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慌就不忙553

    無法絕對客觀評價一個主持人的整體情況。只能從他們展現給公眾的行為言論上去評判。你私生活上有多孝順 ,個人交友有多麼夠意思,都跟公眾無關。只能就事論事。侮辱求職者事件,張事後的態度表現得十分傲慢和無禮。公眾人物在公共平臺上的不當言論不是純個人的事情。需要事後說明和澄清或者道歉。耍老貓肉的態度只能說職業道德有問題。對於那個“引力波”的老師傅的態度,主持人和部分嘉賓的表現讓民眾十分的不適,你們怎麼可以這樣?這不是你家炕頭嘮家常鬥嘴。這是在公共平臺上的節目,人類文明社會的公正公平善良的價值觀被你們撕得粉碎。你們的行為對於社會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節目組也好,當事人也罷,欠公眾和老郭一個道歉。也欠善民們一個道歉。

    我們的社會不是流氓的社會。也不應該是叢林法則的社會。對弱者人格的肆意踐踏是流氓社會的通用行徑。不能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單就這個事件,主持人和部分嘉賓沆瀣一氣就是那顆老鼠屎。

    我們不管你們私下的為人如何,僅就節目現場的表現,幾個公眾人物的道德觀、價值觀、就十分的不堪。

    在此也提醒公眾人物在公眾平臺上的言論要得當。不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因為這不是你家的炕頭。

  • 2 # 最毒莫若

    說實話,最娛關注張紹剛老師多年,他即不屬於少年得志型,也不算大器晚成型主持,對他的評價每一階段都不同,比如20年前主持《今日說法》時,對嚴肅有餘的他無感,8年前主持《非你莫屬》覺得他令人討厭,如今到了《吐槽大會》又覺著他很滑稽非常有趣,好感爆棚。

    1972年10月4日出生於內蒙古的張紹剛,北播(現傳媒大學)導演專業研究生畢業,畢業後留校當教師,1998年憑藉敏捷的思維和出眾的口才成為《今日說法》欄目主持人之一。張紹剛第一次被大家所熟知就是因為節目,這檔曾創收視率奇蹟的法制節目捧紅了撒貝南,也讓一本正經的張紹剛混個臉熟。

    因為撒貝南的光環太強,張紹剛始終難出頭,為了尋求突破,他選擇離開尋找更合適的平臺。2010年張紹剛成了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的主持人,這是一檔求職類節目,而張紹剛是節目的當家主持,因為旁邊沒有人與他搶戲,因此他玩飛了,從妙語連珠到尖酸刻薄,節目成了自己的個人秀。

    這檔節目讓他火了,同時帶來了非議。因為面對求職者,他經常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說教姿態。因此受到了質疑,當時最娛看到他欠揍的髮型,都想給他一耳光,嘚瑟啥?!但現在看來,張紹剛的表現也算正常,在傳媒大學當了十五年老師,習慣了說教,職業習慣。但網友不買賬,罵他的帖子隨處可見,甚至有人聯名發起抵制,因不堪其擾,因為家人擔心,自己最後選擇了淡出。

    正當觀眾已經忘了張紹剛是誰的時候,去年一檔網路吐槽脫口秀節目火了,這個節目就是《吐槽大會》,觀眾期待每週吐槽員李誕、池子的吐槽,而節目的主持竟是消失一段時間的張紹剛!

    在《吐槽大會》中,張紹剛的主持人設既不是早年的一本正經,也不是前幾年主持《非你莫屬》時的尖酸刻薄。成了自嘲型主持,在節目中他埋汰自己取悅別人,前幾天張紹剛對著娛樂圈錦鯉楊超越玩拜拜,此情此景,誰會想到他是張紹剛?而敢於參加,也是對這個節目精神最好的詮釋了。

    張紹剛是有著20多年主持經驗的老主持人,對控制節奏,調整情緒,及時救場這些功力,都是遊刃有餘的。因此節目播經以來,成了發揮最穩定的,而且他和池子及老鄉李誕的關係也融洽,跟父子一樣,對他們特別照顧。

    或許,因張紹剛從來沒有大紅過,從來不耍帥把自己當偶像,所以心裡包袱少,不用端著主持,加之經歷的多,如今想著開心態放著更平和,所以按導演要求,只要別過分,怎麼開心怎麼來吧,才有了今天張紹剛。

  • 3 # 悟空娛樂播報

    《非你莫屬》中的張紹剛確實是心胸狹窄、自卑、愛賣弄、帶攻擊性。他的很多動作細節(如眼神上揚、雙臂緊抱和脖子伸縮),絕大多數時候都代表了一種心態:被激怒後的自我防衛。這些動作絕不會在理性的合理質疑中發生。

    他的所謂質疑、發怒,往往不是針對專業性問題,而是對自己的權威和無所不知受到挑戰後發洩個人情緒。“莎士比亞、高山流水、中國”這些是他的打假標準,他跟孫悟空的差距不言自明。他一旦不爽,會透過打斷對話、旁敲側擊的提問、剝奪BOSS和選手的交流權,直接左右選手的命運。因此很多時候(像付曦那期)BOSS們對他的發怒也感到莫名其妙,束手無策,只好滅燈。

    就看劉莉莉、郭傑以及付曦那期。他在劉莉莉事件之後的一個採訪裡說自己很瞭解莎士比亞和英雄雙行體,只不過是在節目上故作驚訝。然而看了節目的都知道,當時他、FRANK都對莎士比亞的英雄雙行體一無所知,語氣、表情不會騙人。他一直試圖讓劉莉莉說一兩個他自己知道的問題,然而她一個英雄雙行體、一個無事生非,直到張紹剛第三次問,才問到一個他自己稍微瞭解一些的“麥克白”,提出追問。不難看出,他之後宣稱的對英雄雙行體的瞭解都是事後補課,絕非事先知曉。

    如果劉莉莉一上來就說一個張紹剛瞭解的戲劇從而滿足了他炫耀學問的初衷,而不是連續說兩個他不知道的東西,後面的進一步矛盾激化根本不會發生。

    至於中國事件,就更無需贅述,張的表情、動作、語氣、內容都純屬“找碴”,跟所謂“火眼金睛”、“率真直接”差了十萬八千里。

    郭傑事件,我提一個細節,文頤法語提問後,因為聽不懂她的口語,郭傑回答有所遲疑,而此時張紹剛不失時機地打斷“雖然我聽不懂,但我注意到他重複了好幾遍”。也就是說此時他已經在進行有罪推定了,儘管什麼都不懂,但認定郭傑能力有問題。這無疑是他之前看簡歷時就已經寫好的劇本。事實上假如文頤和郭傑對話多一些,也許前者的法語水平會更快曝光,而郭傑也絕不會顯得能力如此不堪。當然,即使有,被剪掉的機率很高。

    另外那期節目裡文頤的表情也很有趣,“搖頭、皺眉、鼻孔上揚”屢次出現,跟張紹剛一起主導了情節的走向。她是主角,張紹剛則負責穿針引線和總結陳詞。

    郭傑之前已經多次有明顯頭暈症狀顯現,而張紹剛和一眾BOSS依然一口咬定他是“表演”,甚至連一絲關切都沒有體現,反倒在節目中冷嘲熱諷,事後也拒不道歉。是“話語權”讓他們為所欲為?幸好有強大的微博。

    很多人說張紹剛只不過是“直接”、“犀利”,然而他每次面對錯誤(特別是郭傑這次已經是鐵證如山),所表現的迴應/道歉卻毫不“直接”、“犀利”,反倒是躲避,迂迴,辯解。難道個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也是可以選擇性實施的?

    最近又看了水韻花都主持人大賽裡張紹剛的表現,連選手一分鐘的演講都不聽完就開始打斷,有人說是不尊重選手,有人說是“犀利”,然而再次分析他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一切對選手的質疑都像是“受了氣的孩子”所做出的自我防衛,跟說出著名的“我們這兒”臺詞時的表現如出一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袖珍椰子樹怎麼養?最近買了兩盆小椰子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