灕江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 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
古榕之怪:千年古榕位於灕江風景區內,名“穿巖古榕”。為田園風光最佳處。陽朔城南7.5千米的高田鄉穿巖村金寶河南岸,有一棵古榕樹冠呈圓形,遠望是一把綠色巨傘,近看盤根錯節,葉茂蔽天。傳為晉代所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樹齡。古樹下,金寶河緩緩而流,明淨如鏡。隔岸平地拔起一小石山,中間對穿一孔道,似巨型石門洞開,五色斑斕,稱穿巖。巖間一村,即穿巖村。小河為一壩截攔,水漲時水滾壩面,給幽雅的環境增添了聲光及動態。古椿樹下有一渡口,“榕蔭古渡”為陽朔一景。此處因曾在電影《劉三姐》中作外景,故尤為著名。
畫山之奇:灕江東岸畫山村附近,位於興坪鎮西北4公里,距桂林約60公里處有一山;山高400餘米,寬200米。它五峰連屬,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削壁臨江,高寬百餘米的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旅行家徐霞客這樣描述:"其山橫列江南岸,江自北來,至是西折,山受齧,半剖歸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俱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上有遠望如畫屏,故名畫山。
冠巖之迷:冠巖是一個地下河的出口,據說這一出口與灕江相連,因它的水源與灕江不同,所以在此出口處它流出的水總要比灕江的水綠一些,並且兩處水色異常分明。奇特的是,灕江水漲它也漲,灕江水落它也落,而這冠巖的碧流來自何處,千百年來一直是個不解之迷。過去曾有人潛入水中,試圖找到它的源頭,但終因其源遠流長,洞內幽黑陰森,無法深入,找不出它的源頭。明人蔡文由此存疑,曾於壁上提刻《冠巖》一詩:“洞府深深映水開,幽花怪石白雲堆。中有一脈清流出,不識源從何處來。”成了此處的千古絕唱,直到上個世紀的80年代,才有中國地質水文考察隊與英國皇家潛水隊共同合作,潛入水下24米,鑽洞探測,終於揭開了這千古之迷,探明瞭冠巖的地下水來自靈川的南圩河。
半邊奇渡:山腳逐漸向江邊靠近,灕江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只在灌木叢縫隙中隱約顯露她驚豔的臉龐。急於一睹江水風姿的同學走得很快,而沉浸在隱約的美感中的同學則徐徐而行,於是距離便拉開了,大致分成了兩撥,第一撥人先到達一個叫半邊渡的地方。半邊渡,顧名思義,就是在江的同一邊過渡的意思,山腳的羊腸小道突然被一幅巨大的石壁壟斷了,不能通行,百來米的路程也要靠船來過渡。
灕江是世界上風光最秀麗的河流之一,長160公里。灕江兩岸的山峰偉岸挺拔,形態萬千,石峰上多長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遠遠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壩上,終年碧綠的鳳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隨風搖曳,婀娜多姿。最可愛是山峰倒影,幾分朦朧,幾分清晰。江面漁舟幾點,紅帆數頁,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流過,真有“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意境。百里灕江的每一處景緻,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灕江自桂林至陽朔83公里水程,是廣西東北部喀斯特地形發育最典型的地段
灕江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 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
古榕之怪:千年古榕位於灕江風景區內,名“穿巖古榕”。為田園風光最佳處。陽朔城南7.5千米的高田鄉穿巖村金寶河南岸,有一棵古榕樹冠呈圓形,遠望是一把綠色巨傘,近看盤根錯節,葉茂蔽天。傳為晉代所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樹齡。古樹下,金寶河緩緩而流,明淨如鏡。隔岸平地拔起一小石山,中間對穿一孔道,似巨型石門洞開,五色斑斕,稱穿巖。巖間一村,即穿巖村。小河為一壩截攔,水漲時水滾壩面,給幽雅的環境增添了聲光及動態。古椿樹下有一渡口,“榕蔭古渡”為陽朔一景。此處因曾在電影《劉三姐》中作外景,故尤為著名。
畫山之奇:灕江東岸畫山村附近,位於興坪鎮西北4公里,距桂林約60公里處有一山;山高400餘米,寬200米。它五峰連屬,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削壁臨江,高寬百餘米的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旅行家徐霞客這樣描述:"其山橫列江南岸,江自北來,至是西折,山受齧,半剖歸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俱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上有遠望如畫屏,故名畫山。
冠巖之迷:冠巖是一個地下河的出口,據說這一出口與灕江相連,因它的水源與灕江不同,所以在此出口處它流出的水總要比灕江的水綠一些,並且兩處水色異常分明。奇特的是,灕江水漲它也漲,灕江水落它也落,而這冠巖的碧流來自何處,千百年來一直是個不解之迷。過去曾有人潛入水中,試圖找到它的源頭,但終因其源遠流長,洞內幽黑陰森,無法深入,找不出它的源頭。明人蔡文由此存疑,曾於壁上提刻《冠巖》一詩:“洞府深深映水開,幽花怪石白雲堆。中有一脈清流出,不識源從何處來。”成了此處的千古絕唱,直到上個世紀的80年代,才有中國地質水文考察隊與英國皇家潛水隊共同合作,潛入水下24米,鑽洞探測,終於揭開了這千古之迷,探明瞭冠巖的地下水來自靈川的南圩河。
半邊奇渡:山腳逐漸向江邊靠近,灕江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只在灌木叢縫隙中隱約顯露她驚豔的臉龐。急於一睹江水風姿的同學走得很快,而沉浸在隱約的美感中的同學則徐徐而行,於是距離便拉開了,大致分成了兩撥,第一撥人先到達一個叫半邊渡的地方。半邊渡,顧名思義,就是在江的同一邊過渡的意思,山腳的羊腸小道突然被一幅巨大的石壁壟斷了,不能通行,百來米的路程也要靠船來過渡。
灕江是世界上風光最秀麗的河流之一,長160公里。灕江兩岸的山峰偉岸挺拔,形態萬千,石峰上多長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遠遠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壩上,終年碧綠的鳳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隨風搖曳,婀娜多姿。最可愛是山峰倒影,幾分朦朧,幾分清晰。江面漁舟幾點,紅帆數頁,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流過,真有“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意境。百里灕江的每一處景緻,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灕江自桂林至陽朔83公里水程,是廣西東北部喀斯特地形發育最典型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