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哥還債中
-
2 # 壹品鏟史官
在充滿紛爭的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七雄此起彼伏,各國無不變法圖強,力爭在未來的戰爭中取勝開疆擴土,然而這裡卻有一個異類。燕國國窮民寡,處於列強夾縫,最終卻熬到了戰國末期,不得不說確實很奇葩。
傳統意義的大國之所以說傳統意義,是因為燕國有一個非常霸道的始祖——姬奭,他霸道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敢於跟主持周公分庭抗禮,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周公不僅主持了分封,還是周朝制度的創立者,可見姬奭多強。
周武王死後,繼任者成王年幼,對於國家的治理就交到周召二公手裡,周公旦分管岐山東,召公則分管岐山以西,即便這樣姬奭仍然懷疑周公旦心懷不軌,為此周公不得不寫出下君奭》來自證清白。
從此姬奭的勢力了兩條線,一條在燕國繼承的是他的爵位,一條在中央繼承他的三公之位——統稱召公。
只與周公媲美也不算什麼,畢竟他只是在中央有權力而已,另一個人的權力則實惠多了,那就是姜太公。姜太公被封到齊國後被周成王賦予了征伐大權,在“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周早期,這無疑不是一把尚方寶劍,看誰不順眼直接上去揍。
到了周宣王時期,東部的淮夷叛亂,宣王令召公後人召虎代天子出征,淮夷之亂北平息,外加“周召共和”時期召虎對宣王的保護,召虎被視為了周朝的中流砥柱。
此時無論在朝還是在野,姬奭一脈都是無人敢惹的強大勢力。
賴於春秋無義戰的義雖說有“春秋無義戰”的說法,但燕國能在春秋時期生存下來無疑還得感謝春秋大義。
周王東遷洛陽後,周天子的實力開始衰落,對於諸侯的震懾也不復從前,嚴重依賴天子威嚴的燕國也同時開始衰落。
春秋早期,北方民族山戎大舉進攻燕國,此時正等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如日中天的時候,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尊王攘夷”,對於天子的小弟燕國當然不能不管,齊國發兵救下了戰戰兢兢的燕。
就這樣,燕國得救的同時,齊桓公獲得了諸侯的認可,但是“救急不救窮”的道理萬古不變,燕的衰落仍然在繼續。
到了燕惠公時期,對朝政的控制已經到了混亂的地步,燕國有一個名叫宋的寵臣深和主君心思,燕惠公便打算立宋為大夫,然而別的大臣們卻先將宋給誅殺了。
大駭之下,燕惠公擔心這群臣子們作亂,於是逃到齊國。最後依靠齊國聯合晉國,才將惠公護送回了燕。
所以春秋時燕雖然強盛不再,卻屢次靠著春秋大義支撐了過來,主要原因還在於春秋時期各國以爭霸為主,均扯著天子大旗尋求霸主地位,與天子關係匪淺的姬姓燕國自然佔了不少便宜。
戰國倖存,應該感謝這三個人以韓趙魏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為代表,戰國時代來臨,周天子的權威形同虛設,燕國也進入到了最危險的時期,隨時都有滅國的危險,但是三個人讓燕倖存了下來。
姬奭當年的封地確實是不毛之地,又有諸多戎族存在,但同樣因為這樣地理位置令它遠離中原征戰,避免了國力過度消耗。各國在李悝、申不害、吳起、商鞅變法下紛紛開始變法圖強,燕漸漸淪為了實力最弱的七雄。
即便如此,趙國、魏國、齊國都有能力滅燕,但是諸強國都不願看到燕被任何一方吞併而增強實力,所以一旦燕國被侵,其餘幾國便會幫助燕打退強敵。例如前380-355年間,齊國數次入侵,燕國都在韓趙魏的幫助下將齊驅逐出國境。
齊國本身就是傳統強國,對燕可謂垂涎已久,但是在韓趙魏的阻攔下,直到滅亡都沒能吞併弱燕。
蘇秦
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秦國,關東各國不得不團結在一起來對抗強秦,於是縱橫家此時登上了歷史舞臺。燕國首先發力,給予蘇秦財力物力幫助,讓他聯絡各國組成合縱聯盟。
秦王
秦國經商鞅變法後,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它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吞併關東六國,但是以一國之力對抗六國明顯是不可能的,合縱聯盟的虧,秦是不想第二次嘗試的。
於是秦採取了新的策略,前期有張儀地連橫,後期有範睢的遠交近攻。這兩個人的策略其實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拉攏與秦不接壤的齊國和燕國,挑撥韓趙魏楚的關係。
在秦國這種策略的實施下,燕國難得的沒有遭受秦虎狼之師的進攻,而倖存到了韓趙魏楚之後。
進入戰國時期的燕國已經嚴重不適應新的發展潮流,不斷企圖依靠他國救援而沒有改革自身不利因素變法圖強,雖然也有短暫的復興,如樂毅伐齊,但齊國的強大又怎是一個燕的征服的了的。
結言縱觀燕國幾百年歷史,幾乎與周同生共死,不利的地理因素可以說貫穿它生命的整個過程,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若不是地緣優勢的存在,燕可能幾百年前就已經消失了。
即便如此,燕靠著盤根錯節的諸侯關係,得益於縱橫捭闔與遠交近攻政策的實施,熬到了戰國末期,仍然是一個滅亡的結局。
-
3 # 水溶溶
戰國的燕國並不貧窮,也不落後。只不過燕國的國君沒有遠大的抱負,即使有也是一代君王。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唯一的姬姓大國。春秋時的幾百個大小諸侯到戰國時期只有三十多個,其中實力最強的有七個。在這種弱肉強食的形勢下,數量最多的姬姓諸侯國紛紛被滅,只剩下燕國了,可見燕國在建國的822年時間裡比其他的姬姓諸侯國都要自強。所燕國並不弱。
燕國並非苟活,而是積極尋求強大。燕國地處北方,雖然有燕山山脈作為屏障,但是強悍的草原民族還是會時不時來騷擾一陣子。南邊的齊國更是虎視眈眈想一舉消滅它,所以在這種不斷地壓迫中,燕人的戰鬥力很強。
公元前七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擴張,後吞併了黃帝后裔的國家薊國,並建都於薊城。
燕國在燕昭王手上走向鼎盛。燕昭王即位後,積極謀求變革,廣納賢才,修築黃金臺,千金買骨等等都可以成為經典。隨後,任用樂毅、鄒衍、劇辛等進行改革。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國,激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燕國利用來之不易的絕佳機會,任命樂毅為上將軍帶領五國伐齊,五年內下齊70餘城,齊國只剩兩座城池。
燕昭王時任命燕將秦開打破東胡,致使燕國領土向東推進一千餘里,開拓了疆域,並且開始修築北長城。
燕國長城綿延起伏
-
4 # 駭浪無波瀾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之所以能夠存活到戰國末期,這是由多重因素構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無非是正統、弱國合縱和地緣政治,三大因素。
正統
周武王伐紂滅商後封其弟召公於燕地,是為燕召公。
由於燕國是周王朝姬氏正統,在春秋戰國早期是倍受各諸侯國尊崇的。
公元前664年(燕莊公二十七年),山戎對燕國大規模侵略,燕莊公不敵,向齊國求援。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向山戎大舉反攻。最終得以保全燕國。燕莊公對齊桓公非常感激,不惜優禮相待,親自送齊桓公入齊境。
此時齊桓公的舉動最能說明當時各國對待周王朝姬氏正統的態度。
燕莊公的感激之舉,令齊桓公受寵若驚,認為自己不是天子正統的燕莊公是不合適送出境外的,於是齊桓公竟然把燕莊公所到之處割給了燕。
這就是為何到了戰國中期之前,各國為了利益紛爭不斷,燕國依舊能夠孑然一身的原因。
合縱
戰國中期的合縱,是指韓、趙、魏、燕、楚五國聯合秦對付齊或者聯合齊對付秦。總之就是這五國聯合一大國對付另一大國的策略。
雖然這中間被秦國的張儀使計以連橫的策論多次破壞,但合縱還是間斷的執行到了戰國末期。
地緣政治
《史記正義》引徐才宗《國都城記》稱“周武王封召公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國都城記》認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
燕地地處偏遠,這是燕國極少被秦國攻擊的主要原因。
燕王喜為了自保將兒子丹殺死,最後不也只苟活了2年,就被秦給滅了嗎。
在哪個紛亂的時代裡,只有實力才能保全自己,一味地討好不過是作繭自縛罷了。
燕國曆史上也是出過明君,這就是燕昭王。燕昭王廣納賢良復仇齊國,並最終大敗齊國,一戰之下使齊國元氣大傷,再無霸主實力。可惜燕國的王道政治根深蒂固,給了齊國喘息的機會,齊國雖然不復當年的霸道實力,但是將燕國打回原形的能力還是有的。這也是燕國曆史上唯一一次接近了霸主實力。
無論如何,對於來自齊國的威脅燕可利用合縱來破解,對於開自秦國的威脅,又因為相距甚遠而無近憂,這就是燕國可以保全到最後的原因。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戰國時期的莊子,是一個很睿智的哲學家,他特別喜歡用小故事來說明道理。
有一次,惠子對莊子說:“我有一棵很大的樹,樹名叫做樗(音“出”)。它的主幹木瘤盤結。它的小枝,也都凸凹扭曲,完全不合乎繩墨規矩。這樹就生長在路邊,但從來就沒有木匠去理會它。現在你講的話就跟這大樹一樣,大而不當,有誰會相信呢?”
惠子就是那個經常和莊子辯論的魏國丞相惠施,有名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就是他們之間有趣的對話之一。這次惠施又來找茬,莊子的嘴巴也不會饒人。
莊子說:“你沒有看見過狐狸和野貓嗎?為了捕食,東竄西跳,功夫很好。結果往往中了機關,死在陷阱裡。至於犛(音“離”,即犛牛)牛身體雖大,像天空垂下來的一塊雲,但是它卻不能捉老鼠。現在你有一棵這樣的大樹而愁它無用,何不把它種在空曠的地方,你就可以很舒適地在樹下盤桓休息。這樹既然無用,自然也就不會有人來砍伐,自然也就不必操心了。樗樹沒有什麼用處,所以不會被砍伐。這對樗樹來說,無用之用正是它本身最大的用處。”
莊子說“無用之用”,才可以讓這棵樗樹得以保全,而那些有用的樹木,卻都被做成了車駕、輻轍,哪兒能頤養天年呢?
這個故事用來說燕國在春秋戰國500年的經歷,也是比較貼切的。
燕國是西周封國中血統最為純正的封國之一了,到了戰國後期,更是成了唯一。武王伐商成就大業,建立了宗周天下,兩次分封,凡有71國,很多宗室子弟被封到地方,屛藩中央。其中,召公就被封到了燕國,而周公被封到了魯國。由於朝廷多事,召公並沒有就藩,而是在朝廷擔任要職。他的兒子代替他到了封國,從此之後,召公一系的子孫就一直控制著燕國。
到了戰國時期,隨著不斷的戰爭和兼併,周天子冊封的宗族封國中,就只剩下了魯國和燕國。公元前249年,魯國也被楚國滅亡了,燕國就此成了血統最正宗的天子封國。
在西周早期,中央勢力強大,地方諸侯無不仰中央鼻息,燕國、魯國因為與中央的宗藩關係,得到了極大的關照,國君一直位列三公,可謂是風光無限。可是,隨著周天子窮兵黷武,國力大衰,地方諸侯國的勢力越發強大起來,朝廷卻不能馴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宗周天下,逐漸演變成“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春秋戰國亂世。
周天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地盤被限制在伊洛盆地一帶,其餘國土都被其他諸侯或是蠻族給強佔了去。沒有土地,就沒有人口;沒有人口就沒有財富和實力。至此,朝廷在各地的宗室封國,就再也借不到朝廷的光了,甚至朝廷都要可憐到需要諸侯國的幫襯才能維持著最後的尊嚴。周天子僅僅是因為戰國混戰,一直沒有角逐出來誰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這才被保留著虛君的位子。
燕國雖然根正苗紅,底子不弱,也是強國之一,但是與其他幾個強國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首先是燕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河北北部、京津冀一帶,到了戰國晚期擴張到遼東。當時這些地區,都是蠻族聚居的苦寒之地,境內多丘陵和山地,看起來燕國圈佔的土地不少,可是耕地面積居然還不到地處中原的南韓的一半。這樣一來,燕國自然難稱富庶。如此貧瘠的土地、稀薄的人口,列國自然沒有產生多大的興趣。真正的膏腴之地,是在中原。不管是魏國、南韓、趙國還是秦國、楚國、齊國,都在中原一帶長期鏖戰。燕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中沒有存在感,可謂是“無用之用”。
在戰國時期,天下處於大爭之世,各國紛紛變法圖強,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出現了君主專制的雛形。燕國卻是因為是天子封國,保留著最為完善的封建制度,守舊勢力異常強大,燕國直到滅國都沒有進行徹底的變法。政治守舊,本國的底層人才無法出頭,外中國人才自然也不會選擇到燕國去發展。所以,燕國在春秋戰國時,沒有多少風雲人物被載於史冊。在燕昭王時,曾經千金買骨,以示求賢,使燕國在戰國後期雄起了一陣子。可是隨後,燕國又恢復了原來的狀態:宗室霸佔朝堂,才俊之士出走他國,燕國的國勢也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可是燕國是不滿足於這種“打醬油”的狀態,畢竟祖上闊過,總想恢復往日的榮耀。燕國趁著其他國家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躲在邊疆地區猥瑣發育,竟也搞出來了一支戰力不俗的武裝。對北方的東胡蠻族開戰,取得了不錯的戰國,開地千里,國土面積一下子擴大的一倍。因此,燕國開始尋求中原爭霸,把齊國連削帶打,竟然把當初赫赫威名的“東帝”打的幾乎國破家亡。可是燕國的雄起的根基不是植根於制度,而是寄託在一代名將樂毅身上。這樣的戰鬥力自然是不穩定的,自樂毅去國之後,燕軍在良好的軍事形勢下被逆襲翻盤。燕國隨後又多次向趙國方向擴張,意圖趁火打劫,在長平之戰後虛弱的趙國身上撈取紅利,結果卻被錘爆,自身多年積累的國力也付諸流水,不得不割地賠款求和。
燕國這麼折騰,幾乎把周邊的鄰國都給得罪光了。可是周邊的鄰國他們還有更加凶狠的敵人要應付,所以燕國雖然屢次作死,卻都能逢凶化吉。後來,燕國乾脆上了秦國的戰車,在秦國的“遠交近攻”的國策下,成了秦國削弱六國的好幫手。到了末代燕王時,秦國一統天下的趨勢越發明顯,燕國也有“脣亡齒寒”之感,因此動作頻頻,又是援趙,又是助代,還派了荊軻去刺殺秦王,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壯懷激烈。
可是,已經於事無補,秦國一統天下之勢已成,即使秦王遇刺,秦國統一天下的形勢仍將形成,燕國最終也免不了亡國的命運。
所以,之所以燕國能夠倖存到最後,最根本的原因有兩個:
1、無用之用。
2、遠交近攻。
如果歷史的發展是東帝齊國一支獨大,最終藉著三晉與秦國的兩敗俱傷,順勢成就一統天下的偉業,那麼,在東帝身邊的燕國,又如何能安穩的活到戰國結束之時呢?
-
6 # 玲瓏文史
玲瓏以為,有三個原因:地理位置偏遠、主觀競爭意識薄弱、積極維持與秦國的關係。
燕國的地理位置,既有優點也有缺憾。
燕國的分封,最初乃是為了守護周王室北方的安全,監督北韓、孤竹等國,因此位於周王室的最北端。
燕國處於交通要衝,向南可通齊、趙,向北則是穿過燕山,通往遼東、北韓。既能與南方諸侯聯合禦敵、保持聯絡,亦能向北討伐,可以說是個有力的防衛體系。
然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保衛周王室不再是諸侯國的首要目標,國君的目標轉為擴大領地、保護國土。各國如何在原有領地達到這兩專案標,則變成發展國家的要務。
位置偏遠的優勢,使燕國在戰國時代以前,不常被其他諸侯國攻伐;距離大國遙遠,免於被兼併的危機,因此燕國國祚可以從西周初年,維持到戰國末年。
然而,位置偏遠、免於兼併的優勢,使得燕國競爭意識較弱,使得國力發展相對緩慢。
在與鄰國相比,國力較弱的情況下,加上交通便利的結果,反讓燕國的生存在戰國時代受到更大的威脅。
燕國因其地理位置,不受強秦的威脅;比起秦國,齊國與趙國對燕國的威脅更來得直接。
燕國國都薊城與西南方的趙國國都邯鄲,通過太行山東麓大道相連。南方與齊國的邊境則是多河流的平原地形,便於南北往來,又可向西進入太行山東麓古道。
基於保衛國土以及向外發展的考量,燕國必須與齊國跟趙國競爭這兩個區域要地。
燕國通過參與合縱,與三晉、楚結為盟友,但合縱對燕國的利益太少,且同盟之間的信任相當薄弱,也牴觸到燕國抗齊、趙的考量。
因此,燕國並不積極參與伐秦。
與之相反的是,燕國與秦連橫,較能有效抵禦齊、趙,於是在戰國末期,燕國在維持與秦國的關係上,表現得較為積極。
然而,秦國援助燕國的用意,在於不讓齊、趙壯大,借挑起矛盾來削弱各國,並且從中坐收漁利。
於是,在秦國的利誘之下,燕國經常處在:受趙國攻擊→→以金錢土地向秦國討好來尋求保護→愈發使得國家陷入衰弱→→無法抵抗趙國→→向秦求助的“惡性迴圈”之中。
最後,燕國與趙國就在互不讓步的情況下,被秦國滅亡。
另,玲瓏曾撰一文介紹燕國——《燕國:春秋時期處“安樂無事”之境,戰國時期陷“惡性迴圈”之中》
或許對您有幫助,供您參考。再次感謝!
-
7 # 一個失落的小強
戰國七雄沒有一個是很弱的,只是相對來說國力沒那麼強,燕國也打的齊國差點亡國,燕國能一直生存到戰國末期,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地理位置偏北,遠離中原這樣的四戰之地,各大國攻伐對方都需要拉攏燕國,是以燕國能在一定軍事實力作後盾情況下,做到左右逢源。
-
8 # 資治通漢不止說漢
弱不弱小僅僅是相對而言,相對於秦國,是弱小的一些,但是,當初周武王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經過八百年的融合,能夠留存到最後的絕對不是孬種,春秋五霸尚且有多種稱呼,但戰國七雄絕對是確鑿無疑的,能夠作為最後一個時代,並且以七雄之一屹立於北方的一個諸侯國,實力不可不容小覷。他是唯一個守衛的北方邊疆的諸侯,常常是吊打匈奴,只不過秦國的日益強大,和遠交近攻的卓越的手段,才最後被滅國
-
9 # 大千世界看劇
其實有幾個原因導致燕國存活時間久的。
燕國處於北寒之地。比較寒冷加上肥沃土地也不多的。也不是什麼戰略位置,威脅不到其他諸侯國的位置。戰略位置邊緣。所以其他諸侯國相對都不願意攻打他。
燕國跟其他諸侯國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當然了出了齊國。把燕國給滅了導致燕國憎恨齊國,也就有了樂毅伐齊。使齊國就剩兩個城池。與其他諸侯國關係比較穩定。
3替諸侯國守護北方。
燕國地處北寒之地。也有來自北方的威脅。其實長城也有燕國修的一部分為了抵抗北方入侵的。諸侯國滅了燕國,就要承受來自北方人的入侵,所以燕國也是一個屏障。
-
10 # 靜夜思160519196
燕國孤立北方,跟其他諸侯沒有利益上的衝突,再加上地理位置上處於邊防,出了事情,諸侯們還要去幫忙。齊桓公不就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多次組織諸侯聯軍去幫助燕國,有一次遠征迷路,搞到自己都差點回不來了。燕國看起來不是很強,但是誰要是當他是可以隨便揉捏的軟柿子那就會吃大虧,燕國在昭王的時候國力強盛,不但取得遼東的大片土地,還差點滅了齊國。秦昭王小時候在燕國做人質,還得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嬴政滅燕國,燕王逃到遼東又抵抗了幾十年。可以說燕國還是很頑強的。
回覆列表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大家好!我是王哥,這個問題我來答。
燕國之所以能夠苟活到戰國末期原因有三:
一、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五位霸主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登場並推行“尊王、攘夷、華夏大一統!”的政策,使得周朝的禮制得以延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天共主”的虛名,沒有實際的控制能力!於是諸侯國之間經常出現為了利益、土地相互攻伐,諸侯國內部也頻頻出現子殺父、弟殺兄的篡位事件!這種情況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的話,中華民族就不復存在!歷史需要一個新的思想、制度出來打破這種局面,出現一種新的局面。齊國的齊桓公順應了歷史了發展潮流,他任用管仲為相,使齊國逐步發展壯大起來,提出了稱霸理念:“尊王、攘夷、華夏大一統!周朝禮制得以重振!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
從燕國的起源可以看出,燕國的國君都是周王室的同姓宗親,血統非常高貴,但受到以往“周禮”的束縛也更深。在春秋時期,燕國一直奉行周禮制度,朝貢周天子,守衛邊疆,抵抗外族入侵!不插手中原事物。燕國最大的隱患也是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戎狄!
公元前664年,北方少數民族山戎對燕國大規模侵略,燕國不敵,向齊國求援。齊國齊桓公推行“尊王攘夷”的政策,出兵救燕國,使得燕國得以保全!
剛才我們講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相互爭伐、兼併土地,導致滅國的非常多,為何燕國能處身事外呢?接下來我們講第二點原因。
二、燕國地處西北偏遠之地,與中原很少來往,,文化、經濟落後,北方遊牧民族頻頻南下侵擾,國力十分的弱小,存在低,常常諸被侯強國所忽略!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實際上更多的是以強國曆史為主導,以中原文化圈內的諸侯國為主導。
比如當時通過吞併蠶食小國家而強大起來的秦國、楚國、齊國、三晉;以及被吞併蠶食的魯、陳、衛、鄭、宋、蔡等中原小諸侯國!
三、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這期間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縱橫家,如孔子、孟子、莊子、墨子、韓非子、鬼谷子等。這些新的思想不斷衝擊著希望通過變法以圖強的各個諸侯國,特別是鬼谷子所提出的“合縱連橫”縱橫術在當時的運用,使得七雄並立的局面很難打破!鬼谷子,名王詡或王禪,著名的思想家、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他的學生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
縱橫術的思想主要為合縱連橫。或合縱以弱以攻一強,此為縱;或事一強以攻諸弱,此為橫。前者要以連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聯合團體,是陽謀多,陰謀少;後者主要以破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製造裂痕,是為陰謀多而陽謀少!
在春秋戰國時期,縱橫術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軍事領域!
鬼谷子
燕、齊之間的戰爭公元前314年,由於燕王噲的“禪位”事件,引發了燕國內部的動亂。齊國趁機伐燕,齊將匡章在50天內攻破燕國,燕王噲和相國子之被殺。在燕國軍民的奮起反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繼位,是為燕昭王!
公園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秦、韓、趙、魏五國伐齊,獲得大勝。五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報了當年入侵之仇!
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公園前335年,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蘇秦擔任縱約長,並佩帶六國相印,大敗秦軍,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謀略家。他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術,學成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
蘇秦
燕、趙之間的戰爭
公元前272年至公元前228年,燕國在燕武成王、孝王、王喜三代國君統治時期與秦國結盟。秦國當時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燕國或是為迎合秦國之意或是乘趙國危難之機,不斷挑起與趙國的戰爭。
張儀: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謀略家。被蘇秦稱為“天下賢士”。他早年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術,出山後首創“連橫”的外交政策,遊說六國入秦。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
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36年,燕國中強秦的“連橫”奸計,頻頻向趙國發動戰爭,並都以失敗告終,國力變得更加弱小,使得強秦漁翁得利!從而加速了自身的滅亡。
滅亡秦在滅韓、趙、魏、楚以後於公元前222年燕被秦所滅!一年後齊也被秦所滅!
縱觀燕國的戰爭史,一個國力弱小的國家能夠苟活到戰國末期,與當時的國際大環境,政治變革、外交結盟(合縱)、軍事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春秋戰國長期戰亂給社會、經濟、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災難!人們渴望統一,結束戰亂。秦國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變法、革新、圖強,通過十代人近百年的努力,終於滅六國,統一中國!
不瞭解昨天,就不知道今天是如何演進過來的,明天的發展方向也就無從把握!“歷史是一面鏡子”!通過不斷的學習研究從中可以找到歷代興衰、更替的道理!以便我們更好的把握今天,開創美好的明天!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是王哥,請關注我,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