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博士苦、博士累,負擔累累人心碎。
5
回覆列表
  • 1 # 佛系熊孩子

    正在讀博,也正在思考這個問題,因此特別想回答下,讀博有沒有意義要從兩方面看

    一、你現在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攻讀博士期間的好處有:時間相對自由,小小滿足虛榮心,花費壓力沒有本科碩士大

    攻讀博士期間的壞處有:壓力特別大,包括畢業的壓力,導師施加的壓力,以往同學成就的壓力,還有身體的壓力都是重重考驗,女博士還多了嫁人的壓力;生活很枯燥,三點一線,可以想象。

    二、未來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博士畢業之後的就業面其實是相對狹窄的,科研院所,以搞科研為主,但是科研這項工作,其枯燥程度是超出我們想象的,要耐得住寂寞,記得一個老師曾經說過他為了科研很多年沒看過春晚了,確實也是科研成果豐碩,如果你喜歡科研,有股鑽勁,那讀博是必經的歷練,要麼就真的意義不大了。

    如果以上兩點都考慮的比較周全,都與你的預期想契合,讀博是你的不二之選,否則還是另闢蹊徑吧

  • 2 # 智法教育線上

    又到了一年畢業季。現如今的就業壓力以及工作門檻,使得考研乃至考博再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尤其在大城市、大單位,研究生已經滿大街了。在這種情況下,考博的難度、畢業的嚴格程度,一直都是穩中有升,關鍵是畢業之後,博士學位的“敲門磚”分量也大不如之前。

    我曾經看到過身邊無數的同學朋友,尤其是對學術有真正志趣追求的男生,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放棄了讀博,暫時放棄了他們所熱愛的學術。

    昨天,我又接到一個電話。一位同學很意外地告訴我,他要去上海做律師了,但在我們同學眼中,他就是為了“當教授”而生的。掛了電話,仔細想想,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理想,很多時候,對於普通人,相比於興趣,惟有生活更為重要。

    在生活中,每一個放棄讀博的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無可替代的理由。這麼多年看過來,我覺得有這樣七個理由讓那些當年在校園裡志氣滿滿的少年慢慢認識到,相比於詩與遠方,更需要先端穩油鹽茶湯。

    缺錢,可能排在第一位

    要讀博的人,一般都25往上了。家裡的父母也多在50-60之間,這個年紀的人,正從中年走向老年,經歷著特別大的生理和社會變化,很多時候,父母的父母還健在,也都七老八十了。雖然父母嘴上沒催著你趕緊工作掙錢,但是面對拿著微薄工資的父母,尤其是透過勞動力掙錢的,不知從何時起,內心就多了沉甸甸的愧疚。從考上名牌大學,一舉成為“光耀門楣”的榮譽,到六七年之後的人生路口,一不小心就成為了家庭的負擔,這種負擔可能會持續好幾年。想到這裡,很多人明白“這一步真得小心”。可能有人會說,博士基本上不再需要家庭承擔費用,但對於文科博士而言,獎助學金也僅僅是學生水準的溫飽。

    年齡,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神童,或者說資質本來就不好。假設你高考補習一年,考研二戰一年,當你準備讀博時,即將迎來27歲生日了。27歲是個什麼概念,你爺爺27歲時,你爸爸兄弟姊妹五個都齊了;你爸27歲時,你也會下地走路了;你27歲時,你會時不時地收到各類同齡人結婚的請柬。

    讀博?意味著31歲左右才能走出校門,你不敢想象,那時候同齡人的人生已經翻到哪一章了,但是毫無疑問,你自己肯定明白自己停在哪一章。雖然“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雖然“單身貴族不著急”“更有師兄師姐帶著孩子參加畢業典禮”,但是你真不著急嗎?你不急,自然有人替你著急。再說一句可能很多女生尤其是女生家長擔心的問題,25歲左右最芳華的人生是不是一定要選擇在象牙塔裡做實驗,寫論文,恐怕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

    學歷,會遭遇通貨膨脹嗎

    花三四年時間去讀博,還是花三四年時間在工作中提升,究竟哪一種方式對長遠發展更有利?看上去這有點“精緻的利己主義”,因為有一部分人為了學術事業而讀博,而另外當然還有一部分為了升職加薪而讀博。那麼對於後者而言,自然要算好總賬。現在,博士已經很多了,三四年之間,又要新增20萬博士,還不包括那些海歸,我還能透過博士實現“事業起飛第一步”嗎?轉念一想,我不讀,會有別人去讀,如果博士學歷已經被通脹而“不值錢”了,那麼不讀,是不是意味著職業起步更加艱難呢?

    面對這樣無休止的糾結,旁觀者很難幫襯著去判斷,說一句:隨心所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無疑像開水衝醬油,不鹹不淡,於事無補,因為沒有這麼簡單的選擇。當然,再複雜的模型和公式,也可能同樣是開水衝醬油,聞著香,喝起來沒有味道。

    越來越高的畢業要求是攔路虎

    按道理,對博士生本就應該嚴格要求。但是我們的嚴格要求主要體現在結果導向的評價機制上,畢業之前必須先發幾篇核心期刊文章,很多雙一流高校對“核心”的外延限定得更為嚴格。考上博士,能不能畢業,這是很多學生心中的撥浪鼓,一直在搖個不停。

    不是大部分學生不夠努力,而是我們的核心期刊版面實在太有限。講師評副教授、副教授評教授,評獎爭優,教授還要保持崗位績效,象牙塔裡的哪一個人不為論文發愁?當然,已經到了塔頂的人除外。那麼多副教授的文章都還沒發,憑什麼給博士生髮呢?對於社會科學來說,博士生要想在文章質量上取勝則更難,閱讀、經驗、理解及技巧的匱乏,使得絕大多數學生要想在文章質量上把那些副教授比下去,基本不太可能。這一點,自然科學領域則多了一些可能,這是學科屬性和研究路徑所決定的,因此我們經常看見一些理工科的碩博生甚至本科生就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文章。當然,這跟當代中國的學術話語體系有很大關係,我們的自然科學基本上能夠跟西方處在一個話語體系裡,因此國內一流高校的理科生基本上也都被要求在國際外文雜誌上發文,而國內外社會科學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歷史與現實鴻溝,就連頂級教授也很少發外文刊物,當然國際方向的學科除外。

    聯絡不上一個好導師

    為什麼說高考是一場很公平的考試?那是因為涉及的人多,一旦聚焦則變得非常透明。相對於1000萬高考生,每年考博的可能也就二三十萬,這個群體自然被社會關注得要少。而且,為了給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權,博士招生過程往往以博士生導師組起主要作用。尤其是申請制普遍試行以後,很多院校簡化或弱化了統一筆試的權重,加大了面試的分量。因此,在面試之前先混個“臉熟”則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這個老師帶不帶博士?帶,但是教務處處長已經打過招呼了,他侄子今年想考這個方向的博士。有人說,高校因為人員型別單一,所以人際關係單純。這句話究竟該怎麼理解?高校因為相對封閉且獨立,而在這樣一個系統裡更多的是熟人社會,尤其是那種單一學科強大的專業院校,或者規模比較小的地方院校。同心圓式的振動會觸及這個地方的每一個角落。有時候一個名額,會接到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招呼”,那最後就看誰的“招呼”更有力了。所以,當熱門學科,優秀師資的門下全被“招呼”佔滿了的時候,你似乎不甘心,同時也擔心拜在一些“閒雲野鶴”的門下,能融入這個圈子嗎?

    沒有資源進入圈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細菌還分菌群呢!上面說了,選一個“厲害”導師的重要功能就在於把你帶進圈子。這個圈子很重要,只有你有了這個圈子的“味道”,才能立足,就好像人身上必須要有某類細菌一樣才能消化食物。

    人靠衣裳馬靠鞍,圈子可以抬高你,可以庇護你。所以,很多論文下面掛著三五個基金專案,作者下面寫著兩三個單位,學院+學會+研究中心,從實體到非實體,從團體到個體,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讓自己進入更多的圈子,讓自己與學術世界有更多的交集。俗話說得好,你知道哪片雲彩有雨?如果能因為一些共同的身份、標籤,而得到大佬的認同,哪怕是同情,也是好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師,不得不卑微地一步步建立自己的關係網路。因為你不是學二代、學三代,學二代不需要資源,因為他本身就是別人的資源,校長、院長的孩子本科就可以發人民日報、紅旗文稿,所以遇到一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導師可能是你進入圈子唯一的希望。

    因為愛情

    從本科到碩士畢業,好幾年的戀愛長跑,是不是也應該為對方“正名”。對於女生家長而言,除非認定男生是績優股,或巨大潛力股,誰會同意讓自己的女兒工作著養自己的博士生老公?雖然剛開始工作不能給自己的女票提供“奶油蛋糕”,但是提供普通“麵包”可能是作為伴侶的生活責任吧。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有理想,但是當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孩子為你放棄了回到父母身邊的理想,我想,男生油然而生的保護感湧上心頭的一瞬間會暫時熄滅自己的理想。

  • 3 # 生物醫學百科

    首先,要區分是什麼專業的博士。原因有三:

    1.有些專業讀到本科或者碩士,就能夠找到很不錯的工作,收入也很好。那麼讀博士的必要就不大

    2.一些文科專業讀博士相對比較輕鬆,壓力不大。

    3.一些基礎學科的博士,比如生化環材,讀博士就會比較辛苦,延期畢業已經是普遍現象。即使讀了博士,收入也不是太可觀。

    其次,要看自己的人生規劃,比如希望進高校或者科研機構,那麼讀博士是很值得的,甚至還需要博士後的經歷。

    最後一點,要考慮家庭條件和經濟狀況,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因素。因為讀博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一點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權衡。

  • 4 # 田博士

    目前來看還是很值的,畢竟博士還是少數,具有很大的優勢。

    幹啥都累,要看收益啊。博士畢業還是很容易在社會立足的,值得拼命。

  • 5 # 愛吃零食的小賈

    這個問題只能根據你自己來看,你覺得值得就值得,你覺得不值就不值。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根據自己來看。不過在這個讀書改變命運的時代,多讀書是沒有壞處的。

  • 6 # 小老大專屬鏟屎官

    不管哪條路,都能有所收穫才是值得的。

    工作了,如果晉升、行業技術升級等需要,也可以去考博士。

    讀博了,也不忘訓練自己專業領域外的其他技能,將來工作也會得心應手。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7 # 測試開發加油棧

    這個應該因人而異吧,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家庭背景,家裡只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那麼努力學習,很有可能是改變你人生的一種途徑。當你只是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學歷時,在工作幾年後,可能會有種你的學歷跟不上你的發展,後悔當初沒有考研或者考博。所以索性就在讀書生涯中直接把學歷考到最高,然後就是去工作晉級了。同樣當你獲得一定學歷的時候,再去尋找工作,你跟低學歷的人起點就是不同的。你可選的機會也會更多更好。有那麼一句話,如果不吃學習的苦,那麼將來可能會吃生活的苦。身邊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但是如果你的家境優越,屬於富二代那種,也許根本就不用想這個問題了。

  • 8 # 文會教學

    博士苦、博士累,負擔累累人心碎。這是讀博士的真實寫照,但是不管再怎麼苦、怎麼累,讀博士還是很值得的。

    現在中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新生兒的出生率也呈現一種下降的趨勢。一個城市的發展是離不開人的,所以很多的城市為了吸引人才,就制定了對高階人才的相關優惠政策,如果是博士的話,到哪個城市都是積極吸引的高階人才。

    讀博士的目的是什麼?說得好聽點是為了學術研究,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能找到一份的工作。

    現在可以這樣說吧,如果你是博士,不管你是學的什麼專業,你想去高職院校工作,高職院校會敞開大門歡迎的。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呀,現在博士生相對來說還是少的,高職院校為了達標,必須要招聘一定數量的博士,但是博士畢竟是緊缺人才,專業好的博士是不會到高職院校的,只有那些專業不是很好找工作的博士(如生物、農學專業博士)才會到高職院校。高職院校也沒有辦法,只要是博士就行了,什麼專業就不重要了,只要是願意來就接收。

    研究生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進入高職院校,博士直接就能進入高職院校,你說讀博士值不值呢?

    當然,讀博士並不僅僅是為了進入高校教學,就是在企業中,專業對口的博士找工作也是一點也不用愁的。

  • 9 # 公考考研就業參謀

    我認為讀博士還是非常值得,我研究生畢業,我有好多同學都在讀博士,我談談我的真實經歷和看法。

    不賺錢的專業讀博士非常值

    天坑類專業包括生化環材以及農學類專業,這類專業可以說就業非常差,工作環境差,工資待遇比較低。可以說這些專業本科畢業如果就職於本專業很多人堅持不了兩年就要改行,而這些專業如果考碩士研究生的話也一樣作用不大,碩士專業也很難進入高校當老師,碩士就業工資待遇依然不高。

    因此對於文科類專業和天坑專業非常值得讀博士,因為一旦你拿到了博士學歷,就可以到大學當老師或則到研究機構從事科研。工資待遇可以說比本科和碩士高一倍都不止。

    因此近些年某些天坑類專業讀博士的學生非常讀,可以說是一種潮流,大家擠破頭讀博士,甚至出現了考博士非常激烈的局面。我研究生時就是這個情況,五六個碩士研究生搶一個導師的名額,可謂是非常激烈。

    賺錢的專業讀博士價效比不同

    而對於計算機專業,通訊工程類專業,這些專業本科畢業就可以去一線城市賺大錢了。像一些名校的本科生和碩士生進華為,騰訊可以獲得一年幾十萬年薪,而這些專業可以說就業非常吃香,完全沒必要讀博士。即使讀博士出來,畢業賺的錢還不如本科生高,因此這類專業的學生讀博士價效比不高,而且工科類專業讀博士比較費腦,壓力很大,畢業率也不太高。

    讀博士獲得的最大好處

    那麼為什麼讀博士非常值得呢?學術界是這樣說的,如果你一路讀到博士,拿到博士學位,一畢業就有不少安家費或則一套學校提供的住房,可以說自己一畢業就可以走向人生巔峰,房子,車子,工作都有了,混的比走向社會的同學都要好。

    因此,讀博士的價效比還是非常不錯的,你可以獲得一份大學老師的穩定工作,工資待遇比較高,社會地位比較高,同時一畢業就有房子,安家費,生活也非常輕鬆。

    家庭條件好非常適合讀博士

    讀博士的週期比較長,可以說需要前期投資。讀博士期間大部分人都是要花錢的,很難替家庭分擔經濟壓力。因此如果家庭經濟比較好,父母不需要孩子早早掙錢分擔家庭經濟壓力,我認為有錢人非常適合讀博士,可以專心念書。可以說國外提前的科學家基本上都是出生於富裕家庭,因為他們有錢有時間去讀書。

    家庭條件差的讀博士壓力大

    但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家裡缺錢。這樣的家庭條件可能給孩子讀書造成一定壓力,這時候其實有的人可能不太適合讀博士,因為家庭需要承擔很大的經濟壓力,回報家庭比較漫長,同時自己在讀書期間的壓力比較大,無法專心念書。

    總結

    因此,讀博士還是非常值得的,只要家庭條件可以,我認為孩子讀到博士還是非常不錯的,拿到了最高學位,可以說任何工作隨便挑,一畢業就有安家費和房子,當了大學老師社會地位高,不愁找物件。

    有條件還是讀博士的,讀書沒有壞處,讀完博士以後未來的回報率還是非常高的!

  • 10 # 熱風在路上

    這是什麼邏輯!你說說到底學歷高就業難還是學歷低就業難?學歷高待遇好還是學歷低待遇好呢?博士不是誰都能去讀的,社會的發展需要各個層次的人才,這種高階人才不管任何時候都是社會緊缺資源,博士就業叫人才引進,一樣嗎?現在說的待遇差,是跟他們心裡預估有差距罷了,再差,博士就業也是高校、研究所、醫院、公司企業,去了也是待遇比一般人員待遇好不少,差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千什麼細什麼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