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菁12
-
2 # 紅紅醬說
看到這個問題,就讓小白想到了那句教育名言:孩子初始是用口來感知世界的!
一般來說,孩子出現見了任何東西都想往嘴裡塞,那便說明,孩子已經到了他的一個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也可以說是孩子的口欲期,差不多會在孩子半歲也就是6個月左右來臨。
孩子在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沒有辦法立刻靈活地運用自己的身體。最初他們所能使用到的器官就是嘴了。於是孩子會先將手放到嘴裡吸允,其實是在探索這個手的用法,等到孩子明白了手也可以使用的時候,那麼只要是在手邊拿到的任何物品,都將成為他探索的物件。
看似在吃手吃不同的物品,其實只是在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口腔敏感期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成長過程,於是便會有意無意的阻止孩子的行為,會認為這是一件並不衛生的行為,會因為“髒髒的”而破壞孩子的探索行為。所以,請家長特別注意:口腔敏感期嚴重得不到滿足的孩子會在長大一點後產生一些不良行為,比如會搶別人的食物,隨意拿別人的東西,撿掉到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無法學習,喜歡咬鉛筆頭等。
探索期的孩子我們要怎麼做?看到孩子吃手的時候,請不要拍掉他的小手,讓他盡情的去探索吧。在看到孩子往嘴裡放其他物品的時候,請不要阻止他,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保證放到嘴裡的東西是否乾淨,是否危險,就可以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敏感期,有些敏感期在孩子年齡大了之後錯過便不再出現,而口腔敏感期確實無論在多晚,都會出現。
-
3 # 妙七爺
寶寶一般從3個多月開始就開始吃手,見到什麼東西都想往嘴裡塞,這種現象被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認為:這是寶寶體驗快感的一種表現。
在我們的認知中是認為快感只有成年人才有,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家指出,快感從寶寶時候就開始有了,但是寶寶快感的表現形式和成年人不一樣。
寶寶的快感,可分為口欲期,陽具欲期,尿道欲期和肛欲期4個時期。
寶寶往嘴裡塞東西是滿足口欲的一種表現,寶寶這時是處於口欲期,處於口欲期的寶寶,父母不能多加干預,應隨寶寶去,否則會危害到寶寶的身心健康。
那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不宜過早的給寶寶斷奶。媽媽的乳房,是寶寶獲得快感的源泉,如果過早斷奶,寶寶的口欲就得不到滿足,就會吃手,或者見到什麼東西就想往嘴裡塞。
第二,應該保持寶寶的手和寶寶想往嘴裡塞的東西清潔衛生。避免寶寶因吃進很多細菌引起身體的不適。
當然1歲之後如果寶寶還是往嘴裡塞東西的話,可以適當阻止和修正了,不能再任由寶寶往嘴裡塞東西了。否則也是不好的。
-
4 # 擁抱未來幼兒教育
2-8歲孩子常見的問題,你會解決嗎?
自閉孤立,不願意並且害怕和其他孩子交流,怎麼辦?
家長經常接到幼兒老師“投訴”電話,怎麼辦?
孩子專注力差、上課走神、小動作多,怎麼辦?
孩子性格柔弱,經常被欺負,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幼升小要求認字量800-1000,孩子識字不多,怎麼辦?
沉迷手機遊戲,屢教不改,只能打罵,怎麼辦?
孩子吃飯挑食,做事磨蹭,怎麼辦?
孩子愛亂髮脾氣,道理講了無數遍,怎麼辦?
寫作業一做就是幾個小時,怎麼辦?
。。。。。。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你能解決嗎?
每天10分鐘,育兒好輕鬆,99天幫助2到8歲的孩子養成閱讀,獨立,專注 ,自理/自律,堅持的好習慣,讓你的孩子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在擁抱未來,99天養成五好寶寶
我們和家長一起幫助寶寶在五個方面(好懂事、好情商、好習慣、好閱讀、好專注)快速成長,寶寶終身受益!
學習效果
1、寶寶進步,按天計算
第15天
五好寶寶之“好閱讀”
寶寶在閱讀方面,超過家長小時候同歲表現,只需15天
第8天開始,96%的寶寶喜歡上閱讀,愛去圖書館,喜歡看書,會講故事,具備獨立閱讀能力
第45天
五好寶寶之“好習慣”
第45天開始,85.6%的寶寶開始養成四個良好生活習慣:1.按時洗臉、洗手、刷牙;2.吃飯不挑食、不亂跑,自己吃、吃得快;3.懂得主動收拾和歸類;4.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玩遊戲時間,按時睡覺
第60天
五好寶寶之“好懂事”
長輩看到寶寶天天進步,誇獎寶媽寶爸
第60天開始,92.2%的寶寶開始變得懂事,體貼父母,經常和媽媽說“我愛你”,不再亂髮脾氣,能做弟弟、妹妹的小老師
第75天
五好寶寶之“好專注”
寶寶進步太快,“驚著”幼兒園老師了
第75天開始,82.8%的寶寶閱讀注意力值得誇獎,每天可以專注閱讀15-30分鐘,贏在“幼升小”階段的起跑線,在幼兒園成為老師小助手
第99天
五好寶寶之“好情商”
小童星冉冉升起,是家長教育的一張名片
第90天開始,98%的寶寶有禮貌,見到長輩、老師主動問好,勇敢、積極,做事有序,表達與溝通能力到人見人愛的程度!
古人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老祖宗的編織成順口溜,便是提醒後人,一定要引起注意。說的是孩子的好習慣要早養成,因為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一些關鍵的好習慣,會決定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
5 # 好帥寶貝
這個情況很常見啊,能吃的不能吃的,他通通都往嘴裡塞,並且樂此不疲,因為他正在用口來認識世界,也就是進入“口腔的敏感期”,記得書上有句教育名言“孩子初始是用口來感知世界的”。
小寶寶口腔的敏感期一般是在半歲左右開始的,透過不斷的往嘴裡塞東西,使口被全方位的使用,並且透過這種自我訓練,不斷健全口的功能,進而認識世界,比如拿著玩具要先用嘴嚐嚐、啃口水巾、抱著他時啃大人的衣服、吃飯時咬勺子等等,總之這個時候,他會把能接觸到的任何東西都往嘴裡放,藉此嬰兒來認識物體的軟和硬。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擔心寶寶吃到嘴裡的東西不衛生,就會阻止寶寶,並且會過度的保護他,看到他往嘴裡送東西,都會說:這不是吃的,不能吃,不衛生。其實這樣做,往往不利於他順利的度過口腔敏感期,使孩子口腔敏感期延遲。
-
6 # 徐州花溪玻璃閣
寶寶到了一定的月份的時候都會有這個過程的,我家寶寶10個月,現在就是不管看見什麼東西都要用自己的小手抓過來然後往嘴裡送,只要是他手能夠到的,都使勁去夠,為此我這個做媽媽的真是哭笑不得啊。
寶寶一般在七八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抓東西了,只要看到桌子上擺著東西,不管能不能吃,拿到就往嘴裡塞,玩夠了以後就往地上扔,我每次吃飯的時候我都會給他一些玩的東西,這樣也不耽誤我吃飯,等我吃完飯瞭然後我婆婆就收拾,每次我婆婆都笑著開玩笑說:你看看你們娘倆,這日子還過不?看看這地上的東西(我婆婆非常的好)。
我個人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亂咬東西屬於正常的認知過程,小寶寶在這個過程中是用嘴來感知周圍的物質,過了這個階段,即使他手上拿著東西他也不會再往嘴裡塞了,因為那個時候已經從嘴變成手了,手裡拿著東西,這摳摳那摸摸,只要和手有關的都是最感興趣的。
對於平時愛用嘴咬的小寶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只能媽媽們多用點心,把寶寶玩的玩具提前給他洗乾淨再讓他玩,預防一下總是好的,特別是寶寶長牙後,手指能力也靈活後,他就會吃一切他能吃到的東西,也有可能是他的小腳丫(我家寶寶就是這樣,彎著腰去夠他自己的腳丫子)。
我們做家長的無非就是擔心寶寶會生病,其實只要做好防範措施,根本就不用擔心,平時多給寶寶勤洗手、勤洗澡、勤觀察、勤剪指甲、勤換衣服、勤曬太陽,做到這些病毒自然就遠離寶寶。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成長過程,過了這個時間段就好了,如果2歲後還這樣,那就要重視了。
-
7 # 安心qingtian
口欲期,用嘴巴感知世界。我家寶寶大概三個月開始就把手都往嘴裡送,那時手還不太靈活,夠不到嘴裡,一直往下巴,臉蛋蹭。沒東西嚼的時候,竟然嚼自己的舌頭。現在五個多月,整天吃拳頭。
-
8 # 養花世界
著名的義大利教育家、哲學家蒙臺梭利曾今對孩子各個階段的行為進行了研究,把孩子的各個階段的表現分成不同的敏感期。國內現在有很多蒙臺梭利幼兒園,其所用理念就是源於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
小寶寶見了東西就往嘴裡面塞說明小寶寶正是處於口腔敏感期,這個階段一般出現在4—12月齡的孩子。在這個時期,孩子非常喜歡吃手,用手去嘗試,感覺,探索,這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當然有的家庭環境壓抑或者經常吼孩子這個階段的敏感期可能會推後或者一直延續。
很多人尤其是老人看見孩子吃手都要打孩子的手,甚至會兇孩子,這都是不對的,當孩子有這些表現的時候,一定不要制止,把孩子的手清洗乾淨,讓孩子好好的探索這個世界,開啟認知世界的第一步。
如果蠻橫的制止孩子,認為這是很不好的表現,那麼這個階段沒有順利的過去,在以後可能會有各種問題,比如很多大孩子很喜歡吃手,可能就是口腔敏感期沒有很好的過渡,當然有些孩子之前吃手被制止後期也沒有表現出來吃手,但是可能在思維或者一些方面沒有吃手的孩子好。
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細心,另外也可以給老人講講這些理論,大家儘量達成一致,避免影響家庭和諧。
-
9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小寶寶常常喜歡把東西往嘴裡塞,但背後的原因卻不盡相同。
第一種——學習探索,從出生開始到一歲左右。小寶寶透過口唇的發達的觸覺和味覺來探索世界,同時小手也跟著“嘴老師”學習本領,隨著小手精細動作的發展這種情況逐漸減少,一歲以後仍然啃咬玩具常意味著精細動作落後,應該加強引導訓練。
第二種——情感安慰,從出生開始到一歲半左右。小寶寶透過吸吮和舔舐的刺激獲得滿足感,就是弗洛伊德講的“口唇性慾期”,超過一歲半仍然明顯吮手、舔咬玩具常意味著情感需要未被滿足,媽媽需要特別小心。
第三種——緩解不適,出牙前後常見。寶寶因為牙齦腫脹等不舒服,階段性的透過啃咬玩具進行轉移和緩解,也見於牙齦口腔感染等,多伴有口水增多或者口腔異味,媽媽爸爸可以幫助按摩牙齦和提供冰鎮的牙膠給寶寶,必要時應該看醫生。
第四種——嚴重缺乏微量元素,也稱異食癖。比如寶寶嚴重缺鋅等情況,就會有吃土塊、啃牆皮、嚼報紙等,目前已經比較少見。
媽媽爸爸應該注意分析寶寶表現的背後的原因,有時候可能是多種原因相互摻雜,但大多數情況可以憑藉直覺判斷是否正常,特別不放心的時候還是請醫生和專家鑑定為妙。
-
10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一位媽媽這麼敘述:那麼髒的東西,你一會沒看見,他就能放進嘴裡去。吃的時候還沒什麼表情。就算是個難吃的東西,也沒什麼表情,還能吃的津津有味。
比如:吃腳牙子。簡直讓我又氣又好笑。跟他說道理,這個可不能吃哦。
他還能回你個漠視的表情。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什麼小寶寶見了什麼東西都能往嘴裡放?
其實,實實在在需要恭喜這位媽媽。有人要奇怪了?
小孩不懂事什麼都往嘴裡放。你還恭喜她。
其實,事實如何呢?
孩子正在做足準備去體驗世界。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根據人不同發育階段細分了8個階段。
第一階段:口欲期,(0-1)歲。此時兒童用嘴去探索和嘗試。他/她不會最先選擇用手,也不會用腿,而是用口。因為嘴是第一發育成熟的器官。在母體子宮裡,嘴巴就開始運作。
他/她會用嘴去感受他/她所能觸碰的一切物體。從而才感知到物體的味道,物體的大小,物體的表面特徵。這恰恰說明孩子的發育越發得成熟。
孩子自出生後,他/她本能反應是吸收營養。所以哺乳成為了孩子接觸外界事物得第一個客體關係。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孩子會見了什麼都往嘴裡塞的行為了。
題外話:
1.哺乳時間過長超過一年,孩子口欲過度滿足,可能會成為幼兒與青少年神經性厭食與神經性嘔吐的心理根源;
2.哺乳時間不足,可能造成兒童厭食症與異食症,也可能成為成年後貪食,酗酒,吸菸的心理根源;
3.突然中斷哺乳,口欲的剝奪,會造成兒童口欲攻擊,即習慣性咬人,咬壞東西,口頭攻擊,習慣性辱罵等心理根源。
有人會問,既然是兒童成熟的必經過程,是否我們就應該坐視不管。隨便兒童吃和嘗?
只要在安全的範圍內,可以讓孩子儘量去自我體驗與成長。
比如兒童的撕不壞的書籍,可以接觸後發出奇怪聲響的玩具。
每週保持可接觸性玩具的清潔度。
儘量減少不安全事物的碰觸。
有一則新聞,一兒童在母親轉身離開的一點點的時間裡,將金屬髮夾塞進插頭內。造成自己的殘疾。母親發現兒童倒地時,暫時已無呼吸。
所以在安全的範圍內,可以支援兒童儘量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我們要將不安全性降到最低。
0-1歲的嬰兒,我們還能控制兒童的安全範圍,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開始思考,並且對父母的語言有所反應時,我們可以用對不安全事物放進嘴裡的危害進行耐心說明。
以講道理為主。但往往我們因為擔心兒童亂吃東西,而造成傷害,心裡急躁,而編出謊話來欺騙孩子。
比如:孩子不能吃筆。
急躁的家長會說:
1. 筆一點都不好吃。
2. 筆吃完後,會變難看。
3. 再吃筆,警察叔叔就來了。
4. 甚至筆上塗辣椒油。
這些都不可取。只要按事實說明,耐心反覆說明,看到一次更正一次。並且可以讓孩子重複剛才你的說明,讓孩子加深印象。這都是可行的。
小寶寶為什麼見了什麼東西都會往嘴裡塞?
我想大家已經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吧?
情緒是第一要務,控制好家長自身的情緒,讓孩子在安全範圍內有序地自我探索。
回覆列表
這就是俗稱的“口欲期”,孩子生下來就知道怎麼使用他們的嘴巴,為了生存他們必須不斷地透過吮吸來吸取營養,同時也造成了孩子最先使用他們的嘴巴來探索這個世界。
小寶寶見了任何東西都想往嘴裡塞,事實上,這樣的行為是他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這樣的探索會給寶寶帶來愉悅。一般當嬰兒3個月的時候,就到了“口欲期”最明顯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已經能抓到物品,送到自己的嘴巴里,並且他會用手去抓他們看到的喜歡的物品,然後全身心投入地用嘴巴去認識去探索他所注意的所有的物品。
如果孩子的“口欲期”被強行干涉,孩子就會將口的行為慾望壓抑下來,將來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成年人一些嘴的不良習慣,如吐唾沫、吮手指、吃零食、諷刺挖苦別人、對他人進行語言暴力等都有可能是“口欲期”得不到滿足而遺留下來的問題。
孩子的“口欲期”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很多老人可能會告訴新媽媽:小孩看就什麼都啃是壞習慣,或者給小孩吃安撫奶嘴或磨牙棒……如果媽媽們聽從了這些意見,一次次去阻止孩子用嘴巴探索世界,可能會使得孩子丟失了人生第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機會,同時也會讓他們精神上感到痛苦,因為不相信孩子的天然的發展行為就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