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主力合約成交活躍期一般為3~4個月的時間,過了這段時間之後,主力機構就會開始將倉位向次主力合約轉移,次主力合約合約就會變成新的主力合約,下一個遠期合約加入進來成為新的次主力合約。
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時間就是這樣層次遞進的關係,成為主力合約只是在特定的時期,過了這段時期,次主力合約會成為新的主力合約。
這種互動的關係帶來了主力、次主力合約之間的“強弱關係”,漲跌幅差異,從而給套利交易者帶來了入場時機。
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之間的最大的不同點就是“走勢強弱不同”。簡單來講,就是在同一個時間週期內上漲或下跌的幅度不同。比如當該品種處於明顯的下跌行情時,主力合約的跌幅就會超過次主力合約。反而進入反彈行情後,次主力合約的漲幅就會大於主力合約,因為做空的力量壓制了主力合約的反彈,下跌的時候,因為空單集中,所以更多的成交量、持倉量集中於主力合約,市場就會變得非常弱,下跌幅度大。
我分別用PTA、焦煤11月20日當天白盤同一個時間點,對比主力與次主力合約的漲跌幅來進行說明:
PTA期貨處於下跌走勢中,整體行情偏弱,大的方向是看空,這樣市場買入的資金會追隨已經走出來的方向,不斷賣出空單,主力合約因為成交量大,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交易在這個合約上賣空操作,而次主力合約則是一種跟隨做法。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套利交易者所為,賣出主力合約,買入次主力合約,這樣就會加大行情的波動,主力合約跌幅超過次主力合約。
如果該品種目前處於上漲趨勢中,那麼就會出現主力合約的漲幅大於次主力合約。因為主力合約會吸引更多的資金買入,次主力合約只是處於跟隨狀態,資金流入量相對較少,漲幅自然不及主力合約。
再用焦煤這個品種來談談多頭趨勢中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之間的漲跌幅關係:
焦煤,從大的週期來分析,周線圖上漲趨勢保持完整,並沒有出現向下調整的跡象。這個時候,波段型交易者,會選擇在主力合約上買入多單,在次主力合約上賣出空單進行對沖操作,鎖定風險,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會出現主力合約的漲幅大於次主力合約。
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除了走勢強弱不同外,還有持倉量、成交量多少不同。
正常的市場中,主力合約的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持倉量都會高於次主力合約。在每日的行情增倉、或減倉變化中,也會伴隨品種的強弱出現變動,但持倉的增加、或減少並沒有固定的規律,要具體來看交易者調整頭寸的結果。
期貨交易中,套利交易者最喜歡利用這種強弱關係在單個品種上,或者不同品種間進行操作。在上漲行情中,買入漲幅大的,賣出漲幅小的,控制下跌風險的同時,利用了漲幅不同來獲利。下跌做法正好相反,賣出跌幅大的,買入跌幅小的,鎖定上漲風險,利用跌幅不同獲利。
商品期貨市場參與者包含商品製造方、商品消費方,商品貿易商,專業商品基金和商品投機客,各類參與者根據自身需求與能力,可自由在同品種不同合約之間選擇標的,同品種同合約的不同階段選擇時機,有序進出。所以,在瞭解主力與次主力合約不同執行特點的基礎上,你必須對自己進行準確清晰的定位,以免在不正確的時間誤入歧途。譬如作為投機客,就別輕易踏入合約交割月份,因為那是屬於套保參與者的表演時間段。
商品期貨主力合約成交活躍期一般為3~4個月的時間,過了這段時間之後,主力機構就會開始將倉位向次主力合約轉移,次主力合約合約就會變成新的主力合約,下一個遠期合約加入進來成為新的次主力合約。
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時間就是這樣層次遞進的關係,成為主力合約只是在特定的時期,過了這段時期,次主力合約會成為新的主力合約。
這種互動的關係帶來了主力、次主力合約之間的“強弱關係”,漲跌幅差異,從而給套利交易者帶來了入場時機。
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之間的最大的不同點就是“走勢強弱不同”。簡單來講,就是在同一個時間週期內上漲或下跌的幅度不同。比如當該品種處於明顯的下跌行情時,主力合約的跌幅就會超過次主力合約。反而進入反彈行情後,次主力合約的漲幅就會大於主力合約,因為做空的力量壓制了主力合約的反彈,下跌的時候,因為空單集中,所以更多的成交量、持倉量集中於主力合約,市場就會變得非常弱,下跌幅度大。
我分別用PTA、焦煤11月20日當天白盤同一個時間點,對比主力與次主力合約的漲跌幅來進行說明:
PTA期貨處於下跌走勢中,整體行情偏弱,大的方向是看空,這樣市場買入的資金會追隨已經走出來的方向,不斷賣出空單,主力合約因為成交量大,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交易在這個合約上賣空操作,而次主力合約則是一種跟隨做法。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套利交易者所為,賣出主力合約,買入次主力合約,這樣就會加大行情的波動,主力合約跌幅超過次主力合約。
如果該品種目前處於上漲趨勢中,那麼就會出現主力合約的漲幅大於次主力合約。因為主力合約會吸引更多的資金買入,次主力合約只是處於跟隨狀態,資金流入量相對較少,漲幅自然不及主力合約。
再用焦煤這個品種來談談多頭趨勢中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之間的漲跌幅關係:
焦煤,從大的週期來分析,周線圖上漲趨勢保持完整,並沒有出現向下調整的跡象。這個時候,波段型交易者,會選擇在主力合約上買入多單,在次主力合約上賣出空單進行對沖操作,鎖定風險,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會出現主力合約的漲幅大於次主力合約。
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除了走勢強弱不同外,還有持倉量、成交量多少不同。
正常的市場中,主力合約的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持倉量都會高於次主力合約。在每日的行情增倉、或減倉變化中,也會伴隨品種的強弱出現變動,但持倉的增加、或減少並沒有固定的規律,要具體來看交易者調整頭寸的結果。
期貨交易中,套利交易者最喜歡利用這種強弱關係在單個品種上,或者不同品種間進行操作。在上漲行情中,買入漲幅大的,賣出漲幅小的,控制下跌風險的同時,利用了漲幅不同來獲利。下跌做法正好相反,賣出跌幅大的,買入跌幅小的,鎖定上漲風險,利用跌幅不同獲利。
商品期貨市場參與者包含商品製造方、商品消費方,商品貿易商,專業商品基金和商品投機客,各類參與者根據自身需求與能力,可自由在同品種不同合約之間選擇標的,同品種同合約的不同階段選擇時機,有序進出。所以,在瞭解主力與次主力合約不同執行特點的基礎上,你必須對自己進行準確清晰的定位,以免在不正確的時間誤入歧途。譬如作為投機客,就別輕易踏入合約交割月份,因為那是屬於套保參與者的表演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