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病

    這個說法好像不對吧,至少雲南是明初漢族政權開拓的吧。包括貴州。今天雲南土生的漢族大部分都是明代軍戶屯守和移民的後代。祖上都傳說來自南京柳樹灣。而且是在明代就完成了漢族人口占多數的格局。

    有人可能會抬槓,雲南早在什麼時期就受管轄。還有人會提出元代就已經由蒙古人開拓了。可是那有什麼用呢?如果明代不收復,不屯軍,不移民,不保證漢族人口優勢,其結果今天雲南都很難是中國的一部分。

    若按民族源流,那連泰華人都是商族後裔,彝族尤其雲南彝族大量羌人後裔,還有古代在四川的百濮民族哈尼等。文化型別也類似,反而元代搞出點伊斯蘭文化。所以明代對雲貴的開拓是朱元璋、沐英、傅友德、藍玉等人的一大功績。

    唐代之後只是對西部和北方失去控制力。至於開疆拓土,漢族歷來都沒有太大的野心。漢族很多時候開拓只是為了保證不受衝擊。如果雲貴當時沒有控制在蒙古人手中,朱元璋也未必會去去除後患。

    中國這片土地足夠大,夠折騰,出去也不容易。所以華人歷來沒有開疆拓土的心願。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瑕疵啊。

    唐朝之後的漢族政權是兩宋和明朝。北宋消滅了南方九國和北漢,難道不是開疆拓土?明朝驅逐元朝,設定了奴兒干都司、烏思藏都司、關西七衛,佔領交趾,這不是開疆拓土?

    1、宋明的疆域都不如唐朝疆域廣闊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用在宋明身上特別合適。

    宋朝和明朝沒有進行開疆拓土嗎?不是的,宋明兩朝都很努力,奈何對手太過強大。

    尤其是北宋,在北宋建立的960年,北部的契丹已經建立了53年,不僅如此,他們還佔據了燕雲十六州,對北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迫和威脅,這讓北宋向北的開拓受到了巨大壓制。

    北宋和唐朝面臨的北部形勢完全不同,唐朝以及之前的漢朝,北方無論是匈奴、柔然還是突厥,都是部落形式的政權,他們的國家機器形式,是落後的奴隸制度。而北宋面臨的遼國,已經完成了封建化改革,成為和北宋一樣的封建制度的政權。

    成為封建制度的政權不僅意味著有了更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還意味著他們可以和北宋爭奪中原正統地位,這是前朝不曾遇到的,所以北宋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以至於後來在1005年簽訂的《澶淵之盟》,很多人都感覺是北宋的勝利。此時的北宋,是斷然沒有消滅遼國的實力的,自保就已經很不錯。

    所以北宋的開疆拓土只能表現在消滅中原地區的割據勢力上。

    明朝相對好些,但是明朝面臨的北元也是完成封建化程序的強大政權,因此明朝雖然不斷北伐,終歸不能徹底消滅元朝勢力。

    由於在疆域上不如唐朝遼闊,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唐朝以後的漢族政權沒有了開疆拓土的野心和魄力。

    2、文武並重的國策轉向以文制武

    漢族是尚武的民族,這種精神在漢朝展現得淋漓盡致。

    唐朝時期,由於具有四分之一的鮮卑血統,因此血液中仍然流淌著尚武的基因,這讓唐朝前期極具擴張性。

    唐朝時期,實行的是文武並重的國策,這保證了唐朝在開拓了空前遼闊的疆域後,創造了大唐盛世的景象。

    然而,安史之亂後,武人當國成為社會主流,這直接導致了趙匡胤對國策的修改。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很怕部下重蹈覆轍,所以“杯酒釋兵權”解除了開國將領們的兵權。北宋的國策從此轉入以文制武,並在趙光義時期得到了強化。

    以文制武導致武將地位斷崖式下降,軍隊的地位也隨之降低,因此年輕人從軍的積極性降低,軍隊的戰鬥力也是直線下降。

    北宋時期,保持了高達120萬常備軍的龐大軍隊規模,然而,北宋卻常常被動挨打,軍隊數量和戰鬥力完全不成正比。

    明朝建立後,雖然前期戰鬥力強悍,但仍然是繼續推行以文制武的國策。尤其是文官集團崛起後,武將的地位就更加卑微了。

    作為有權力的代表,文官是有帶兵權力的,但是坐辦公室的畢竟沒有一線指揮的經驗,其結果就是軍隊的不斷潰敗,疆域的不斷縮水。

    正是以文制武國策的流行,導致宋明不僅不能向外繼續開拓,反而不斷被動挨打。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3 # 家文家武

    這是個人觀點,有錯誤請指出。

    我認為中國唐代以後之所以沒有擴張,是因為唐朝已經擴張到了極限。中國文明的本質是農業文明,而西方是商業文明,西方文明的本質是發展商業,這決定了它的擴張方式,也就是擴大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開闢殖民地。而中國文明是農業文明,本質是發展農業,這決定了我們的擴張方式是擴大農業耕地,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掠奪土地(其實中國的擴張性和掠奪性比西方要強,但是國際上很少有批評中國古代的擴張活動的,而是大都在批評西方殖民擴張,這是因為古代中國擴張的國家大部分已經被中國用人口屠殺和文化同化的方式滅亡了,現在他們的土地成為了中國的土地,他們的後裔成為了華人,華人當然不會批評中國)。

    但是中國的擴張到了唐朝以後雖然還有但是沒有唐朝以前的頻繁,這是因為亞洲已經沒有適合農耕的土地了。向東北寒冷的遠東不是發展農業的好選擇,正北是乾燥的蒙古高原,西北又一片乾燥之地,正西的盡頭是世界著名的少水區,中東,西南是印度,但是喜馬拉雅山脈阻隔,然後是東南的東南亞,古代東南亞開發程度差,基本是一片熱帶雨林,憑當時技術無法大規模開發,而且中國古代軍隊以北方人為主,北方軍隊不適合在東南亞作戰,唯一以南方人為主的宋朝自己都自身難保,軍隊大多在北部作戰,無力擴張,此後元明清均派兵進攻越南,可是都以失敗告終,而且越南已經承認中國宗主國地位,這時擴張沒有好處,最後是正東,東方其實中國已經擴張完畢,倖存的只有耕地匱乏又難以攻佔的北韓和日本。

    唐代以後中國不再大規模擴張其實還有很多原因,比如古代交通不便,不能對大規模領土進行有效管轄,還有後來中國的衰落與周邊國家的統一與崛起,使中國不能再發動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擴張戰爭,同時他們的文化也得以發展,使中國不能輕易同化,擴張難度加大。

    西方的商業文明和東方的農業文明都是因為不同的自然地理影響的結果,各有利弊,比如西方的工業發展比中國快,但是中國的領土比西方大(美國特殊,除外)。這意味著西方比中國更容易成為強國與發達國家,但是中國可以成為超級大國。

  • 4 # 清水空流

    應該說,兩漢的尚武精神是最強烈的,‘’有犯明漢者。雖遠必誅‘’,隋唐兩代也有李賀的,‘’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都是熱血男兒,外向,奔放,積極向上的。而自兩宋開始華夏進入內斂,保守,含蓄。這其實就是儒家思想徹底統治的結果,漸漸固化了思維的結果。再加上,兩宋的崇文抑武將華夏的尚武精神完全泯滅。

    而自安史之亂以後,華夏的封建文明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漢唐之前,國家是守外虛虛內。積極進取,國家和武將以開疆拓土為己任。當做是名留青史的事情。而自安史之亂以後,尤其是兩宋開始,守內而虛外成為國家對歪政策的主流,歲幣,納貢成為不興兵戈的目的,守疆拓土為武將者不在是國家都主流意識。而為文官,當狀元才是國家形態的意識。這不能不說是華夏的一大遺憾。

    在就是漢唐以軍功為宰相。兩宋以文官入宰輔。自兩宋開始以後就是為了鞏固皇權。防止武將造反篡位。而兩宋之前,篡位,造反,稱王稱帝比比皆是。五代十國就是證明。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華夏尚武精神的存在。而自兩宋開始就在也沒有篡位和造反的了。固然說明了儒家君臣父子之說深入人心,也說明了尚武精神和的缺乏與喪失。

    正因為如此,導致了血性男兒的缺失。沒有了尚武精神才讓兩宋皆亡於外族。明朝雖然最初文武並重。不乏尚武精神。但土木堡之變以後。文官集團完全掌控朝局,以文制武也成為了大明的國策,再加上八股文作為選拔官員的準則。使得華夏尚武精神沒有恢復而是徹底失去。也才使得滿清興起。明朝也是亡於外族之手。

    儒家思想的確立,安史之亂以後華夏整體實力的退步。北方國家性質部族的發達。保守內斂思想的興盛都使得華夏開拓精神的喪失的罪魁禍首。

  • 5 # 大秦魂的微博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這兩千年來,華夏族人的確沒什麼建樹。

    自從秦始皇兵吞六國,建立第一個郡縣制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以後,只有漢唐有過開疆拓土的事蹟。

    西漢開拓西域以後,中間王莽篡漢,光武中興期間,短暫的脫離中國控制,但很快就被班超重新收復,東西兩漢加起來統治西域時間有三百來年。相比唐朝統治西域的時間要長很多。

    但是無論如何,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統治並不牢固。

    這些王朝對開拓出來的土地的統治都是前期開拓,後來失去。(漢朝情況要好一些,都是在滅亡的時候才失去)。

    綜上所述,究其原因,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西域、西藏、東北、漠北沒有推行郡縣制。

    上面是從制度上分析,從人的精神上分析,漢唐以後,中原漢人越來越喪失血性,喪失了創造力,主要原因就是道家哲學思想被儒家思想取代、曲解。哲學基礎的改變,直接造成了人的信仰的改變,那些讀書人玩兒了命的鑽研升官發財之道,研究厚黑學,明哲保身之學。就是到現在,也到處都是厚黑學理論,不論談哪個皇帝,哪個偉人,都有許多聰明人站出來,大肆宣講他們的見解,仔細一看全都是誅心之說。

    這些人在朝堂上能把黑的說成白的,前面多少將士出生入死,很可能他們兩片舌頭一頓鼓譟,這些人就可能功勞變成罪過。所以歷史上王朝後期都是這些蛀蟲搞得帝國的大廈徹底崩塌。這些人所以總有市場,原因有兩個,一是道家哲學被歪曲、和取代,二是法治制度和理念被破壞!

  • 6 # 歷史韜略

    唐朝時期儒家思想對社會起到了一定影響,一個時期的思想狀況,必定會帶動該社會時期的經濟,地理,政治。比如張騫通西域,擴大了邊疆之間的文化交流。當然,疆土的擴大也和當朝執政的統治者有一定的關係。如唐朝時期的武則天,崇尚佛道,自然對疆土沒有擴張的野心了。

    唐朝末期和宋朝末期朝廷基本上都是內奸當道,唐玄宗時期一場玄武門事件,使唐朝的繁榮昌盛的景象敗下陣來,宋朝因統治者盲目自大,最終被元朝打敗。綜上,皇帝自保都來不及了,怎能會擴大疆土了?

  • 7 # 歷史風暴

    首先要明白兩個問題,並不是漢族政權沒有了開拓的心,其實,在唐朝之後,不僅漢族政權不開拓了,異族政權開拓的胸襟也稍顯不足!

    守內虛外的政策,影響了對外的開疆拓土

    不管是宋朝,還是明清時期,所實行的政策都是以守內虛外為主。也就是說,國家把主要精力放在維護政權的穩定上,對來自國外的威脅,以防守為主。這樣的政策,讓中原王朝在對外的領土擴張上就不那麼熱心了,基本上就是保護好基本盤就可以。

    清朝之所以國土面積非常大,來自於兩個原因:第一,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和蒙古聯盟,相當於是滿清和蒙古攜手進入的中原。所以有人說滿清入關,所帶的嫁妝就包括蒙古草原並不是沒有道理。

    第二,康乾時期中國的西部和北部地區崛起的兩大強國俄羅斯和準噶爾帝國威脅太大。尤其是準噶爾帝國一直想抄滿清的老家。為了國家安全,只能與這兩國進行戰鬥。最終,準噶爾帝國被俄羅斯和大清一起瓜分,於是,大清的土地基本上就奠定了!

    對外戰爭的高成本,高風險性,所收穫又非常低

    俄羅斯人佔領西伯利亞是因為當地的皮毛貿易所獲利潤可以提供三分之一軍費。舉個例子,假如佔領東南亞不僅不虧錢還能解決遼餉問題,崇禎會不會考慮佔領東南亞!

    唐朝對外的開疆拓土不僅增加的是國土面積,那些開邊將領也會在戰爭中得到巨大收穫,比如搶劫敵國財富。所以,那些邊關將領經常會自作主張對外發動戰爭,怛羅斯之戰就是這麼打起來的!

    但是對宋朝之後的朝代來講,開邊戰爭不僅收穫極小,而且代價極大,完全是賠本買賣。元朝東征日本,南征爪哇,損失數十萬人,而且沒有任何收穫。

    (元朝東征日本遭遇神風)

    所以,在朱元璋時期,看到日本人對大明不恭敬,本來想要派水軍東征日本,結果被劉伯溫勸阻。劉伯溫並不是精日,他勸阻的原因是東征日本有一個反面例子,元朝。所以,劉伯溫建議朱元璋對這個遠方的國家以安撫為主。朱元璋農民出身,想到可能會血本無歸,就作罷。甚至還搞了幾個不徵之國,來避免子孫後代窮兵黷武。

    (朱元璋與劉伯溫)

    以上兩個原因,不僅限制了中國的國土面積,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和列強殖民瓜分世界的機會,導致今天地球上大部分土地被白人所佔據,而黃種人只能擠在狹小的東亞地區。

  • 8 # 火器工坊

    並不是唐之後漢族政權沒有開拓疆土的心了,而是面對的敵人比以往更加強大了。

    先說說宋朝,宋朝一直被冠以“弱宋”的稱號,理由是總被別人壓著打,還沒有完整的統一了漢家王朝的固有領土,然後一直送禮金,感覺特別慫。其實你仔細看看,宋朝面對的敵人,和唐朝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大唐面對的突厥也好,回鶻也罷,再不然是吐蕃也可以,性質上都是部落制國家,並沒有成熟完整的國家機器,國家動員力上也是非常的落後,屬於遊牧形式的動員力。而宋朝面對的遼國、金國、西夏,都是有成熟的國家機器,這不再是中原王朝對抗遊牧部落,而是兩個帝制國家之間的戰爭,無論是後勤、國家動員力、國力,都不是昔日大唐的對手可以匹敵的。而且宋朝也並沒有一直龜縮一隅,太祖太宗的統一戰爭,就是開疆拓土的表現。最不靠譜的宋徽宗,也曾夢想著收回幽雲十六州,奈何軍隊戰鬥力已經腐化,打不過人家遼軍。南宋理宗的時候,也有端平入洛,雖然失敗了,但足以證明漢家皇帝進取心並未終結。

    大明太祖成祖兩位皇帝,開疆拓土之志也是不可估量,平交趾,逐北元,設立奴兒干都司、烏斯藏都司、哈密衛,開下諾大的一個領土,怎麼叫沒有開疆拓土的野心呢?之所以對邊遠地區的進取心日漸沒落,不過是文官集團的日益強盛造成的,文官比較務實,能耕種人口多收得上稅的地方才值得要,偏遠地區,沒人沒地沒錢,那叫好大喜功,因此他們會千方百計的阻撓皇帝的擴張。再有就是軍隊以文統武,大多數文官是沒有什麼軍事頭腦的,因此指揮上漏洞百出,這點宋朝尤為甚,明朝倒是改善了不少,但是終究是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所以說,不是沒有了進取心。而是敵人和時代不同了而已。

  • 9 # 雲淡風清159686227

    一是農耕民族本身視野比較狹礙,沒有拓疆擴土的野心,安於現狀。縱觀歷史,就會發現以農耕為根本的民族就沒有能屹立千年不倒的,除了中國這一快。二就是華人戀土情結太重,講究葉落歸根。就拿現在來說,遊子在外每每有戀土情結。近二、三十年的春運盛況也間接證明這一點。不像遊牧民族的,只知出生的不知死亡葬身處。三是歷朝歷代君主基本上都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主讓武將寒心,而失去進取之心。更有兩宋對武將的打壓,君主的安於享樂直接影響近千年漢民族偏安的心理。星然明代有君主守國門,看似硬氣,但是百姓早已沒有兩漢時漢人的錚錚鐵骨。四是遊牧民族政權結構簡單,功過賞罰分明,力度大。類似於中國先秦時期的分封制。這樣雖然政權不穩,但能調動人的積極性,進取心,只要打下來就是自己的,誰不拼命開疆拓土。比如蒙元就是這樣。華夏的祖先炎黃至西周估計也是這樣。五是隨著歷史向前發展,人的思想也覺悟。天下是皇帝一人的,得也罷,失也罷,關我屁事。這在滿清末年表現特別明顯,其實我認為這種表現在明末就出現了。明末如果漢人百姓能同仇敵愾,滿清是絕對不能站穩腳跟的。改朝換代老百姓看慣了,反正天下不是我的。

  • 10 # 關河南望

    我們知道,華夏民族最具尚武和開拓精神的時代,就是漢唐時代,在那些個充滿了輝煌和榮耀的時代裡,有著“有犯明漢者。雖遠必誅”“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為漢妾”以及“漢兵至,至則滅族”的豪言壯語,也有“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的男兒氣概,那個時代的華夏民族,外向,奔放,積極向上。是我們民族最為光輝燦爛的時代。

    而在唐朝之後到兩宋開始,華夏進入內斂,保守,含蓄的時代。領土不再開拓,尚武精神不再延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因如下。

    一,消化和自己的原因

    經過漢唐的開拓,華夏民族已經將所能囊括的肥沃土地,適宜人類生存和耕種的土地握在手中,而再向西向北都是傳統上認為的不毛之地,東方是大海,南方多叢林,開疆擴土的需求性大大降低,而之前開拓的疆土有很大一部分還是處在和中原地區差異很大的形式上,國家需要消化,就像南方山林地帶的消化,一直到了明朝才算完成,這是一個自己的內部消化問題,統治者認為肥沃的土地已經佔有了,還需要消化,自然就不再想著開拓疆土了。

    二,儒家學說和崇文抑武

    這是儒家思想徹底統治的結果,兩宋以來,文風鼎盛,以武起家的宋太祖採取的抑制武人的政策,漸漸固化了思維,人們不再對開疆擴土感興趣,而是認為狀元才是天下第一,這種崇文抑武的思維使華夏的尚武精神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在漢唐之前,國家是守外虛虛內。積極進取,國家和武將以開疆拓土為己任。當做是名留青史的事情。而自安史之亂以後,尤其是兩宋開始,守內而虛外成為國家對歪政策的主流,歲幣,納貢成為不興兵戈的目的,守疆拓土為武將者不在是國家都主流意識。而為文官,當狀元才是國家形態的意識。這不能不說是華夏的一大遺憾。

    在就是漢唐以軍功為宰相。兩宋以文官入宰輔。自兩宋開始以後就是為了鞏固皇權。防止武將造反篡位。而兩宋之前,篡位,造反,稱王稱帝比比皆是。五代十國就是證明。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華夏尚武精神的存在。而自兩宋開始就在也沒有篡位和造反的了。固然說明了儒家君臣父子之說深入人心,也說明了尚武精神和的缺乏與喪失。

    正因為如此,導致了血性男兒的缺失。沒有了尚武精神才讓兩宋皆亡於外族。明朝雖然最初文武並重。不乏尚武精神。但土木堡之變以後。文官集團完全掌控朝局,以文制武也成為了大明的國策,再加上八股文作為選拔官員的準則。使得華夏尚武精神沒有恢復而是徹底失去。也才使得滿清興起。明朝最終亡於外族之手。

    最後到了清朝,雖然其作為外族統治者,對昔日的中華江山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收復,維護和鞏固了中華領土,但這都是建立在歷朝歷代的統治基礎上的,清朝抑制的是整個華夏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前進,奮鬥的意志,打斷的是華夏民族的脊樑,所以清朝也就成了中華最為恥辱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請安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