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本名,即學名叫李堯棠,號芾甘。此外他還有一個小名,叫升麐;他大哥的小名叫果麐,麐哥的小名叫安麐,一個兄弟的小名叫開麐,都是依“麐”字排下來的。
成年後的巴金,除“巴金”之外,還用過“壬平”、“極樂”、“佩竿”、“黑浪”等筆名。後來,巴金曾回憶說:
當時舊金山有位華僑,辦了刊物《平等》,我供稿子,文章寫多了,用一個名字不太好,就時常換名字,隨時想起隨時用,沒有考慮什麼用意。時間太久了,有些事一時記不起,看到文章就能回憶起來。
關於“巴金”筆名的由來,至今國內外研究者還有些不同的說法,許多人猜測這兩個字來自於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其實不然。巴金在八十年代接受青年學者陳思和等人採訪時,曾說:
我在法國的沙多-吉里寫小說《滅亡》,並沒有想到拿它發表,只想自費印刷幾百冊送給大哥和一些熟人。我找個朋友(按:即當時在上海開明書店工作的索非)幫忙。我不願用自己的真名,想到一個在法國的留學生,不久前在昂熱自殺的巴恩波,就採用了一個“巴”字,以示紀念;“金”是那個學哲學的朋友建議採用的。“巴金”不是我有意取的筆名,那時候我並沒有想到要把自己的一生和文學聯絡在一起。《滅亡》寄走後,我去巴黎,胡愈之找我為《東方雜誌》翻譯托洛茨基紀念托爾斯泰的文章,我在譯稿(《托爾斯泰論》)上署名“巴金”。後來,這篇後署“巴金”的論文卻先發表了(按:該文載於1928年10月《東方雜誌》第二下五卷第十九號),最先署“巴金”的小說《滅亡》是1929年才開始在《小說月報》上連載的(按:載《小說月報》第二十卷第一期)。實際上還是《滅亡》最早用“巴金”這個筆名。
除此之外,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寫給前蘇聯作家彼得羅夫的信中,也對自己的名字作了註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寫好《滅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兩個筆畫較少的字。我當時正在翻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寫下來。在這時候我得到了一個朋友自殺的訊息,這個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國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個不長的時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陽》序文中所說的“我的一個朋友又在項熱投水自殺”的那個中國留學生。我們並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國,人多麼重視友情。我當時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個“巴”字。從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巴”,顯而易見指的是那位早逝的同學巴恩波;至於“金”,不難見到其實指的就是克魯泡特金。克魯泡特金(1842~1921;Kropotkin,PiotrAlekseevich)是俄國民粹主義革命家、地理學家和世界無政府主義運動的理論家、活動家。他流寓英國約30年,潛心於無政府主義理論的研究著述,繼承併發揮P.J.蒲魯東、M.A.巴枯寧的學說,提出一整套關於無政府共產主義的理論。巴金15歲的時候,無意中讀到了克魯泡特金的《告少年》。這是一位不相識的朋友從上海寄給他的。這本書深深震撼了他的靈魂,書裡面全是他想說而沒法說清楚的話。那雄辯的筆調簡直要把15歲的巴金的心燒化了。他把這本小冊子放在床頭,每夜都拿出來,讀了流淚,流過淚又笑。“從《告少年》裡我得到愛人類愛世界的理想,得到了一個小孩子的幻夢,相信萬人享樂的社會就會和明天的太陽同升起來,一切的罪惡都會馬上消滅。”從那開始,巴金即成為一名無政府主義者,而且終身不渝。
巴金的本名,即學名叫李堯棠,號芾甘。此外他還有一個小名,叫升麐;他大哥的小名叫果麐,麐哥的小名叫安麐,一個兄弟的小名叫開麐,都是依“麐”字排下來的。
成年後的巴金,除“巴金”之外,還用過“壬平”、“極樂”、“佩竿”、“黑浪”等筆名。後來,巴金曾回憶說:
當時舊金山有位華僑,辦了刊物《平等》,我供稿子,文章寫多了,用一個名字不太好,就時常換名字,隨時想起隨時用,沒有考慮什麼用意。時間太久了,有些事一時記不起,看到文章就能回憶起來。
關於“巴金”筆名的由來,至今國內外研究者還有些不同的說法,許多人猜測這兩個字來自於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其實不然。巴金在八十年代接受青年學者陳思和等人採訪時,曾說:
我在法國的沙多-吉里寫小說《滅亡》,並沒有想到拿它發表,只想自費印刷幾百冊送給大哥和一些熟人。我找個朋友(按:即當時在上海開明書店工作的索非)幫忙。我不願用自己的真名,想到一個在法國的留學生,不久前在昂熱自殺的巴恩波,就採用了一個“巴”字,以示紀念;“金”是那個學哲學的朋友建議採用的。“巴金”不是我有意取的筆名,那時候我並沒有想到要把自己的一生和文學聯絡在一起。《滅亡》寄走後,我去巴黎,胡愈之找我為《東方雜誌》翻譯托洛茨基紀念托爾斯泰的文章,我在譯稿(《托爾斯泰論》)上署名“巴金”。後來,這篇後署“巴金”的論文卻先發表了(按:該文載於1928年10月《東方雜誌》第二下五卷第十九號),最先署“巴金”的小說《滅亡》是1929年才開始在《小說月報》上連載的(按:載《小說月報》第二十卷第一期)。實際上還是《滅亡》最早用“巴金”這個筆名。
除此之外,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寫給前蘇聯作家彼得羅夫的信中,也對自己的名字作了註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寫好《滅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兩個筆畫較少的字。我當時正在翻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寫下來。在這時候我得到了一個朋友自殺的訊息,這個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國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個不長的時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陽》序文中所說的“我的一個朋友又在項熱投水自殺”的那個中國留學生。我們並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國,人多麼重視友情。我當時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個“巴”字。從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巴”,顯而易見指的是那位早逝的同學巴恩波;至於“金”,不難見到其實指的就是克魯泡特金。克魯泡特金(1842~1921;Kropotkin,PiotrAlekseevich)是俄國民粹主義革命家、地理學家和世界無政府主義運動的理論家、活動家。他流寓英國約30年,潛心於無政府主義理論的研究著述,繼承併發揮P.J.蒲魯東、M.A.巴枯寧的學說,提出一整套關於無政府共產主義的理論。巴金15歲的時候,無意中讀到了克魯泡特金的《告少年》。這是一位不相識的朋友從上海寄給他的。這本書深深震撼了他的靈魂,書裡面全是他想說而沒法說清楚的話。那雄辯的筆調簡直要把15歲的巴金的心燒化了。他把這本小冊子放在床頭,每夜都拿出來,讀了流淚,流過淚又笑。“從《告少年》裡我得到愛人類愛世界的理想,得到了一個小孩子的幻夢,相信萬人享樂的社會就會和明天的太陽同升起來,一切的罪惡都會馬上消滅。”從那開始,巴金即成為一名無政府主義者,而且終身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