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翰墨因緣

    守歲,是中國春節除夕之夜的習俗。又稱熬年、熬夜,指一家人團聚在除夕之夜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相傳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中,人們管它叫“年”,人們為了躲避它,關門閉戶吃年夜飯熬夜守護,同時祭祖,祈求祖先神靈保佑,平安度過這一“年”關……

    自從80年代起,守歲,有了新的內容,新的習俗。全華人民享受著中央電視臺的文化大餐……春節聯歡晚會,

    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

    自此我們的守歲習俗就是春節聯歡晚會的大餐!

  • 2 # 圭海四記

    “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在閩南人,人們稱守歲為“圍爐”,在有限的記憶中,似乎春節都是在春風和煦、溫暖晴朗的天氣中度過的,從小到大,也未曾見過“爐”為何物。

    若不是近一二十年來,火鍋的吃法興起,我們的春節要圍什麼也不得而知了。或許這是一個傳承了許久、約定俗成的叫法,就像“除夕”稱“二九冥”,至於其中意義,我們不知道,想知道的也不會太多。

    過去的便過去了罷。

    既然是閤家團聚的節日,大家圍坐一起,吃個團圓飯,自然是要的,小時,大家吃的晚,順便一起等待及觀看春晚,或許那時精力好,總是可以等候到零點,隨著春晚的節奏一起“守歲”,乃至看看煙花爆竹的熱鬧,或參與其中,或靜坐聽聲,一直到倦意襲來,才鑽入被窩自然而眠。

    那種舉國同慶的氛圍,想想也是極好的。

    可是,隨著年歲增長,有了更多的娛樂經歷以及地方主義思潮的浸染,我們開始嫌棄春晚的各種不是,甚至開始轉向地方臺的春節晚會,如廈門的歡喜圍爐,一種鄉音、童趣、詼諧,伴隨左右,倍感親切。

    然而,這也僅僅是親切而已,歷經兩三年後,又開始乏味了,然後,就是全家圍爐後,各做各的樂趣去了,父母出去散步嘮嗑,兄弟姐妹們便睡覺、電腦玩樂、看電視,看似各自滿足,卻似乎少了點節日的氣氛。

    接下來,網際網路開始瘋狂膨脹,於是各種搶紅包,手機崛起更是促進了所謂守歲的迴歸,大家又再次聚在一起,搖著手機,刷著莫名其妙的各種廣告,好似不亦樂乎,可是最終結算後,真是一肚子悔腸,得不償失。

    而今,成家之後,守歲更是幾乎不可能了,兩邊跑實在太趕,有時下午便開始圍爐,然後再奔赴另一家繼續吃起,奔波讓睏意來的更快些,於是電視聲做背景音,大家玩著自己的手機,寥寥幾句,實在無趣,最後便各睡被窩了結。

    這樣的年,有沒有新花樣,請來一打。

  • 3 # 我的炒股日記

    在我們老家,大年三十,天不黑就把燈扯好了,院子裡,是要亮一宿的,孩子們會在院子裡玩耍。晚飯都是餃子,煮熟後先放鞭炮,第一鍋餃子都要給同姓本家的長者送去,平輩的就互相送。

    親兄弟不管結婚與否都會到父母家裡,帶上好吃的,擺上滿滿一桌,爺幾個一邊喝一邊聊。吃著花生瓜子,看著春晚,充滿了歡聲笑語,孩子們會給長輩磕頭拜年,當然少不了壓歲錢。

    一大家子就這樣高高興興的迎接新年,直到孩子們累了困了。午夜過後才會小憩一會兒。

  • 4 # 奇緣53110898

    首先 非常感謝邀請 在我們這邊也是有這個習俗的 年三十吃完飯 就趕緊洗漱乾淨 然後穿上美美的新衣服 然後拿水果花生糖之類的 坐在電視機旁邊 守著春晚 一邊等待著鐘聲 鞭炮聲 當這些響起來的時候 我們會互相的給家人拜年 拿紅包!也會跑到村裡去給別人拜年 然後呢 再回來 煮一碗湯圓吃 也寓意著新的一年裡大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想想就好開心

  • 5 # 何殊我

    以前有的,現在基本上沒了,有的話也就有一些老人還講究守歲吧。

    守歲祈福,是春節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歷來備受重視,唐太宗李世民詩云“送寒餘雪盡,迎歲早梅新。”民謠也說“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滿街走”。

    守歲,於中老人來講,有告別的意思,如蘇東坡的詩句中提到的“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所謂春節是辭舊迎新時刻,辭舊對人更為沉重一些。孩子們則是歡欣鼓舞的穿新衣、吃好食,等著新的一天的到來。

    記得九十年代初,曾祖母健在的時候,每年的年三十基本上都是在老人家那裡過,跟幾個小夥伴一起,走來串去,玩夠了回家睡幾個小時,曾祖母則會一夜不睡,說是守歲。那時候大家的日子都窮,習俗也就遵守的多,一般也都早上三四點起來拜年了,吃過餃子照例在曾祖母那邊,看著一撥一撥的人來拜年,實打實地磕頭,男的抽根菸喝口酒,女的拉幾句家常,然後奔向下一家。每次看著這些人的影子消失在牆角的電燈光裡。

    現在日子都過好了,年節習俗都走了,守歲的不多了,拜年的也不多了,春節的文化意義越來越淡了。守歲的習俗也就沒了,可能大家都不想眼睜睜看著自己老一歲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冒險島英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