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 是文學體栽的一種,透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中國儲存最早的詩集是《詩經》。可以看出那時的詩的體式是很自由的。大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反映現實生活,抒發喜、怒、哀、樂情感的歌謠。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文化的進步,文人的參與等等因素的影響,“詩”的內容和體式也都不斷髮展。到了唐代,有著嚴格的行數、字數、平仄限制的格律詩成為詩歌的主流。格律詩主要有兩大類: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至七字。絕句每首四句,是律詩的一半。“絕,斷也。”我們可以理解為:把律詩斬掉一半就是絕句。律詩和絕句還嚴格講究音節的平仄和上下句的對仗。我們平時說的“唐詩”一般指這些詩。請比較下邊兩首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五律) 登顴雀樓 (五絕)
王 勃 王之渙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對仗)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對仗)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對仗句)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詞:也是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歌詞,所以又叫“曲子詞”。為了便於歌唱,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在唐宋時代,熟悉音律的詞人是按照樂譜的音律節拍來寫詞的,叫“填詞”。後來一般詞人不再理會音律,只按前人作品的字句平仄來填寫,使詞逐漸脫離音樂,成為純粹的文學形式、詩的別體了。詞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
“詞”也有固定的格式,有句數、字數及平仄限制,但沒有律詩絕句那麼嚴格。與“詩”的最明顯區別是句式的多變,有時一個字便是一句。(現代詩也有長短句,但與“詞”是不同的。現代詩的長短是完全自由的,“詞”是有固定的行數、字數及格式要求的。)
另外,詞的語言更接近口語,更通俗易懂。並且較長於表現纖柔纏綿的情感。
“詞”的不同風格的標識是“詞牌”。如“菩薩蠻”、“卜算子”、“滿江紅”等。每個“詞牌”代表一個特定音律節拍,古人用“詞譜”記錄之,相當於現在的樂譜。只是早已失傳,今已無人能解。只能從中瞭解詞的句式結構和平仄變化而已。
即使如此,“詞”僅作為一種文學,其光芒也足以讓中華民族驕傲的了。
現與大家一起欣賞兩首詞:
鵲橋仙.七夕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 剪 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離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quot;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成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了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成為"文賦"。
4、 駢文。這種文體,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句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於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的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就漸漸衰退。
其它供參考,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三)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多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文為論說文。如《少年中國說》《馬說》《黃生借書說》《師說》《捕蛇者說》。
(四) 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
(五) 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
(六) 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七) 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八) 序跋。序也作"敘""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寫在後面的),寫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quot;。這類文章,按照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吶喊〉自序》、《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
(九) 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作序的,稱為贈序。內容多推崇、讚許或勉勵之辭。《送東陽馬生序》
(十)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留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十一)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和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十二) 雜記。包括:
(1) 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
(2) 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世說新語》、《夢溪筆談》就是這類文體。
(十三)遊記。遊記是描寫旅行見聞一種散文形式。遊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
《岳陽樓記》、《遊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十四)傳奇。小說體裁之一。以其情節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稱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如《柳毅傳》、《南柯太守傳》等。
應用文體
盟誓之文:是中國古代一種文體,是先秦時代最為常見的應用文體之一,在後代也有一定影響。《文心雕龍》中有"祝盟"一篇,並把盟誓列為"有韻之文",頗為重視。
駢體文:六朝人把文人應帝王之命而作的詩文叫作“應詔”,唐代把應皇帝之命而作的詩文叫作“應制”。因為“應制文”大都以駢體為之,後人便稱駢體文為應制體。這種文章雖內容空虛,專事歌頌,無補於國政世務,但卻可以博得統治者的歡欣,作者亦可因此而獲得名譽地位,對那些想混個一官半職計程車人是大有用處的
"策問"與"對策"則是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正式的考試文體。
謠讖與詩讖:以詩歌為形式的讖言在古代並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名稱。在史書中,這類詩歌大多記載於"五行志"之中,一般稱為"詩妖”"詩異""詩讖",為了論述方便,我們把古代那些以詩歌形式出現的讖言,歸納為謠讖與詩讖兩大型別。文中所謂"謠讖"指的是那些民間流傳的以歌謠形式預兆未來社會政治狀況的讖言;"詩讖"指的是某些詩人所創作的預示了詩人自己未來命運的詩歌。
1、詩: 是文學體栽的一種,透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中國儲存最早的詩集是《詩經》。可以看出那時的詩的體式是很自由的。大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反映現實生活,抒發喜、怒、哀、樂情感的歌謠。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文化的進步,文人的參與等等因素的影響,“詩”的內容和體式也都不斷髮展。到了唐代,有著嚴格的行數、字數、平仄限制的格律詩成為詩歌的主流。格律詩主要有兩大類: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至七字。絕句每首四句,是律詩的一半。“絕,斷也。”我們可以理解為:把律詩斬掉一半就是絕句。律詩和絕句還嚴格講究音節的平仄和上下句的對仗。我們平時說的“唐詩”一般指這些詩。請比較下邊兩首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五律) 登顴雀樓 (五絕)
王 勃 王之渙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對仗)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對仗)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對仗句)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詞:也是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歌詞,所以又叫“曲子詞”。為了便於歌唱,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在唐宋時代,熟悉音律的詞人是按照樂譜的音律節拍來寫詞的,叫“填詞”。後來一般詞人不再理會音律,只按前人作品的字句平仄來填寫,使詞逐漸脫離音樂,成為純粹的文學形式、詩的別體了。詞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
“詞”也有固定的格式,有句數、字數及平仄限制,但沒有律詩絕句那麼嚴格。與“詩”的最明顯區別是句式的多變,有時一個字便是一句。(現代詩也有長短句,但與“詞”是不同的。現代詩的長短是完全自由的,“詞”是有固定的行數、字數及格式要求的。)
另外,詞的語言更接近口語,更通俗易懂。並且較長於表現纖柔纏綿的情感。
“詞”的不同風格的標識是“詞牌”。如“菩薩蠻”、“卜算子”、“滿江紅”等。每個“詞牌”代表一個特定音律節拍,古人用“詞譜”記錄之,相當於現在的樂譜。只是早已失傳,今已無人能解。只能從中瞭解詞的句式結構和平仄變化而已。
即使如此,“詞”僅作為一種文學,其光芒也足以讓中華民族驕傲的了。
現與大家一起欣賞兩首詞:
鵲橋仙.七夕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 剪 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離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quot;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成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了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成為"文賦"。
4、 駢文。這種文體,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句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於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的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就漸漸衰退。
其它供參考,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三)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多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文為論說文。如《少年中國說》《馬說》《黃生借書說》《師說》《捕蛇者說》。
(四) 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
(五) 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
(六) 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七) 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八) 序跋。序也作"敘""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寫在後面的),寫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quot;。這類文章,按照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吶喊〉自序》、《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
(九) 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作序的,稱為贈序。內容多推崇、讚許或勉勵之辭。《送東陽馬生序》
(十)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留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十一)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和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十二) 雜記。包括:
(1) 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
(2) 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世說新語》、《夢溪筆談》就是這類文體。
(十三)遊記。遊記是描寫旅行見聞一種散文形式。遊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
《岳陽樓記》、《遊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十四)傳奇。小說體裁之一。以其情節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稱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如《柳毅傳》、《南柯太守傳》等。
應用文體
盟誓之文:是中國古代一種文體,是先秦時代最為常見的應用文體之一,在後代也有一定影響。《文心雕龍》中有"祝盟"一篇,並把盟誓列為"有韻之文",頗為重視。
駢體文:六朝人把文人應帝王之命而作的詩文叫作“應詔”,唐代把應皇帝之命而作的詩文叫作“應制”。因為“應制文”大都以駢體為之,後人便稱駢體文為應制體。這種文章雖內容空虛,專事歌頌,無補於國政世務,但卻可以博得統治者的歡欣,作者亦可因此而獲得名譽地位,對那些想混個一官半職計程車人是大有用處的
"策問"與"對策"則是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正式的考試文體。
謠讖與詩讖:以詩歌為形式的讖言在古代並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名稱。在史書中,這類詩歌大多記載於"五行志"之中,一般稱為"詩妖”"詩異""詩讖",為了論述方便,我們把古代那些以詩歌形式出現的讖言,歸納為謠讖與詩讖兩大型別。文中所謂"謠讖"指的是那些民間流傳的以歌謠形式預兆未來社會政治狀況的讖言;"詩讖"指的是某些詩人所創作的預示了詩人自己未來命運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