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以墾利縣寧海為軸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淄脈河口,向東撒開的扇狀地形,海拔高程低於15米,是中國最年輕的陸地。現代黃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來,黃河沖積作用形成的沖積扇。1855年以後,黃河在山東利津縣以下衝積成三角洲,以利津縣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主體在東營市境內的呈扇狀三角形的地區,面積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10米以下。三角洲頂部和中部土壤脫鹽較好,已成為農耕區。高程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鹽漬化強,大部仍為荒地。入海的泥沙約有40%在口門附近淤積,形成河口的沙嘴及其兩側的爛泥灣。爛泥灣內水深1~2米,浮泥受潮水衝淤漂游不定,魚餌特別豐富,是魚類產卵的良好場所。
黃河從1855年在蘭考銅瓦廂決口北徒,由原來注入黃海改注入渤海,經過百年來的滄海變化,才塑造出這個近代三角洲。黃河口位於渤海灣與萊洲灣之間,是一個陸相弱潮強烈堆積性的河口,其特點是水少沙多,泥沙大部分不能外輸。據水文資料記載,黃河口多年平均徑流量420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12億噸,由於潮流弱,搬運能力差,使約40%的入海泥沙在河口和濱海區“安家落戶”。五十年代採取工程控制,使三角洲頂點下移至東營市漁窪附近,縮小了三角洲的範圍,加快了河道延伸速度,平均每年造陸31.3平方公里,海岸線每年向海內推進390米,黃河填海造陸的功績是很大的,不僅每年可以為我們創造四萬多畝土地,而且還改善了河口石油開採條件,變海上開採為陸地開採。
黃河三角洲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塊有待於開發的處女地。建國以後,農林牧漁業有了較大發
黃河三角洲,以墾利縣寧海為軸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淄脈河口,向東撒開的扇狀地形,海拔高程低於15米,是中國最年輕的陸地。現代黃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來,黃河沖積作用形成的沖積扇。1855年以後,黃河在山東利津縣以下衝積成三角洲,以利津縣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主體在東營市境內的呈扇狀三角形的地區,面積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10米以下。三角洲頂部和中部土壤脫鹽較好,已成為農耕區。高程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鹽漬化強,大部仍為荒地。入海的泥沙約有40%在口門附近淤積,形成河口的沙嘴及其兩側的爛泥灣。爛泥灣內水深1~2米,浮泥受潮水衝淤漂游不定,魚餌特別豐富,是魚類產卵的良好場所。
黃河從1855年在蘭考銅瓦廂決口北徒,由原來注入黃海改注入渤海,經過百年來的滄海變化,才塑造出這個近代三角洲。黃河口位於渤海灣與萊洲灣之間,是一個陸相弱潮強烈堆積性的河口,其特點是水少沙多,泥沙大部分不能外輸。據水文資料記載,黃河口多年平均徑流量420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12億噸,由於潮流弱,搬運能力差,使約40%的入海泥沙在河口和濱海區“安家落戶”。五十年代採取工程控制,使三角洲頂點下移至東營市漁窪附近,縮小了三角洲的範圍,加快了河道延伸速度,平均每年造陸31.3平方公里,海岸線每年向海內推進390米,黃河填海造陸的功績是很大的,不僅每年可以為我們創造四萬多畝土地,而且還改善了河口石油開採條件,變海上開採為陸地開採。
黃河三角洲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塊有待於開發的處女地。建國以後,農林牧漁業有了較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