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滄桑的歷史
-
2 # 講書人
秦朝自始皇帝起,秦二世被趙高殺-死,秦三世子嬰向劉邦投降,歷經短短的15年,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今天我們從三個階段分析一下大秦的滅亡:那麼我先來看看,秦國崛起的那次變法:
時任秦王的秦孝公,命商鞅主持變法,力圖秦國改變現狀。商鞅隨後不久便頒發法律,大致如下:
一、設立軍功制,所有獎賞均以軍功衡定。
二、取消爵位和貴-族世襲制,無軍功者剝奪。
三、土地私有制,允許買賣,鼓勵開墾,重視農業和紡織業。
四、設立縣,取消分封土地,由秦王直接任免縣令和縣丞。促-進中-央集權。
五、統一測量單位。
六、制定《秦律》,賞罰分明,以軍功賞之,輕事重罰:受罰者給予重刑。
商鞅變法後,秦國得以在當時的戰國中脫穎而出,為嬴政建立大秦帝國,無論從軍事還是經濟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接著我們來看秦朝統一後的情況:一、法律推廣:在秦滅六國後,逐步統一,開始法治統一,相當於對曾經的列國都變了一次法,其-他戰國的後人,權利受到剝奪,但敢怒不敢言。
二、大興建築:民間對於和平的渴望向往已久,人-民需要休養,但秦始皇統一後開始建造阿房宮,秦陵,長城等,讓民間苦不堪言。為了能加-快建造速度,抓壯丁的行為,讓官吏們更加殘暴,民不了生。
三、對外戰爭:秦始皇統一後,多次對外進行大規模戰爭,全國上下人口將近1000萬,兵役達到200萬,而且都是精壯男子,導致民間無法休養-生息,怨聲載道。
四、嚴酷法律:秦朝的律法是歷史上zui為嚴苛的,這是導致矛盾主要原因。在秦國統一後,大興土木和對外戰爭的同時,不理會民間疾苦,仍行重罰,導致社會岌岌可危。
五、戰國時期,商鞅變法重視農業生產,將農業資源全部集中供給國家,在戰國時期,由國家統一調配,在軍事上保障了供應,但統一後,秦始皇的戰爭和建造要求,使人-民需要得不到補充,農業的萎靡,民間生活悲苦。等級分化相當嚴重。
秦始皇的突然離世,秦朝徹-底走向衰敗:秦二世繼位。秦二世↑
一、秦二世的繼位,非但沒有勵精圖治,反將自己二十幾位兄弟姐妹殘殺,殺猛將,斬李斯。
二、安於享樂,四處巡遊,重建阿房宮,殘暴不仁,秦始皇陵封閉時大量人陪葬,光陪葬坑就將近200個,這裡埋葬的大部分是工匠及徭役,這些人中大部分的選擇都出自這位秦二世。
三、為了維持自己的享樂,增加稅收,本就不堪言的農民更加雪上加霜。
四、大興苛政。
五、重任趙高,將趙高立為重臣,朝堂之事由趙高一人管理,自己只圖享樂,後期的農民起義時,秦二世胡亥居然一點不知。
六、當時的戰國後裔,在秦始皇死後,開始策劃推-翻秦帝國,並四處散播謠言,激起人-民的不滿。
大秦帝國zui後階段:如此岌岌可危的大秦帝國,只需一個導-火-索就可點燃。首先,在酷刑下,導-火-索來了,陳勝吳廣起義,猶如干柴中的一粒火星,導致各地紛紛起義,呼應陳勝吳廣。人數在幾百人的起義軍,比比皆是。
再有,各地戰國曾經的貴-族,也勢如破竹搬迅速推進。舊楚名將之後—項梁和侄項羽在吳,殺郡守起義,隊伍迅速擴大,過江後已達7萬餘人。
各地官員也帶領鄉民起義,劉邦也在其中,攜一眾刑犯起兵反秦。
眼看起義已成燎原之勢,大秦已經回不來了。
此時的趙高已經殺-死了秦二世,隨後子嬰宣佈繼位,稱秦王,向劉邦投降,自此秦朝滅。
以上,是我從三個階段,回答秦王朝毀滅的原因。
好,這就是我的回答,感謝。
-
3 # 歷史百川
秦朝的滅亡有很多原因,大概說一下有以下幾點。
第一,郡縣制的急於求成。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郡縣制,郡縣制相對於分封制是進步的,但是秦始皇的做法有點急於求成。秦朝未建立起來之前的秦國,因為版圖有限,實行郡縣制中央政權都可以管得住,而統一之後,因為版圖的迅速擴張,郡縣制的弊端就凸顯了,國土邊緣地區因為遠離中央,無法形成有效管理,造成六國復國勢力滋生。
這一點可以參考漢初郡國制,郡縣制與分封制兩種政治制度一起實行,很好的度過了建國之初的不穩定時期。
第二,秦二世胡亥輕信趙高,遠離朝政。胡亥登基這一點,不管是否真的是秦始皇的旨意在這裡不做爭論。胡亥登基以後,趙高因為善於阿諛奉承、溜鬚拍馬受到胡亥的重用,唯一能夠束縛趙高的丞相李斯在趙高的讒言中逐步失去胡亥的信任,遭到拋棄,遠離政治中心,形同虛設。胡亥又遠離朝堂,不理朝政,荒淫無度。整個大秦王朝都被趙高控制著。
第三,秦始皇大興土木,勞民傷財。這一點,有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也有秦始皇彰顯自己功德的私慾,姑且能夠理解。但是到了胡亥登基,他延續秦始皇的作風,依然大興土木,但是他的理由卻只是為了完成秦始皇遺願、彰顯自己“功德”,純粹的滿足自己私慾罷了。以致於秦末民不聊生,以陳勝、吳廣為首的農民紛紛起義,大秦帝國土崩瓦解。
回覆列表
大秦帝國經二十而亡主要原因是皇帝的權力不受制約、官員一己的私慾自甘墮落所導致的。
秦始皇自己一手建立的大一統帝國,在以自己精心構建的管理模式中有效運轉著,秦始皇在晝夜辛勞之下,獲得的是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他看來,一切已臻於至治,是該讓自己充分享受的時候。
秦始皇大建工程,勞民傷財秦始皇開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宮殿”阿房宮“,這樣一座宮殿在秦朝滅亡時還沒有建成。在當時動用的民力有十幾萬,秦始皇想把天下珍奇盡攬於身旁,置身於這宮殿之中!秦始皇或許覺這樣的生活才與自己的非凡功業相匹配。
活著要盡享人間奢華!死後也不能甘於寂寞。另一項規模驚人的工程,秦始皇陵也在日夜不停地建造著。秦始皇兵馬俑,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也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一組組陶俑軍陣,在兩千多年後仍舊呈現著古老帝國的威儀。
在秦始皇一手主導的四大工程裡面,萬里長城是為鞏固邊防,秦馳道為便捷交通,而阿房宮和秦始皇陵則無疑屬於奢侈性消耗。
但這兩項工程規模之大,花費之巨,放眼數千年中國歷史,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超乎尋常的政治工程,自然需要超乎尋常的財政支援。人財物從何出來?不言而喻。天下蒼生!曾經許下的”黎庶無徭,天下鹹扶“的美好承諾,逐漸異化成沉重的賦稅和徭役。
廢王道,立私權嬴政廢王道,立私權,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沒有人再願意向他進獻忠言,身邊的大臣們在沉默,任憑帝國的根基悄然鬆動。就連李斯這樣有縷縷奉上良策的人物,面對秦始皇的驕縱自大,也迷失了自我,變成一個唯唯諾諾的臣屬。
嬴政和李斯這一對曾經作為非凡的君臣,就這樣在一種皇帝濫權、臣下腐化的政治環境中,迅速朝著暴君和佞臣的方向各自沉淪著,看似強大無比的秦帝國,很快就走到了歷史的岔路口。
大臣為己謀私,自甘墮落公元前210年,出巡途中的秦始皇突然暴斃,趙高和李斯合謀篡改遺詔。扶蘇自殺,胡亥即位,新任的皇帝立即表現出滅絕人性的一面,他先是逼死了自己12位兄弟,接著又將十位同胞姐妹盡數處死,然後胡亥開始肆意享樂,盡情放縱,帝國的腐敗指數再次迅速攀升。
面對這一切,李斯沉默著,百姓生計無比艱難,社會矛盾不斷加劇,李斯還是沉默著,盜賊群起的狀況讓胡亥十分不滿,面對皇帝的指責,不能再沉默了,但李斯的表現更加可悲,他選擇揣摩上意,變相獻媚,提出讓 皇帝行督則之道,專以天下自適,作為一個皇帝,你只要去督查百官,在讓百官去好好的管理百姓,你就可以去自己享受了。
李斯讓皇帝阻斷言路,強化刑法的建議,不但是往社會的傷口上撒鹽,更是飲鴆止渴般向帝國肌體內投毒。
面對暴虐殘忍的皇帝,他覺得自己必須唯唯諾諾,戰戰兢兢,方能自保,治國輔政的願望,建功立業的理想,早已化作現實的利益計算。但是他錯了,所有自保的努力終究還是徒勞,最終自己被腰斬,家人也被誅滅了三族。
秦朝統一天下的不世功臣,以這種極其屈辱而齷齪的方式畫上了人生的句點。與李斯相仿,帝國的命運軌跡也疾速下墜。
李斯遭斬殺的第二年,都城咸陽被攻破,不可一世的秦朝就此滅亡,而此時距離秦始皇統一天下,僅僅過去了十四個年頭。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皇帝的權力不受制約、官員也是以一己的私慾自甘墮落,最後導致了秦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