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性格非常內向,內心敏感脆弱,膽小怯懦。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03856202

    社交恐懼症,屬於恐怖症的範圍,而恐怖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迴避某些特定場合為特點,不敢參加一些社交活動,非常痛苦,影響睡眠、飲食,社會功能嚴重受損。這個病有以下規律,一是個性極為敏感,極度自卑、沒有安全感,這和從小父母否定太多有關;二是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家長、老師等給了一些負面資訊,如要表現好點,不然別人笑話等等;三是在某次社交活動中被別人說了什麼,或是笑話了。這幾種因素會形成條件反射,以後到了或想起某些環境,就焦慮,然後出現某些想法,然後迴避,形成迴圈,很多人越來越重。 解決社交恐怖,首先要本人明白問題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就是一個條件反射的建立,然後調整那些不合理認知,都明白了,也不容易做到,因為條件反射還在,就需要本人不斷的努力練習,鞏固一個正確的條件反射,問題就能解決。

  • 2 # 照見

    先想明白,為什麼你要改變?這跟你的幸福生活有什麼關係?你要敢於社交是為了什麼?——千萬別隻是『因為性格開朗敢於社交就是好』這種膚淺的理由去做改變。社交是一種手段,是實現理想、交到朋友、談戀愛、工作學習的一種手段。不要本末倒置,不要為了社交而社交!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與其執著於改變自己的『性格』,還不如從學習社交技能的角度出發。一個內向敏感的人,同樣可以善於社交。

    如果你想明白了,那再做下面這些。

    多關注別人,對別人好奇

    少關注自己,別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扯

    建立自給自足的自信自愛:培養自己認可的能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業,實現自己認可自己

    多關注別人,對別人好奇世界上人那麼多,總有幾個人是你有好感的人。那就純粹的去表達這種好感。你欣賞別人什麼,羨慕別人什麼,你喜歡別人哪一點,你覺得別人哪裡讓你想靠近?溝通中要懂得傾聽。傾聽源自於一種真實的好奇和善意。傾聽不是什麼都不說。而要懂得提問。你要懂得提問細節,把你對別人的欣賞包括進去。比如說『我很想知道,你是怎麼做到同時兼顧學習和談戀愛的。真令我佩服,能不能具體說說?』『這個文章寫得真好,你花了多少時間,看了哪些書呢?真想我也能寫出來這樣的文章。』理解別人的苦處和困難。單方面的欣賞容易讓人覺得假,或者太『花痴』,導致缺少深入的交流。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你要懂得問『這件事裡最讓你難以接受的部分是什麼?』無論如何,痛苦是真實存在的。不要用『這沒什麼好擔心的』『這沒什麼好痛苦』的話去試圖『安慰』別人。如果你真的難以理解那就如實相告『我很難理解。不過我看到你很痛苦、苦惱,這份苦悶是客觀存在的。』少關注自己,不要把別人的反應都往自己身上扯很多『敏感』的朋友,總是習慣把別人的舉動解釋為『別人不喜歡我』。這是一種變相的自戀——總覺得別人很關注自己。實際上很多人的言行都沒有特定針對誰。說話東張西望未必是因為別人不喜歡你,可能只是他習慣如此或者他心裡有別的事。就像『敏感』的人不一定是因為懷疑『別人都很壞』所以敏感,而是因為『自己都不喜歡自己』。——所以永遠不要武斷的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要記住『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你想知道別人怎麼想,那就直接問。如果別人欺騙你,那是別人的錯,和你無關。別操心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不要沉浸在自己的想法裡。要經常提醒自己『這只是我的假設』。無論那些想象看起來多麼像真的。要記住——人永遠只關心自己切身利益和親近的人。別人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討厭你或陷害你、嘲笑你。因為別人的生活就已經很忙了。你說的話,做的事,別人很容易忘記。除非你是動了他的利益,或者別人要利用你(這情況是少見的。問問周圍的人就知道。建立自給自足的自信自愛

    培養自己認可的能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業,實現自己認可自己。

    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歡你自己,你肯定就很難相信別人會喜歡你。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事業、長處、愛好,你和別人社交容易變成——

    你去依附或討好別人。

    為了填補自己生活的空虛。

    這並不是說社交要變成一種資源的交換。而是說——只有你有獨立的生活,你的社交才是真的社交。

    拿最簡單的「愛好」來說。

    如果你沒有一個真實的愛好,你怎麼可能跟別人「氣味相投」呢?如果你是裝出來的愛好,別人是會知道的。你也不可能和別人有真實的共鳴。你自己願意交一個虛偽的朋友嗎?(如果你真的有那種演技,那應該去當演員……)

    古人說「高山流水遇知音」,那就是基於「對音樂的共同理解」之上的。如果伯牙、子期其中有一個人不懂、不喜歡音樂,怎麼可能有這個故事?

    「事業」「理想」則是「志同道合」的基礎。如果你沒有理想或事業,怎麼可能體驗到和別人一起追求目標、一起克服困難的熱血呢?

    甚至理想可以是不同的理想,但是對理想的那種熱情可以互通。

    如果不是這種共通,那麼我們又怎麼可能被別人的奮鬥所感動?

    有自己的愛好、理想、工作,你才可能跟人有真實的互動。

    總結

    為什麼一個說「社交」的答案,我要最後強調「自己的生活」「理想」「愛好」呢?

    因為很多「內向敏感」的人,都在一種混亂中——

    該關注別人的時候(社交的時候),不關注別人,一昧地擔心自己形象或表現

    該關注自己的時候(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不關注自己,一昧地思考別人的態度或想法

    他們無法達成「關注自己」和「關注別人」的整合。而這種整合只會出現在「共同愛好」「共同經歷」的對話中。

  • 3 # 簡安娜

    很想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學習心理學之後,現在的我有了很大的改善。

    其實內向,敏感,脆弱,膽小,這一系列的人,這種性格並不是先天形成的,先天形成的只是一小部分性格氣質,穩重型或者活躍型等等。 大部分的心理特徵都還是後天的環境和經歷造就的。比如我,由於小的時候出生在寨子裡,家境比較貧寒,有次去縣城親戚家串門,有過被同齡小朋友欺凌的心理體驗,可能也就五六歲,被一群小朋友叫“鄉巴佬”“農村人”,那種自卑和窘迫的心理體驗,真的,伴隨著我的一生,其實在那之前,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小朋友。

    在此之後,我覺得我成為了一個內向的人。特別是從小地方到大地方,情況更甚,大學同學們聊得都是追的動漫,聊得都是最新上映的電影,聊得都是哪家衣服新款上市了,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工作後,大家聊得都是房子、車子、股票,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那些都是我沒有關注過的。我也曾經想過要改變,努力變成一個健談的、外向的人,很困難,也很累。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很多人,終其一生的努力,都是為了走出童年。這種話用在我們這種人身上,最不為過。

    後來我經過了一些列的心理內審,找到了適合我的社交方式,希望也能幫助到你。

    一、樹立正確的自我認識,找到屬於你的人生定位 。

    首先,接納自己,接納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我畢業工作一兩年後,不想努力改變自己了,我徹底接受了自己是一個內向性格的人,徹底接受了我不擅長社交的事情。

    其次,正確的看待內向這件事情。當我正確認識到了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之後,我開始反問自己,內向是一個貶義詞嗎,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不見得吧,內向給了我更多的專注力,讓我可以靜下心來看我想看的書,專注到一個領域,讓我有了更多對生活和幸福的感受力。而且曾經看到一個說法我個人覺得特別正確,外向的人透過交際獲得能量,當他們失落、無聊、孤獨的時候,他們更傾向於和朋友們聚會、社交來補充能量。而內向的人透過獨處來獲得能量,當他們覺得疲憊、失落的時候,更傾向於獨處,反而社交是消耗內向人格的能量的,社交只會讓他們更疲憊。我很是贊同這種說法,我很疲憊的時候,我特別喜歡一個人,在家裡呆一天,澆澆花,看看書,追追劇。這種生活在外向性格的人看來是孤獨,在我看來是享受,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最後,找到屬於你的人生定位。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真的沒有必要就一直盯著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放棄自己不擅長的,是一種智慧。聰明的人,應該是將自己擅長的事情發揮到極致。內向的很多人都有很多很優秀的性格特質,比如善於傾聽,同理心強,能更好的理解和接納別人,會傾聽和同理心是心理諮詢師基本的職業素養,很好的是,內向的我完全具備了這些素養,這也成為我想向這個領域發展的契機。還有很多的人,作者、藝術家、科研工作者,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內向特質的人,因為需要潛心沉澱。找到屬於你的人生定位了,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會一次次的讓你積累成功體驗,成功體驗會讓你變得更自信,相信我,自信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二、正確看待社交、人脈這件事情

    我一直覺得現在這個時代,誇大了社交、人脈的意義。社交分為有效社交和無效社交,有效社交是對自己的生活起積極作用的社交,無效社交就是去浪費時間,為了社交而社交。而大部分參與的都是無效社交。有效社交本質的意義是等價交換。別人有什麼資源,你能給別人提供什麼,大家聚在一起,促進感情,等價交換。如果你什麼也沒有,只是為了攀附別人而已,那我勸你還是省省吧。有句話叫感情物件要勢均力敵,我覺得交際圈也要勢均力敵,不是一個圈子的,何必硬湊,等到你真的積攢到了一定的實力,很多和你一樣的人自然會像你聚攏。而且內向的人不是不會社交,內向的人傾向於的是高質量、穩定的社交關係,可能他們的朋友不多,但他們的走心的朋友可能比外向的人更多。

    三、給內向性格的人一點職場建議

    這是蘇珊;凱恩在在TED的演講中說的話:

    1、如果你無法像外向型人格的人一樣能夠快速融入團隊,與其焦慮,不如順利自然;

    2、你可嘗試嚐嚐到野外,去尋找一下內心的啟示;

    3、多去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書,多和自己對話,你很優秀。

    最後,借心理學家李松蔚的一句話:外向的人也許需要建立人脈才能活的更好,而內向的人,先是讓自己活得更好了,人脈自然就打開了。

    做一個人,原本簡單,來到這個世界上,做幾件讓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活著的樂趣,無害於他,就應該為自己驕傲了。不要成為別人,去做最好的自己吧,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 4 # 廈門不將就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我善於不將就的看問題,歐耶!

    看到這個問題,其實你已經跨出堅實的一步,就是你有意願有希望有想法去改變自己這種狀況,這個已經是改善的開始!

    先從一個自己的經歷開始

    記得在我初中高中的時候,因為成績很一般,滿臉的痘痘,所以那個時候的我是基本上躲在班級的角落裡面,很少也不敢跟別人溝通,當看到一些班級裡的帥哥美女風雲人物在班級裡得到老師的讚賞,同學的仰慕的時候,總是感覺自己更加自卑,更加怯弱,但我內心其實非常不甘心,想要改變!後來到了大學,終於變換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在那裡沒有人知道我的過去,沒有人看過我的難堪,對於我來說那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參加了社團,並在社團中找到自己的價值,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我成為了班級的班幹部,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班上同學的認同。這個過程我總結的是這樣:友善並主動為他人解決問題,獲得關注;發現並深挖自己的閃光點,獲得自信;表現並突出自己的閃光點,獲得認同!而在心智上,最重要的是在社交過程中,只關注自己的感受,不要去考慮任何別人的感受,只記住,讓自己做到最好,而不是為了讓對方感覺到最好!後面我們一起來詳解每個過程

    換個環境

    想辦法找一個全新的環境,讓自己結束並忘卻之前所有的不堪和往事,創造條件讓自己重新開始,不再拘泥於過去。換個環境,不是說要讓你離家背鄉,這個環境可以是工作環境、可以是社交環境、可以是學習環境,就是換一個能夠讓自己自在的環境,隔絕一些已經讓自己不安的環境!

    磨練心智

    如何磨練心智?很多時候,我們在社交中往往害怕的是在對方面前表現不好,在關注對方的表情和舉動,卻忘記了自己,我們需要養成習慣,只關注自己,讓自己在自己的可控範圍內表現到最好就好,忘掉對方的表現,關注自己的內心。這個過程並不那麼容易,需要刻意鍛鍊,養成習慣,不斷提醒自己關注自己,忘掉別人的所有表現。

    友善並主動為他人解決小問題

    以同理心主動去幫助你環境之內的人,這些幫助並不一定要什麼大事,從小事就可以,比如扶人過馬路等等!這些小事的幫助並不需要社交技巧,只需要主動積極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將你將會獲得別人的認同,這是為自己重拾自信的日常積累。幫助別人多了,你也就能夠收到更多的正向能量指引,而你也會得到更多的認同和讚賞,這些雖然可能是因為小事而起,但只要日積月累,在你的內心卻能夠帶來巨大的波動和自信。

    發現並深挖自己的閃光點

    根據自己對於未來工作生活的嚮往,去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在這個興趣上去刻意鍛鍊,比如,在職場中,如果你是做文職,你可以讓自己鍛鍊製作ppt的水平、或者鍛鍊自己文案的水平!就是找出某種特定的技能讓自己在這一方面可以超過周圍80%人的水平,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在社交或者交往中可以獲得更高級別的認同和自信,以讓自己能夠適應更多人或者更高級別的社交場合。

    表現並突出自己的閃光點

    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去找到特定的環境中去讓自己的閃光點去爆發,去獲得更多的認可,並由此來幫助更多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構建自己社交的正向迴圈,這個過程就能讓自己逐步強大,徹底改變原來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檢視電腦以前的歷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