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下古麒

    清政府借鑑英國的法律也是時局所迫,窮則思變,正正是因為清政府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才想起來要去借鑑英國的法律,可是最後只能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矣。

    要知道,慈禧等守舊派是最痛恨外華人的,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甚至在許多中國的內政都有著英華人的身影。可是事到如今也沒有辦法,國內的很多人都已經能夠聞到革命的氣息,慈禧等人自然也不例外,她已經明白瞭如果在不給華人一個交代,在不改革新的制度,本身漢族人就不太服從滿清的統治,如今等到有人揭竿而起反對清廷,那眾多的漢族人必然會依附新的勢力與清廷對抗,所以慈禧等人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棄車保帥,先滿足華人改革的要求,平復華人的怒火,以維護滿清的統治。

    清政府是考慮用德國日本模式的君主立憲制度,保留君主的大部分權力。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頒佈《仿行立憲上諭》,宣佈將設立資政院、諮議局、議事會,並公佈相關章程。然後,1908年8月27日,由慈禧親自拍板,清政府頒發《欽定憲法大綱》,明確了清朝實行君主立憲制度。但是,作為當權派,誰也不捨得把自己的權力給分割出去,尤其是慈禧。

    當初慈禧向全世界宣戰的導火線就是因為眾多國家紛紛表態讓慈禧歸政由光緒掌權,可是慈禧不答應,於是就同列國決裂了,接著就充分的展現了什麼叫“真香定律”,在宣戰完沒多久就意識到自己會輸,於是帶著光緒等人跑路了。可見,慈禧也是一個非常倔強的人,寧可丟棄自己的名聲也不願意交割自己所掌握的權力。

    雖然經過了清末新政,君主立憲制、議會制、責任內閣制,這些都在中國播下了種子,可是它們卻是一些劣質畸形的種子,註定了不能夠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的。

    就連郭嵩燾也曾上書清廷稱,“每遇中外人民交涉事件,輕重緩急,無可依循……惟原其故,由中國律例與各國相距太遠,又無能究知西洋律法。”1902年5月12日,清政府派沈家本、伍廷芳修訂新法。“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將一切現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參酌各國法律悉心考訂、妥為擬定。”

    可見,同洋務運動、維新變法一樣,清末政府借鑑英國的法律,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 2 # 手機使用者52419263411

    清朝高層還是有政治眼光的,我不是吹捧清朝,我是漢人,但要實事求是,現代的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法律都英國創造和參與,我絕不是祟洋媚外,世界現實擺在面前,現在英國的軟實力在世界排在第二,美國第一,這都是事實,嘴上不服,心裡也要服,英國的影響力,在世界上各國還是有目共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大規模養豬需要注意什麼?