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爛柯人
-
2 # 歷史雜貨鋪
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這是史書上說的,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曹操的確是設定過盜墓的官職的。大家在小說中看到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都是曹操設定的,這也是曹操被尊為盜墓鼻祖的原因。
曹操盜墓的原因也很簡單,沒有糧餉,這是帶兵的大忌,如果軍中計程車兵飯都吃不飽,沒有糧餉的話,很容易發生叛變的事情,所以曹操必須要搞定錢的事情,盜墓無疑是最快的方式,中國古代的大規模盜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官方盜墓。
為什麼這麼肯定曹操肯定設定過盜墓官職呢,因為史書中已經不止一次的提到了曹操盜墓,他盜的墓估計已經不計其數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芒碭山的王墓,這個墓是屬於漢梁孝王劉武的,根據史書記載,劉武是在文景之治的時候過世的,所以他的陪葬品非常的多,這個墓面積是十三陵的四倍之大,據說曹操非常的重視這個墓,他親自到現場指揮挖掘,挖出來的寶貝足足養了曹操的大軍三年之久,可見墓裡有多少的寶貝。
正是因為這座墓太過出名了,所以曹操盜此墓的事情才會被記錄進歷史,至於其他的墓,倒是沒有記載,想必他手底下專門盜墓的人肯定是盜了不少的。挖劉武的墓這事其實挺諷刺的,因為曹操一直是以匡扶漢室自居的,而這個劉武他哥哥是漢景帝,他父親是漢文帝,曹操卻把漢室的大墓給動了,實在是諷刺。
不過正是因為曹操夠狠,才會在歷史上留下了大名,目前關於曹操盜墓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事太缺德,有人認為這是實在沒辦法才出此下策,可以理解,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此事的呢?
-
3 # 老四劇說歷史
古往今來,打仗都是最燒錢事情,為了籌集錢糧,可謂是費盡心思。三國時代也是如此,眾多諸侯爭奪天下,即便錢糧豐盈的揚州、荊州等地,也不常常為錢糧而著急。
那麼在古代,什麼人最有錢呢?大家一定會想到那麼皇親貴族。當然,他們確實是有錢人,但在戰亂時代,他們的錢也未必保得住。事實上,死人才是最有錢的。古人去世都會有陪葬的習俗,皇親貴族去世後陪葬品更是無數,包括各類金銀珠寶和名貴書畫等,這些錢財寶物埋在地下,不見天日,日積月累之下,可以想象埋藏在地下的錢財定肯定是不計其數,終會引起一些人的窺探。但古代是注重道德的時代,挖人墳墓是令人不恥的事情。
曹操
據說曹操為了籌集錢糧,成立了一支軍隊,軍隊的領導者叫摸金校尉或丘發中郎將。這支軍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挖有錢人的墳墓,盜取裡面的錢財,以供曹操貼補軍餉之用,這就造成“漢墓十室九空”。這種說法的根據主要有以下兩點:
1.袁紹討伐曹操之時,袁紹部下陳琳寫的“討賊檄文”,該文中說“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意思是說曹操親自挖了梁孝王的墳墓,而且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專職挖墓。其它史料在闡述此事引用的基本上都是陳琳寫的“討賊檄文”。例如唐高祖李淵下令編修的《藝文類聚》:“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運七十二船,養兵三年。”竟直接說曹操挖了梁孝王墓,裝72艘船,夠軍用三年。
2.據說曹操去世之後,設72座疑冢,不知道哪個是真的,千百年來,盜墓者不計其數,但誰也沒發掘出真正的曹操墓。南宋時期的《輿地紀勝》稱,“曹操歿後恐人發其冢,乃設疑冢七十二”。曹操這麼做就是因為盜別人的墓太多了,才會擔心別人盜他的墓。
盜墓
那麼歷史上曹操真的挖人墳墓嗎?
1.史料記載不支援。除了這篇討賊檄文之外,同時代的所有的史料均未記載曹操盜墓一事,後代一些史料雖有談到此事,依據也是來自這篇討賊檄文。
2.討賊檄文裡面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真實的。討賊檄文是曹操的對手袁紹討伐曹操時讓陳琳寫的,據說曹操看了討賊檄文後,嚇出一身冷汗,頭痛病都好了,可見這篇檄文的文筆犀利。討賊檄文既然是袁紹的人寫的,自然樹立袁紹光輝的形象,用盡一切手段去汙衊曹操,很多事情講得虛虛實實,可信度並不高。陳琳後歸附曹操曾表示:“矢在弦上,不可不發”,強調他不得不寫這篇檄文,可惜的是,對於檄文內容的真假,曹操和陳琳均未提起。
古墓
3.事情本身也不符合常理。古人是很重視德行的,挖人墳墓這種極度敗壞道德的事情,曹操不可能還親臨,曹操也不可能公然設定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兩個違反中國倫理道德傳統的官職,更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去組織軍隊去盜墓。那麼曹操有沒有可能悄悄地幹這些事呢?即便有可能,陳琳又怎麼知道?如果曹操真的幹過,也不可能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另外,孫權和劉備也經常罵曹操,但卻從來都沒有說過曹操盜墓,孫權和劉備要是知道曹操盜墓,哪還能不把握機會好好罵上一回?
4.關於曹操72座疑冢,那本身就是個謠傳而已,不足為信。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謠傳,是因為後人先汙衊曹操盜墓,正好曹操墓不知所綜,再自欺欺人地編個沒找到曹操墓的理由。千百年來沒人知道墓在哪的歷史名人也是不計其數,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不能說曹操的墓找不到了,就懷疑他盜墓太多,害怕別人也盜他的墓。
盜墓
事實上,曹操在預感到自己要死的時候發了個《終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曹操只是要求自己葬於鄴之西崗,與西門豹祠相近,不要放金玉珠寶。而在臨死之前曹操又發了個《遺令》:“斂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終令》和《遺令》關於安葬事宜的內容的記載是相符合的。該《遺令》是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無意中在宮內秘閣中發現的,陸機感慨之下,還寫了篇《吊魏武帝文》。陸機生於公元261年,距曹操去世只有40年,可靠性較高。
那麼為什麼會有曹操挖人墳墓的說法呢?
曹操的父親曹嵩在途徑徐州時為陶謙部將所殺,為此曹操大舉興師問罪,攻打徐州,生氣之下曹操做了人神共憤的事情,就是屠了徐州,曹軍在進軍過程中大肆殺戮,牽連到了一些墳墓,曹操可能並不知情,也有可能是知情但默許了。於是一些反對曹操的人予以諷喻,給曹操扣上挖墳的帽子,正好陳琳稍微誇張了一下,寫到他的討賊檄文裡。
回覆列表
曹操盜墓並設立盜墓官職,確實被記入史書了,而且他很可能也真的是把梁孝王的墓給盜了。但是,我個人覺得,曹操還不至於蠢到公開設官,大張旗鼓地盜墓。因為從古至今,人們對盜墓都十分痛恨,公然設立此官,豈不是將自己變成了口誅筆伐的物件?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
那麼,史書所記載的盜墓官,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源於當初的一篇檄文,也就是戰書。這份戰書,是當時大文學家陳琳幫袁紹寫的,為的就是向天下揭露曹操的種種罪行,以便為袁紹出兵找到正當理由。這篇戰書,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為袁紹檄豫州書》。
(《為袁紹檄豫州書》區域性)
在這篇檄文中,陳琳稱曹操親自率兵把漢室祖宗梁孝王的墓給掘了,從中獲取了大量金銀財寶,用於擴充軍隊。不僅如此,陳琳還稱曹操在軍隊中設立的“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兩個官職,專門負責帶兵四處盜墓,獲取財寶。
(以盜墓為題材的遊戲海報)
陳琳的檄文被記載到了《後漢書》,算是列入正史了。如此一來,曹操在陳琳筆下成了盜墓使者,而摸金校尉也成了盜墓者的代名詞。隨著後人不斷演繹,特別是隨著一些盜墓小說和影視劇的加工,摸金校尉的影響便進一步擴大了。
不少人都覺得曹操盜墓,並且設立了盜墓官職。但我個人覺得,曹操盜墓的可能性雖然存在,可不會愚蠢到設立盜墓官職,讓世人皆知自己是個十惡不赦的盜墓軍閥。因此,我認為曹操並未設立過盜墓官職,至少沒有公開設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