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彈指一揮間w

  • 2 # 小白兔的兔門牙

    我不知道她有沒有記憶,我只是看到她看動物時咯咯笑我就覺得沒來錯!我女兒第一次去動物園是一歲半,看到鴕鳥笑的幾乎停不下來,我看著她笑我好開心啊!

  • 3 # 大腦袋瞌睡蟲

    孩子當時開心就好了,任何事情都會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痕跡,長大了記不起來,只是發生了遺忘,但那種快樂會印在孩子的潛意識中,長大後他可能忘記了自己具體去過哪些動物園,但他潛意識中對親子共遊的美好感覺永遠不會消失。

  • 4 # 海情聖地

    書本教跟現實裡近距離接觸絕對是天壤之別,一歲半多一點就經常在假期帶出去玩爬山,動物園,南方園林,海灘多接觸總比在家悶著看電視手機強,自己開車就大人累一些孩子吃了睡到地方就玩有啥不好的呢。

  • 5 # 子靈丫頭

    你覺得沒必要帶孩子去動物園你可以不帶,但你不可以用質問的口吻去質問別人,孩子去動物園看看動物,孩子看的開心大人就開心,就這麼簡單,不需要讓孩子去做課後題,去個動物園需要考慮這麼多嗎?

  • 6 # 江南Ptp

    開心就好了呀,不用想那麼多!我女兒一歲七個月開始第一次旅行,雖然現在不記得了,但是當時她可是非常開心的,一歲多的小朋友走了兩天的路都不要你抱!但是回來的代價就是好幾天下樓玩都要爺爺抱,不願意走了[大笑][大笑][大笑]

  • 7 # 米蘇的廚房

    我大兒子2歲不到就開始帶去東南亞自由行了,現在四歲半,他還時常提起在國外旅遊時他吃過的東西,他住過的酒店,甚至連住過的民宿阿姨都記得,現在科技那麼發達,視訊照片可以幫助他們加深對很多東西的記憶,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帶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

  • 8 # 何日秋風起落葉

    也還好,我娃兩歲半,之前一歲多帶她去鱷魚館,動物園兩次了,問她動物園有什麼喜歡什麼都會說出來,還想去呢,孩子開心就好

  • 9 # 純天然小白羊

    孩子在三歲以前確實記不住事,但是不代表那些他記不住的事,不會成為塑造他的一部分。孩子在三歲以前,其實是很重要的,他記憶不會記住,但是點點滴滴都會成為他個性塑造,智力發展的每一塊磚。我女兒一歲三個月,表現出對動物濃厚的興趣,我就會帶她去動物園,讓她帶上她的動物小卡片,去看看活的動物是什麼樣的。但是我不建議帶太小的孩子長途跋涉去旅行,一是旅行途中非常勞累,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二是,其實三歲以前的孩子,最適合他們的地方就是大自然,就是去周邊的山上看看花草樹木,飛鳥蟲魚,去鄉下田間玩泥巴捉魚。大一點了,再去一些旅遊勝地,去感受文化的變遷,大一點了,他能看懂了,才算是開拓眼界。

  • 10 # ooo-ooo

    你的認知是5歲以下無記憶吧?那你還要不要教他怎麼走路怎麼吃飯,怎麼認字,怎麼寫字?怎麼叫爸媽叫爺爺奶奶?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

    教小孩認識世界,是一種開眼界開智的過程,從無到有從不認識到認識是一種迴圈漸近的過程,沒人一促而就的。

  • 11 # 道須臾

    五歲的小孩已經很大了,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會對接觸的事物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基本每個小孩都特別喜歡去動物園,所以我個人認為去動物園對小孩沒有年齡限制,大人去感覺也挺開心,能學到一個東西!

    首先,去野生動物園,如果小孩特別小,就一歲兩歲的,可以鍛鍊小孩的,視力,刺激小孩的發育。野生動物園一般都會有很多植物花草,色彩斑斕,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形狀大小顏色都不一樣,而且動物叫聲都不一樣,要是帶小小朋友去,多看看,多聽聽的,肯定對刺激小孩的發育有幫助,大自然的天然教育不比看書聽書好多了!

    其次,孩子大一點,3歲以上,帶孩子去野生動物園,就可以邊看邊講解,動物的習性,動物的特性,或者讓小孩參加動物園舉辦的小活動,不要懷疑這麼大的小朋友完全能參與,能聽懂!這些都要通過父母的引導,父母引導小朋友觀察動物的特徵習性,鍛鍊小朋友的觀察能力也是不錯的!

    如果小孩都5歲了,那去野生動物園就再合適不過了!這時候小孩的好奇心是最強的,接受能力也強,很多事情講了就會,去動物園就可以不只侷限於看動物,可以順帶教小孩學學英語單詞,學習動物生活的環境的知識,學習怎麼和小動物正確的互動,怎麼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等等引申出一些相關的知識和小朋友交流!

    所以小朋友去野生動物園對小孩的影響,除了動物園本身的資源,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善於引導,邊玩邊學!

  • 12 # 格格親子

    很多時候,當寶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念叨著,現在的孩子真是好幸福啊。不光光是會有那麼多的大人關心著孩子,能夠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需要。

    另外,就是現在的孩子會擁有太多的物質,像更加豐富的兒童食物、更加豐富多彩和樣式新穎的玩具,自然也會有更加內容豐富和眼界開闊的業餘生活安排。

    然而,現在的孩子們就顯得太享福了,可能不到4、5歲的年紀就周遊了幾個大洲的國家,足跡早已是遍佈了世界很多國家。當談到這些豐富的生活時,有的小朋友還能夠給你講講他路途中所遇到的趣聞。真可謂是“後生可畏”啊!

    而對於這些會帶著年幼的孩子來到野生動物園的年輕家長來說,有的朋友也會有顧慮。一是這麼大的孩子適合帶著去這樣的場所嗎?另外,就是孩子太小會有記憶嗎?接下來,就具體談談這個事情。

    對於五歲大的孩子來說,雖然也會了解一些事情,能夠明白父母言語中所指示的事情是否該做了,但是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是有著非常好奇的天性,對於周圍的一切都過於關注的情況。

    如果是這樣的話,在帶著孩子一起戶外遊玩的時候,儘量還是選擇一些非常安全又不存在潛在危險的地方。而野生動物園來說,有的野生動物園是需要動物像野外生存的狀態而並不是關在籠子裡的,往往需要參觀的遊客都是坐在有安全防護的汽車裡。

    顯然,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如果不能夠得到隨同家長的時刻看管及孩子能夠聽從家長的安排,和野生動物園的工作人員配合好,就會增加遊玩時候的風險。

    其實,我們將孩子的業餘生活儘量地豐富化,不僅僅是希望孩子能夠擁有更多豐富多彩的成長世界,也是希望這些美好的生活能夠成為他人生的一段珍貴記憶。

    這些自然都是很美好的想法。但是,至於有多少記憶和生活能夠留在孩子的印象中,讓孩子感到很有興趣,並從此開始一段更有意義地探索,更多的就需要交給孩子自己了。

    做父母的不需要在這些問題上過於強求。應該抱著我們能夠跟孩子擁有一段美好的時光,讓我們彼此能夠更加親近,將生活變得更加開心、幸福就足夠了。

  • 13 # 早教老師Jenny

    那些帶五歲以下小孩去野生動物園玩的年輕家長,我想最重要是看到孩子開心的笑臉,讓孩子過得快樂。並沒有考慮得特別多。孩子肯定會有記憶的。

    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動物,包括平時能看到的小狗,小貓,金魚,而在動物園能看到圖片上的大象,獅子,斑馬,孩子會更開心,特別是長勁鹿這些平時很難看到的動物。

    人類學家白強尼曾說:孩子最強烈的友誼發生在他們和動物之間。這是因為有些時候,動物對孩子來說不僅僅是動物,它們更是成為了孩子心中另類的存在。

    電視和電影等在兒童偏好方面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時候,動物在兒童故事中被孩子們人性化,孩子們有時會把小動物幻想成電視或電影中,自己崇拜的人物。因此,小動物在孩子的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

    對於小孩子來說,這世界上的東西都是未知的,他們看到什麼就會去學。通過觀察動物的行為,孩子學著模仿。而且小孩子小時候在地上爬,這和動物的走路方式很像。於是孩子和動物就有了相似之處,也就更能玩在一起。

    我記得在孩子三歲多時帶大寶去番禺野生動物園,並且照了很多相片,現在重新翻起來,孩子還是會有些印象的。

    而老二小時候去汕頭恐龍樂園,也是非常有印象。說到恐龍應該會想起來,而看到相片,還會記得細節。

    其實人的記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遞減的,所以只要孩子3歲以後,去玩的地方,以後很多還是會記得的。

    當然,我們主要是注重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感受,開心和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 14 # 你開心就好haha

    這個我真的可以回答一下。帶她去是因為她表達出對動物的喜歡,並且我相信很多動物她都記住了。

    閨女16個月大,也就是一歲半的時候,帶她去了上海動物園。她特別喜歡裡面的金魚和海龜,在那裡呆的時間最長,她當時說話不是很清楚,但是看到那麼多的魚她很開心,嘴裡說著烏啊,烏啊的(魚兒,魚兒)。過後很長時間問她動物園裡有什麼,她第一個就說烏啊。

    還有裡面的長頸鹿,她不會說,就仰著脖子用手摸脖子。裡面的黑猩猩對著閨女吐舌頭,我閨女瞬間就學會了。還有在喂水果給黑熊的時候,她也很開心,她都記住這些動物了,等她2歲的時候,有一次她表達出還想去動物園的意思,我問她要帶什麼東西,她拿著橘子,嘴巴張大做出黑熊仰著頭張嘴等著遊客投食的樣子,我就知道她一定沒忘記半年前的動物園之行。

    對了,在我閨女這裡,大象的表達方式是手捏著鼻子。

    閨女會用手勢表達各種動物這個應該是我們教她的,不過跟星星學會吐舌頭真的是她自己記住了。

  • 15 # 泉媽育兒心得

    五歲以下孩子是有記憶的,雖然比較模糊,或者只是碎片化。此時帶孩子去野生動物園玩,對孩子是有幫助的。但是,家長帶孩子去任何地方玩,並不是為了讓孩子記住,而是讓孩子體驗。所以,孩子是否有記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

    五歲以下孩子的記憶特點

    1、孩子的具象記憶擁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5歲前的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者形象且有鮮明特點的事物,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比如每天重複出現的人、物品、建築物等。但是,要將這些具體的事物與孩子的理解聯絡起來,就需要大人協助進行反覆強化訓練。

    2、孩子的記憶容易被情緒或當下環境所影響

    3、孩子的記憶是片段的、不完整的

    孩子的記憶力還有一個比較鮮明的特點,就是容易遺忘,雖然當時看見了,也說出來了,但過後再問起,孩子就已經不記得了,因為孩子很難將片段化的事物和時空或者環境聯絡起來。

    4、孩子記憶相對隨意且停留時間較短

    五歲以下孩子的記憶力發展過程

    1、2歲以前

    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會去觀察各式各樣的玩具,模仿家長的動作、語言,做的次數多了,也就形成了記憶。

    2、2到5歲

    孩子已經學會了說話、走路、撒尿等基本技能,家長也不用特別操心了,平時一些顏色、數字、字母之類的圖片會通過回憶來加深記憶,這個階段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回憶敘述自己的經歷,有助於增強記憶。

    3、5歲以後

    由此可見,5歲以下的孩子並不是沒有記憶,而是記憶不連貫,都是零零散散的片段,一些印象深刻、深深觸動過我們的時刻,會刻在腦袋裡,影響深遠。因此,再次說明帶5歲以下小孩去野生動物園玩,一定是有意義的,如果在此過程中發生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孩子不但會記住,而且還會影響深遠。

  • 16 # 誰讓我說了不算

    我認為帶孩子出行不必在意孩子的年齡。不同時間段的孩子反應出來的情況不同。我帶孩子第一次出行是他一歲四個月。儘管他什麼都不懂,每當我們激動的讓他看這個動物那個動物,他完全跟我們不在一個頻道上。但是我們能感覺到他的興奮,每天接觸不同的事物看不同的風景,他也和我們一樣慢慢的感受。我認為對他當下的感官刺激已經足夠,不一定非得記住什麼。

  • 17 # 芝麻爸爸談育兒

    我兒子現在22個月,去年18個月的時候,就帶他去過一次深圳野生動物園。小孩子有記憶,但我們沒指望讓他記住所見到的東西。

    就像我們成人出去旅遊,過程中看到很多景點,精彩的表演,以及有趣的食物,偶遇的人們。現在回想一下,又能記住多少?

    為什麼要帶小孩子去動物園

    1、自己想去。

    我們得承認,這個世界是多元的,很多大人也沒有去過,這很正常。有些年輕人就是愛玩,大人去了,不可能把孩子丟在家裡,順便帶著。這個孩子可能就是買雪糕的時候送的,沾了大人的光,哈哈。

    2、開拓孩子的視野。

    前幾年的綜藝節目《變形記》,城裡孩子和農村孩子互換身份,各自生活一段時間。農村的孩子顯得木訥,寡言少語,在生人面前羞澀,唯唯諾諾,看什麼都稀奇。而城裡孩子,在一起侃侃而談,說天文聊地理,講愛因斯坦侃霍頓。

    這就是視野,這就是差距。視野開闊,未來孩子不一定成功,至少他會精神富足,與別的孩子能聊到一塊去。

    按照你的思路,孩子會咋樣

    孩子哪裡都不去,天天在家裡待著,會怎樣呢?

    家長的認知水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因為見過世面和沒見過世面的孩子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3歲就上春晚舞臺,有的孩子3歲還在撒尿和泥玩,這能一樣嘛?

    如果孩子從小就封閉,不接受新鮮事物,思維和認知是沒法很好的開發。

    有條件就帶孩子到處看看

    看過一個記錄片,一個國外的爸爸,自己酷愛野外自行車運動。奶爸為了讓她的4歲的女兒一起體驗大自然,就把他的自行車做了改裝,在車子後面安裝了一個帶輪子的小籃子,剛好孩子可以坐在車裡,做好了安全保障。

    大人們覺得驚險刺激,小女孩卻不亦樂乎,很是開心。在這樣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自信勇敢開朗,對自然充滿好奇,也是她成長的一部分。

    李亞鵬每年都帶李嫣野外爬上,勘測水文,做一些探索,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

  • 18 # 育兒芝士派

    這個問題我太能回答了,孩子不到兩歲就帶他去了深圳野生動物園。

    我是怎麼考慮的?

    1. 我還是很小的時候來深圳旅遊去過,很多年都沒去過了,所以我想去。

    2. 全家出動,婆婆也沒去過,也想帶老人去看看。

    3. 老公不是“葛優躺”或者“詐屍”那種爸爸,出門能開車,還能帶娃。而且出門能少玩點手機,對頸椎要好些。

    4.週末總是去附近商場去膩了,想帶娃換個新鮮的地方完。

    所以...看出來了嗎?我去的理由前三個都是考慮大人,最後一個才是考慮孩子。雖然我們將孩子放在家庭中或者媽媽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無可厚非,但我們作為一個有理由有思想成熟的人,我們應當從實際出發考慮事情。

    去動物園的事,實際出發的角度當然首先是考慮大人願不願意去,因為一歲多的孩子真的沒有發言權。而且去動物園至少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容易”的事情。我們要開一個半小時的車,還要走一天路,孩子還會睡午覺。累嗎?當然累,但是我覺得值,因為是我們都想去的,不是不到兩歲連話都還說不利索的小屁孩決定的。

    孩子會有記憶嗎?

    因為並不是孩子要求去,所以孩子有沒有記憶本身就不重要。從科學角度說,孩子當時會有記憶,但是根據後續大人提及此事的概率,記憶可能會保留幾個月或者大半年,更久?不太可能,除非是有著圖片記憶能力的天才兒童在被某個觸發點喚醒記憶。

    可是,你要求孩子記住是要幹嘛?是覺得上學後寫作文用得著還是一邊看猴子一邊教他單詞“Monkey”?拜託,養孩子不要這麼功利,他又不是以後你養老的工具或者賺錢的工具。他看見大象噴水就咯咯咯地笑了,他給斑馬喂胡蘿蔔轉頭跟我說:“好臭!”讓我哈哈哈地笑了。這些,不就夠了麼?

    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功利的理由,其實也是有的。科學研究表明,由於幼兒三歲前大腦神經元是這一生中發展最快的時期,接觸新鮮事物對刺激神經元的發展的確是有幫助的。而且通常在新的環境中肯定會接觸到新的詞彙,從而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有利的。但如果真的只是考慮這個而帶孩子出去玩,我覺得太沒必要。因為你帶他去家附近的公園、別的小區、不同鄰居家裡轉悠效果可能也差不了多少,那又何必費力?

  • 19 # 海娜和Lisa

    第一、六歲以下的孩子親子陪伴太重要了

    六歲以下孩子親子陪伴時間越多越好,不管在哪裡,幹什麼,當然我說的不是陪著孩子看電視,玩手機,一些有質量的陪伴是特別重要的。

    有質量的親子陪伴可以增加親子關係,親情的陪伴讓孩子變得自信,勇敢和有安全感。

    樊登說過:“要想你的孩子聰明,那就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不停的跟孩子交流,多說話。”

    三年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親子陪伴對於我家孩子的影響,天氣晴朗,溫度適宜,我們經常帶孩子出去,動物園去了好多次,還專門去過恐龍化石博物館,那時她還不到兩歲半。帶孩子出去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只是想著帶她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接觸外面的人,看看她從繪本上看到的世界和現實中的有什麼區別。

    第二,別小覷了孩子的記憶功能

    我們因為爸爸工作的原因老搬家,前段時間路過原來住的小區,進去溜達了一圈,真沒想到小傢伙居然還記得她家的位置,什麼地方有什麼都記得很清晰,甚至在有的地方幹了什麼都記得很清楚。我們在她兩歲過一點的時候搬的家,那個時候她才剛學會說短句,連整句話都說不上。

    就在前兩天他跟爸爸視訊,看到視訊裡帶著安全帽的爸爸(爸爸是幹建築的),突然跟我說媽媽,我們原來在舊家的時候我也帶過爸爸的安全帽,當時我和她爸真的好驚訝,在沒搬家之前她爸有次下班直接回家,把安全帽帶回家來,我們就給她也戴上試試,那個時候她才一歲半啊,因為膽子小,她那個時候剛撒開我的手在院子裡玩。

    不管父母有多忙,請抽出時間多陪孩子,在安全和道德底線範圍之內,你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無關乎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對他們來說受益的不單單是記住了美好的事物,最主要的開闊眼界,得到了爸爸媽媽的陪伴。

  • 20 # 兒童心理支持者

    帶五歲以下小孩去野生動物園玩,我覺得孩子有沒有記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帶孩子出門旅遊,見識到也有可能摸到,各種只在電視裡出現的真實動物,這個過程以及孩子與父母外出時,旅程中遇到的各種出其不意的情況,一起面對一起解決的一個親子互動,不是更有意義嗎。

    在回程等火車時,孩子鬧著要拿火車票,這期間有一個插曲,就是她不小心丟失了一張票,這個過程現在她也記得,因為我們當父母的在這件事上,不當的怪罪處理中,孩子很自責,並不再膽大的幫父母拿東西。她以為是自己的錯,給父母造成了麻煩。

    在聽到孩子說出“我怕會丟”的話後,我反思到當時的處理,已經給孩子心裡負擔,慢慢引導孩子,那不是她的錯,也沒有那麼嚴重的後果,我們在那個過程中,吸收到了什麼教訓,現在可以用更妥當的方法來解決,孩子終於放下心。

    這麼美好的經歷,我家小朋友說她以後想成為獸醫,去幫助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因此我覺得,不管孩子有沒有記憶,當下她的各種情緒,各種與父母的連結與溝通,在父母的陪伴下游玩,才是最值得。更何況,還可以給孩子拍很多美美的照片,供她成長中回憶。我們無需在與孩子的遊玩中,想各種任務,只要專心陪伴孩子,孩子是能感受到並儲存下當時的那份愛與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期的你是啥時候開始便祕的,你又是怎麼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