起來沒意義。別因為高那麼一點工資委屈自己,現在幹什麼活不下去?特別是男同學們,單純用錢衡量的話大不了去篩沙子啊,現在農民工特別是技術工種都是稀缺資源。

    第四好好談談戀愛旅旅遊,相信我人類一切的進步的根源都是因為愛和za。

    拉回到開始,不想回答這個題面的原因在於:

    首先,買房買車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見世面是一個很抽象的問題,這倆放一起反正我是比不清楚。

    其次就算單說買房買車,變數也很大,不說跨省,北京跨環都有價格差異,家庭狀況、家裡給不給支援、月工資多少什麼的統統不知道的情況下,很難去量化比較。

    所以出這個問題的,簡直就是滅絕人性~能完美回答讓所有人滿意的的我想不是rlg就真的是tm個天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鑽戒什麼牌子好?鑽戒品牌選擇哪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